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小学生色彩感应力的塑造

浅谈小学生色彩感应力的塑造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教育实践

艺术长廊

浅谈小学生色彩感应力的塑造

文/吕金凤

色彩是美术作品的基本要素,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色彩意识,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美术感应力。

增设色彩练习,培养学生感应意识。色彩是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动学生展开色彩对比学习,需要从不同维度、不同视角进行引导。首先,教师要利用美术欣赏机会,引导学生对作品中色彩运用进行观察分析,在对比讨论中逐渐建立色彩认知基础。其次,教师要注意为学生布设一些补色练习,让学生在色彩感知中,展开色彩调配活动,通过具体实践建立色彩识别能力。

如苏少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冷色和暖色》,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两幅图片,要求学生展开色彩观察,归纳每一幅图片中色彩的特点,具体介绍给人带来什么样的感知和体验。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并自发展开学习讨论,很快就达成学习共识。如第一幅图片,学生给出色彩观察总结:这幅图片中色彩以绿色、蓝色为主,搭配各种鲜艳的花色,红色、橙色、黄色掺杂其间,给人的感觉是清爽、宁静。第二幅图片是日出的情景。学生给出总结:这幅图片以暖色为主,红色、紫红色、橘红色、黄色相互渗透,给人的感觉是温暖的、充满希望的。教师趁机引入冷色、暖色概念,并对两种色彩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顺利构建色彩认知。

制作色彩色卡,激活学生感应体验。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展开色卡制作实践活动,为色彩识别创造良好参照物。如色彩识别卡、纯度识别卡、明度识别卡等,可以帮助学生展开色彩识别,纠正色彩识别误差。

在学习《海洋世界》相关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课堂讨论:你去过海洋馆吗?你对海底世界有哪些了解呢?不妨根据自身经历展开讨论,讲述你

54

湖北教育·2019-06

的观察经历。学生大多去过海洋馆,也看过海底世界方面的纪录片,对海底世界有比较丰富的感知积累。课堂讨论启动后,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其中,纷纷讲述自己的观看经历。为激活学生色彩意识,教师在具体引导时,不仅要求学生讲述海底物种的形状,还要求学生重点描绘其色彩。课堂成为展示会,学生都变成了“导游”。有学生重点讲述各色各样的海鱼,也有学生讲述五颜六色的珊瑚,还有学生对海草非常感兴趣……他们将五彩斑斓的海底世界描述得惟妙惟肖。

绘画色彩调配,锻炼学生感知能力。学生绘画创作中需要运用色彩来表达,在色彩调配时,需要掌握一定的操作技巧。教师要多为学生进行示范操作,让学生从实践操作中逐渐建立色彩意识,通过多重对比观察,区别色彩差异,明白色彩搭配原理,自然形成色彩调配技能。

《黑白灰》是绘画学习的重要内容,让学生在具体实践操作中,能够对点、线、面,以及点的聚散、大小、形状等要素展开实践应用,涉及运用不同的灰来进行黑白灰的创作练习。教师展示一张挂图:齐白石的《虾》,让学生认真观察并思考深浅不同的灰色是如何让这些虾子鲜活起来的。再让学生展开模仿绘画学习,看谁能够模仿更逼真。任务布置之后,学生开始了具体操作训练,但在色彩调配时出现了多种问题,教师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给学生以示范性操作,让学生逐渐找到调色技巧。经过一番操作,学生大多能够成功完成模仿绘画。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评价活动,学生互动气氛热烈,并在评价中形成更多色彩感应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程桥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孙爱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