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训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合唱训练的重要性和目的。 2.学会正确的呼吸和发声技巧。 3.提升合唱队员的音乐感知和音准感。 4.培养合唱队员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准备:
1.音响设备和录音机。 2.合唱曲目和歌词。 3.噪音消除器具。 三、教学过程:
1.引入:通过播放一首合唱曲目,让学生感受到合唱的魅力和美妙之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讲解合唱训练的重要性和目的:合唱训练可以提升合唱队员的发声技巧、音乐感知能力和音准感,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合唱是一种集体艺术形式,每个人都是团队的一部分,只有达到整体协调一致,才能演绎出最佳的效果。
3.呼吸训练:合唱中的各个音符需要有足够的气息支撑,所以掌握正确的呼吸技巧非常重要。让学生坐直身体,放松肩膀和胸部,深吸一口气,然后缓慢地呼出,同时注意腹部的运动。一开始可以利用数数的方式,数
到5再停下,然后再数到10,最后到20。让学生逐渐感受到腹式呼吸的重要性和效果。
4. 发声训练:合唱队员需要具备清晰、响亮的嗓音。让学生闭上嘴巴,伸出舌头,发出一连串的\"啊\"音,让声音从低到高,从高到低,循序渐进。然后进行吐字练习,比如从\"b\"音开始,发出一连串的\"ba\"、\"be\"、\"bi\"、\"bo\"、\"bu\"的音。通过这样的发声训练,使学生的嗓音更加饱满和有力。
5.音乐感知训练:合唱队员需要能够准确地听出和声和旋律,掌握音准感。让学生通过听录音和模仿的方式,学习音乐的节奏感和旋律线索。可以利用节奏器或打击乐器进行节奏训练,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节奏变化和强调部分。
6.团队合作训练:合唱是一种团队合作的形式,每个人都需要准确地把握自己的歌词和音符,密切配合其他队员的节奏和旋律。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个组担任不同的声部,然后再合并声部进行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小结与检测:
通过检测合唱队员的发声技巧、音乐感知能力和合作意识,评价他们在合唱训练中的进步和掌握程度。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练习中保持耐心和恒心,不断提升自己的合唱水平。 五、拓展与延伸:
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合唱比赛和演出,提供更多的合唱训练机会和舞台经验。同时,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合唱团,扩大合唱交流和合作的范围。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同时,要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纠正错误,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表扬。合唱训练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和练习,所以要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激励能力。通过合唱训练,学生不仅能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还能感受到集体力量的无限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