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卷第6期 四川林业科技 Vo1.35. No.6 2014年 12月 Journal of Siehu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c..2014 四川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资源现状及其保护研究 潘红丽 ,冯秋红 ,隆廷伦 ,何 飞。,刘兴良h (1.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81;2.四川省里子生动物资源调查保护管理站,四川成都610081 3.四川省工程咨询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16) 摘要:物种的消亡日益严重,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大问题。四川省是我国野生植物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极 小种群野生植物种类众多,所受威胁较大,其拯救和保护研究工作相对薄弱。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已有计划在我 国实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在此背景下,本文首次研究了四川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名录、分布格 局、致濒原因,并提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对策。该研究对于全面推进四川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工作,促进 野生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极小种群;生存现状;保护策略;四川省 中图分类号:¥71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508(2014)06—0041—06 Discussion on Resource Condition and Protection Technique for Rare Endangered Species in Sichuan Province PAN Hong—li FENG Qiu—hong LONG Ting—lun HE Fei LIU Xing—liang (1.Sichuan Academy of Forestry,Chengdu 610081;2.Wildlipe Resources Suruey Protection Station of Sichuan Province,Chengdu 610081; 3.Engineering Consulting Institute of Sichuan Province,ChengdU 610016) Abstract:Rare and endangered wild plants,being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biological diversity,have be— come one of the hot issues for conservation biology.In this stud},,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from published literatures and the specimen records mainly from the Chinese Virtual Herbarium,a detailed study was made of the population quanties,the current situation,and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33 rare endangered species in Sichuan province.Besides,based on the threat analysis of population decline, some protedion measures were proposed for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sustainable use of wild,plant re— sourees and the conservation of the biodiversity. Key words:Conservation strategy,Extremely small population of wild plant,Plant protection,Resource in— vestigation,Sichuan Province,Survival situation 即1种植物灭绝会引起10种~30种其他生物丢 引言 失。而任何一个物种种群的丧失,都将破坏自然生 态系统的结构,影响到其生态功能的发挥。特别是 野生植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原始生产者和基因 许多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关键 资源的重要载体,每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都具有 种,在维持自然生态系统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 各自独特的地位,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基本因素。 旦灭绝,将可能激发连锁效应,直至打破自然生态系 物种在地球上的灭绝是不可再生的,一个物种的灭 统的稳定性,导致灾难性后果。据估计,我国大约有 绝意味着一个种质资源和遗传多样性的绝对消失。 4 000种~5 000种植物处于濒危或受威胁状态,占 研究表明,1种植物与10种~30种其他生物共存, 全国植物总数15%~20%,远高于世界平均值10% 收稿日期:2014-08-25 丛金项日:四川省第二次全网蕈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 作者简介:潘gll rl,g(1979一),博 高【:主要从‘j[气候变化生态学研究。E—mail:panfreeuy@126.COF/I. 迎小作扦:刘兴良(1964一), 研究员,主要从事恢复,Ii态学戍地植物学研究。E-mail:liuxilIgliang@126.c(1n1 四J1l林业科技 35卷 的水平,其中有200多种植物已经灭绝。在“十二 五”期间,国家林业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已计划在我 国实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该工程是 我国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重要举措,该战 略的实施必定会将中国植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升到 一到外界因素胁迫干扰,呈现出种群退化和个体数量 持续减少,种群和个体数量都极少,已经低于稳定存 活界限的最小生存种群,而随时濒临灭绝的野生植 物。 根据四川省当前对野生植物调查、研究及保护 管理工作的现状,以及现有人力、财力和物力等方 个崭新的高度,必将有效遏制中国植物多样性的 减少,使中国的植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为世界植物 多样性保护的典范。 四川是生物多样性富集区和长江上游重点水源 涵养区,是中国西部关键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之一,森 林、湿地及野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植物种类 最丰富的省份之一,维管植物的物种数仅次于云南。 据统计,四川省有维管束植物232科,9 246种,其中 蕨类植物708种、裸子植物88种(居全国首位)、被 子植物8450种(居全国第2位)、特产于四川的野 生植物多达500多种。然而,由于气候变化及人为 干扰,面临着分布区萎缩、资源锐减、物种濒危程度 加剧等严峻形势。以四川特有的500种野生植物为 例,其中植株数量少于10株的有3种,少于100株 有l1种,少于l 000株的有26种,如果不加以保护 和繁殖,以目前的环境状态,它们很容易从地球上彻 底消失。这些物种共同特点为个体数量极少,繁殖 能力低,天然更新极差,现分布地几乎难以找到幼树 和幼苗,在与群落优势种的竞争中处于极端劣势,种 群已无自然恢复能力,在未来的自然演替中趋于被 淘汰。虽然各级部门和科研院所开展了对野生 植物资源保护的系列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 近年来,我省大量河道水电工程、交通道路工程以及 农田水利工程等项目的实施,以及气候变化、地震和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造成了对我省野生植物极 小种群的毁灭性的破坏。此外,随着社会对野生动 植物及其产品需求的增加,以及四川省特别是珍稀 濒危野生植物天然集中分布的边远地区其工业化和 城镇化进程的加速,物种及其栖息地受到威胁,生态 系统承受的压力El益增加。矿产、水电、旅游资源开 发和公路、铁路等公共设施建设与保护的矛盾更为 突出。 1 四川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现状 1.1 四川省极小种群植物目录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是指分布地域狭窄,长期受 面,尚无法对所有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实施全面拯救 保护。因此,依据省内重点保护植物调查及相关专 项调查结果,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包括以下类型:一是 野外种群数量极小、极度濒危、随时有灭绝危险的野 生植物;二是生境要求独特、生态幅狭窄的野生植 物;三是潜在基因价值不清楚、其灭绝将引起基因流 失、生物多样性降低、社会经济价值损失巨大的种群 数量相对较小的野生植物。根据上述原则,加上 《四川省野生植物极小种群保护工程规划》、《全国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规划(201 1~2015 年)》和《四川省“十二五”野生动植物保护发展规 划》,确定优先拯救保护四川极小种群野生植物33 种(表1),其中国家I级保护植物3种,国家Ⅱ级保 护植物6种;四川特有l8种,准四川特有5种,横断 山特有6种,中国特有4种。 1.2四川省极小种群空间分布特征 据统计,四川省极小种群的分布点位及数量均 较少,其中,西昌黄杉现存数量不足l0株,峨嵋拟单 性木兰等4个物种少于100株,距瓣尾囊草等l2个 物种少于1 000株,崖柏等6个物种少于10 000株; 西昌黄杉等9个物种只有一个分布点,均属四川特 有种;巴郎山杓兰等4个物种只有两个分布点,玉龙 杓兰等11个物种有3~4个分布点,梓叶槭等4个 物种有5个~9个分布点,峨眉含笑等5个物种有 >10个分布点,均属中国特有种。详见表2。 根据四川省森林分区划分原则,将四JII省极小 种群野生植物的地理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 明:(1)四川盆地丘陵区5种,占物种总数的 15.15%;(2)四川盆周山地区19种,占物种总数的 57.58%;(3)川西南山地区l2种,占物种总数的 36.36%;(4)川I西南高山高原区9种,占物种总数 的27.27%。可见,盆周山地区和川西南山地区是 目的物种的集中分布地区,其次是川西南高山高原 区和盆地丘陵区。详见表3。 6期 潘红丽,等:四川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资源现状及其保护研究43 A:<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规划(2011~2015年)>;B:<四川省野生植物极小种群保护工程规划>的部分种;c:四川I增加的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 表2 四川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数量和分布 物种分布现状 1个点 2个点 3-4个点 5—9个点 >10个点 四川I特有 中国特有 物种数 物种数 (10株 西昌黄杉 l 峨眉拟单性木 1O株一99株 兰、四川榧、灌 梓叶槭 4 县槭 100株一999株株一 株 舌兰、誊 白皮云 7 5 杉、距瓣尾囊草 。 垄桦 山毳 杓兰、械、雅安琼楠 五小叶 =。要 杓兰 十 。一 。 。 康定云杉、g-q川 1 000株~9 999株古蔺黄连 譬囊 垂茎 异黄精 綦 l辜 席 鬟 峨眉含笑 6 4 果 巴山水青冈、海 >lO 000株 崖柏 攀枝花苏铁 菜花、西康木 6 兰、铁皮石斛 四川I特有物种数9 3 5 l8 中国特有物种数 l 6 5 15 44 四川林业科技 35卷 附近,峨眉拟单性木兰是雄花和两性花异株或同株, 2四川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致濒原因分析 目前野生植株仅存2O株左右,只发现1株为两性花 野生单株,其余为雄花单株;又如西昌黄杉以前大面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致濒原因是复杂多样的, 积森林开采,目前只在西昌市泸山发现有6株母树, 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主要为野生植物生存能 种群处于灭绝的境地。 力下降,外因主要为生境破坏和资源过度利用,导致 2.3过度利用 种群数量下降。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共同导致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消费观念的不断转变,尤 小种群野生植物极度濒危。 其是在全世界形成回归自然的浪潮下,以野生植物 2.1 生存能力脆弱 资源为原料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受到重视, 物种自身的生存能力是决定生物物种种群大小 人们从野生植物中不断地开发出植物药、功能食品、 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生存能力强 日用化学品等众多产品,其国际市场需求近年来持 的个体能产生较多的后代,种群得以繁衍,生存能力 续旺盛,对野生植物的生存造成巨大威胁。目前许 弱的个体则逐渐被淘汰,种群规模逐渐缩小或濒于 多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有的是 灭绝。相当一部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为古老残遗种 重要的药用植物,有的是优质的木材和工业原料,有 或处于分类系统的孤立位置。这些物种在历史的演 的是优良的观赏植物等。这些植物多分布于交通不 化过程中,由于存在着某些脆弱的环节,如繁育系统 便、经济相对落后的边远地区,由于经济利益的驱 的缺陷、基因漂变或其生物生态学的特化而依赖于 动,滥砍乱挖,破坏野生资源的现象较为普遍。如攀 某一特殊的环境条件,而近代急剧变化着的环境和 枝花苏铁在2000年前广泛分布于川西南攀枝花市, 特殊生境的丧失,使它们尚未产生新的变异去适应 以及凉山州宁南县、德昌县、会理县、盐源县、雷波县 新的环境而陷入濒危状态,甚至出现灭绝危险。还 等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但是由于其观赏价值高,遭 有些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种子发芽率极低,而无性繁 受到灭绝性采挖,除云南以外,目前仅存在于攀枝花 殖能力也很弱,因此数量稀少。如峨眉拟单性木兰、 苏铁自然保护区。还有四川牡丹、峨眉黄连、古蔺黄 崖柏等。 连、峨眉含笑、兰科植物等野生植物因为其独特的药 2.2生境破坏 用、观赏或材用价值导致被过度利用而导致其种群 生境破坏是物种濒危乃至灭绝的主要原因。生 逐渐衰退,陷入濒危。 境的破坏和适宜生境的散失不但会制约野生植物的 2.4保护措施针对性不强 生存及其种群的发展,还构成基因天然交流的障碍、 部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虽已纳入自然保护区进 种内杂交的退化趋势和遗传多样性的快速流失。由 行就地保护,但由于未针对特定物种采取相应的保 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增加以及缺乏合理的土 护措施,导致物种生存不良。如西昌黄杉所处自然 地利用,致使我国天然林面积急剧减少,野生植物生 保护区的封禁区内,生态系统虽然恢复良好,森林郁 境丧失或生境片段化,部分野生植物无法或难以及 闭度大,西昌黄杉营养生长旺盛,但鲜见开花结实。 时适应新的环境,最终造成发育不良、种群数量减 红豆杉种间竞争力差,其自身生长和更新比较困难, 少、生存难以为继的状况。如峨眉拟单性木兰,是胡 面临着濒危的局面。因此,虽然有些物种野外植株 先荫和郑万钧先生1951年发表拟单性木兰新属的 的生存环境已经得到了保护,但因未采取针对性的 模式种,模式标本于1940年采自四川峨眉山洪椿坪 人工干预保护措施,其生存状态仍处在自生自灭的 6期 潘红丽,等:四川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资源现状及其保护研究 45 状态,发展前景依然不容乐观。 上述原因相互作用,进一步加剧了物种的濒危 平衡为出发点,以保护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不灭绝为 根本,以原生地种群拯救和生境保护为重点,促进物 程度。如人为的破坏,使濒危植物天然分布区大面 积萎缩,增加了种群自交、遗传多样性下降和遗传漂 变的发生,使残存的曾经的“最适生境”最终沦为 种资源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实现野生植物保 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3.1推进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致危生境”。这种现象在峨眉拟单性木兰、康定云 杉等孑遗种中尤其明显,它们的世代周期长,繁殖能 截止到2013年,四川省已有保护区167个,面 积89 875 km ,占四川省国土面积18.5%,其中针对 保护野生植物和森林生态的保护区多达50个,含国 家级自然保护区l1个,省级和市级保护区28个,县 级自然保护区11个,详见表4。这些保护区对保护 野生珍稀濒危植物及其生境发挥了重大作用,在此 基础上,有必要继续推进保护区的建设,加大对保护 区的资金和科技力量的投入,只有加强了就地种群 力低,生境的破碎化把它们隔离成小种群,导致白交 和遗传漂变,种间竞争力下降,使种群走向衰退。 3 四川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建议 在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工作开 展之际,四川省将抓住机遇,加强对本省极小种群野 拯救和生境保护的力度,才能保证近地保护、迁地保 护和种质资源保存等一系列后续保护工作的开展。 (单位:hm ) 生植物资源的保护。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 表4 I ̄l JII省针对保护野生植物和森林生态的自然保护区名录 46 四川林业科技 35卷 3.2加强监测和管护措施 行效果,提高保护能力。此外,加强普及保护野生植 物的法律常识,提高全民保护意识。通过珍稀濒危 植物保护手册、宣传画和科普知识讲座等形式,让民 众了解物种保护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重 对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国家级和省级就地保 护点购置相关监测仪器设备,开展动态监测,对每个 物种、野生种群和野生植株都要统一编号,用GPS 定位,挂牌,记录其生长状况、世代序列、种子产量、 种子去向等,开展土壤、水分、伴生种等方面的调查 和研究,掌握种群及生境变化规律。 此外,在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国家级和省级就 地保护点,根据地理位置、生境特点、物种特性、保护 视环境保护和野生动植物保护。 参考文献: [1] 苑虎,张殷波,覃海宁,等.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就地 保护现状[J].生物多样性,2009,17(3):280~287. 管理现状等,针对性地建设标桩(牌)、防护栏、巡护 路、管护房、隔离带、宣传牌等必要的基础设施,加强 护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措施,严禁破坏生境和危害 目的物种的活动。 要加强国家级和省级就地保护点的林地管理, 严禁征占用地的现象;加强国家级和省级就地保护 点原生境的保护管理力度,加强巡护与监管,严禁采 伐、产业化开发、开矿、开荒、放牧、火烧、种植等改变 原生境生态的行为。 3.3重视宣教工作 [2] 王锡成,彭培好,陈文德,等.四川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 源现状与保护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9):16t9~ 1622. [3] 张殷波,马克平.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地理分布特征 [J].应用生态学报,2008,19(8):1670~1675. [4]傅立国.中国植物红皮书——珍稀濒危植物第一册[M].北 京:科学出版社,1992. [5]唐兰,何平,肖宜安,等.中国西南地区珍稀濒危及国家保护植 物区系地理[J].广西植物,2006,26(2):132—136. [6]许再富。黄加元,胡华斌,等.我国近3O年来植物迁地保护及 其研究的综述[J].广西植物,2008,28(6):764—774. [7]宋会兴,周莉,苏智先.四川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与 保护[J].资源科学,2002,24(3):54~58. [8]张文辉,祖元刚,刘国彬.十种濒危植物的种群生态学特征及 致危因素分析[J].生态学报,2002,22(9):1512—1520. [9] 张桥英,何兴金.四川省珍稀濒危植物及其保护[J].武汉植物 学研究,2002,20(5):387~394. 《森林法》作为国家颁布的权威性法律法规,是 国家和地方实施野生植物保护的主要依据,但是,极 小种群野生植物的保护工作难度较大,地方有 必要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突出其可操作性及其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