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育故事1

教育故事1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浅谈如何提高中职生的课堂教学实效 白春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工人成为各个企业紧需的人才,职业学校正是培养这种人才的摇篮。然而,中职学生的学习成效不太明显,这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一中职学生的现状

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调查表明,不少中职学生选择上中等职业学校学习,他们迫于家长的压力,没有学习目标,没有学习动力。对于“我为什么来学习?”、“我为什么选这个学校?”、“我为什么要选这个专业?”、“我如何规划我的职业人生?”等一系列问题都感觉很茫然。

2学生文化基础薄弱。中职学校学生,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薄弱问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学校为了生存,保证生源,保证规模,招生几乎达到来者不拒,客观上进一步造成生源质量差,文化层次低的现状。学生作业中错别字连篇,请假条等都不会写,文化课测验分数一位数等,在中职学生中相当普遍。 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单位是课堂,最终的环节也将是课堂,中职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以“课堂有效”为首要原则。

1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课本的内容特点,把课程内容按不同的教学主题来细分,确定每个主题的目的,在每个主题下有侧重地安排一个或几个情景。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必须对情景模拟的创

办准备材料,解释各个角色和背景需要,同时对各个角色进行分配,要求学生必须做好课前准备

2对于每一堂课的备课环节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课堂教学设计思路的变革。改变过去以知识掌握为主线的设计思路,在设计中以能力形成为主线,将知识、方法、技术和情感熔于一炉,使课堂的各个要素得到有机重组。作为备课内容的主要体现,教案设计至少应该包括本堂课的重点、难点、讲解的先后顺序、教学方法、以及最后要达到的效果等,这样才能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

3中职教师一方面,要认真刻苦地学习电脑、多媒体等新的科学知识,接纳和运用网络新技术,更新知识结构和知识内容;另一方面,针对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课堂的感悟力、理解力和接受力低的现实状况,采取因材施教、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方案按照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和就业需求量体裁衣;合理把握进度,删繁就简;科学选择内容,降低知识难度;演绎推理、演示说明;逻辑抽象、形象具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课堂教学应精讲多练,讲学生能接受的,且感兴趣的,练学生大多能完成的,一定让他们享受成就感。当然,具体教学要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区别要求,恰当鼓励。

5采用问题教学法。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取决于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否充分调动。问题教学法,就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

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6采用研讨式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通过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然后师生共同查找资料,研究、讨论、实践、探索,提出解决问题办法的方式,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即掌握了理论知识又加强了实际操作技能,达到了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效果。这大大提高了孩子们自己想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们勇于发言、勇于实践是很有帮助的。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尊重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和责任、激发他们的兴趣点、布置他们能够轻易完成的教学任务,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这些则成为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