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l卷第4期 2010年8月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Journal of Guangxi Institute of SociMism Vo1.21 NO.4 Aug.2010 对玉林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思考 王海燕 (玉林市财政局,广西玉林537000) [摘要]玉林市的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市场竞争、增加就业机会、方便群众生活、推动经济 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努力将玉林市打造成广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示 范市,是当前玉林市各级地方的工作重点。本文对玉林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现状、存在问 题和发展对策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玉林市;非公有制经济;现状;问题;对策 doi:10.39696.issn.1009-0339.2010.04.006 [中图分类号]F121.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1009—0339(2010)04—0027—04 玉林市自古为岭南商贾之地,民间经商风气浓 厚,人民群众勇于大胆创业,素有“广西温州”之称。 改革开放以来,玉林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从最 初的个体经营为主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股份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多种经营 方式并存的局面。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和完 政收入、安排劳动就业、富裕城乡群众、促进县域经 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非公有制企业数量和经济总量不断增长, 规模以上企业发展迅猛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8年底止,玉林市注册 的非公有制企业约为1 1.8万家,其中以个体工商企 业为主,约为11万户,非公有制企业占注册企业的 99%以上。2008年,玉林市非公有制企业完成工业总 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 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 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 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 进新格局”,这充分体现了党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 产值616亿元,同比增长12%,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 94%;实现增加值198亿元,同比增长6%,占全市增 加值的98%。同年,玉林市规模以上工业中非公有制 企业达到350家,占全市规模工业企业总数的80%; 实现总产值27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占全市 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预示着非公有制经济将迎来 更为有利的发展机遇。 一、玉林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3%;实现增加值8l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23%,占全市增加值的70%;销售收 近几年来,玉林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总量迅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结构逐步优化,产业 化和集群化效益日渐明显,在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 入265亿元,占全市销售收入的90%;利税总额29 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的91%;从 收稿日期:2010-07—20 作者简介:王海燕,女,玉林市财政局法规税政科科长。 王海燕:对玉林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思考 业人员达13万人。规模以上非公知名企业成长迅速, 涌现出北流三环、富英制革、巨东食品、春茂集团、宝炬 电线、南方食品等一批有实力、有影响力的企业。 (二)非公有制企业创新能力逐步提高,结构不 断优化,形成鲜明的区域发展特色 据不完全统计,2005--2008年,玉林市规模以 上非公有制企业实施技改项目570项,投人技改资 金54亿元,新开发科技项目和高新技术企业65家, 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85%。全市非公有制企 业拥有专利310件,占全市企业拥有专利数的86%。 企业品牌意识和质量意识逐渐加强,非公有制企业 注册商标有1060个,占全市注册商标总数的50%, 拥有11个著名商标、2个驰名商标、16个省级名牌 和2个国家级名牌产品。 玉林市非公有制企业涉及的行业和领域范围不 断扩大,各县域非公有制企业结合当地资源,发挥各 自优势,区域发展定位形成鲜明特色。玉州区侧重发 展制革、建材、食品加工和中药材产业,福绵区发展 服装产业,北流市发展陶瓷业,容县发展电子产业和 林化产业,兴业县发展特色农业,陆川县发展机械和 铁锅制造业,博白县发展芒竹藤编织工艺品加工业和 金属冶炼,产业化初现规模,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对保持玉林市经济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三)非公有制企业社会贡献日益突出,成为拉 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点 据不完全统计,玉林市来自非公有制经济的税 收2007年比2004年增加了7.22亿元,年均增长 32%;2008年上缴税金28亿元,同比增长16%,非 公有制经济税收占全市税收收入的比例达68%以 上,非公有制经济资产总值、出口额、消费品零售总 额均占全市总额的80%以上。非公有制工业企业是 县域工业经济的生力军,占县域工业经济的比重达 75%以上。随着经济规模和总量的不断扩增,非公有 制企业已成为县域经济的主要增长点和财政收人的 重要来源。 2008年度,玉林市非公有制经济为社会提供了 80%以上的就业岗位,已安排就业人员50多万人, 较2007年增长5%。非公有制企业吸纳部分国企、乡 28 企的下岗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对保持社会稳定和繁 荣经济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成为维护社会和谐 的重要因素。 二、玉林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发展内因问题 1.大型骨干企业少,大多非公有制企业是中小 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许多企业没有形成产业竞争 优势,遇到困难时易陷入被动局面,影响企业的健康 和可持续发展。 2.相当一部分非公有制企业是在家族企业或家 庭作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管理模式落后,高级人 才缺乏,熟练技术工人流动性大,导致企业自身难以 快速发展壮大。 3.企业研发和创新能力低,产业装备落后,能耗 高,劳动生产率低。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由于技术落 后,片面追求产能对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如福绵管 理区的牛仔水洗企业造成的水污染,玉州和陆川的 塑料、橡胶制品企业造成的空气污染等。 4.企业发展定位雷同,某些产业存在简单重复 投资。如玉州区牛巴生产企业注册品牌就有六七种 之多,还有其他未注册商标品牌的小企业、小作坊出 产的牛巴;北流市除三环企业外其他品牌的陶瓷厂 也不少,生产质量参差不齐,易造成产能过剩。 5.企业发展缺乏长期发展战略,部分品牌经营 成效低。仅以服装生产为例,福绵区的服装业和浙江 省宁波市服装业同时发家起步。经过了2O多年的发 展,宁波市的服装企业早已形成品牌,仅一个“雅戈 尔”服装品牌就值200多个亿,在国内外产生巨大的 经济效益,而号称“世界裤子之都”的福绵服装,1000 多家企业满足于发展现状,各自为营,总产值合计才 20多个亿。 (二)企业发展外因问题 1.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大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发 展缺乏稳定的资金支持。一是金融机构由于经营理 念和上的原因,要求中小企业提供抵押或担保 的信贷条件过高、过严,导致众多企业的信贷请求被 拒之门外;二是由于企业自身实力弱、诚信度不高, 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造成企业贷款难;三是由于政 王海燕:对玉林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思考 府没有及时搭建起有关民间资本的投资平台,使得 闲置的民问资本没能有效地集中用于支持中小企业 的发展。 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以高科技打品牌,以高质量树 品牌,以好品牌占市场。 3.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劳资关系。和谐的劳 2.地方招商引资侧重引入本地区外部的新 办企业或项目,对其提供相对优惠的财税和 土地,而本地已过创业期的非公有制企业难 资关系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对企业促 进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最基 本的体现。企业要按照“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 再享受到同等的待遇,这严重制约非公有制企业 做大做强。 3.非公有制经济产业结构不够优化,主要以传 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没有建立起有效机制 引导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资源综合利用型产业 和节能减排型产业。 4.工业园区重复建设过多,发展定位有交叉。各 县(市)区争抢项目人园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 有的工业园区圈好地却找不到足够多的企业入园, 而有的工业园区建设却远远不能满足已入园企业发 展的需求等现象。 5.虽然近几年市和县级一直都致力于清理 整顿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项目,采取首问负责制、限 时办结制和行政问责制等多种措施努力提高行政服 务效能,但办事程序复杂、环节多和行政执法不公等 仍是比较突出的问题。 三、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整体思路 1.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 快发展。当前,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影响 社会和谐、阻碍企业发展的重大障碍,地方各级 要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积极主动的投身建设资源 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环境保护上形成科学的 指导方针,建设循环经济,实现清洁生产、绿色生产。 2.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当好技术创新的生 力军。十七大报告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 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 的关键。创新对于非公有制企业同样重要。要进一步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和保护自主知识产权,加 大技术投入,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和产品创 新,以改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核心分配受制于人的 局面。努力提高科技含量,使科技成为非公有制经济 的基本内容,充分尊重和切实维护员工的劳动合同、 合理报酬、安全健康、人格尊严和参加工会等权利, 不断培育和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和文化素质。建立 正常的员工工资增长机制,保证员工能够与企业共 享发展成果。实践证明,和谐的企业劳资关系能获得 员工的真心拥护,增强企业发展的凝聚力。 4.加大投资和信贷规模,保持投资对非公有制 经济增长的强劲拉动作用。要适当放宽对中小企业 的信贷门槛,进一步确保非公有制经济较快增长所 必需的投资规模和信贷规模,采取措施刺激消费需 求稳定增长,形成促进经济增长的双向动力。 5.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合 作战略。充分发挥玉林的区位优势,选准产业转移的 承接点,积极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开展。在加大 对外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要进一步挖掘本地企业的 再创业潜能,积极发动和引导本地资源再投资,同时 要及时协调解决承接产业转移中出现的问题,力争 在承接产业转移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6.坚持统筹推进非公有制经济重大项目建设, 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全力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对已 立项的项目,要协调解决影响开工的具体问题。统筹 推进各层面重大项目新开工和续建项目建设,力保 各个项目按计划开工和投产,确保项目建设的进度 和质量。 (二)具体措施 1.抓规模壮大。 一是抓好“创业催生”。鼓励全民创业,简化创业 手续,降低创业门槛,减免创业税费,加大财政支持, 积极引导留学归国人员、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和外 出务工人员回玉林创业。依托经济开发区、工业园 区,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创业建设。加强创业培训和创 业辅导,建立创业项目库和风险评估机制,努力为创 29 王海燕:对玉林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思考 业者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和个性化指导。二是抓好 对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非公有制企业协调服务。支持 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非公有制企业做大做强,鼓励跨 地区、跨行业、跨领域的非公有制经济资产重组和企 业技术改造,培育和发展壮大一批有较强竞争力和 抗市场风险能力的大型非公有制企业集团和龙头骨 干企业。 2.抓集聚发展。 一是围绕核心企业配套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 实施“强柴兴玉”战略为重点,充分利用玉柴“两强一 大”的优势,发展玉林核心企业——玉柴的配套产 业。组织核心企业配套产品发布活动和对接洽谈会, 建立网上配套项目目录,鼓励引导龙头骨干企业延 伸产业链条。通过抓配套,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壮 大。二是突出特色,培育中小企业集群品牌。注重引 导发展资源节约型、节能减排型新品牌的建设,提升 经济发展亮点,多方位发展集群经济。三是促进园区 非公有制经济壮大。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为 重点,进一步夯实工业发展平台。整合园区力量,实 行差别定位,抓好园区规划布局,抓好园区公共要素 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引导吸纳非公有制企业人园 集聚发展,使园区真正成为非公有制经济加速发展 的重要载体。 3.解决融资瓶颈问题。 一是加大财政支持。玉林市各级财政部门每年 都应向上级财政推荐一批科技创新项目,争取上级 财政资金支持,本地财政也投入资金支持企业进行 技改和创业等,这些资金要进一步整合,应集中向潜 在效益好、对经济持续发展和健康发展有益的项目 及企业倾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全市非公有制 经济协调发展。二是创新金融产品,改善金融服务。 各商业银行要积极向上争取加大信贷额度和适当放 宽信贷条件,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要积极调 整经营策略,重点做好向非公有制企业放贷。要创新 金融产品,改善金融服务方式,提供适合本地非公有 制企业实际的信贷品种。三是积极创造条件推进中 小企业直接融资,协调、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中小企 业进入中小企业创业板上市。四是加快中小企业担 30 保体系的建设。要探索建立以财政资金为引导、 其他资本为主体的多元出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 构,拓宽非公有制企业融资渠道,切实改善非公有制 企业融资环境。 4.抓素质提高。 一是鼓励自主创新。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把核心 技术、自主知识产权、世界知名品牌作为自主创新的 方向,支持非公有制企业与本地、区内外的科研院 所、高等院校开展产学研联合,支持具备条件的非公 有制企业技术研发机构申报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和技术中心。二是加强品牌建设。支持企业实施名牌 发展战略和标准战略,不断增加非公有制企业名牌 产品、免检产品和驰名商标的数量,形成规模优势。 对已获国家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和国家、省名牌产 品以及国家免检产品称号的非公有制企业产品,优 先列入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计划,对优 秀品牌给予奖励。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远程 教育、网络教育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不断提高非公 有制企业家的综合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推动具备 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从业主管理制向职业经理人管 理制过渡。 5.抓环境优化。 一是强化协调服务。进一步健全市非公有制经 济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 解决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推动各 县(市、区)出台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配套 和工作措施,确保在专项资金、技术进步、信贷融资、 信息服务等方面给予实实在在的支持。二是加快服 务体系建设。要逐步建立创业辅导、融资担保、人才 培训、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服务平台,加快 服务体系的建设。通过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 努力构建多元化的服务平台,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 化服务体系。三是做好宣传。通过报纸、电视、广 播、网络等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深入、持久地宣传全 市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措施及取得的 成绩和经验,努力营造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吴红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