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一、填空题
1、声音是以__________的形式传播的,声音必须依靠__________来传播,一切__________、和__________都能传播声音,“土电话”表明__________能传声.
2、运动会上,助威的鼓声此起彼伏。鼓声是由鼓面_______产生的,是通过_______传到观众耳中的。
3、 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面使______停止,锣声消失.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若不使用无线电装置,即使相距很近也无法交谈,这是由于__________不能传声.
4、夜晚,进行侦察的侦察员为了及早发现情况,常将耳朵贴在大地上倾听敌人的马蹄声,是因为声音在固体中比气体传播得______.
5、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___产生的.(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________.
6、如图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
7、一根装有水的500m长的直铁管,在其一端敲击一下,另一端可以听到三次声音,已知声音在钢铁中每秒传播约为5000m,在水中每秒传播约为1500m,则首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___传来的;第三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___传来的。
8、在爵士乐队表演时,经常可以看到鼓手在用力敲击鼓面后又_____达到“骤止”的效果,这以做法说明______。 9、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__________,形成__________。人讲话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总是要遇到障碍物的,即总是要产生回声的。不同的情况,人对回声的听觉不一样。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__________s以上,则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如果短于这个时间,回声与原声就混在一起,使原声__________。 10、图所示,当敲响音叉乙时,观察到与音叉甲接触的乒乓球将会__________,
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________,也能说明声音可在空气中传播,还 能说明声波能传递__________.
11、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写道“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猿声是通过__________传播到人耳的;人们
能轻易听出是猿在啼叫,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区分的;“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做出判断的 二、选择题
12、下列实验与实例中,不能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的是: ( )
A. 用电话拨打放在真空罩内的手机,手机显示信号,却听不到声音 B. 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能听到远处的雷声 C. 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球,敲鼓时看到泡沫球不停地跳动 D.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用无线电话交谈 13、关于“声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回声的传播速度小于原声的传播速度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无关 14、闲暇时,很多人都喜欢通过吹口哨来消遣.口哨声主要是由 ( )
A.声带振动产生的 B.气流振动产生的 C.鼻腔振动产生的 D.胸腔振动产生的
15、人在池塘边的脚步声会吓跑附近水域的鱼,声音传播的主要途径是 ( )
A.岸―空气―水―鱼 B.空气―水―鱼 C.岸―空气―鱼 D.岸―水―鱼 16、要利用回声来测定海水的深度,必须要知道 ( )。
A.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和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 B.海水的温度和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 C.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和声音在海水中竖直往返的时间
17、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
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18、大会礼堂和大剧场的四周墙壁做成凹凸不平的蜂窝状,这是为了
A.装饰 B.减少声音的反射 C.增大声音的响度 D.增强声音的反射 19、在敲响古刹里的大钟时,有的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绝”,其原因是:
A.大钟的回声 B.大钟在继续振动 C.人的听觉发生“暂留”缘故 D.大钟虽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20、下列的实验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①把发声的音叉放进水盆里看到溅出水花; ②二胡发声时用手按住琴弦,琴声就消失了;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
④在月球上的宇航员,对着对方“大声说话”,对方也不能听到声音。 A.①②③ ;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三、实验,探究题
21、为了探究声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往返弯曲的
细线。
你认为,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的实验是( )
A、甲和乙 B、甲、乙和丙 C、乙和丁 D、乙、丙和丁
第二部分
一、填空题
1、我们应该避免在公众场所高声喧哗,在公众场所高声喧哗会产生_____污染,这里高声喧哗的“高”是指声音的_________,“闻其声知其人” 是指声音的_______(后两空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如图所示,在上海世博会某场馆里,演奏员正用乐器演奏乐曲。编钟发出的音乐声是由于编钟_________而产生的;听众能从同一乐曲中分辨出是二胡还是笛子演奏的,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_____不同。
3题图 4题图
3、复读机的扬声器发声时,它的纸盆在_______;当复读机加速快放时,发出声音的响度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音调_________ (填“升高”、 “降低”或“不变”)。
4、如图所示,在同一个轴上固定着三个齿数不同的齿轮。当齿轮旋转时,用纸片分别接触齿轮,使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的是_______(选填“上面”、“中间”或“下面”)的齿轮。
声部分练习 第1页 共3页
5、往暖水瓶中灌水时,可以根据发出声音的_________变化来判断暖水瓶中水的多少;听音乐时,我们能分辨出小号声和钢琴声,是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声音的_________不同。
6、小明在进行小提琴演奏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_________而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_;二胡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_ 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7、 如图12甲所示,在鼓面上撒上一些纸屑,轻敲鼓时看到纸屑上下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都在 ________ ,比较图12甲、乙两次敲鼓的情况,两次鼓面上的纸屑振动幅度不同,说明两次鼓发出声音的 ________不同(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7题图 10题图
8、在学校的联欢会上,同学们听到的琴声是通过______________传播的。能区分是小提琴发出声音是利用_________这个特性。
9、“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_______很大;“声音刺耳’”反映了声音的_______很高;我们能够分辨出各种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不同.
10、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
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_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1、乐音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其中_________与频率有关,_________与振幅有关,_________
与发声体本身有关,_________与距发声体远近有关.
12、音乐厅正确音乐会,男中音在放声高歌,女高音轻声伴唱,又有多种乐器伴奏,这时男中音的________比女高音
的大,而女高音的________比男中音的高。音乐会的声音我们听起来有丰富的立体感,这主要是由于人的听觉具有________效应。
14、如果唱歌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_________;
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是_________.
13、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ruai(2)”
“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青少年在“变声期”感觉到自己说话的声音“变粗”,这里的“粗”指的是声音的______发生变化(选填“响度”、
“音调”“音色”)。
16、如下图所示,远处山上瀑布声是通过_________传到人的耳朵里;在离瀑布越近的地方听得越清楚,说明声音的响
度与_____有关。
13题图 16题图 17、.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_________的叫声音调高,_________的叫声响度大. 二、选择题
18、在一些城市的公路旁,常见到一种监测噪声的设备.当有汽车行驶过来时.设备上显示的数字会发生变化,这个
数字的单位应该是:
A.Hz; B.dB ; C.km/h ; D.km. 19、声音的三个特征中,与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的是 (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音量 20、使用扩音器,主要是为了提高声音的 (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频率
21、使用随身听(MP3、MP4„„)时,调节音量按钮实质就是改变了声音的( )
A.频率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22、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
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医生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断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的( )
A.声有的响度 B.声音的音调 C.声音的音色 D.声音是否悦耳动听 23、下列现象中,与声音音色有关的是[ ]
①有经验的养峰员,根据蜜蜂的嗡嗡声,就能判断出它是不是采蜜归来 ②我们能够听出钢琴的声音比小提琴的声音大
③选瓷器的时候,总要轻轻地敲击一下来判定瓷器品质的优劣 ④在听熟悉的人打电话时,很容易辨别出对方是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4、将鼓轻敲一下,然后重敲一下,两次敲出的声音相比是: ( )
A.音调改变 B.响度改变 C.音色改变 D.三项均不变 25、物体在1秒钟里振动的次数叫()
A.频率 B.周期 C.速度 D.振幅 26、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 ( )
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调 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 D、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27、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钟振动440次;带花蜜时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钟振动300次,有经验的养
蜂人可以通过听蜜蜂的声音来判断蜜蜂是出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声音与不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声音相比:
A、音调较高; B、音调较低; C、响度较大; D、响度较小. 28、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A. 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管; B. 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 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三、实验,探究题
29、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和同学们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们猜想:琴弦发
出声音的音调高
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琴弦的横截面积、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表中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和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并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了实验计划。他们首先进行了下面三次实验:
实验1:选用编号为A、D、F的三根琴弦进行实验:验证了音调高低与琴弦长短的关系;
实验2: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的三根琴弦进行实验,验证了音调高低与琴弦、琴弦横截面积的关系;
声部分练习 第2页 共3页
实验3:为了选用三根琴弦验证音调高低与琴弦材料的关系,还必须知道表中空白项的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随着探究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他们随后进行第四次实验,验证了这一 猜想的正确性。 完成第四次实验后,有同学提出要重做前三次实验,你认为有必要吗?(要说明原因) 回答:
11、如图所示,是我市至省城南京高速公路某路段两旁安装的隔音墙,其目的是减小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
旁居民的危害。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在下列哪个途径中实现的( ) A.噪声的产生 B.噪声的传播 C.噪声的接收 D.以上三种均是 12、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其主要原因是 ( )
A. 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 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 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 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13、电影院的屋顶和四周墙壁都制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煤状似的,这是为了( )
10、一噪声污染已经成为危害人们生活的三大污染之一.控制噪声污染应从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
进入人耳三个方面着手,下列事例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
第三部分
一、填空题
1、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
2、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_________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_________都属噪声. 3、频率为________Hz以下的声音为次声波;频率为________Hz以上的声音为超声波. 4、几种动物和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如下:
①猫:60~35000Hz ②青蛙:50~8000Hz ③狗:15~5000Hz ④知更鸟:250~21000Hz ⑤鳄鱼:20~60000Hz ⑥人:20~20000Hz在所列的动物和人中,能听见超声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能听见次声的有__________________,超声和次声都听不见的是________________。
5、中考期间有关部门会要求考点附近的工地停止施工以免施工产生的噪声影响考生答题,这项措施是从________防止噪声的。考试期间的铃声是用于________。
6、图a、图b是两种声音的波形,从图可知:图b是________的波形,理由是________。
7、午睡期间,校园外的工地上的轰鸣声,吵得同学们睡不着觉。甲同学起身关上了窗户;乙同学索性用卫生纸堵住了耳朵,他们减弱噪声采取的途径分别是:甲在______ __减弱,乙在________减弱。
8、如图所示的是摩托车引擎后安装的消声器的结构图.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采用________的方法来减弱噪声的。 二、选择题
9、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阻断噪声的传播的是
A.学习时关闭房间的门窗 B.开会时规定不推接打电话 C.医院走廊上“静”的标识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 C.增强声音的响度 D.仅仅是为了装饰 14、有些地方,可以看到图所示的标志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 )
A.该地有乐队,可以出租 B.道路弯曲,注意行车安全 C.禁止鸣笛,保持安静 D.以上选项均不正确 15、一般来说,大礼堂四周墙壁都做的凹凸不平像蜂窝状,这是为了
A.提高装饰效果 B.增强声音的响度 C.减少声音的反射 D.增强声音的反射 16、如图1所示,城市高架道路的部分路段,两侧设有3m左右高的透明隔板,安装这些隔板的目的是:
A. 保护车辆行驶安全; B. 减少车辆噪声污染; C. 增加高架道路美观; D. 阻止车辆废气外泄. 三、实验,探究题
17、如图(a)所示,某同学用示波器、钢锯条和台钳探究声音的响度,他将钢锯条的下端夹在台钳土,上端用手扳一下,
使钢锯条振动发声。实验中,他进行了两次实验,第一次锯 条发出的声音大.第二次锯条发出的声音小,他观察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如图(b)、(c)所示。则他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图(d)、(e)是两科,声音的波形图, 由图形可知:图________________是乐音的波形。请你提一种控制噪声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声部分练习 第3页 共3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