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论述: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第一,党坚持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的方针,对于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生产力发展,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社会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都采取了区别对象、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中国这场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对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破坏,而且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无论是资本主义工商业,还是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所有制,都具有私有制的性质,对其进行改造,属于社会主义性质。坚持用和平的方法,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不仅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总之,和平改造解决了诸如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和平过渡与消灭剥削制度这类通常难以解决的矛盾。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有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不够谨慎,工作方法上过于简单的因素,同时,受当时历史条件的,也有认识上的一些问题,体现于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单一和在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简单化。更重要的是,当时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还没有形成科学的理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还没有完全搞清楚,致使一些遗留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但是,不能因为出现这些失误而否定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意义。

社会主义改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主要反映在:第一,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然条件。第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并最终解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第三,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必要条件,也是发展农业生产使广大农民走向的必然要求。第四,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必然选择社会主义道路。

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首先,不仅完成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而且上层建筑的阶级基础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人民民主专政日益稳固。其次,充分表明中国党根据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结合中国具体实践所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正确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方针和也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由此,社会主义改造对中国社会历史的走向、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引起的巨大变化产生了直接重大的影响,不仅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在经济上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而且为我们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准备了一份丰厚的精神财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