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机械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机械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l 訇 似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机械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mechanics for culture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s 于雷 YU Lei (长春工程学院机电学院,长春130012) 摘要:实践教学是机械类专业教学的重要基础。根据机械类应用型本科的实践教学特征,提出了实 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及其框架结构,进行了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及实训I主要内容改革, 取得了预期的实践教学效果。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机械类专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2 文献标识码:B 文童编号:1 009—01 34(201 0)03~0090—03 0引言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产 是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我们对目前本科生的学习 现状,尤其是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调查,发现大多 数学生书本知识掌握较好,工程素质、实践能力较 差;被动记忆知识较好,自主设计、创新意识较差; 物,也是社会职业岗位分化发展的结果,它以培养 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全面发 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目的。机械类专业 作为对工程应用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如何通过实 践教学环节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是十分重要的课 题。现代机械工程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让 单点知识掌握较好,整体综合、系统运用较差。因 此,在建立相应的理论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尝试探 索以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应用能力和创 新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加强机械设计制造、应用行 业设计软件进行工艺工装设计等方面能力为重点, 学生验证理论,掌握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 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成新型实践教学基地。 力。近年来,在建设符合社会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 和与之相匹配的实践教学基地,让实践教学环节真 2.2根据专业特点更新整合教学内容 在实践教学改革进程中,使学生对典型机械产 品的原理、结构、设计、制造等有一个基本的、完 整的认识,培养学生创新设计意识和能力以及利用 现代化制造技术实现技术构想的初步能力,最终形 正体现其功能和作用方面我们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1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 推动机械类实践教学体系及教学内容的改革, 加强学生综合技能、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教育,提 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效益优化教学资源环境,建 成完整的工程概念和较突出的技术特点。 实践教学体系由课程实践环节、课内集中实践 和第二课堂实践教育三部分组成,具有由课程实验 和相对设置的实践环节相结合、从认识、操作 设现代化的实践教学平台,使之具有较强的实践教 学功能、先进的制造技术装备、逐步成为具备网络 制造、远程制造的大工程环境的一流实践教学基地。 到综合创新逐层深入的实践教育特色,如图1所示。 通过课程实验、上机等实践环节加深理论学习和提 2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1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确定人才培养的 新目标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其核心 高实践技能;通过课程设计、实习、实训等环节使 学生进行基本的设计、制造能力方面的训练;通过 综合实训和毕业设计等环节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 培养;以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机器赛、大学生 挑战杯等课外实践环节为主渠道提高学生的fl,嘶能力。 收稿日期:2009—10—30 作者简介:于雷(1972一),男,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机电一体化控制及先进制造技术方向的教学研究。 [901 第32卷第3期2010-3 、l 勺 化 图1实践教学体系框图 在提升学生全面能力的同时,如图2所示,重 既要保证其在教育目标上的基础性,又要体现其在 点突出了数控工艺编程能力和机电液控制系统的设 人才培养目标上的技术先进性。 计、维护能力的培养,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得到深化 近年来,根据专业发展和社会需求,按照实际 和加强,使学生做到“基础全面,特点突出”,使 生产企业标准,建成了包括高速铣削加工中心、慢 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 走丝线切割机床、快速原型制造系统、柔性制造系 保障。 统、GE Fanuc自动化集成系统等近900台套设备, 总值1200余万元的实践教学基地,开出各类实验、 实训项目90余项,较好地保证了学生实践能力训练 的要求。工程训练专家、清华大学傅水根教授光临 我校工程训练中心曾感慨到:“看了你们的训练中 心,让我感到震撼!” 2.4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实践教学方法基本上以验证、注入式为主, 讲义编写十分详细,学生只需照着给出的工艺做一 遍就行了。这样学生的印象不深刻,思维能力完全 得不到锻炼,实践环节结束后还是不知道遇到类似 问题如何处理。 近年来,我们积极采用新型实践教学方法,进 行改革实践,例如采用项目教学法突出学生的主体 地位,将较小的工程任务让学生完成,从信息 的收集、方案设计与实施,到完成后的评价,都由  』枷 认 {实践_珥  j学生自己负责,使同学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兴趣 大增,同时也开拓了同学的视野。对较大的工程任 图2能力培养框图 务采用小组教学法,将学生分成小组,在教师的指 2.3以工程环境为背景,构建实践教学平台 导下,进行学习、讨论、分析、设计,有效地训练 实践教学基地是对大学本科生进行必备的工程 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进 素质和实践技能教育的教学场所,同时又是学生自 入角色,实践环节中我们还采用了模拟教学法,使 主学习和课外科技活动的现代化公共教学实践支撑 学生能够在模拟真实的职业氛围中学习职业必需的 平台。建设这样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实践教学基地, 知识、技能和能力。 第32卷第3期2010-3 [011 骞、1 訇 化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联合使用,教学效果得到 显著提高,近几届毕业生面试过程中几乎没有在专 业技能上吃过亏,就业率达到85%以上。 2.5师资队伍建设 实现新培养目标,必须具备优秀的师资队伍; 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必须有更高素质。通过有计 划地组织人员外出进修培训、参与横向科研课题研 究等方式,使指导教师达到理论有基础,实践能力 强,建设出一支科技创新和实践教学双佳的指导人 员队伍。 2.6建立完备的教学文件 专业实践教学既包括实际操作又包括理论指 导,教学过程复杂,要搞好教学的规范化、系统化, 重要任务是教学文件的建设。近年来,教师结合实 践要求,编写实践教材2部;各类实验、实iJllt ̄导 书2O余部;各类实践环节大纲90余份。使所有的 实践环节都有章可循,评价有法可依,有力的保证 了实践环节的顺利开展。 2_7建立合理的学生成绩考核制度 为了切实保证实践环节的顺利进行,同时激发 学生的实习热情和创新精神,我 ̄f]/Jn强了对培训的 有效管理,建立了合理的学生成绩考核制度。考虑 到实践过程中的复杂性和变化性,尽量做到全方位 考核,充分体现学生的实际能力,避免以偏概全。 以数控加工实训为例,将其综合能力考核成绩 分成三项:基础技能成绩(工程读图作图能力、计 算机应用能力);关键素质评定(合作意识、职业道 德、敬业精神);专业能力考核,然后将这些能力考 核分解成“专项考核成绩”,最后组成该课目的整体 综合成绩。 3实践成果 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机制专业各年级的14个班 级进行了改革试点,取得了显著效果。教师组织学 生积极参加科研项目和各类创新大赛,有力推进了 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自2004年以来,有l8名同学 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3位教师的科研项目;24名学 生获国家、省级创新设计大赛奖7项;学生与教师 共同发表了2篇专业论文,学生还申报实用新 型专利1项;机制04级全体同学参加了基于教师科 研项目的数控加工综合实训,在学生中已形成广泛 【g2】 第32卷第3期2010—3 参与的强烈反响。为学生毕业后顺利被社会接受打 下良好的基础。 4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特色 4.1实践教学与能力培养紧密结合 实践教学内容由课程实践环节、课内集中实践 和第二课堂实践教育三部分紧密结合,形成从认识、 操作到综合刨新逐层深入的特点,有效的培养了学 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2依据工程环境,建设实践基地 完全按照实际生产标准建设的实践教学基地, 使学生实践过程基本是在与实际工作环境一致或类 似的环境下开展的,对培养工程意识有很大帮助, 有利于学生适应社会需求。 4.3采用多种实践教学方法,改善学习效果 项目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多种 教学方法的使用,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机会 和压力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显著。 4.4注重启迪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在新的培养模式下,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知道 为什么,更鼓励学生多提为什么不,对遇到的问题 从多角度去思考,这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创造能力, 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通过不断的创新,我们形成了具有应用型本科 高等教育特色的、以培养综合素质、提高工程实践 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要目标的新实践体系。经过校 内实践环节的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工程经验,实 际操作能力也提高很快,上岗后能较快融入工作团 队,发挥出价值,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为学校 赢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资料: [1]傅水根.创建有中国高等教育特色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J】 .金工研究,2000(1):3 5. 【2】闫占辉,王利涛,王华.机械类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 构建与实践【J1.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23—26. 【3】安连锁,米增强,尚锦山,等.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实 验和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 管理,2000(1):I一5. [4]唐一科.启迪创新思维.改革实验与工程实践教学体系『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4):23—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