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汉语教学1997第1期(总第39期)
日本大学汉语教学一瞥
松山大学 郑丽芸
0.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日文化经济交流的不断发展,日本出现了“学汉语热”,日本大学汉语选修的学生也不断激增,这一学习汉语的热潮正方兴未艾。那么,日本大学汉语教学的现状到底怎么样呢?选修生的目的和兴趣有什么特点呢?他们对汉语课的要求又是什么呢?
本文通过松山大学的统计资料和以关西大学、神户大学、爱媛大学、松山大学、追手门学院大学五所大学学生为对象所作的无记名调查,对上述诸方面进行了考察,从而就日本汉语教学,特别是日本大学作为公共外语的汉语教学加以探讨,同时讨论一下日本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同时教育的重要性。
1.日本大学汉语教学的现状
为了解日本大学汉语教学的现状,我们
不妨考察一下松山大学的一年级学生外语课报名选修的情况。松山大学是日本一所中型规模的私立大学,我们可以从这些统计中
看到目前日本大学汉语教学发展的一个侧面。日本大学非外语专业的一年级学生一般要求选修两门外语。松山大学目前开设的外语课有英语、法语、德语、汉语、西班牙语、朝鲜语六种,每个学生可以从中选择四个语种按第一到第四志愿填写报名,由学校调整后选修其中的两个语种。所以,最能代表学生选修心理的是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的人数。 表1 语言文化基础科目第一、第二志愿统计表(松山大学)
年度199419951996总人数159016801594英语15009413%15309111%12838015%汉语7044412%9225419%8165112%德语4302710%3181819%6023718%法语3312018%3392011%2651616%西语1761110%1801017%1551010%韩国语39215%65319%
67412%
表1中的总人数是该年度新生的总人数。表中的各语种志愿人数及比例是指第一、第二志愿人数的合计以及在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因为必须选修两门外语,所以各种语言的比例加起来是200%。
表2 语言文化基础科目第一志愿统计表 (松山大学)年度199419951996总人数
159016801594
英语1010+43090.6%12660+12883.0%903+147
65.9%
汉语835.2%20011.9%26316.5%德语191.2%291.7%1529.5%法语211.3%191.1%583.6%西语241.5%332.0%523.3%韩国语30.2%120.7%150.9%
表2是第一志愿的报名学生的人数及比例,其中,英语专业和1994年度的法学专业以英语为必修语种,所以,英语语种里的后一部分的数字是以英语为必修语种的人数。从上面表1、表2中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的学生在选择两门外语时,其中一门是英语。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有些专业要求
必修英语,但从总体上看,选修英语的人数
107
世界汉语教学1997第1期(总第39期)
却在逐年下降,到1996年度下降到80.5%。这意味着有近20%的人在大学期间不愿学英语。特别是第一志愿选修英语的人数下降得更快,到1996年度竟跌到了65.9%。其中原因有各种各样,但有一点很重
部、法学部两个学部合招一个班,报名人数较多,而且因为人文学部包括了英语专业,所以选修德语的人也较多,但仍少于汉语。经营学部、经济学部的汉语口语班的报名人数都远远超出了预定的招生名额,而德语、
要,就是日本初高中的英语教学历来是“应法语则招生不足。这说明学生选修汉语时有考教学”,以阅读理解为主,不重视口语能力别于德语、法语,有重视口语的倾向。的培养。学生一旦过了高考关,就不想再继
2.选修汉语的目的
续学英语。
与此相对应,选修汉语的人数却在上为了进一步了解选修汉语的学生学习升。作为公共外语课,过去一直是德语、法语较受欢迎,现在已让位于汉语了。1994年希望选修汉语的人为44.2%,1995年上升为54.9%,到了1996年则为51.5%。尽管出现了隔年现象,1996年希望选修汉语的人
目的和学习兴趣以及他们对汉语教学的要求。我还对我在1995年度执教的关西地区的关西大学、神户大学、追手门学院大学的238名学生以及1996年度四国地区的爱媛大学、松山大学的272名学生,共计510人
数似乎略有下降,但上升的趋势还是稳定进行了无记名调查。其中有9个初级班(神的。特别是从表2的第一志愿表中,可以看户大学2个、爱媛大学2个、松山大学3个、到汉语呈现了直线上升的趋势,发展十分迅迫手门学院大学2个)计333人,8个中级速,到1996年上升到16.5%,而德语、法语班(关西大学2个、爱媛大学2个、松山大学等都不足10%.可见汉语已经成为仅次于3个、追手门学院大学1个)计177人。英语的第二大语种了。
或许是出于他们对中学高中重阅读、轻口语的外语教学的反思吧,报名选修汉语的学生尽管明知汉语和日语汉字相通,却依然想重点学习汉语口语,松山大学德语、法语、汉语课都没有主要由外籍教师担任的外语口语班,汉语口语班是1996年第一次开设的,然而报名参加汉语口语班的人却明显多于其他语种。下面是96年汉语、德语、法语口语班报名人数的统计表。(英语课型分得较细,所以没有列入表3)
表3 1996年度外语口语班报名人数统计表 (松山大学)单位汉 语经济学部56经营学部53人文学部、法学部118
合 计227
德 语
2733111171
法 语172068105
这次调查的对象范围较广,有国立大学(神户大学、爱媛大学共245人)、也有私立大学(关西大学、松山大学、追手门学院大学共265人),有关西地区的大城市的大学、也有四国地区的地方大学,有文科、也有理科。调查时因部分人填了多项回答,统计时均作为有效回答记入,故有效回答的总计数超过了实际被调查的人数。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选修汉语的目的。日本大学生选修汉语出自各种目的,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集中的,下面是选修汉语目的的调查结果。
表4 选修汉语的目的(有效回答718)
(关西大学,神户大学、爱媛大学、松山大学、追
手门学院大学)
目 的总718初级426中级292兴趣在文化23618%1653817%993319%
口语班各班定员为35名。其中人文学108
世界汉语教学1997第1期(总第39期)
易学(有日文汉字基础)为旅游留学为求职(与中国有关的)其 他
2142918%1293013%852911%1552116%852010%702410%53714%32415%
26611%21419%
27912%11318%
3.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选修汉语的日本大学生对中国文化最感兴趣的是哪些方面?他们是如何理解中国文化的?这在(对中国最感兴趣的方面)调查
根据表4,我们可以把大学生选修汉语统计表中可以反映出来。的目的分为三大类型:一是好奇型。看了中国的小说、电影,吃了中国菜、中药,产生了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二是盲目型。认为汉语使用汉字,多少能看懂一些。加上选修的人多,容易拿到学分。
三是实用型。中国离日本近,去旅游留学方便,学会了汉语特别是口语可以有用。
四是理想型。中日经济贸易发展迅速,学了汉语对将来的工作有利。
上述四种类型也有交叉的。占比例最多的是第一种,达36.8%之多,其次是第二、第三、第四种。第一种类型的学生学习热情升降很快,淘汰率狠高。第二种类型的学生容易见难而退,失望度很高。第三种类型的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可塑性很大。第四种类型的学生带着一定的理想,求知欲很强。
值得注意的是跟一般人想象的不同,将学汉语和将来的工作联系起来的学生非常少,甚至不到8%。即使是到了中级斑(二年级)略有上升,也还未超过10%。
表4中初级班和中级班之间的数据升降,说明两者之间有微妙的差异。日本大学的汉语中级班一般是任意选修课,因为跟必修的毕业学分关系不大,所以继续选修的学生很少。而表中中级班的选修生中对文化感兴趣的好奇型和盲口型有所减少,为旅游留学和将来工作而选修的实用型和理想型的
学生却略有增加,这证明中级班的学生学习目的逐渐明确了,同时也反证了初级班的汉
语教学没能充分满足好奇型和盲目型学生的愿望,淘汰率较高。 表5 对中国最感兴趣的方面(有效回答550)
(关西大学、神户大学、爱媛大学、松山大学、追
手门学院大学)
类别人数比例
类别
人数比例历史14927.1%经济366.5%文化习俗11020.0%社会305.5%名胜古迹9316.9%艺术2.7%中国菜8315.1%
其他
23
4.2%
从表5的统计资料里可以看出,大学生们对中国历史的兴趣占的比例最大,接下去依次为文化习俗、名胜古迹、中国菜、经济、
社会、艺术、其他。可见,与一般的日本社会
上学习汉语的成人不同,大学生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大学生对中国的经济、社会、艺术感兴趣的很少,对中国的历史却颇有兴趣,他们在中学学过的中国古典诗歌,如李白、杜甫的诗,还有《三国演义》、《水浒》等历史小说,使他们对中国文化特别是产生这种文
化的历史背景产生了一种朦胧的憧憬。到了大学时代,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日本传统的了解,他们对中国越发感到似曾相识的特殊感情。调查结果表明,与其说他们对中国文
化感兴趣,不如说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历史背景感到更为亲切。不过,他们想了解中国的愿望基本上是出于爱好,为现实目的的还为数不多。其实,从前面介绍的表4选修目的表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真正想为了将来的工作而学汉语的只占很小一部分。4.对汉语教学的要求
我们在上述五所大学进行无记名调查
时,还征询了大学生们对汉语教学的要求。下面是调查结果。
109
世界汉语教学1997第1期(总第39期)
表6 对汉语课的要求(有效回答662)
(关西大学、神户大学、爱媛大学、松山大学、追
手门学院大学)课程总662初级409中级253情景会话2273413%1373315%903516%文化介绍1632416%1102619%532019%视像教学1602412%1052517%552117%语言训练1091615%541312%552117%其他
3015%
3017%
00%
从表6里可以看出,占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要求把汉语课上成情景会话课,也就是说明他们并没有把汉语课看作文化课,也没有看成是单纯的语言课,他们最希望的是在文化环境中学习会活。而且,这一要求在初级班、中级班里始终占据第一位,不容忽视。当然,第二位的文化介绍和第三位的视像教学也占不小比例,说明选修生对中国文化的,“听”、“看”的要求也很迫切,他们希望这门汉语课能成为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而占比例最小的是单纯的语言训练。这一点特别对初级班学生来说枯燥无味、没有多大的魅力。但是,有意思的是到了中级班,
不但情景会话上升,连语言训练也出现相对的增长,这无疑是为表3所显示的汉语选修重视口语的倾向,再次作了佐证。
5.余论
根据以上的统计和调查,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三点结论:第一、从日本学生选修汉语的现状来看,汉语选修生越来越多,口语报名者多于其他语种,形势大好。但是,如何顺应这一学汉语的热潮,并发展这一大好形势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也是历史赋予我
们的一个使命。因此,这就亟待我们在充分了解日本汉语选修生的选修目的、兴趣、要求的基础上,研究出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第二、从选修生的选修目的来看,选修110
生中大多数是为了解中国文化特别是文化的历史背景而选修的好奇型和盲目型。但是,日本大部分大学,作为选择必修的公共外语的汉语课,或者是每周两个课时,两年上完,或者是每周四个课时,一年上完。也就是每星期只有两到四个课时,没有条件单独开设中国文化课。因此,要在有限的汉语课时间里有效地引进文化教学,只有强调日本
汉语教学的文化因素,调动好奇型和盲目型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第三、从选修生的要求来看,大多数选修生希望把汉语课上成情景会话课,就是寓中国文化于会话的“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同时教学”。在汉语教学中强调文化同时教学,可以利用中日同属“汉字文化圈”的有利条件,将中日语言文化之间似与不似的对比分析贯串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并渗透到各种情景会话里,这样,对好奇型、盲目型学生来说,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对实用型和理想型的学生来说,可以丰富他们的会话实践。
这种方法确实是学习汉语的一条捷径。日本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同时教学是当前日本汉语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日本的“汉语热”的不断升温,这一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大家的注意了。目前日本出版的
许多初级汉语教材,不少大学的汉语教学也都已不同程度地涉及到了文化教学。但是有关这一问题的理论探讨则还很不够。在日本汉语教学中如何形成一套适合日本学生特点的,系统而又行之有效的文化同时教学方法,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参考文献王钟华(1991)建立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玉顺洪(1991)近十几年来日本的汉语教科书,
第3期。《语言教学与研究》世界汉语教学1997第1期(总第39期)
杨国章(1991)文化教学的思考与文化教材的设计,《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孟子敏(1992)交际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程 棠(1992)关于当前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几个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周思源(1992)论对外汉语被学的文化观念,《语言救学与研究》第3期。
胡明扬(199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吴晓露(1993)论语言文化教材中的文化体现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赵贤州(1994)对外汉语文化课教学刍议,《汉语学习》第1期。
张 英(1994)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汉语学习》第5期。
进6346248阳基1091
910120平
161251512168进15346上基10
99110120声
111412516166进78299去基202110183234声
272714265333X2=2.53df=3
X2XX=1.11df=3X2表4c 古巴、阿根廷学生与老挝、缅甸、蒙古学生调号标注比较
实应国标标别阴阳
325272249211136915上去合计5249101403373383775113102215计算结果
2
X=1.71df=3
X2XX2X2古34老3771古4老37古3老4
7古9老7
16510287185444982941934871970861183 这个表的计算结果表明,进修班的日本学生与基础班的日本学生在阴平字、阳平字、上声字、去声字调号标注中,X值均小于X.05,差异均不显著。由此可见,学习条件不同不是造成外国学生调号标注差异的最主要的原因。
那么,造成各国学生调号标注差异的主要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从调查表所反映的情况看,主要原因是不同母语对学习者的影响。不论从正确率分布情况看,还是从错标调号的情况看,都是如此。附注
①见张厚粲《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182页。
②同上,第377页。作者简介
王又民,男,北京人。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士学位。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从事汉语教学工作十余年,曾撰写《日本学生汉语语音问题研究及教学》、《汉语常用词语分析与教学》等论文,与人合作编写《古今称谓语词典》、《古代汉语词典》等辞书。
111
根据表4c的计算结果,古巴、阿根廷学生与老挝、缅甸、蒙古学生在阴平字、阳平字、上声字调号标注中,X值均小于X.05,差异不显著;而在去声字标注中,X值大于X.05,差异显著。 根据以上三组比较可
知,基础班各国学生标注调号的结果中存在的差异,显然不是他们相同的学习条件造成的。
学习条件不同的学生情况怎样呢?现在我们对进修班日本学生与基础班学生作个比较。
表4d 进修班与基础班日本学生调号标注比较
实应国标标别阴阳
31821上
235去合计6551813624191计算结果
X2=3.03df=3
X2进44基9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