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扇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节100---101页。 教学目的:
1.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的反映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数,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 2.能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3.体验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的直观性,激发制作的扇形统计图的兴趣,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看懂并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情况,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能够看懂并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情况。 教学准备:课件、教材第102页空白的扇形统计图(学生每人1份)。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探究新知。
多媒体出示六(1)班学生对喜欢哪项体育运动的调查情况,通过观察条形统计图思考下面问题:
1.观察条形统计图,你从中得到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2.从条形统计图中,还有哪些信息不容易表示出来?
(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发现条形统计图不容易看出各部分量与总量的关系) 二、新授
1
1.引入扇形统计图。
老师谈话:要想清楚地表明各部分与总量的关系,我们需要学习一种新的统计图,那就是扇形统计图。
请同学们观察下面扇形统计图,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课件出示教材100页的四幅扇形统计图,说明是来自六(一)班40名同学的调查结果;有男女生人数统计图,喜欢吃不同的水果的人数统计图,有上学方式统计图,有喜欢不同球类的人数统计图。
引导学生观察从扇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上表示的情况,你对我班同学有哪些建议?
2.回顾知识生成,归纳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这几幅图的共同特点都是把一个圆分成了几个大小不一的扇形,用这个扇形来表示整体里的各部分,扇形的大小表示这一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比的大小。 课件出示兔博士的话:这就叫做扇形统计图。 3.引导学生深入扇形统计图。
请学生仔细观察这四幅图,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的道哪些信息? (2)每个圆表示什么?其中每个扇形表示什么? 学生观察后,找学生汇报。
因为这几幅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都来自六(一)班40名同学的调查结果,所以每个圆表示的是六(一)班这个整体,其中的每个扇形表示的是按照不同的标准吧这个整体分成的若干份。在同一个圆中,各个扇形一般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扇形越大表明这一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也就越大。
2
结合学生发言,师生共同归纳出: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
一、试一试 与 练一练
1.教材第101页“试一试”;根据上页喜欢吃不同的水果的人数统计图填空。 (1)喜欢吃_____的人最多,占全班人数的_____%
(2)喜欢吃_____和_____的人同样多,各占全班总人数的____%(橘子和香蕉,25)
(3)喜欢吃_____和_____的人数之和超过全班总人数的一半。(苹果和香蕉,或者苹果和橘子)
本题答案不唯一,可作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考虑问题的周全性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找齐所有答案。若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那么全班人数的一半即为50%,通过简单试算即可得出结论。 (1)喜欢吃各种水果人数的百分数之和是______%.
通过计算让学生明确:在一个整体中,各部分占这个整体的百分比之和一定等于100%,即等于“单位1”
解决完这四个问题后,问学生:“你还能想到那些问题?”让他们当小老师提出问题,并请同学解答,这样来提高他们的参与能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材101页“练一练”完成第1,2题。
说明:第一题的第3问没有统一的答案,只要学生叙述的有道理就给予鼓励和肯定。
二、全课小结
3
学生总结、比较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及折线统计图相比有何特点。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