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氨溴索两种不同给药方法在高龄胃癌患者术后的应用疗效观察
陈瑞 吴晓英 李斐 于彩莲 金小霞 (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ICU 733000)
[摘 要]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沐舒坦)运用两种不同给药方法后,在高龄胃癌患者术后产生的祛痰效果和肺部并发症发生概率的影响。 方法: 抽取我院194例选择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常规组(静脉滴注组)和对照组(静脉推注组)各97例,常规组在使用盐酸氨溴索时采用静脉滴注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推注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排痰功能及肺部感染、肺不张、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对照组在改善患者排痰功能、降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优于常规组 (P<0.05)。 结论:静脉推注盐酸氨溴索可更好地改善高龄胃癌患者术后排痰功能,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方法;高龄;胃癌患者;
胃癌是源自胃黏膜上皮感染的恶性肿瘤,其患者数量占全部恶性肿瘤的第3位,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占胃恶性肿瘤的95%,目前手术是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现如今随着我国工业化社会进程的加速,环境污染形势急剧加重,胃癌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60岁以上高龄患者所占手术比例也逐年呈上升趋势。有研究表明,在59岁以后呼吸功能减退较明显[1]。而60岁以上高龄患者由于身体各脏器
的生理功能减退,免疫功能下降,气道纤毛运动能力减弱,排痰能力降低,加上麻醉及镇静止痛药的作用,使患者术后肺道功能更趋下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60岁以下患者。高龄患者如接受胃癌根治术,因手术时间长,创伤大,卧床时间长,切口疼痛等原因,易发生肺部感染、肺不张、呼吸衰竭等并发症[2]。盐酸氨溴索是一种黏液溶解剂,适用于伴有痰液分泌不正常及排痰功能不良的急性、慢性呼吸道疾病,例如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喘息型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及支气管哮喘的祛痰治疗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性治疗。我科自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间,研究盐酸氨溴索两种不同给药方法在高龄胃癌患者术后的应用疗效,发现静脉推注在改善患者排痰功能、减少肺部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静脉滴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间194例老年(≥60岁)胃癌术后患者 (术前均经胃镜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161例, 女33例,年龄60~78岁,平均(78.7+8.5)岁。近端胃癌59例,远端胃癌135例。全胃切除59例,远端胃切除 135例。患者入选标准:(1)年龄≥60岁者;(2)术前胸部X线显示无炎症;(3)未使用过激素或维生素C、 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4)无盐酸氨溴索过敏史;患者排除标准:(1)年龄<60岁者;(2)术前肺功能异常和(或)伴肺部慢性炎症者;(3)有严重的糖尿病、 心脏病、癫痫、 精神疾病者;(4)有盐酸氨溴索过敏史;入选患
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静脉输液组)和对照组(静脉推注组)各97例 。 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1。
表 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n=97) 组 别 常规组(静脉输液组) 对照组(静脉推注组) 年 龄 (岁) 65.5±4.3 性 别 男 女 17 16 FEV1 (L ) 1.41±0.23 1.37±0.21 1.854 肿瘤部位 近 端 远 端 29 68 30 67 0.733 80 81 66.3±4.1 0.337 P 0.301
对行胃癌切除手术的患者,责任护士按照我院护理常规对胃癌患者的术前、术后进行护理:做好入院宣教,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戒烟酒,每日进行综合呼吸功能锻练,2 次/日,每次训练 5~10 min,坚持3 天。
1.2 治疗方法 常规组给予NS 100 ml+盐酸氨溴索60mg(注射用盐酸氨溴索,商品名沐舒坦,山东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静脉滴注, 在30 min-1h 内滴完,一日两次,持续3d。对照组给予NS10ml+盐酸氨溴索30 mg静脉推注,5min 内完成,每日4次,持续5d;两组患者协同使用抗菌药物。两组患者术后安装静脉止痛泵,使用多头腹带加压包扎伤口,每日给予氧气雾化吸入3次/日、机械振动排痰
2次/日,患者麻醉清醒后8小时指导患者床上活动,术后第3天开始下床活动,实验期间禁止使用其他止咳、化痰、抗过敏药。 1.3 观察内容 术前检查 X 线胸片及动脉血气分析。 用药后第2~3天观察两组患者咳嗽程度、痰液黏稠度、 排痰难度、肺部啰音、血常规、动脉血气分析,同时观察有无肺炎、肺不张、肺水肿、呼吸衰竭等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有无胃肠道道反应或过敏反应。用药后第3天两组患者行X线胸片检查及血生化、血常规,观察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祛痰效果判定:采用改良痰液黏稠度判别标准[3],将痰液的黏稠度分为 IV 度:Ⅰ(稀痰):痰液如米汤状或白色泡沫状;Ⅱ(轻度黏痰):痰液呈白色黏液丝状;Ⅲ(中度黏痰):痰液呈白色黏液状,较Ⅱ稠;Ⅳ(重度黏痰):痰液外观黏稠,多呈黄色,具有无规则形态。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本研究采用 SPSS 13.0 统计学软件。两组间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祛痰效果 根据改良痰液黏稠度分级,Ⅰ、Ⅱ认为祛痰有效;Ⅲ、Ⅳ认为祛痰无效。对照组(静脉推注组)祛痰效果优于常规组(静脉滴注组)(P <0.05) 。见表2。 表 2 两组患者祛痰效果比较(n=97)
。
。
。
。
。
。
。
。
。
组别 有效 无效 常规组 对照组 X2 p
75 22 8 7.728 0.005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在实验期间均无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两组患者肺不张、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表 3 两组患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97,n/%) 组别 肺部感染 肺不张 呼吸衰竭 常规组 对照组 X2 p 3 讨论
21/21.65 9/9.28 5.678 0.017 18/18.56 8/8.25 4.441 0.035 9/9.28 2/2.06 4.722 0.030 人体呼吸功能在60岁以后开始明显减退,胃癌根治术作为常见的腹部手术之一,对患者呼吸功能影响很大,受麻醉、镇静镇痛药、气管插管等因素的影响,患者呼吸功能减弱,咳嗽咳痰能力下降,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易出现肺炎、肺不张、肺水肿等并发症;手术创伤,切口疼痛,胃管及营养管的刺激,使患者舒适度改变,咳嗽、咳痰能力显著下降,也会使气道分泌物堆积,引发肺炎及肺不张等,甚至导致呼吸衰竭。因此,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保证气管黏膜排送功能正常运转,对提高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4]。近年来,盐酸氨溴索已广泛应用于术后患者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中,但给药方式不同,祛痰效果也不同。静脉推注是将药物快速推入静脉的一种给药方法,可以迅速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达到快速起效的目的;而静脉滴注则是一段时间内保持血药浓度的目的,保持浓度的平稳和持续时间。笔者通过研究发现,静脉推注盐酸氨溴索可以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高峰,作用于肺组织,抑制肺泡上皮细胞受损,维护肺泡上皮完整,减少渗出,促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生成,增加肺泡表面张力,防止肺泡萎陷及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利于痰液咳出;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索则是一段时间内维持一定的血药浓度,起效慢,治疗时间长;高龄胃癌患者术后肺功能减弱,由于麻醉、疼痛等因素的影响,常出现咳痰不利,静脉推注盐酸氨溴索可以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高峰,祛痰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降低肺不张、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其效果明显优于静脉滴注。因此我们提倡高龄胃癌术后患者在围手术
期采用静脉推注盐酸氨溴索,以促进排痰,减少肺部并发症,减少治疗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445
[2]杨飞英,景元明,叶民峰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在高龄胃癌患者术后应用的疗效观察[J].温 州 医 学 院 学 报,2013,43(9):622-623 [3]姜超美, 白淑玲, 王展. 人工气道后痰液黏稠度的判别方法及临床意义[J]. 中华护理, 1994, 29(7): 434.
[4]杨飞英,景元明,叶民峰.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在高龄胃癌患者术后应用的疗效观察[J].温 州 医 学 院 学 报,2013,43(9):622-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