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运动和力》单元测试卷(附参)

人教版《运动和力》单元测试卷(附参)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运动和力单元测试卷(A卷)

(时间45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前面的方框内(每题3分,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分别用一把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先后测量物理课本的长

度,下列测量结果中,记录正确的是:

A.25.81 B.25.82dm C.25.82cm D.25.816cm

2.以下数据,最接近一间普通教室的天花板距该教室地面的高度的是: A.5.5m B.3.5m C.2.0m D.1.5m

3.(2005年临沂市)临沂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今天的临沂更是美丽壮观.位于临沂市中心处的某大酒店建有观光电梯,乘客在竖直上下的过程中便可欣赏到临沂城的美丽景色.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电梯内的某一乘客为参照物,其他乘客是运动的. B.以电梯为参照物.所有乘客都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上的树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D.以路上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4.《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兔子瞧不起乌龟.它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后,途中兔子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已到了终点.整个赛程中: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慢 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慢

C.比赛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 D.比赛采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 5.“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图1各图能生动地体现这一规律的是:

图1

6.图2各图中反映力的作用效果是用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图2

7.(2005年桂林)下列现象中由于惯性造成的是:

A.向上抛石块,石块出手后会上升得越来越慢 B.向上抛石块,石块出手后最终会落回地面 C.在百米赛跑中,运动员不能立即停在终点处 D.船上的人向后划水,船会向前运动 8.(2005年武汉)我国门规定,坐在小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要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在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对人体的伤害:

A.车速太快 B.车速太慢 C.紧急刹车 D.突然起动

9.一块黑板擦放在水平的讲台面上,以下关于这块黑板擦所涉及到的物理知识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A.它对讲台的压力和讲台对它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B.它所受到的合力为零

C.因为它是静止的,所以它没有惯性

D.因为它受到摩擦力,所以它不能自动地沿桌面滑动

10.如图3所示,跳伞运动员在匀速下降的过程中,关于运动员的受力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受到向下的力略大于他受到向上的力 B.运动员受到向下的力略小于他受到向上的力 C.运动员受到向下的力等于他受到向上的力 D.运动员受到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下 图3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1.图4中物体的长度是 cm,合 m.

12.(2005年天津市)小船在河里顺流而下,船上坐着一个人,河岸上有树,那么相对于船来说,人是__________的,树是__________的(填“运动”或“静止”).

图4 13.某同学的家距离学校3000m,他骑车上学的平均速度是

4m/s,那么,他从家出发到达学校,需要的时间是________s

14.图5中,A、B两图分别表示比较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图A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B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6 图5 15.(2005年扬州课改区)如图6,当电风扇工作时,空气会由静止流动起来,这说明力能______ _____ _;同时小车将向_____运动,原因是__ __ _;类似的装置可应用在某些交通工具上,试举一例___________.这类交通工具在月球上是无法工作的,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16.以下事例中:(1)撑杆跳高运动员跳高时把撑杆压弯;(2)踢出去的足球最后停下来.事例(1)说明力可以改变 ,事例(2)说明力可以改变 .

17.(2005锦州课改)图7是行驶中的汽车遇到紧急情况突然刹车时的情景,请你根据图中所示的情景提出一个与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并做出简答.

问题:____ _______ 简答:___ ________

图7 18.(2005年重庆市)甲、乙两同学同时推一辆小

车,甲用40N的力水平向右推,乙用50N的力水平向左

推,两力沿同一直线,则小车受到推力的合力大小为_________N,方向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30分)

19.(10分)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了研究蜗牛的运动情况,将蜗牛放在刻度尺上让其沿刻度尺爬行,并每隔10s拍摄记录蜗牛的位置,拼成如图8所示的照片.

图8

同学们依据此图片获得数据,如下表: 照片序号 时间t/s 路程S/mm

(1)请你根据图中的情景,把表格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1 0 0 2 10 12.0 3 20 22.2 4 30 5 48.7 6

50 (2)根据上表的数据,你可得出蜗牛是做____________运动,整个50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mm/s.

20.(6分)(2005德阳课改区)科学探究磨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如图9所示给水平桌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如毛巾、棉布等),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

图9

实验结论: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这说明小车受到的磨擦力越 . 猜想:如果物体不受力,它将 .

21.(14分)某中学九年级科技活动小组用一些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塑料薄膜,细绳以及回形针制作了一些降落伞.其中,有的同学在降落伞挂一枚回形针,有的挂两枚甚至更多的回形针.同学们将降落伞从教学楼4楼阳台(距地高度10m)释放降落伞,并测量其降落至地面的时间.(塑料薄膜和细绳的自重忽略不计)

⑴请说出可能影响降落下落时间的一个因素.

⑵预测这个因素变化(增大或减小)时,降落伞下落时间会发生什么变化.

⑶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方案,检验你的预测是否正确,并写出实验步骤. ①根据你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应该选用哪些实验器材?

②实验步骤:

四.综合分析和应用(共22分)

23. (12分)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汽车刹车之后

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肌肉动作操作制动器来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纵制动器刹车,到车停下来,汽车又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如图10所示). 下面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 辆新的国产“红旗”牌小轿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图10 距离如下表: 速度km/h 40 50 60 80 100 反应距离m 7 9 11 15 19 制动距离m 8 13 20 34 54 (1)汽车在正常行驶时,车轮与地面之间会产生 汽车运动的力.小轿车刹车后,由于 ,小轿车会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

(2)利用以上数据,估算出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为 s.

(3)分析上表数据可知,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 .

24.(10分)上海到南京的T722次特快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 到站时间 发车时间 里程/km 上海 09:00 0 苏州 09:39 09:43 84 常州 10:29 10:33 165 南京 11:47 303 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

(2)列车在哪个路段运行得最快?在哪个路段运行得最慢?

一.选择题 1 2 C B

3 C 4 D 5 D 6 D 7 C 8 C 9 B 10 C 二.填空题

11.2.30,2.30×10 12.静止,运动 13.750

14.相同的时间内,摩托车比自行车通过的路程长,所以摩托车运动快些;通过相同的路程,摩托车比自行车所用时间短,所以摩托车运动快些

15.改变运动状态; 右;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飞机(气垫船、轮船等); 月球上是真空(没有施力物)

16.物体的形状,物体的运动状态

17.问题:汽车中的乘客为什么会向前倾倒? 简答:汽车突然刹车时车上乘客的脚随车一起停止,而身体的上部由于惯性还要保持运动状态,这时乘客就要前倾.

问题:汽车刹车后为什么能停下来?

简答:由于汽车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其他答案合理也得分) 18.10,向左

-2

三.实验探究题

19.(1) 照片序号 时间t/s 路程S/mm 1 2 3 4 34.3 5 40 6 61.2 (2)变速 1.22

20.远 小 作匀速直线运动或永远运动下去 21.只要能列出比较合理的因素,均正确.

⑴ 伞下挂回形针的数量(或塑料薄膜面积的大小) ⑵ 数量增大时,下落时间减少;数量减少时,下落时间增加.(塑料薄膜面积增大时,下落时间增加;塑料薄膜面积减小时,下落时间减少)

注:增大或减小两个方面只要预测出一个方面即可 ⑶ 可以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测量时间或相互比较)选择的器材只要与设计实

验方案相符即可得分.

①不同数量的回形针(或薄膜面积不同的降落伞)、秒表(或其他计时工具) ②可选择下列方案之一或其他方案.

方案一:直接测量降落伞下落的时间.其步骤为:

A.任选一只降落伞从阳台释放,测量其下落时间t1

B.改变降落伞(所挂回形针数量不同或塑料薄膜面积不同)重复实验,测量其下落时

间t2,比较t1与t2的大小.

方案二:两个不同降落伞(所挂回形针数量不同或塑料薄膜面积不同)同时从同一高度开始下落,比较落地的先后.实验步骤略.

22.(1)阻碍或阻力,惯性.(2)0.18.(3)汽车的速度.

23.(1)109.1km/h (2)上海到苏州运行得最快,速度为:1.9km/min 苏州到常州运行得最慢,速度为:1.3km/mi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