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国畜产品生产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分析

我国畜产品生产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分析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食物安全・FOOD SAFETY 我国畜产品生产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分析 王可山 ,李秉龙 ,张艳华 ,郑世忠 (1.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北京101 149;2.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94) 摘要:畜产品的生产始终是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和基础。环境污染、饲料、兽药、农药、动物疫病等不安全因素 困扰着畜产品的质量安全,尽管产生的原因众多,但是往往与生产者的逐利行为有太多的联系,是畜产品质量 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此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作了分析。 关键词:告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分析 文章编号:1005—4944(2006)06—0031-04 l环境污染与畜产品质量安全 由环境污染造成的畜产品安全问题.主要是在畜 禽的生长过程中,由于呼吸、吸收或摄食、饮水而使环 境污染物进入或积累在畜禽体内,从而影响畜产品的 一水一 质量安全。 环境污染物可以分为大气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和 土壤污染物。污染大气的有害物质可以直接被人和畜 图1 环境污染物通过畜禽进入人体的途径 禽所吸收,也可以由植物吸收进而影响人和畜禽,还 圈舍,常常会:舍温难控,温度突然变化的频率增加, 可以通过沉降和降水而污染水体和土壤.进而影响植 使畜禽长期生活在应激反应的环境中,感染病毒、细 物、动物和人;水体污染引起的畜产品安全问题.主要 菌极易活化.从而引发多种疾病:污水排放不良或因 是通过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在动植物体中累积而造成 湿度过大而发病:通风不良,舍棚内容易产生恶臭气 的。污染物质随污水进入水体以后.能够通过植物的 体。畜禽易患呼吸道疾病和其他疾病。此外.养殖者往 根系吸收向地上部分以及果实中转移,使有害物质在 往为了减少投资。在有限的舍棚内饲养大量畜禽,并 作物中累积,也能进入动物体内蓄积。污水中的有害 且分群不合理,减少了每一家畜的生存空间,提高了 物质在植物体内积累达到对人畜产生危害时.往往对 环境中的微生物、有害气体和刺激性尘埃的浓度,导 作物本身的产量和外观性状仍无明显影响.容易被人 致畜禽呼吸道疾病和传染病。 忽视;有害物质进入土壤,如果其数量超过一定限度, 安全畜产品的产地环境条件要求十分严格。但不 就会在土壤中累积,使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 同种类安全食品的产地环境条件要求不同.以产地环 化,作物或畜禽吸收了有害物质。会影响其生长,并使 境中空气污染物为例(见表i)。其中以有机食品产地 有害物质在作物和畜禽体内残留和积累。影响食用安 环境要求最为严格,其次是绿色食品。如此严格的产 全(如图i所示) 地环境条件,对养殖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较大 环境污染物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往往通过 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才能满足,而这对一般的小 执行严格的生产技术规程可以削弱或避免。然而,养 规模分散经营者来说是很难的.从而抑制了安全畜产 殖者基于成本考虑和受暂时的利益驱动,通常不能严 品的生产。 格执行生产技术规程,使众多的环境污染物对畜禽构 2饲料与畜产品质量安全 成威胁。比如,养殖者盲目兴建养殖场,建造不规范的 饲料是畜产品生产的主要生产资料,饲料的质量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食物安全・FOOD SAFETY 注:①14半均为任何一¨的半均的浓度不许超过的限值。②1 h平均指任何1 h平均浓度 ③任何 次为任何一次采样测定 许超过的浓度限值,采 样时间为l d 3次.7:oo一8:00(晨),14:0(015:00(个),I7:00 ̄18:00(晚),连续采样3 d 不仅与动物的生产能力有关,而且与动物产品的质量 密切相关。饲料的安全问题会影响畜产品的安全性, 同其他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相比,饲料产品的质量安 着更多投入:第 是增强质量T作力度需要相应充实 人力资源.无论是直接引进,还是对内部人员进行培 训,都需要增加投入。由于饲料的保质期较短,利润率 不高,决定了这些围绕质量安全性做出的投入的回报 是长期的,一般情况下,短期内不会有丰厚利润产生。 全问题有以下几个特点:(1)隐蔽性。在一般情况下, 饲料产品或物质的危害性不能通过观察饲养动物及 时发现.因为影响饲料安全的各种 素往往是潜移默 化地进入畜产品,并通过畜产品转移到人体或环境中 进而形成危害。(2)长期性。饲料中的不安全因素短时 问内不可能完全消除,在饲喂过程中,蓄积在养殖动 物体内的有毒、有害物质直接污染环境或通过人体蓄 积所造成的影响是长期的。(3)复杂性。饲料的不安全 因素众多,而且复杂多变。其中,有些是人为凶素,有 些是非人为因素;有些是偶然因素,有些则是长期累 积的结果。在已有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的同时,新的 问题还在不断出现(宋洪远,2003)。 饲料质量安全问题的隐蔽性、长期性、复杂性特 点,使得饲料的生产经营者、畜禽养殖者以及畜禽产 较低的资本报酬率促使饲料生产经营者失去了对质 量安全投入的兴趣,选择暂缓投入或干脆放弃。与饲 料的安全性相比.饲料生产经营者更看重自己产品的 市场占有率,为争夺饲料市场,一些饲料企业利用饲 料监测不严格和农村养殖户专业知识不全面的特点, 低成本操作,甚至进行欺骗性生产和销售。饲料工业 是资产专用性很强的行业,生产设备很难转向其他用 途,因而即使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许多经营者 也不得不继续维持生产。在盈利水平降低到一定程度 以后,由于经营者极力降低成本.产品质量退化。 从畜禽养殖者的角度看,饲料的功效与价格是主 要的选择依据。畜禽养殖者往往注重饲料的短期功 能,如促进生长,抗病力强,提高饲料利用率、快速催 肥等,这是其选用饲料的首要考虑,而对畜禽产品质 量安全的影响则考虑较少,一方面,养殖者自己可能 也不了解.另一方面,消费者也知之不多,这使得只要 饲料能够减少疾病,催肥增重,养殖者就愿意使用。这 一品的消费者之问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客观上助长 了饲料安全问题的滋生,一些饲料生产经营者和养殖 者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在饲料生产和养殖过程中使用 违禁药物.给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后果。 从饲料生产经营者的角度看,保障饲料的质量与 安全性最直接的是需要较大的投入,首先是需要有好 凶素也使饲料生产者关注饲料安全性的动机减弱, 的设备为依托.如计量、检测设备要有高的精度,混合 设备需要有好的均匀度等等,这就意味着增加投入; 其次是需要选用优质原料。而优质原料的高价格意昧 甚至为迎合养殖者,牟取暴利,在饲料生产中非法使 用肾上腺受体激动剂、性激素、蛋白激素和镇静剂等 禁用药品.给饲料安全和畜产品安全带来较大隐患。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食物安全-FOOD SAFETY 就价格来讲,直接影响到养殖者的利润,畜禽养殖者 无疑要选择价格低而功效又好的饲料,养殖者的利润 空间就有保障。但是对饲料生产经营者则恰好相反, 使盈利水平进一步降低,从而饲料质量安全性下降的 可能性进一步加大。 3兽药与畜产品质量安全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饲料的利用效率.促进动物 生长和预防疾病,完善饲料的营养特性,改进畜禽等 产品的某些品质。常常使用各种兽药及药物添加剂。 这样往往造成药物残留于动物组织中,对公众健康具 有直接或间接的危害。目前.对人畜危害较大的兽药 及药物添加剂主要包括抗生素类、磺胺类、呋喃类、抗 寄生虫类和激素类等药物。动物治疗和预防用药一般 是间断的、个别的,作为饲料添加剂的用药是持续的、 普遍的,累计量较大,往往是在畜禽等产品上市前才 停用.很容易造成兽药残留量超标。 兽药残留的发生。依然与养殖者的逐利行为分不 开,一些养殖企业及个人为了追求利润,非法使用违 禁药物,如使用盐酸克伦特罗、人为添加激素类药物 以促进畜禽超常规生产。一些奶农为了防止细菌的大 量繁殖,抑制原料乳中酸度的提高,提高保质期.人为 添加青霉素等抗生素。一般说来,消费者是没有能力 识别或检验畜产品是否兽药残留的.而通常只对 畜产品是否有传染病、寄生虫病、外观卫生和是否注 水等较为关注,对药物残留问题还缺乏足够的认识. 加之药物残留的检测仪器和设备价格昂贵,检测成本 高,而且药物残留的检测在全国亦属刚刚起步.对饲 养、屠宰、流通的畜产品监测还停留在只检疫不检残 留的阶段。因而,畜产品生产经营者与消费者和 之间对兽药使用及残留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 对称,在获利动机的驱使下,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逆 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时有发生不足为奇 总的来看,因养殖者造成兽药残留量超标的主要 行为有:(1)使用违禁或淘汰药物。将有些不允许使用 的药物当作添加剂使用,造成兽药残留量大、残留期 长、对人体危害严重。(2)不按规定执行应有的休药 期。畜禽屠宰前或畜禽产品出售前需停药,通常规定 的休药期为4~7 d,而相当一部分养殖者很少按规定 执行休药期。(3)随意加大药物用量或把治疗药物当 成添加剂使用。由于耐药菌的存在,超量添加药物的 现象普遍存在,有时甚至把治疗量当作添加量长期使 用。如土霉素用作治疗疾病时,可在饲料中添加 0.1%,使用期一般为3—5 d,而用作饲料添加剂时则为 10 15 d。(4)滥用药物。畜禽发生疾病时,滥用抗生素: 随意使用新或高效抗生素.大量使用医用药物;不仅 任意加大剂量,还任意使用复合制剂。(5)饲料加工过 程受到污染。若将盛过抗菌药物的容器贮藏饲料.或 使用盛过药物而没有充分清洗干净的贮藏器.都会造 成饲料加_T过程中兽药污染。(6)屠宰前使用兽药。屠 宰前使用兽药用来掩饰有病畜禽临床症状,逃避宰前 检验,从而造成畜禽的兽药残留。 4农药与畜产品质量安全 畜牧业是第二性生产,需要依赖种植业提供的农 产品作为生产资料。为了提高产量,减少病虫害造成 的危害,追求自己的利益。农户大量使用高毒剧毒农 药,造成农产品污染。农产品的安全品质很难从外观 上进行识别,甚至有些农产品使用剧毒农药后.没有 病虫危害的伤痕,还有更好的外观。农药残留超标的 农产品作为饲料被畜禽食用后,对畜禽的健康造成很 大的威胁,这种威胁一般不会马上表现出来,农户往 往不需要对此承担责任,更不要说进行赔偿了。因此, 农户自然不会自觉采用安全、昂贵的农药进行生产。 作为与种植业密切相关的畜牧业生产,畜禽在生 长期间或在加工和流通中均可能受到农药的污染,导 致畜产品中农药残留。其途径主要有(见图2):(1)施 药后直接污染。t:L ̄n,在兽医I临床上,使用广谱驱虫和 杀螨药物(有机磷、拟除虫菊酯、氨基甲酸酯类等)杀 灭畜禽体表寄生虫时,如果药物用量过大被畜禽吸收 或舔食,在一定时间内可造成畜禽产品中农药残留。 图2畜禽产品中农药残留来源途径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食物安全・FOOD SAFETY (2)从环境巾吸收。农田、草场和森林施药后,有40%一 60%农药降落至土壤,5%一30%的药剂扩散到大气中。 逐渐积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畜禽体内,致使畜产品 出现农药残留。比如.水体被污染后,畜禽可以从饮用 水中吸收农药,引起畜产品中农药残留。(3)通过食物 链污染。农药污染环境,经食物链传递时可发生生物 浓集、生物积累和生物放大作用,致使农药的轻微污 染而造成食品中农药的高浓度残留。饲料常以农作物 的皮、壳和根等部分加_丁而成,其农药残留量较高,饲 喂畜禽后,导致其产品农药残留。 5动物疫病与畜产品质量安全 人畜共患病是影响动物性食品安全卫生的主要 问题之一。当动物患有这些疾病时.不仅能使其死亡 和畜产品质量降低,而且通过肉、乳、蛋及其制品将疾 病传染给人,引起食物中毒、人畜共患传染病或寄生 虫病的发生,严重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 全,和社会稳定。疯牛病、新城疫、禽流感、IZl 蹄疫等是近年来危害较大的疫病。对各国畜牧业造成 很大损失。当我4r]x,t现代社会发生的动物疫病追根溯 源时。我们会悲哀地发现动物疫病的频频爆发和现代 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活动有太多的联系。 “疯牛病”学名为牛海绵状脑病,英国于1986年 首先在牛体上确诊。遗憾的是,当时并没有对该病的 来源追踪到底,也没有对该病对人类公共健康危害性 作全面深入的研究和采取断然的防范措施。1 988年8 月.在找出肉骨粉饲料是疯牛病的成因之后又过了半 年,英国才启动立法机器,规定宰杀所有被疯牛病感 染的动物,那些担心经济利益受损害的农民迫不及待 地把 现疯牛病早期症状的病牛迅速推入市场,导致 更大范围的病毒扩散 2005年6—8月,四川省资阳、内江等l0个市的 32个县(市、区)、119个乡镇,发现了因农村死病猪引 发的人感染猪链球菌疫情。期间共发现病例已累计 205例,38人死亡。从生产环节看,这次疫病中的病死 猪均来自散养户,而大型规模化养猪场和专业养猪大 户均没有出现生猪感染。散养户舍棚条件简陋,环境 污秽不堪,粪尿自流排放,防疫不统一、不严格,病猪 流动频繁,私宰私卖现象到处可见,有时候集散地成 了传染源地,一旦发生疫情就会迅速扩散。这次疫情 的直接原因就是私宰、食用病死猪,农户对于病死猪 舍不得掩埋,就自己宰杀分食。担心经济利益受损.一 部分 售给非法商贩,结果酿成了爆发性的疫病 2005年,我国共有11个省区、23个地市、30个县 (市区)、55个乡镇、l l2个村发生3O起高致病性禽流 感疫情,其中青海省发生1起候鸟疫情。共有15.82万 只禽发病,死亡15.12万只,扑杀家禽2 222.58万只。 禽流感已经造成重大损失。尤其对畜牧业经济影响较 大。2004年我国发生禽流感的饲养场、户中。规模超过 10 000只的仅有2家,5 000 10 000只的有3家, 1 000—5 000只的有8家,1 000只以下的有28家,说 明饲养规模大小与动物防疫意识强弱有密切的关系。 目前,农村家禽养殖主要是千家万户分散饲养,面广 量大,集约化、规模化水平较低,农民利用自家庭院鸡 窝、鸭栏饲养,养殖者素质比较低,缺乏基本的防疫意 识,对家禽疫病发生常存侥幸心理,对家禽死活多抱 听天由命态度,家禽开放饲养,自由活动,不仅人禽接 触密切,而且常常将鸡鸭鹅等家禽混养,不注意采取 隔离、消毒、免疫等动物防疫措施。即使发生了动物疫 情,损失也不大。由于动物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淡薄,对不明原因死亡的家禽既不主动向动物防疫部 门报告,也不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而是随意丢弃 甚至自食或加工销售,即使是在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 疫情期间,这种情况仍禁而不绝,给动物疫病的传播 造成了极大的隐患,对环境卫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参考文献: [1】宋洪远,赵长保.饲料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1_中国牧业通讯, 2004,(16). 『2】王可山,李秉龙.信息不对称与畜产食品质量安全的思期J1.中国禽业 导刊,2005,(17). [3】王可山,李秉龙.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经济分析与监管研究 .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5,(6). 【4】张晓东,杜文兴.无公害畜产品生产手册『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 版社.2002, 作者简介:王可山(1969),男,内蒙古呼伦贝尔人,博士,研究方向:农 业经济理论与,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管理。 收稿日期:2006—09—21 “ 嘲 l&嵇母v 掰, 3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