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受力分析 运动

受力分析 运动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一、

几个重要的性质力从三方面掌握:①产生条件及意义 ②大小(公式) ③方向及其判定方法

1、重力 2、弹力 3、摩擦力 4、电场力 5、磁场力 6、分子力

注意:计算摩擦力时,一定要先判断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一般用f=µFN计算(FN为支持力,不总等于重力);静摩擦力无公式,只有根据其所处的状态由牛二定律计算。 二、

*物体的平衡

1、平衡状态: 2、平衡条件:

3、平衡条件的推论: 当物体只受两个力时 当物体受三个力作用时 当物体受多个力作用时

4、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见到“匀速运动”或“静止”字样,受力分析,由F列方程求解。

=0

1如图2-1-7所示,甲、乙球通过弹簧连接后用绳悬挂于天花板,丙、丁球通过细绳连接后也用绳悬挂天花板.若都在A处剪断细绳,在剪 断瞬间,关于球的受力情况,下 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球只受重力作用 B.乙球只受重力作用

C.丙球受重力和绳的拉力作用 D.丁球只受重力作用

图2-1-7

2.如图2-2-8所示,物体a、b和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b=5N、Fc=10N分别作用于物体b、c上,a、b和c仍保持静止.以F1、F2、F3分别表示a与b、b与c、c与桌面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则( ) A.F1=5N,F2=0,F3=5N B.F1=5N,F2=5N,F3=0

C.F1=0,F2=5N,F3=5N D.F1=0,F2=10N,F3=5N

a b c 图2-2-8

Fb Fc 3如图2-2-1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水平力F作用在A上,使两者一起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B间无摩擦力

B.A对B的静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向右 C.B对地面的动摩擦力的大小为F,方向向右 D.B受到了向右的静摩擦力和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4如图2-2-2示,物体A、B在力F作用下一起以相同速率沿F方向匀速运动,关于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 A.甲、乙两图中A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相同 B.甲、乙两图中A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相反 C.甲、乙两图中A均不受摩擦力

D.甲图中A不受摩擦力,乙图中A受摩擦力,方向均与F相同

5如图2-2-3所示,物体A、B的质量mA=mB=6kg,A和B、B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等于0.3,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水平力F=30N.那么,B对A的摩擦力和水平桌面对

F A B 甲 乙 图2-2-2

A B 图2-2-1

F F A B B的摩擦力各为多大?

A F

B

图2-2-3

6.如图2-2-16所示,重物A质量为mA=5kg,重物B质量为mB=2kg,A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

2

擦力为Fm=10N.为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试求拉力F大小范围.(g取10m/s) 图2-2-16

1在同一平面内共点的四个力F1、F2、F3、F4的大小依次为19N、40N、30N和15N,方向如图2-3-13所示,求它们的合力. F2 F3

106° 37° F1

F4

图2-3-13

2如图2-3-16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用细绳OC悬挂在支架上的O点,轻杆OB可绕B点转动,当物体静止时细绳OA与轻杆OB间的夹角为θ.求此时细绳OAA 中张力F1的大小和轻杆OB受力F2的大小. O B C

图2-3-16 m

3如图2-3-17所示,水平横梁一端A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小的轻质滑轮B,一轻绳一端C固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为m=10kg的重物,∠CBA=30°,则滑轮受到绳子作用力为( )

C A.50N B.503N

C.100N D.1003N

4如图2-3-19所示,物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力F作用于物体O点,现要使物体沿着OO '方向做加速运动(F 和OO'都在水平面内).那么,必须同时再加一个力F ',这个力的最小值是( B )

A.Fcosθ B.Fsinθ C.F tanθ D.Fcotθ

5.用两根绳子吊起一重物,使重物保持静止,逐渐增大两绳之间的夹角,则两绳对重物的拉力的合力变化情况是( ) A.保持不变 B.逐渐增大 C.逐渐减小 D.以上说法都有可能

A

图2-3-17

B m

图2-3-19

1、基本概念:位移、速度、加速度、匀变速运动。

2、基本公式:公式的选取原则:由已知条件或所求来适当的选用公式。

尤其注意ΔS=aT²;注意ΔS的物理意义。

3、V-t图象,S-t图象

关于图象问题重在:① 图象的物理意义

② 由图象可直接读出的物理量 *③ 图象的斜率(面积)

4、*追及问题(相遇):

① 此类模型在能量、动量综合题目中,在磁场、电磁感应现象中均有应用。 ② 两物体相距最远或最近,“共速”是特征。

③ 此类问题的解法:分析受力情况→分析运动情况→画过程草图→找位移关系(数学长度关系)。

5、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模型: 自由落体运动 竖直上抛运动

1、图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根据图作如下分析,(分别用v1、a1表示物体在0~t1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v2、a2表示物体在t1~t2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分析正确的是( )

A.v1与v2方向相同,a1与a2方向相反

B.v1与v2方向相反,a1与a2方向相同 C.v1与v2方向相反,a1与a2方向相反 D.v1与v2方向相同,a1与a2方向相同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可能很大而加速度可能为零 B.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可能为零而加速度可能不为零

C.在初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不可能增大

D.在初速度为正、加速度为正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当加速度减小时,它的速度也减小 4.图表示甲、乙两个作直线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同一个坐标原点的s-t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乙都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B.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s1 C.乙比甲早出发t1 时间

D.乙运动的速率大于甲运动的速率

7.如图所示的v-t图象中,表示物体作匀减速运动的是 ( )

8.某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设它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1,运动到中间时刻的速度是v2,经过全程一半位置时的速度是v3,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 A.v1>v2>v3 B.v1<v2=v3 C.v1=v2<v3 D.v1>v2=v3

11.几个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内位移最大的是( ) A.加速度最大的物体 B.初速度最大的物体 C.末速度最大的物体 D.平均速度最大的物体

17.某物体作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回答:

(1)物体在OA段作________运动,加速度为__________m/s2,在AB段作________运动,加速度是_________m/s2.

(2)物体在2s末的速度是________m/s. (3)物体的最大位移是__________m.

27、火车长100m, 从车头离桥头200m处由静止开始以1m/s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桥长为150m. 求:

(1) 整个火车通过全桥的时间. (2) 整个火车通过桥头的时间

28、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 A在前, 速度为vA=10m/s, B车在后速度 vB=30m/s. 因大雾能见度低, B车在距A车500m时, 才发现前方有A车. 这时B车立即刹车, 但要经过1800m B车才能停止. 问:

(1) A车若仍按原速前进, 两车是否会相撞? 若会相撞, 将在何时何地发生?

(2) B车在刹车的同时发出信号, A车司机在收到信号1.5s后加速前进, 求A车的加速度多大时, 才能避免事故发生

29、乘客在地铁列车中能忍受的最大加速度是1.4m/s, 已知两车相距560m, 求: (1) 列车在这两站间的行驶时间至少是多少? (2) 列车在这两站间的最大行驶速度是多大?

30、一平板车,质量M=100千克,停止在水平路面上,车身的平板离地面的高h=1.25米,一质量m=50千克的小物块置于车的平板上,它到车尾端的距离b=1.00米,与车板间的滑动摩擦系数 =0.20,如图所示,今对平板车施一水平方向的恒力,使车向右行驶,结果物块从车板上滑落,物块刚离开车板的时刻,车向右行驶的距离s0=2.0米,求物块落地时,落

2

地点到车尾的水平距离s,(不计路面与平板车间以及轮轴之间的摩擦,取g=10米/秒)

2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