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空气处理单元[实用新型专利]

空气处理单元[实用新型专利]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6359 U(45)授权公告日 2019.06.04

(21)申请号 201821505321.7(22)申请日 2018.09.14(73)专利权人 开利公司

地址 美国佛罗里达州

(72)发明人 赵建伟 江宏纶 卢清 吴晓伟 

杨福进 (74)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

司 72001

代理人 李陵峰 李建新(51)Int.Cl.

F24F 3/16(2006.01)F24F 13/28(2006.01)F24F 11/(2018.01)F24F 110/50(2018.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36359 U(54)实用新型名称

空气处理单元(57)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气处理单元,其包括:空气流道,其上游侧具有室外空气入口。且其下游侧具有室内空气出口;高效过滤部,其设置在所述空气流道中,且覆盖所述空气流道的至少一部分横截面;旁通部,其与所述高效过滤部并排设置在所述空气流道中,且覆盖所述空气流道的另一部分横截面;数据感测部,其设置在所述旁通部上游,并用于感测流经空气的空气质量参数;以及控制部,其基于所述数据感测部所感测的空气质量参数来控制所述旁通部的开闭状态。根据本申请的空气处理单元,一方面提高了空气处理单元的利用率,在不改变用户舒适性的情况下节省系统无效能耗;另一方面还增加了滤芯寿命。

CN 2036359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空气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流道,其上游侧具有室外空气入口,且其下游侧具有室内空气出口;高效过滤部,其设置在所述空气流道中,且覆盖所述空气流道的至少一部分横截面;旁通部,其与所述高效过滤部并排设置在所述空气流道中,且覆盖所述空气流道的另一部分横截面;

数据感测部,其设置在所述旁通部上游,并用于感测流经空气的空气质量参数;以及控制部,其基于所述数据感测部所感测的空气质量参数来控制所述旁通部的开闭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部覆盖所述空气流道的横截面面积的20%-40%,且/或所述高效过滤部覆盖所述空气流道的横截面面积的60%-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部覆盖所述空气流道的横截面面积与所述高效过滤部覆盖所述空气流道的横截面面积的比值为1:2。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在安装状态下,所述旁通部位于所述高效过滤部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部通过平移、折叠或旋转来调节其所述覆盖的空气流道的横截面大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电促动的节气门,所述节气门通过旋转来调节其所述覆盖的空气流道的横截面大小。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部用于连续或分级调节其所述覆盖的空气流道的横截面大小。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粗效过滤部,其设置在所述空气流道中,并位于所述高效过滤部与所述旁通部的上游。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热器,其设置在所述空气流道中,并位于所述高效过滤部与所述旁通部的下游。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质量参数包括AQI指数和/或PM2.5指数和/或PM10指数。

2

CN 2036359 U

说 明 书空气处理单元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申请涉及空气处理领域,更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空气处理单元。背景技术

[0002]在传统空气处理单元中,通常会将滤芯设计成充满整个空气流道,从而确保流经该空气处理单元的室外空气100%能够得到过滤。但随着环境得到改善,部分时候室外空气具有较好的质量,例如其PM2.5或AQI指数在未过滤前均已符合此类空气处理单元的目标过滤效果。此时,若仍然要求流经该空气处理单元的室外空气全部需要流过滤芯,则其一方面将会降低滤芯的寿命,另一方面还可能带来能量上的损耗。发明内容

[0003]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高能效的空气处理单元。[0004]为实现本申请的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空气处理单元,其包括:空气流道,其上游侧具有室外空气入口,且其下游侧具有室内空气出口;高效过滤部,其设置在所述空气流道中,且覆盖所述空气流道的至少一部分横截面;旁通部,其与所述高效过滤部并排设置在所述空气流道中,且覆盖所述空气流道的另一部分横截面;数据感测部,其设置在所述旁通部上游,并用于感测流经空气的空气质量参数;以及控制部,其基于所述数据感测部所感测的空气质量参数来控制所述旁通部的开闭状态。[0005]可选地,所述旁通部覆盖所述空气流道的横截面面积的20%-40%,且/或所述高效过滤部覆盖所述空气流道的横截面面积的60%-80%。[0006]可选地,所述旁通部覆盖所述空气流道的横截面面积与所述高效过滤部覆盖所述空气流道的横截面面积的比值为1:2。[0007]可选地,在安装状态下,所述旁通部位于所述高效过滤部的下方。[0008]可选地,所述旁通部通过平移、折叠或旋转来调节其所述覆盖的空气流道的横截面大小。

[0009]可选地,还包括至少一个电促动的节气门,所述节气门通过旋转来调节其所述覆盖的空气流道的横截面大小。[0010]可选地,所述旁通部用于连续或分级调节其所述覆盖的空气流道的横截面大小。[0011]可选地,还包括粗效过滤部,其设置在所述空气流道中,并位于所述高效过滤部与所述旁通部的上游。[0012]可选地,还包括换热器,其设置在所述空气流道中,并位于所述高效过滤部与所述旁通部的下游。[0013]可选地,所述空气质量参数包括AQI指数和/或PM2.5指数和/或PM10指数。[0014]根据本申请的空气处理单元,通过在其空气流道中并排设置高效过滤部与旁通部,在不改变空气处理单元当前紧凑的结构布置这一前提下,实现了按需旁通及过滤。由此一方面提高了空气处理单元的利用率,在不改变用户舒适性的情况下节省系统无效能耗;

3

CN 2036359 U

说 明 书

2/3页

另一方面还增加了滤芯寿命。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申请的空气处理单元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视角示意图。[0016]图2是本申请的空气处理单元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视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申请在此结合附图提供了空气处理单元的实施例。参见图1及图2,其示出了一种空气处理单元。该空气处理单元100包括形成为装置主体部分的空气流道110,该空气流道的上游侧具有室外空气入口111,且其下游侧具有室内空气出口112,从而达成使室外空气在流经该空气流道110时经过处理,且处理后的空气得以进入室内,实现空气净化或空气过滤过程。其中,该处理过程通过设置在空气流道110中的高效过滤部120得以实现。值得关注的是,该实施例中的高效过滤部120并未完全覆盖其所存在的空气流道横截面。反之,其仅覆盖空气流道110的至少一部分横截面,而在该空气流道110的另一部分横截面处覆盖有与高效过滤部120并排设置的旁通部130。也即,在该横截面处,若旁通部130全部或部分开启,则绝大部分或全部室外空气将经由阻力更小的旁通部130所在处的空气流道部分流向下游侧;而若旁通部130关闭,则绝大部分或全部室外空气将经由阻力更小的高效过滤部120所在处的空气流道部分流向下游侧。[0018]此外,该空气处理单元还包括图中未示出的数据感测部以及控制部。其中,数据感测部设置在旁通部130上游,以用于感测流经空气的空气质量参数,例如AQI指数、PM2.5指数或PM10指数。而控制部则基于数据感测部所感测的空气质量参数来控制前述旁通部130的开闭状态。

[0019]在此种布置下,根据本申请的空气处理单元100,通过在其空气流道110中并排设置高效过滤部120与旁通部130,在不改变空气处理单元100当前紧凑的结构布置这一前提下,实现了按需旁通及过滤。由此一方面提高了空气处理单元100的利用率,在不改变用户舒适性的情况下节省系统无效能耗;另一方面还增加了滤芯寿命。[0020]更具体而言,可将前述实施例中的旁通部130设置成覆盖空气流道110的横截面面积的20%-40%,并将前述实施例中的高效过滤部120设置成覆盖空气流道110的横截面面积的60%-80%。或者,可选地,将旁通部130覆盖空气流道110的横截面面积与高效过滤部120覆盖空气流道110的横截面面积的比值设置成1:2。经过实验检测,前述比例范围或比值能够较好地兼顾空气过滤效率、空气旁通风阻及高效过滤部的损耗等多方面因素,实现多者的平衡。

[0021]又如,作为一种具体的布置形式,在安装状态下,旁通部130位于高效过滤部120的下方。

[0022]此外,关于旁通部对部分空气流道的调节方式而言,可在此采用多种自身技术十分成熟的阀或门类方案。例如,可使旁通部130通过平移、折叠或旋转来调节其覆盖的空气流道110的横截面大小。更具而言,该旁通部可包括至少一个电促动的节气门,且该节气门通过旋转来调节其覆盖的空气流道的横截面大小。[0023]类似地,关于旁通部对部分空气流道的调节方式而言,可将旁通部130设置成连续

4

CN 2036359 U

说 明 书

3/3页

或分级调节其覆盖的空气流道110的横截面大小。[0024]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改善高效过滤部120的使用寿命,可在高效过滤部120与旁通部130的上游的空气流道110中设置粗效过滤部140,以用于初步滤除空气中的大颗粒杂质,并使高效过滤部120主要作用于空气中的细微颗粒,更好地提高其利用率。[0025]可选地,该空气设置100还包括换热器150,其设置在空气流道110中,并位于高效过滤部120与旁通部130的下游,以便将经由净化处理的空气按需加热或制冷后再送入室内,同时实现空气净化与调节两种功能。[0026]此外,应当知道的是,本文述及的高效过滤部及粗效过滤部中关于滤芯的描述方式,在空气净化领域已是熟知概念,且在相关国家标准GB/T14295、GB/T13554中也存在对应描述,故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不会存在该表述不够清楚的问题。[0027]以上例子主要说明了本申请的空气处理单元。尽管只对其中一些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本申请可以在不偏离其主旨与范围内以许多其它的形式实施。因此,所展示的例子与实施方式被视为示意性的而非性的,在不脱离如所附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本申请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本申请可能涵盖各种的修改与替换。

5

CN 2036359 U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 1

图 2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