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分析题及答案解析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分析题及答案解析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分析题及答案解析2

某预算研究部门在一份有关我国国家预算情况的报告中提出了以下观点:

⑴我国国家预算根据国家政权结构和行政区划的不同,可以分为预算、地方预算、各级总预算和部门预算、单位预算。

⑵各级预算都要实行收支平衡的原则。

⑶国家预算具有激励的职能。

⑷我国从2000年开始进行了国家预算编制的重大改革,即部门预算改革。部门预算是市场经济国家财政预算管理的基本组织形式,具有丰富的基本内涵。

⑸部门预算改革后,国家预算要落实到每一个具体部门,预算管理以部门为依托,从根本上改变财政资金按性质归口管理的传统做法。

⑹财政预算以部门编制预算作为起点。

⑺部门预算对“部门”本身要有严格的资质要求,限定那些与财政直接或间接发生经费领拨关系的一级预算单位为预算部门。

⑻部门预算是一项综合预算。

请结合以上资料,回答下列我国国家预算构成的有关问题:

1 / 4

<1>观点⑴~⑷中,正确的为( )。

A ⑴

B ⑵

C ⑶

D ⑷

<2>下列各项中,具体负责编制本案例调研观点⑴中所指的“各级总预算”的单位为( )。

A 财政部门

B 审计部门

C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 税务部门

<3>下列各项中,属于本案例调研观点⑴中的“部门预算”主体的为( )。

A 国家机关

B

2 / 4

C 政党组织

D 社会团体

<4>下列各项中,属于本案例调研观点⑷中“我国部门预算基本内涵”的为( )。

A 部门作为预算编制的基础单元,取消财政与部门中间环节

B 财政预算以部门编制预算作为起点,即从基层单位开始预算的编制

C 部门预算实现了将各类不同性质的财政资金统一编制到使用相关资金的部门

D 限定那些与财政直接发生经费领拨关系的一级预算单位为预算部门

<5>观点⑸~⑻中,不正确的为( )。

A ⑸

B ⑹

C ⑺

D ⑻

【参及解析】

3 / 4

<1>ABD

国家预算作为财政分配和宏观的主要手段,具有分配、和监督职能,没有激励职能,故C不正确。

<2>A

<3>ABCD

根据《预算法》的规定,与财政部门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政党组织和社会团体等各部门为“部门预算”主体。

<4>ABCD

解析见教材P139。

<5>C

部门预算对“部门”本身要有严格的资质要求,限定那些与财政直接发生经费领拨关系的一级预算单位为预算部门。不包括间接关系,故C选项不正确。

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4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