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朋友圈那些不靠谱的“育儿经”
俗话说“老大照书养,老二当猪养”,第一个宝宝,宝妈们总是小心翼翼,甚至不知所措。而网上的信息虽然多,但很多是自相矛盾的。比如在饮食方面,有的说不可以吃,有的又说可以吃;在教育方面,有的说要多鼓励宝宝,可以让宝宝建立自信;有的又说宝宝还是需要批评的,否则又容易骄傲。让好多宝妈陷入迷茫。下面,小编就以宝妈的身份来盘点一下朋友圈里不太靠谱的“育儿经”。1、不靠谱育儿经一:感冒发烧拖着不上医院
作为一名80后的宝妈,小编从怀孕时就积极学习各种育儿知识,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一条了,“感冒发烧尽量不上医院”,依据是:一是感冒多是病毒性感冒,需要3-5天的自愈时间;二是医院是细菌集中的地方,对宝宝可能雪上加霜。正是基于宝妈掌握的以上知识,让宝妈犯了生宝以来最大的错误和最内疚的事情。
事实上的原因是,宝宝初期是感染,但由于时间拖得较久,病毒感染演变成合并细菌感染,造成感染性腹泻,以及有血便。还好,最终经过医生细心负责地治疗,最终康复了,讽刺的是大宝出院的当天,就是两年前他在这家医院出生的日子,也就是他的生日。出院当天回家后,由于他的身体还比较虚弱,我们连蛋糕都没有买。
所以,宝宝发烧,如果低烧超过3天,或者在24小时内高烧退烧又反复,不管宝宝精神好不好,千万要“送医院、送医院、送医院”(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因为你不知道宝宝什么时候精神就不好了,等到他精神不好的时候,就已经比较严重了。
2、不靠谱育儿经二:完全抛弃儿童食品
吃的东西太让我们敏感了,对宝宝尤甚。但是现在太多的信息,容易以偏概全,什么“儿童用品黑名单”、“你不知道的”等等,宝妈越看越惊。其实很多儿童食品并没有像网上很多描述得那么坑,宝妈们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和认识。
还是关于“钠”的问题,即“盐”的问题,儿童酱油含盐量和普通酱油相差不大。但同样这则信息也没有说完整,儿童酱油还有其他的好处,比如味道更柔和,比如添加了其它的营养元素如铁元素。铁是人体内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之一,宝宝缺铁的话,皮肤黏膜会相对苍白,口唇、口腔黏膜、眼睑、甲床、手掌最为明显,同时还有可能精神不振,对周围环境反应差,有时烦躁不安。另外还有一个是用量的问题,宝宝的份量相对较少,事实不会像成人那样往里倒酱油的,宝妈一般都是用滴的,滴几滴,所以完全不用担心盐摄入太多的问题。酱油的鲜香会让宝宝更有食欲。
从上面的信息来看,是对的,儿童面条和普通面条中盐的含量相差不大,但除却这个外,这则信息并没有说完整,对比普通面条,儿童面条还有其他的好处,比如外形不同:婴儿面条较为细小柔软,长度适中,厚度均匀;而普通面条大多又粗又长;原料不同:婴儿面条多用中筋度面粉,易煮易嚼易消化;普通面条多用中高筋度面粉,较韧较难煮;营养不同:婴儿面条会根据婴幼儿发育的需要强化维生素和矿物质;普通面条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并没有对维生素和矿物质做出强化。可见儿童面条还是有很多好处的,宝宝的肠胃比大人的要脆弱,所以我一直坚持给我家大宝吃的是儿童面条。
除了儿童食品,还用儿童用品。比如儿童油漆,之前就有媒体报道它性价比不高,但它事实就是比普通油漆更环保;比如儿童家具,它事实就是比普通的家具设计得更安全稳固,更环保等等;还有儿童空调,防着凉设计等等。
所以,朋友圈越来越多的“育儿经”不断地充斥着我们的眼球,宝妈认为我们不能完全信,也不能完全不信,要结合自己的实践有自己的判断,去伪存真。当然,由于市场大了,很多商家看准了这个市场机会都进入进来,难免鱼龙混杂,所以宝宝吃的用的,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买到优质的产品。
以上就是大宝妈的一些育儿感想,希望能帮助到其他的宝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