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精编】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精编】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精编】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 A.与力的大小有关 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B.与力的方向有关 D.与受力面积有关

2、有一位同学用天平称一块矿石的质量,把天平调好后,把矿石和砝码放反了位置,而且他选用50g、20g砝码各一个,又把游码拨至标尺4g处,达到平衡。这块矿石的质量应该是( ) A.74g

B.70g

C.66g

D.78g

3、如图所示,手握着瓶子处于竖直静止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瓶子处于静止状态,不具有惯性

B.手的握力越大,瓶子所受的摩擦力就越大 C.瓶子受到竖直向上的摩擦力

D.瓶子受到手的握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4、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 ) ①测量牛奶的密度 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 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 ④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 / 10

5、匀速地向某容器内注满水,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这个容器可能是( )

A.锥形瓶 B.烧杯

C.量杯 D.量筒

6、如图1所示,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甲、乙、丙,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 )

A.乙,丙,甲 B.甲,丙,乙 C.甲,乙,丙 D.丙,乙,甲 7、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8、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此时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关于甲、乙的密度ρ甲、ρ乙和所切去部分的质量m甲、m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

2 / 10

A.ρ甲<ρ乙,m甲>m乙 B.ρ甲<ρ乙,m甲<m乙 C.ρ甲=ρ乙,m甲>m乙 D.ρ甲=ρ乙,m甲<m乙

9、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两灯均发光.一段时间后,一盏灯突然熄灭,而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灯L1断路 B.灯L2断路 C.灯L1短路 D.灯L2短路

10、将重为G的物体挂于测力计下,使它们以大小为v1的速度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以大小为v2的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1>v2.已知前后两次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 A.F1可能大于G C.F1一定大于F2

B.F2可能小于G D.F1一定等于F2

11、如图所示,用甲、乙滑轮组在相同时间分别将A、B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已知物体受到的重力GA>G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甲<η乙(忽略绳重和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两滑轮组绳端移动的距离相等 C.甲滑轮组的总功率比乙的小

B.甲滑轮组的有用功比乙的少 D.甲滑轮组的动滑轮比乙的重 3 / 10

12、同学们梳理了教材中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实验,装有水的瓶子竖放在海绵上,瓶中水越少,海绵凹陷越明显 B.乙图实验,当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深度逐渐增大时,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不变

C.丙图实验,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和吸盘的面积,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

D.丁图实验,向外拉活塞,试管内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可知气压减小,水的沸点升高

13、现在全市各校都在开展“足球进校园”活动.关于同学们在足球比赛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足球鞋底凹凸不平,是为了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

B.足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受到了运动员的脚对它有力的作用 C.用头顶足球攻门时,头感到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守门员一下子抱住射门的足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4、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抛出后的小球由于( )

A.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B.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C.受到重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受到推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15、甲、乙两人站在一堵光滑的墙壁前,两人之间相距102m,且距离墙壁均为68m,如图所示,甲开了一后,乙先后听到两声响的时间间隔为( )

4 / 10

(已知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

A.0.1s B.0.2s C.0.38s D.0.4s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民间艺人制作“糖画”时,先将白糖 ________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糖浆,用勺舀起糖浆在光滑的大理石板上绘制蝴蝶、鱼等图案,等石板上的糖浆 ________ (“吸收”或“放出”)热量后就凝固成了栩栩如生的“糖画”. 2、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________,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都存在互相________的力,这就是________.

3、海南省正在开展社会文明大行动,规定汽车礼让行人.汽车不避让行人且冲过斑马线 是很危险的,这是因为汽车具有________,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刹车不易停住.汽车轮胎表面刻有深槽花纹,是为了________摩擦力(选填“增大”或“减小”).

4、如图所示的小车驶向弹簧的运动过程中,小车碰到弹簧后,速度会减小,说明力能改变小车的________;车上的小木块向前倾倒,说明小木块具有________。

5、在春季运动会上,班级的男同学吹气球时发现:用手轻轻一压,气球就变扁了,说明力可以改变________;用手轻轻一推,气球就向一侧飞走了,说明力可以改变________.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在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分别填入合适的透镜;

5 / 10

2、在水平向右行驶的小车车厢顶端用细线悬挂一小球,小车水平地板上放置一物块A.从某时刻起,发现小球向左(运动的反方向)摆开,并持续一段时间,如图所示.请画出这段时间内物块A受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如图甲所示是小聪在“探究固体的熔化规律”实验中的实验装置.下表为他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装置图和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将固体粉末放入大试管中,然后用“水浴法”加热,并用搅拌棒不断搅拌,其目的是使试管内的物质____________.

(2)实验中,应始终注意观察试管中受热物质的温度和状态变化,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刚开始加热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被加热固体的初温是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小聪发现,加热到第2 min时,固体开始熔化,到第5 min全部熔化.分析实验数据可知,这种物质熔化时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以判断该物质属于________.

(4)小聪从数据中还发现: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在第3 min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熔化过程所用时间为________min.

(5)小亮在做同一实验时,是将装有上述固体粉末的试管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

6 / 10

用酒精灯加热,针对他们的探究过程,请说出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刚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小华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 _____ 状态时,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2)这两个实验装置中,你认为装置 _____ (选填“甲”或“乙”)更科学。 (3)在装置乙中,将小车旋转一定角度,松手后,发现小车旋转后又恢复原状。这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 _____ (选填“物体”或“直线”)上,物体才能平衡。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工人用图示装置在10s内将质量为45kg的货物匀速提升2m,此过程中拉力的功率为120W.(g取10N/kg)求:

(1)有用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若工人用此装置匀速提升其他货物,测得拉力大小为300N,额外功占总功的20%,工人提升货物的重.

2、芳芳一家利用国庆假日到贵阳玩,汽车行驶了一段时间,他看到了如图1所示标志.

7 / 10

(1)在不违规的前提下,若汽车以最快的速度行驶,从如图的标志牌到贵阳需要的时间是多少min?

(2)若以如图2所示的速度行驶1.5 h,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km?

8 / 10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C 2、C 3、C 4、D 5、C 6、A 7、D 8、D 9、A 10、D 11、D 12、C 13、B 14、C 15、B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熔化 放出

2、重力 地球 吸引 万有引力 3、惯性 增大

4、运动状态 惯性

5、物体的形状 物体的运动状态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

9 / 10

2、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均匀受热 -6 ℃ 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晶体 0 固液共存态 4 小亮的实验过程中能使试管内物质的温度升高较慢,便于记录试管内物质各个时刻的温度及状态变化,不过需要较长的时间 2、匀速直线运动 乙 直线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1)900J;(2)75%;(3)720N. 2、(1)72min.(2)120km.

10 /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