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应用内环流智能控温系统实现准低温储粮试验

应用内环流智能控温系统实现准低温储粮试验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仓储技术 应用内环流智能控温系统实现准低温储粮试验 ・7・ 应用内环流智能控温 系统实现准低温储粮试验 王宝堂 李 建 刘梦觉 白丽利 (储备粮大连直属库 116033) 摘要针对高大平房仓在夏季高温、高湿季节仓房顶部、墙壁隔热性能较差,受外温 影响较大造成粮堆上层温度升幅较快,给粮食造成反复发热,特别是夏秋季节,蛾类及其幼 虫、米象、锈赤扁谷盗等害虫生长繁殖速度加快,严重威胁储粮安全。为解决这一问题,本 库在粮仓内安装了内环流智能控温系统,通过实践应用,使得仓房储存条件达到准低温储粮 标准,充分利用低温条件有效控制仓温对粮堆上层储粮的影响,在夏季高温高湿期间,内环 流控温把粮堆上层储粮温度控制在20 ̄C以下,同时也有效控制了害虫、霉茵的生命活动, 延缓了粮食品质的变化,免用化学药剂,实现绿色储粮。 关键词 内环流控温冷源 均温保水绿色储粮 1材料和方法 上的1O台风机。 表1试验仓及对照仓储存玉米质量基本情况 1.1材料 1.1.1试验仓房 2O号高大平房仓为试验仓,6号高大平房仓为 对照仓,均是1998年新建的高大平房仓,仓房跨 度30 m、长度53.7 m、装粮高度6 m、顶高11 m、 桅高9.20 m,通风管道为一机二道地上笼式,设 计仓容7500 t。试验仓装粮7431 t、对照仓装粮 7060 t。 1.2试验方法 1.2.1 内环流智能控温通风技术简介 内环流智能控温通风技术:是利用预先在墙壁和 1.1.2储粮情况 通风口之间布设的管网系统与粮面上墙壁风机相连 试验仓和对照仓储粮均为2015年辽宁产玉米。 在2016年1月低温季节开始人仓,人仓时过筛除 杂,保证粮堆内无自动分级造成的破碎或粮皮等区 域,人仓后粮温在一4℃~一1℃,人仓结束后平整 粮面。 接,利用冬季低温的自然环境,通过离心风机通风把 冷源储存在粮堆内,在夏季高温季节通过环流风机, 把底部的粮堆冷源环流到仓上空间,降低仓温、控制 上层粮温,在粮堆内环流均衡形成闭环运转,从而实 现准低温储藏环境,提高粮食储藏稳定性。 1.2.2测温系统布设 1.1.3设备情况 粮情检测系统是北京制造。风机:1O台,每 粮食人仓后,平整粮面,把粮情检测系统安装 在粮堆内,实时检测粮温变化情况。 1.2.3管道设计 台功率0.75 kW、电流1.75 A、电压380 V、风量 630 m3/h、全压287 Pa。仓内PVC竖管10根,下 端连接在仓内1O个地笼通风口内、上端连接墙壁 *收稿日期:2O16—1O一27 空仓内布设环流通风管,将管道直立于仓墙内 通讯地址: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华北路286号 ・8。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16(6) 仓储技术 壁,下端在每组地上笼通风管道前端的空气分配箱 上,上端用于连接墙壁上的风机。 1.2.4粮堆储备冷源情况 在冬季利用东北地区自然低温的优势,给粮堆 储备冷源,按照本地区四季储粮方法“春季压盖密 闭保持冷源、夏季智能控温释放冷源、秋季智能控 温均衡粮堆温度、冬季储备冷源”的储粮方法,给 粮堆储备冷源,平均在一3℃左右 1.2.5仓房隔热密闭 3月,用粮膜密闭窗户、大门、地笼通风口。 1.2.6 内环流智能控温 将风机启动温度设置为23℃,停机温度设置 为2O℃。当达到启动温度时,系统自动开启环流 风机,将底部的粮堆冷源环流到仓上空间,降低仓 温、控制上层粮温、均衡粮食温度,而形成了闭环 环流智能控温模式。 表2 2O号仓、6号仓温度变化情况 (单位:℃) 2数据分析 2.1试验仓与常规储藏粮温对比分析(见表2) 2.1.1仓温分析 从表2数据可知,在7月1日至9月30日整 个试验过程中,20号试验仓在内环流智能控温的 作用下,仓温一直控制在22.5℃以下,上层最高 粮温控制在22.3℃;而6号对照仓受外温影响, 从7月lO至8月3O日,约有5O d仓内温度在 28"C左右,上层最高粮温26"C~28.8℃,仓内玉 米已出现发热,用单管风机难以控制,最终用谷冷 机控制粮温。 2.1.2上层均温分析 从表2数据可知,试验期间2O号试验仓粮面 上层平均粮温一直控制在19"C以下、全仓平均粮 温保持在15'C以下,达到准低温标准。而6号对 照仓受仓温影响,上层粮温不断上升,从7月1O 至8月10日,有3O d粮面上层平均温度为24℃, 由于粮堆上层温度较高,发热点增多,采用单管风 机降温处理,但效果有限,控制不了粮情,储粮害 虫生长繁殖速度加快,虫种有:印度谷蛾及其幼 虫、米象、锈赤扁谷盗等,严重威胁储粮安全。在 8月12日至8月21日,采用谷冷机对6号仓进行 通风降温作业,把粮温降了下来。在9月7日至9 月27日全仓进行了熏蒸杀虫处理。由此可以看出, 内环流智能控温系统,利用粮堆低层冷源降低粮堆 上层粮温,起到了有效的控温作用。 2.1.3全仓平均温度分析 从表2数据可知,试验开始时,2O号仓平均 温度为7.2℃,6号仓均温为8.2℃,由于6号对 照仓在8月12日采用谷冷机降温措施,在9月7 日至9月27日全仓进行了熏蒸杀虫处理。而试验 仓平均温度在试验期间始终控制在15℃以下。 2.2粮食品质对比分析 栅∞一 表3粮食品质变化比较 试验仓 对照仓 虫口 品尝 O 密度 评分值 (头/kg) (分) 昭2.2.1玉米品质分析 从表3数据可知,在入仓和试验开始时,两仓 扦取的综合样脂肪酸值几乎无差异,但在试验结束 后,2O号仓脂肪酸值为34.2(KOH/干基)/ (mg/lOOg),而6号仓玉米则为37。8(KOH/干 基)/(mg/100g),两者差异3.6(KOH/干基)/ (mg/100g),较明显,说明利用粮堆冷源降低粮温 能有效地延缓上层粮食品质劣变速度,保持粮食的 品质良好。 2.2.2玉米水分分析 从表3数据可知,在入仓和试验开始时,两仓 2 6跎札仓储技术 应用内环流智能控温系统实现准低温储粮试验 ’9‘ 扦取的综合样水分几乎无差异,但在试验结束后, 20号仓玉米水分为13.7 ,而6号仓玉米则为 13.4 ,两者差异0.3 ,说明利用内环流把粮堆 下层的冷源抽取到粮面上降低仓温与粮表层温度, 形成了闭循环,隔断了外界气体交换,能有效地控 制粮堆水分流失、同时控制粮食发热和霉菌发生。 而6号对照仓受外温和仓温影响,上层粮温不断上 升,发热点增多,采用单管风机与谷冷机降温处 理,使储粮水分进一步降低,影响了玉米品质和企 业效益。 2.2.3害虫分析 从表3数据可知,试验仓和对照仓在开始时粮 堆内都无虫,在试验期间严格按照《粮油储藏技术 规范》的要求操作,对试验仓和对照仓储粮进行粮 情检查,从多次粮情检查情况看,2O号仓试验期 间均未发生储粮害虫。而6号仓在7月15日检查 时发现有少量书虱、蛾类,还发现锈赤扁谷盗 2头/kg,到8月16发现书虱增多,锈赤扁谷盗 6头/kg,玉米象2头/kg,9月7日进行熏蒸处 理。虫害的发生情况表明:试验仓利用内环流控温 对虫害的生长繁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3试验仓与常规储藏费用对比分析 表4试验仓及对照仓储粮费用情况 (单位:元) 2.3.1 电耗分析 从表4数据可知,整个试验过程内环流智能控 温系统运行90 d,电费为1元/kw・h。试验仓电 耗为1830 kW・h,吨粮能耗为0.24 kW・h/t;对 照仓用单管风机电耗为1236 kW・h、谷冷机电耗 为6341 kW・h,吨粮电耗为1.07 kW・h/t。数据 显示试验仓所用电耗和吨粮能耗较对照仓低 0.83 kW・h/t,吨粮节约1.67元。 2.3.2药剂分析 从表4数据可知,整个试验过程,2O号试验仓 没有使用任何药剂。而对照仓使用防护剂12 kg,按 2O元/1【g计算,计240元;用磷化铝药剂熏蒸, 28元/ 用药40 kg,计1120元;人工密闭门窗地 笼口等费用1630元;熏蒸费1400元;每天两次安 装单管风机1O台给储粮降温工作,两人3 h,工时 费72元X30 d,合计2160元。 3结论 3.1通过分析,试验仓利用内环流智能控温系统, 把全仓储粮温度平均控制在15U以下,达到了准 低温储粮标准。对照仓采用常规储藏方法,很难达 到准低温标准。从实践与数据方面上证明,内环流 智能控温系统设备的优势非常明显,优势如下: ①均衡粮温:均衡粮堆内的温差,消除或减少 湿热转移对储粮安全的影响,避免出现结露、发热 或霉变现象。 ②保持水分:保持粮食水分含量,隔断粮堆内 外的水分扩散,减少通风过程中的水分减量,降低 储藏期间的水分损耗。 ③控制升温:控制粮堆表层升温,实现低温或 准低温储粮,延缓粮食品质劣变速度,抑制虫霉孳 生,避免化学防治和熏蒸,保护了人体健康和环境 卫生,实现绿色储粮。 ④低温储粮:低温可以抑制粮食的呼吸作用, 减少干物质损耗、延缓粮食陈化和品质劣变速度, 保持粮食的新鲜度和食用品质。 3.2从试验过程来看,内环流智能控温系统的实 施,在控温的同时也能起到一定的储粮保水作用。 按照单仓7431 t计算,试验仓一个储存周期可减 少损失22 t(7431t×0.3 ),每吨玉米单价2000 元,可减少损失4.4万元。通过试验数据证明,内 环流控温系统在储粮方面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控 制储粮环境温度、保持储粮水分少、延缓粮食品质 劣变速度、控制住害虫、霉菌的生命活动、免用化 学药剂,实现绿色储粮。为企业节省费用,降本增 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郁晓玲.利用粮堆冷心降低上层粮温试验[13.粮油 仓储科技通讯,2013(2) 2刘庆利.高大平房仓智能缓速通风试验口].粮油仓 储科技通讯,2013(2) 3史钢强.高大平房仓通风环流一体化系统测试报告 口].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16(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