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年第17卷第35期
205 浅谈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中应用加味半夏泻心汤的效果
唐亮华
(重庆市奉节中心血站重庆奉节县医学会,重庆奉节)
·中医中药·
摘要:目的 探究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中应用加味半夏泻心汤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100例慢性萎
缩性胃炎患者,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维酶素片治疗,观察组采取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00%,明显低于对照组22.00%,P<0.05。结论 采用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且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研究。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加味半夏泻心汤;维酶素片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1671-3141.2017.35.125
本文引用格式:唐亮华.浅谈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中应用加味半夏泻心汤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35):205-206.
0 引言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该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人体中胃黏膜腺体出现萎缩现象所致,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严重危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且严重则会发生胃癌[1]。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疾病常采取西药治疗,但治疗效果往往不佳,有研究认为,对其采用中药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2]。本研究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中应用加味半夏泻心汤的效果进行分析探究,见下文。
于0.05表示。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观察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00%
P<0.05。详情见表1。(4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8.00%,
表1 对比两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效果(%)组别观察组对照组(P<0.05)。例数5050痊愈2819好转2120无效111总有效率98.00%78.00%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收取的时间在
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观察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50例。
观察组中,有30例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占总例数的40%(20/50),年龄在30-71岁之间,平均年龄(50.56±2.34)岁。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在30-72岁之间,平均年龄(31.02±2.58)岁。
2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中无
P>0.05。明显差异,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更胜一筹2.2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00%
P<0.05。详情见表2。(1/50),明显低于对照组22.00%,
表2 对比两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组别观察组对照组(P<0.05)。例数5050腹胀02恶心呕吐04头晕15总发生率2.00%22.00%1.2 方法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维酶素片,用法用量为每日3次,每次5片,
剂量在1.0g。
观察组采取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药物组成:黄连5g;党参20g;半夏10g;蒲公英15g;黄芩10g;煅乌贼骨15g;枳实10g;白花蛇舌草15g;甘草6g;干姜5g。对于上腹部痛者加用田七粉进行冲服;对于便溏者加用薏苡仁30g;对于腹胀加用延胡索10g、佛手10g、砂仁6g;泛酸者加用白及10g、参术10g、瓦楞子30g,用法用量为每日一剂,水煎剂量在400mL,于早晚分别服用。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近年来有逐渐
上升的趋势,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为胃酸及胃蛋白酶的分泌水平、胃腺体萎缩、胃黏膜萎缩变薄、蠕动能力及胃壁的张
[3]
力减弱所致。临床表现为饱胀、不适、隐痛、胃脘部胀痛、嗳气泛酸所引起的心悸、胸闷等症状,患者在发病早期仅伴有
[4]
上腹部胀痛的现象。
近年来,随着我国病理诊断及内窥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人们能够对胃炎与胃癌的关系有初步的认识,且对其发展过程也越来越了解,HP感染-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及不典型增生-胃癌,以上病理变化过程已得到证实[5]。因此,临床上对于如何逆转病情的发生与发展是临床上讨论较多的话题。目前临床西医治疗已不能达到显著的效果。半夏泻心汤是由多种中药所组成,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重要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寒热错杂之瘀证,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6]。在本次药方中,党参、甘草具有调胃和中、健脾益气之功效;枳实具有破气消滞的作用;干姜、半夏具有去积除痞、温中散寒的作用;田七粉则具有活血化瘀,对改善微循环具有重要作用,且还能有效促进炎症的吸收,与益气之药物结合使用具有细胞再生及组织修复的作用;煅乌贼骨制酸[7]。有研究
投稿邮箱:sjzxyx88@sohu.com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效果(痊愈:患者经
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完全消失,经胃镜检查未出现糜烂现象,且胃黏膜恢复正常。好转: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经胃镜检查后胃黏膜充血溃疡等症状明显好转。无效:患者经治疗后,上述情况未发生任何改变或发生加重的情况)。
对比两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腹胀、恶心呕吐、头晕)。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率(%)表示两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用卡方进行检验(用SPSS20.0软件处理),当2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对比有明显的差别时,用P值小
206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7 Vo1.17 No.35
缩性胃炎32例[J].西部中医药,2015,10(2):94-96.
[2] 刘庆男.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
文献电子杂志,2015,47(32):6713-6713,6716.[3] 蒋仁光.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医药前
沿,2016,7(5):346-347.[4] 付振灿,代宪民.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J].大家健康(中
旬版),2014,12(10):142-143.[5] 韩春玲.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体会[J].心理医生,2016,22(22):48-49.[6] 徐广鑫.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
实用医药,2016,12(5):143-145.[7] 张智.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J].养生保健指
南,2016,57(35):44.[8] 王丽,樊建强,高建魁,等.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
效分析[J].家庭医药,2016,11(8):91-91.
表明,黄芩、黄连能够抑杀幽门杆菌,而党参则对幽门杆菌具有抑制作用。蒲公英、黄连、黄芩等药物均具有抗内毒素的作用,对细胞器及生物膜均具有保护作用,且还能有效增加人体免疫力,从而起到保护重要器官的作用[8]。中医学认为,半夏泻心汤具有提高人体胃动力的作用,能够对脑及胃内自主神经分泌紊乱起到调节作用,对胃溃疡症状也均有改善作用,从而保护胃黏膜,还具有降低抗氧化损伤、一氧化碳含量的作用,对保护胃黏膜及减轻炎症反应均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本次研究,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00%,明显
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00%,高于对照组,
P<0.05。明显低于对照组22.00%,
综上所述,将加味半夏泻心汤应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且对降低不良反应具有重要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参考文献
[1] 彭海平,保继琼,赵敏,等.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萎
(上接第199页)
4.1 中药浴足疗法在青岛市中医院学习,现在越来越多的
人采用中药浴足疗法,根据不寐的辩证分型开具中药,煎药机熬制好后可以每晚睡前进行中药浴足,常用中药有合欢花、首乌腾、枣仁、远志、琥珀、龙骨、石菖蒲、茯神等。
[6]
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参考文献
[1] 黎丽银,卢慧清,王柏善.中医护理技术干预对不寐患者的影响研究[J].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2):145-146.[2] 张鑫.中医护理在失眠症中的应用体会[J].中外健康文
摘,2011,08(35):314-314.[3] 郭宇红.不寐的中医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4):246-246.[4] 张喜萍.中医护理配合解郁安神法治疗顽固性失眠62例疗效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5):246-246.[5] 黄银凤.中医护理在针刺疗法治疗失眠症中的作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
远程教育,2014,12(1):115-116.[6] 曹辉琴.失眠患者的中医护理及应用意义探析[J].光明中医,2017(1):138-139.[7] 杨海冰.运用中医护理方案在不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疗效分析[J].中国
医药指南,2014(31):339-340.[8] 朱黎明.中医护理耳穴压豆法治疗失眠效果观察[J].特别健康:
下,2014(4):241-241.[9] 孙玉琢.中医辩证治疗不寐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16(09):166-167.
4.2 一般7-10天为一个疗程
5 气功八段锦法
中医气功八段锦:在采用中医护理技术的同时,病人应
参加适当的体力活动,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八段锦是一套而完整的健身,起源于北宋,有坐功和站功两种,站功口诀: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需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
[7]
腰,攥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
6 体会与总结
对于不寐的患者我们老年病科一般采取耳穴埋豆和中药浴足疗法,满意度在90.6%左右,其次采用穴位按摩疗法,同
[8]
时也会教会病人及家属如何找穴位,如何采用手法等等,以保证出院后家属也能正常操作。总体来说,不寐原因很多,但是在积极给予中医治疗的同时,也要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劝其解除烦恼,消除思想顾虑,避免情绪激动,睡前不吸
[9]
烟,不饮酒和浓茶等。最后引用《皇帝内经》一句话“恬淡
投稿邮箱:sjzxyx88@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