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卷第2期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V0lI29 No.2 2010年4月 Building Energy&Environment Apr.2010.71-74 文章编号:1003—0344(2010)02—071—4 上海郊区高校室内热舒适与空气品质研究 刘口 邹钺许洁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以上海郊区某学校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测量与问卷调查,研究了室内热舒适与室内空气品质,并且探讨 COz浓度对于热感觉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员对于室内热舒适满意度在80%以上,夏季人员对空调房间热舒适满 意度高于不开空调房间,而冬季却相反。室内CO:浓度与人员活动相关,冬季远高于夏季,且当CO 浓度高于 800ppm时,会给人员带来闷热感。 关键词:热舒适适应性模型CO 浓度舒适温度 Thermal Comfort and Indoor Air Quarlity in University of Shanghai Suburb L1NYun,ZOUYue,XU Jie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 Institute,Donghua University Abstract:Taking the university of shanghai Suburb,thermal comfort and indoor air qualiyt was researched by measurements and questionnaires.The results show that person’S satisfaction for the thermal comfort is over 80%,the satisfaction in air condition room is higher than non—air condition room in summer,while the winter is just the opposite. The indoor CO2 concentration in winter is much higher than in summer,and when the CO2 concentration is higher than 800 ppm,the person will feel hot. Key words:thermal comfort,Adaptive Comfort Standard(ACS),CO2,comfort temperature 0 引言 进行研究。在国内类似的研究方法还没有出现,笔者 综合热舒适与室内空气品质,通过De Dear的适应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 模型,研究上海松江大学城的室内热舒适情况,并试探 越来越高。建筑环境舒适性的研究一直都没有停止 性的研究CO 浓度对于热舒适的影响。 过。就人体热舒适方面,1982年由P.O.Fanger提出了 人体综合舒适指标【”,随后在2002年,对于不同的场 1 研究方法 合和环境,Fanger对PMV预测平均评价做出修正[ ; 于此同时,1998年Richard de Dear[ 】等在对来自四大 1.1现场测试 洲不同气候区域的21000份现场研究的数据分析的基 选定某个空调房间,分别于12月和6月对房间进 础上提出了“适应性模型(Adaptive Mode1)”。 行热舒适与CO:浓度测量,测量时间为工作时间,即 然而在热舒适模型成熟的今天,人们发现模型指 早上9:00到下午16:00,中间午饭时间不停止。测量运 标有些时候不能与真实的人体舒适性相匹配,于是, 用精度高且方便的基于LABVIEW的热舒适测试系 近来研究人员开始更加全面的研究室内舒适性。 统,可自行计算PM PPD等热舒适指标。依据 Eduardo L.Krugert 1等和D.Mumovic[6 ̄等综合了室内空 ASHREA的测试标准,所有测量点取离地1.1m的高 气品质、光环境、声环境和热环境,对室内环境舒适性 度,即人员坐着呼吸区位置。 收稿日期:2009—8—1 作者介绍:刘口(1984--),男,硕士研究生;上海松江区人民北路2999号东华大学4号学院楼环境学院3131室(201620) E—mail:aofaly@gmail.tom ・72・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10.单 1.2调查问卷 于12月底和6月底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时间段 为每天的9:00到下午16:00。由调查人员进入办公室 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人员在每个房间呆5 ̄10分钟,进 行问卷的填写,填写内容为受访者基本情况与热感觉 投票;同时进行室内温度、室内CO:浓度的测量。具体 调查内容见表1。 表1问卷调查内容 办公人员的年龄、性别、活动状况、穿着情况 室内空气温度、CO2浓隍 在当时工作环境的热J 觉如何 办公人品对于事 空气质量是否满意 是番能接鼍当州的热 境 2 现场测量结果及分析 2.1预测平均评价 图1表示了预测平均评价PM 值一天中的变化 情况。从图中看出,6月份室内环境参数比较稳定,变 化幅度不大,PMV值维持了微小的振幅;12月份室内 环境变化比较大,PMV值随着测试时间缓慢的升高, 直到下午两点达到一个最高值,之后保持平稳。 巨 遁互三亘圃 图1 PMV值随时间的变化 2.2室内CO 浓度变化情况 图2为室内CO 浓度变化情况。从图中看出,冬 季室内CO 浓度要大于夏季室内CO 浓度。冬季最低 为早上的540ppm,最高为下午的1801ppm,浓度最高 时是最低时的3倍多,此时的室内空气相当浑浊 (ASHREAR标准62.1989中明确规定,在空调区域 CO 浓度不得超过1000 ppm),甚至可能损害人体健 康;夏季最低为早上的460 ppm,最高为下午的570 ppm,最高时比最低时增高了24%。从CO。浓度的变化 趋势可以看出,冬季和夏季都是从早上工作时间开始 随着时间迅速增大,直到中午11:30的时候维持一个 稳定的值,然后从12:30开始又继续增大,到14:00开 始增幅减小,并维持在一个稳定的值,冬季特别明显。 E三 亟 三三亘 口 图2测试房间室内CO:浓度 研究期间,于3月份测量了上海某知名商务楼的 室内CO:浓度情况,如图3。其变化情况和上面分析的 一样,CO 浓度最低的时候是早上刚上班的时候,浓度 为650 ppm;最高为下午3点左右,浓度为850ppm。早 上上班之后,随着人员在室内待的时间越长,CO:浓度 就越高,一直维持700 ppm左右;在1l:30~13:00,CO2 浓度回落到670 ppm;下午开始上班后CO2浓度迅速 升高,最高时刻达到850 ppm。 900 850 800 750 700 65O 600 罟罟暑一o := 2 =2== == 时问 图3上海某商务楼室内CO 浓度 上述的结果与Eduardo L.Kruger[51等研究的英国 学校的CO 浓度变化趋势一致。出现这种情况,主要 是和人体活动有关,人员在早上9点进入办公室,CO: 浓度很快增高,到11:30的时候人员出门进餐,室内没 有CO:发生源,CO 浓度维持在一个稳定的值,人员 进餐回来,CO2浓度继续升高,直到下午16:00人员下 班。图3中圈出的两个时刻,CO 浓度瞬间增大,原因 在于一时间办公室人员增加且进行交谈。 图2中,夏季CO:浓度低于冬季:①夏季阳光强 烈,植物的光和作用就强,大气中CO 浓度低;相反, 冬季光合作用弱,大气中CO 浓度就高;②冬季室外 寒冷,室内的人员不希望开窗、开门,室内的空气得不 到置换,而CO 浓度主要就是人体排出,使得室内的 CO 浓度越来越高;夏季,室内人员希望通过门窗的开 启来置换空气,从而达到凉爽的感觉,CO 浓度就会相 应的降低,与室外相当。 2.3室内CO 浓度与PMV 图4表示了室内CO:浓度与PMV的关系。PMV 第29卷第2期 刘口等:上海郊区高校室内热舒适与空气品质研究 ・73・ 是通过室内空气温度、辐射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速、 服装热阻、活动强度这6个参数定量关系,没有反应其 感受。从图中看出,l2月份,79.6%人对室内热环境感 到满意,21.4%的人感觉不满意(5.4%感觉到冷,16%感 觉到热);6月份,90.6%的人对室内热环境感觉满意, 9.4%的人感觉不满意(7.5%人感觉到热,1.9%人感觉 到冷)。总的来说,各办公室室内热环境是舒适的。把空 与C02浓度直接的关系。但是从图中可以看出CO 浓 度与PMV有种相对应的感觉,本文将通过调查问卷 对该问题进行研究。 调房间与不开空调房间分开来看,12月份,开空调房 间人员对于室内热环境满意度为74.8%,不开空调房 间人员对于室内热环境的满意度为84.1%;6月份,空 调房间人员对于室内热环境满意度为92.8%,不开空 ……………… 0 N 0∞0 0 0 0 0∽∞ l+C (冬)+co2(夏)PMg(冬)—*一PMV(夏)l 图4 CO 浓度与PM 的关系 3 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 在12月份与6月份分别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问卷 调查,主要调查了房间室内热舒适性,通过问卷调查, 研究室内空气温度、CO 浓度与室内热舒适的关系。l2 月份我们共发出16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48份,其 中73份为空调房间,75份为不开空调房间;6月份共 发出129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19份,其中92份为 空调房间,27份为不开空调房间。 3.1室内受访者基本情况 表2表示了受访者基本情况。从中看出,受访者 多数在20~30岁之间,男女比列相当,很多学者研究 年龄与性别对于热感觉的影响不大,本研究忽略两者 的影响。至于活动强度,在热舒适统计时,把所有指标 按照线性比例转化到活动强度为M=I时的数值。 表2受访者基本情况分布 84%(2Ll^_30岁 :1flq0(3I),~40岁 : 85%(20--30岁):8%C30,~40岁 :7% (4cl~60岁、 47%f男l、53%f女 50%(男)、50。o(女) I 73clo(男 、1 77clo c女) 0 41 clo L男J、0 42elo(女) 4l90 of1):68 24%r11);405%(I 2j 22 69%(1):63 03%({l】:3 36%f1 21: 743%(】41:6 08%f2 3) 3.2室内热感觉投票(TSV】 依据ASHRAE Standard 55(2004)的规定,热感觉 接受度为80%以上的受访者表示可以将接受的热环 境条件。其标准定义热感觉“热(+3)”、“暖(+2)”、“凉 (.2)”、“冷(.3)”所在的环境为不舒适热环境,热感觉 “稍暖(+1)”、“正常(O)”、“稍凉(.1)”为舒适热环境。 图5表示了受访者对房间室内环境热舒适性的 调房间人员对于室内热环境满意度为83.4%。可以看 出,冬季,不开空调房间室内热环境比开空调房间要舒 适,高出约10%;夏季,空调房问比不开空调房间热环 境舒适,也高出约10%。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温度、 湿度、风速等一些因素影响了室内热舒适感,但是,夏 季和冬季出现了相反的情况,这里作者猜测CO 浓度 也与室内热舒适感有关联。 60.ClY]o 50.Gq/o 姐00Ib 末30.0嘣 }皿 2n 0 1Q 0096 O0% 3 —2 1 0 1 2 3 热感觉 丽 而 80.0眺 70 0。96 60.0096 丑50.0096 毒:40 0096 }吸30 O096 20.0。96 1Q 0096 0 0096 ~3 I2 —1 0 1 2 3 热感觉 垂叵 垂巫 圃 图5受访者热感觉情况 3-3舒适温度 De Dear与Brager(1 998)在ASHRAE所支持的研 究报告(RP一884)以收集到的全世界舒适度数据进行 分析,室内舒适温度只要以户外平均温度表示即可,如 下公式: Tc=17.8+0.31To (1) 依照该公式计算,问卷调查期间,十二月室外的平 均温度为14.2 ̄C(松江气象局提供),则室内的舒适温 度为22.2 ̄C;6月份室外平均温度为31℃,则室内舒适 温度为27.41℃。 ・74・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10血 图6为所有房间热感觉与室内空气温度的关系。 当人员的热感觉为0的时候,此时的温度定义为舒适 温度,也称中立温度。从线性拟合中看出,冬季和夏季 热感觉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当热感觉为0(y=0)的 时候,十二月的舒适温度为22.66 ̄C,与适应性模型误 差为2%;6月舒适温度为26.09 ̄0,与适应性模型误差 为19%。由此看出适应性模型在本研究中是适用的。 3 v 0 0512x—l l6 2 。一R 坷 …~ …… 1 蛔 氆0 .一 一 《 s 。 1 臻’一 ■ 。 。 ・ 2 3 室内空气温度(℃) 六月 3 y:0 1956x 5.1034 2 一…一一 四蠕…… ’ 一… 1 ●●●● 糕 镩0 / , 寝 1 5_… …蔓… 一 2 3 室内空气堀度(℃) 图6热感觉与室内空气温度的关系 3.4 CO 浓度对热感觉的影响 图7为CO:浓度对热感觉的影响。从图中看出, 不开空调房间CO 浓度比空调房间CO 浓度低,其原 因为不开空调房间基本都是自然通风,而空调房间门 窗紧闭,CO 浓度高。从趋势线看出,十二月份,空调房 间中CO:浓度都高于800 ppm,并且高于此浓度时人 员就感觉到热,而且此时CO 浓度与热感觉呈正相 关;在不开空调房间,CO 浓度在600ppm左右,其对 热感觉没有什么影响;六月份,空调房间与不开空调 房间C02浓度都在600ppm左右,从趋势线看,CO。浓 度对于热感觉没什么影响。 4 结论 1)上海郊区学校室冬季空调房问CO 浓度远超 过ASHRAE1000 ppm的空调区域标准线,达到i800 ppm;不开空调间CO 浓度在600ppm左右,空气品质 良好;夏季空调房间与不开空调房间CO 浓度都在 600 ppm左右,空气品质夏季要远好于冬季。 2)一天工作时间内室内CO 浓度不断升高,只是 在中饭时间稳定一段时间。室内CO 浓度与人体活动 相关,人员的增多与交谈会瞬间提高室内CO 浓度。 3)上海郊区学校室内舒适性良好,室内人员对于 匝匿豆圃 图7 CO 浓度对热感觉的影响 热环境满意度都在80%以上。冬季不开空调房间的满 意度要高出空调房间10%,夏季空调房间的满意度要 高出不开空调房间l0%。 4)上海郊区冬季的舒适温度为22.66 ̄C,夏季的舒 适温度为26.09 ̄C。两者与适应性指标提出的舒适温度 误差分别为2%和19%,证明适应性模型在本研究中 是适用的。 5)冬季当室内CO 浓度高于800 ppm时,会给人 带来闷热感觉。因此冬季,在空调房间需要经常打开 门窗来置换空气,并且控制室内人员,使得室内CO 浓度不至于过高而影响到人员热舒适。 参考文献 [IJ Fanger P O.Thermal Comfort[M】.Malabar:Robert E Krieger Publishing Company,1 982 [2] Fanger P O,Toftum J.Prediction of thermal sensation in non咀ir.conditioned building in warnl climates[A].In: Proceedings of 9th Intem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oor Air Quality and Climate[C].Califomia:2002.92—97 [3]De Dear R J,Brager C S.Developing an adaptive model of thermal comfort and preference[J].ASHRAE Transaction,1998, 104(11:145一l67 【4]De Dear R J,Branger G S.Thermal comfort in nasally ventilated building:a revisions tO ASHRAE Standard 55[J】. Energy and Buildings,2002,34(6):549—561 【5] Eduardo L K,Paulo H T.Acoustic,thermal and luminous comfort in classrooms[J].Building and Environment,2004,39, l055一l063 Mumovic D,Palmer J.Winter indoor air quality,thermal comfort and acoustic performance of newly built secondary schools in England[J].Building and Environment,2009,44(7):1-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