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组合作 分层推进 创设优质的高效课堂

小组合作 分层推进 创设优质的高效课堂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小组合作 分层推进 创设优质的高效课堂

“小组合作”研究进行了有一段落了,参与研究的老师也均有了自己稍具雏形的个性化课堂,虽各有千秋,但基本的理念还是一致的:“自主合作,分层推进。”

最近,我们研究小组内展开了一轮研讨课活动,所有参与的成员均摒弃了那种为显示自主一站一大片的课堂探究模式,在自主的基础上加以分层推进。即根据学生日常发言的积极状况与自主程度,将学生用“军、师、旅、团”或“省、市、县、乡”长的职衔加以区分。在展示交流中先从基础职衔开始,也就是让平时不大积极自主的同学优先,这样每个人都有展示的机会,避免个别优生霸发言权,使得过于内向的同学因没有展示的机会而失去了学习兴趣。

当然,在实施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些同学吃“等食”惯了,在自主学习中尚不能把精力集中于汲取知识上,在交流前不能形成自己的解决方案,所以发言仍不积极。这种情况就需要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对小组进行捆绑式评价:如人人都积极发言的小组被评为“最佳合作小组”,能带动基础职衔的同学作出精彩发言的小组被评为“金星勋章小组”等等。不论设什么嘉奖的名目都要考虑如何激励那些“看客”、“听客”的积极性,以生成人人参与的高效课堂。

不容忽视的是:要想更顺利的生成“高效课堂”,小组长的作用也是相当关键的。因为小组长是小组合作教学的核心及中坚力量,一堂“自主型”的课是否上得成功,小组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发挥好了可事半功倍。

我曾上过这样一节口语交际课,课堂主题是“演讲”,要求通过本次口语交际,使学生认识到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的重要性。授课中从“说他人”到“说自己”;从“组内说”到“面向全班说”。这是一种最容易出现“南郭先生”的课型,那么多小脑袋抵在一起叽叽喳喳,到底谁在讨论本节课的话题,谁在说闲话?有没有不参与话题的“看客”?这时候,小组长的眼光是最亮的,每组4—6人,谁是什么状态,一目了然。

作为小组长,要在小组教学中起最主要的协调作用,及时把个别“走神”同学的思维拉回课堂;提示催促个别“看客”参与到话题中来。我们要在小组教学中达到“没有一人闲着”的效果,不可忽视小组长的协调作用。

当然,仅仅认识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在“小组教学”课题研讨中,我们也发现过一些不和谐因素,有些人把“小组教学”片面理解为“培养小组长”的教学。他们认为实施“小组教学法”只要培养出一批得力的小组长就“万事大吉”了。殊不知,“小组教学”绝非“小组长”教学,我们的终极目标,是通过小组长的协调作用,使课堂教学获得全面丰收,而不是小组长“一枝独秀”。

在组织听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个别班级小组讨论挺激烈,而实际上一锤定音的只是小组长一人的意见;尤其是在展示交流这个环节,次次上台的总是各组小组长,这种现象你只听上一节课是难以发现的,跟踪听上几节课,那几个次次

露脸的“明星”,任你再陌生的人也烂熟于心了。

诚然,小组教学中培养小组长是非常重要的,但我们的终极目标是以一人带动一片,而不是一棵参天大树足矣。培养小组长,主要是培养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充分利用他们去带动全组,使所有的人都跟上步调。

另外,小组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必须注意到:小组讨论,莫搞成对答案。连续听了几节“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式课堂,执教老师无一例外的用上了“小组讨论”这个环节。这本是最能体现个性化的求知方式,但在听课过程中却发现,有些课堂小组讨论其实就是在对答案。甲:“你怎么做的?”乙:“我这样这样……”甲:“哦”。或甲:“我如此如此……”乙:“呀,我做错了。”提笔即改。这与其说是在讨论,真不如说是在对答案。而且,如果你深入到小组当中去观察,会发现总有那么几个同学其实并没有自己的预定解决方案,他们自始至终在听别人说,不分正误的记。最后,小组内的解决方案惊人的统一。

如果你一直在教室的角落里远远地听,会觉得这真是一个高效课堂。殊不知这种“讨论”非但不能发展个性,反而抹杀了大部分同学的个性。因为讨论时自会有人告诉他们答案,所以除个别“组内明星”外,其他人在前边自学的环节也就不用动手动脑了,有人喂“饭”谁还去劳动求“食”呢?

讨论讨论,商讨辩论,没有协商争辩又算什么讨论呢?有些教师的课堂讨论就能上成真正意义上的讨论,小组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发言,解决方案各各不一,有的小组还激烈地争论起来,各抒己见,互不相让。课堂气氛看似“乱”,实则充分凸显儿童天性,所得答案也是丰富多彩的。而且,这种有争议的讨论,人人都动了起来,锻炼了每一个人的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这才是真正有效的“小组合作”教学。

最后,小组合作教学,小组长的选拔也不可忽视。选拔小组长不能仅考虑成绩,尤其要选拔一些有组织协调能力,有集体荣誉感,肯带动大家共同进步的人。有这样的小组长作为教师的小帮手,那些貌似“自主学习”实则游离与课堂之外的“局外人”就有人替你牵回课堂了。只有这样人人高度自主了,“合作、交流、展示”才不是一句空话,才能创设自己的高效课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