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20-2021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
1. (2分) (2018高一上·广西期末) 某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该物质一定是钠的化合物 B . 该物质一定含钠元素 C . 该物质一定是金属钠 D . 该物质中不可能含有钾元素
2. (2分) (2016高二下·黑龙江期末) 下列不存在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 ) ①有尘埃的空气、②溴水、③蒸馏水、④沸水中加几滴FeCl3浓溶液、⑤淀粉溶液. A . ② B . ②③⑤ C . ②③ D . ①②③⑤
3. (2分) (2016高三下·信阳开学考) 常温下,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c(OH﹣)满足c(H+)•c(OH﹣)=10﹣24 , 则下列各组离子在该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 . Al3+、Na+、NO3﹣、Cl﹣ B . K+、Na+、Cl﹣、NO3﹣ C . K+、Na+、Cl﹣、AlO2﹣ D . K+、NH4+、SO42﹣、NO3﹣
4. (2分) (2017高一上·武汉期末) 化学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实际应用 化学原因 第 1 页 共 16 页
A “84”消毒液和洁厕灵不能混合使用 B FeCl3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 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 铁比铜金属性强 C 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或咸的食物 酸、碱还有盐可直接侵蚀铝的保护膜以及铝制品本身 D 明矾、硫酸铁可作净水剂 A . A B . B C . C D . D
5. (2分) (2018高一下·静海开学考) 将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质:①硫酸 ②锌 ③氯化铜 ④氯水 产生Fe3+的是( )
A . ①④ B . ②④ C . 只有④ D . ①③
6. (2分) (2017高一上·南充期末) 将物质X逐渐加入Y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2与所加X的物质的量n1的关系如图所示,符合图所示情况的是( )
X Y A NaOH AlCl3 B AlCl3 NaOH C HCl NaAlO2 D NaAlO2 HCl 溶于水形成胶体从而凝聚水中的悬浮物
A . A
第 2 页 共 16 页
B . B C . C D . D
7. (2分) (2017高一上·上高期末) 在25℃、1×105Pa时,等质量的H2、Cl2、CO2、C2H2四种气体中( ) A . H2分子数最大 B . C2H2原子数最大 C . CO2密度最大
D . Cl2分子间平均距离最大
8. (2分) (2016高三上·故城期中) 如图的实验装置用来分离CO2和CO气体并干燥.图中a为止水夹,b为分液漏斗的活塞,通过Y形管和止水夹分别接c、d两球胆,现装置内的空气已排尽.为使实验成功,甲、乙、丙中盛放的溶液分别为( )
A . NaHCO3饱和溶液、12 mol•L﹣1 盐酸,18.4 mol•L﹣1 H2SO4 B . Na2CO3饱和溶液、2 mol•L﹣1 H2SO4、NaOH饱和溶液 C . NaOH饱和溶液、2 mol•L﹣1 H2SO4、18.4 mol•L﹣1 H2SO4 D . 18.4 mol•L﹣1 H2SO4、NaOH饱和溶液、18.4 mol•L﹣1 H2SO4
9. (2分) 关于下列说法:①Fe(OH)3胶体和CuSO4溶液都是混合物;②BaSO4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强电解质;③冰醋酸、纯碱、小苏打分别属于酸、碱、盐;④太阳能、氢能和海洋能都属于新能源;⑤置换反应都属于离子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⑤
第 3 页 共 16 页
C . ②③④ D . ③④⑤
10. (2分) 下列说法都正确的是( ) ①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②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③“钡餐”中使用的硫酸钡是弱电解质
④在标准状况下,22.4LCH4与18gH2O所含有的电子数均为10 NA ⑤水陆两用公共汽车中,用于密封的橡胶材料是高分子化合物 A . ①④⑤ B . ①③④ C . ①③④⑤ D . ①②③④⑤
11. (2分)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 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OH)2+2H+=Ca2++2H2O B . 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OH-+H+=H2O C . 铜片插入银溶液中Cu+Ag+=Cu2++Ag
D . 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Mg2++2OH-=Mg(OH)2↓
12. (2分) (2019高一上·大同期末) 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I图中: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消耗
第 4 页 共 16 页
)
B . II图中:如果倒置的最筒充满了氯气,水槽内装满水经足够长的时间光照,量筒内最后剩余气体为HCl和氧气
C . III图中:生成蓝色的烟
D . IV图中: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将硫酸溶液滴入烧杯中至溶液显酸性结果有Cl2生成
13. (2分) (2017高三上·汕头期中)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1 mol/L氯化铜溶液中的Cu2+数小于NA
B . 标准状况下,22.4 L Cl2与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C . 28 g聚乙烯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
D . 惰性电极电解食盐水,若线路中通过1NA电子电量,则阳极产生气体11.2L 14. (2分)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SO2可以使溴水褪色,所以SO2具有漂白性 B . 因为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性,所以常用于净水 C . 因为液态HCl不导电,所以HCl是非电解质 D . NH3的水溶液可以导电,所以NH3是电解质
15. (2分) (2018高一上·通榆月考)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实验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气体 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 向久置于空气中的Fe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现象 无明显现象 铝箔熔化,失去光泽,熔化的铝滴落下来 立刻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钠先熔化成光亮的小球,燃烧时火焰为黄色,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 D 加热放在坩埚中的小块钠 A . A B . B
第 5 页 共 16 页
C . C D . D
16. (2分) (2017高二下·南阳期中) 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少量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与分离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不纯物质 乙酸乙酯(乙酸) 乙烷(乙烯) 苯(Br2) 苯(苯酚) A . A B . B C . C D . D
17. (2分) (2016高三上·淄川期中)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操作 现象 结论 X溶液一定是氯水 两者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白色沉淀是BaSO3 Al(OH)3可溶于碱溶液 除杂试剂 饱和碳酸钠溶液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KOH溶液 浓溴水 分离方法 过滤 洗气 分液 过滤 用玻璃棒蘸取X溶液点到淀粉KI试纸上 试纸变蓝色 向稀HNO3和稀H2SO4中分别加入Fe粉 均有气泡冒出 将SO2通入Ba(NO3)2溶液中 有白色沉淀生成 向Al2(SO4)3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 溶液先浑浊后澄清 A . A B . B C . C D . D
第 6 页 共 16 页
18. (2分) (2016高一上·淮南期中)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 A B C 实验目的 称取2.0gNaOH固体 制备Fe(OH)3胶体 实验操作 先在托盘上各放一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2g砝码,左盘上添加NaOH固体 向沸腾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少量氯化铁饱和溶液,继续加热煮沸至液体变为红褐色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先加入BaCl2溶液,再滴加稀盐酸,若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SO42﹣ 解,则说明溶液中含有SO42﹣ 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然后再注入酒精,振荡,静置分层后,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A . A B . B C . C D . D
19. (2分) 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D 萃取碘水中的碘 A . 用铂作电极电解MgCl2溶液:2Cl﹣+2H2O H2↑+Cl2↑+2OH﹣
B . 以铜做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2Cu2++2H2O 4H++2Cu+O2↑
C . 甲烷/KOH燃料电池正极反应:O2+4H++4e﹣═2H2O
D . 高铁电池 3Zn+2K2FeO4+8H2O OH﹣═FeO42﹣+4H2O
3Zn(OH)2+2Fe(OH)3+4KOH充电时的阳极反应:Fe(OH)3﹣3e﹣+5
20. (2分) Al、Fe、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制备AlCl3、FeCl3、CuCl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 B . 三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均只生成氧化物 C . 工业上,三者的单质目前都使用热还原法制得
D . 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时阴极上依次析出Cu、Fe、Al
第 7 页 共 16 页
21. (2分) 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表述正确的是( )
A . 98%的H2SO4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 ,则49%的H2SO4物质的量浓度为9.2mol/L
B . 当2L水吸收44.8L氨气(标况)时所得氨水的浓度不是1mol•L-1 , 只有当44.8L(标况)氨气溶于水制得2L氨水时,其浓度才是1mol•L-1
C . 只含K2SO4和NaCl的混合水溶液中,如果Na+和SO42-的物质的量相等,则K+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同
D . 50mL 1mol/L的AlCl3溶液中的Cl—浓度与50ml 3mol/L的BaCl2溶液Cl—浓度相等
22. (2分) (2017高一上·六安期末) 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 ①Al ②Al2O3③Ca(OH)2④Al(OH)3⑤Na2CO3⑥NaHCO3 . A . ①②③⑤ B . ①②④⑥ C . ①②⑤⑥ D . ②③④⑥
23. (2分) (2018高一上·昆明期中) 根据反应式: ①2Fe3+ + 2I−=2Fe2++ I2 ②Br2 + 2Fe2+=2Fe3+ + 2Br− ,
可判断离子的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 ) A . Br−、Fe2+、I− B . I−、Fe2+、Br−
C . Br−、I−、Fe2+ D . Fe2+、I−、Br−
24. (2分) 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性质及用途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硅可用于光导纤维、太阳能电池板等
B . 漂白粉、医用酒精、钢、王水、氯水均为混合物
第 8 页 共 16 页
C . 氢氧化铁胶体带正电荷,加入电解质会产生红褐色沉淀 D . 为防止NaOH溶液变质,常将其保存在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25. (2分) (2017高一上·上海期末) 在相同条件下,取盐酸和醋酸溶液各100mL,与足量锌粉充分反应,若醋酸与锌反应放出的氢气多,则反应前( )
A . 两者H+浓度可能均为0.01 mol/L B . 两者的浓度均为0.01 mol/L
C . 醋酸中H+浓度一定大于盐酸中H+浓度 D . 盐酸浓度一定大于醋酸浓度
二、 非选择题 (共4题;共33分)
26. (6分) (2018·盐城模拟) CuCl为白色粉末,微溶于水,溶于浓盐酸或NaCl浓溶液,不溶于乙醇。一种由海绵铜(Cu
和少量
CuO
等)为原料制备
CuCl
的工艺流程如下:
(1) “溶解浸取”时,下列措施不能提高铜的浸取率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将海绵铜粉末与水搅拌成浆液 b.投料时,NaNO3适当过量
c.缩短浸取时间 d.将滤渣1返回再次溶解浸取
(2) “还原,氯化”时,Na2SO3和NaCl的用量对CuCl产率的影响如 图-1、图-2所示:
第 9 页 共 16 页
①CuSO4与Na2SO3、NaCl在溶液中反应生成CuCl的离了方程式为________。 ②当n(Na2SO3)/n(CuSO4)>1.33时,比值越大CuCl产率越小,其原因是________。 ③当1.0(4) 用“醇洗”可快速去除滤渣表面的水,防止滤渣被空气氧化为Cu2(OH)3Cl。CuCl被氧化为Cu2(OH)3Cl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27. (13分) (2018高三上·赤峰期末) 下图为相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为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单质,丙、丁在常温下为气态非金属单质,A~F为化合物(水均已略去)。
请回答:
(1) 组成丙的元一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利用反应① ,工业上常制备________(填产品名称)。
(2) C的电子式为________;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 将A、B的水溶液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4) 将B 的稀溶液加水稀释,在下图中画出溶液pH 随加水体积的变化曲线.
第 10 页 共 16 页
(5) 工业上冶炼金属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6) 将等物质的量的A和NaOH混合溶于水,该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 (7) 检验F中阳离子的方法为________。
28. (6分) (2018高一下·牡丹江开学考) A、B、C、X均为中学常见的纯净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副产物已略去)。
(1) 若X是空气中存在的强氧化性无色气体单质,则A可能是________(填序号) a.C b.N2 c.S d.Al
(2) 若X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金属单质,A是气体单质,向C的水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X在气体A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
B的化学式为________;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C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 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9. (8分) (2017高一上·台州期中)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制取漂白粉.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 11 页 共 16 页
(1) 书写实验室制备氯气化学方程________.
(2) 图甲中滴加浓盐酸的装置名称________,乙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3) 若用含有0.4mol 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制氯气,制得的氯气体积(标准状况下)总是小于2.24L 的原因是________.
(4)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的名称是________,漂白粉在空气中长期放置失效的化学方程________、________. (5) 该兴趣小组用100mL 12mol/L盐酸与8.7g MnO2制备氯气,并将所得氯气与过量的石灰乳反应,则理论上最多可制得________g漂白粉.
第 12 页 共 16 页
参
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第 13 页 共 16 页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25-1、
二、 非选择题 (共4题;共33分)
26-1、
26-2、
26-3、
26-4、
27-1、
27-2、
第 14 页 共 16 页
27-3、
27-4、
27-5、
27-6、
27-7、
28-1、
28-2、
29-1、
29-2、
29-3、
29-4、
29-5、
第 15 页 共 16 页
第 16 页 共 1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