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肺结节病相关知识

肺结节病相关知识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肺结节病相关知识

概述

结节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多器官系统的良性肉芽肿疾病,病变常侵犯肺门、纵隔淋巴结和肺组织,皮肤、眼、腮腺、肝、脾常可累及,偶有心脏和神经系统病变。 诊断要点 临床表现

1.病史与症状

多见于20~40岁女性,约40%患者无症状,由体检发现;有症状者多数起病缓慢,少数以肺外表现如结节性红斑、关节痛、浅表淋巴结肿大、眼角、结膜炎和发热起病,呼吸道症状有咳嗽和胸闷,晚期病变因肺纤维化而有呼吸困难,发绀等呼吸功能不全的症状。 2.体征

主要随受累器官而有相应体征,早期肺部可无体征,随病程进展肺内可闻及湿啰音,纤维化时闻及Vecro啰音。肺外受侵者如眼部有视力障碍;脑部有类似脑膜炎和脑定位体征;心脏者有心律不齐、心动过缓;此外尚有肝脾、腮腺肿大,皮疹和结节性红斑等。 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嗜酸粒细胞可增高;血钙及尿钙、碱性磷酸酶升高;血浆蛋白电泳球蛋白增高,以广球蛋白更明显。 (1)Kveim皮肤试验阳性(阳性率65%~90%)。 (2)PPD试验或5U结核菌素试验呈阴性或弱阳性。

(3)血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SACE)测定升高,当结节病活动期约75%SACE增高,SACE可作为病变活动性,治疗反应和病变复发的参考指标。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检查 根据胸部X线表现为分: ①0期:无胸片异常所见;

②Ⅰ期:双侧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对称性肿大,肺门呈“马铃薯”样肿块,无肺内异常;

③ⅡA期:肺门淋巴结肿大伴有肺内弥漫性病变, ④ⅡB期:肺内弥漫性病变不伴肺门淋巴结肿大;

⑤Ⅲ期:肺纤维化,呈网状、蜂窝状改变。若胸部薄层CT检查更易辨认肺内和纵隔内病变。 其他检查

1.活组织检查

取材于皮下结节,肿大淋巴结,前斜角肌脂肪垫淋巴结,肝穿活检,经支气管镜支气管活检(TBB)和肺活检(TBLB)病理检查为非干酪坏死性肉芽肿改变。 2.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除上述观察、取活检外,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灌洗液(BALF)检查以T-淋巴细胞为主,>28%可作为结节病活动性判定指标。 3.67镓(67Ga)核素扫描

结节病活动期,肺组织内巨噬细胞可摄取95%以上的67Ga,其浓聚

可以判定结节病活动性。 诊断标准

主要根据临床、X线及组织活检作诊断,其他检查为重要的参考指标,进行综合诊断,动态分析,排除其他良、恶性病变甚为重要。 鉴别诊断

本病的诊断较难,即使病理检查也有许多不典型而难以肯定,常报为“考虑结节病待除外结核”,“符合结节病”,因此临床上常需与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淋巴瘤、中心型肺癌、肺癌淋巴结转移、其他原因引起的弥漫性肺纤维化等相鉴别。 治疗概述

1.结节病具有自愈倾响,故无症状的Ⅰ期结节病可随访观察,60%能自愈。

2.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1)治疗适应证:

①经随访的Ⅰ期结节病有进展和Ⅱ期或Ⅲ期活动性病变; ②有眼部活动性病变;

③神经、心肌、肾脏、肝脾受累; ④皮肤尤其颜面部皮损明显者; ⑤持续高钙血症或高尿钙者。

(2)治疗方法:泼尼松40mg/d,口服2个月,减至30mg/d,口服2个月,以后每个月减少2.5mg直至用2.5mg/d维持3个月停用。治疗期间观察激素的不良反应,检查SACE判定活动性和胸部X线观察病变吸收,判定疗效和调节用药剂量及疗程。

3.其他治疗 可加用氯喹250mg/d口服,加强疗效,减少激素用量。也可单独应用。或用甲氨蝶呤10mg/周,口服治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