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和日本两国的环境会计对我国环境会
计发展的启示
自人类进入工业开始,先进的现代工业在给人类提供丰富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造成了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在一次又一次的由工业造成的环境污染灾害发生后,部分西方经济学家、环境学家、社会学家和生态学家开始研究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
环境会计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着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而出现和日益成熟的会计分支。目前发达国家的会计界在环境会计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发展,并在会计实务中广泛实践。近年来,环境会计开始逐步得到我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了解和重视,但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定型的实践模式,适当的借鉴发达国家的环境会计发展成果有利于形成适宜我国实际国情的环境会计。
下面就以加拿大和日本为例讨论其对我国环境会计发展的启示。
一、加拿大的环境会计现状:
二战之后,加拿大在制造业、采矿业及服务业等行业的迅速发展已经使加拿大从一个农业经济发展国家发展成为一个工业化、城市化的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日益显著,迫使开始重视环境整治。同时,加拿大的民众也对自身生存环境日益关注。这样,在及社会各界的合作下,企业和公众环境保护的意识得到大幅提高。加、会计师协会、学术界和企业分工合作,推行企业环境会计,从而在全社会促进了环境会计的实施和推广。
加拿大在推行环境会计的同时,还制定和实施了详细的“绿色计划”。“绿色计划”是加拿大联邦经过全国范围的广泛咨询和讨论后于1990年由联邦发布实施的。该计划全面反映了加对解决国内和全球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基本立场和采取的战略对策、行动措施,是加拿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计划分为八个领域: 1. 空气、水喝土地资源的保护(包括保护自然资源、降低有毒及烟雾排放量等); 2. 发展可持续的再生资源(包括可持续发展农业、林业、渔业等); 3. 保护自然生态和物种(包括建立占加拿大面积12%的生态保护区等); 4. 保护北极生态环境(开发北冰洋区域的环境战略);
5. 全球环境安全(包括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臭氧层,控制酸雨排放及环
境保护方面的国际合作);
6. 可持续发展决策(包括建立环境信息库,加强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教育等); 7. 评估联邦现有的环境方面的法令、条例(包括评估、修改联邦现有
的环境方面的法令、条例;改革现有的环境评估过程;建立可持续发展基金等);
8. 环境事故预报与预防(包括建立灾害性天气预报系统等);
此外,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在环境会计方面做得一系列努力,也对加拿大的魂晶问题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在环境会计领域出版了许多研究报告,并在制定环境会计的准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二、日本的环境会计发展现状:
在太平洋的另一端,岛国日本在环境会计的实践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日本为了推动企业的自主环境保护活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广泛普及多方实践
企业环境管理机构日臻完善,企业环境会计日渐普及。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企业引进欧美各国环境管理经验,组建环境对策部,为环境会计开展构建了管理机构。到1992年已有80%的企业设立了环境部。2002年东洋经济新报社对日本508家上市企业的调查显示:①环境部在企业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显著。20.4%的企业环境部受到“高度重视”,52.8%“比较受重视”;②88.4%的企业将环境管理的优劣作为评价企业业绩的主要指标;③实施环境会计已成为企业环境部的重要课题。2000-2002年实施环境会计的企业从356家增至573家,所占比率从13.2%增至19.3%。如纤维制品业的三菱公司,将环境会计制度化作为当前环境部的最重要举措。日本电信电话、名古屋铁道、大日本制药等企业,也都将实施环境会计列为环境部的前三位工作。
2.信息公开备受关注、民间共同推进
日本企业公开环境信息,已成为环境会计发展的重要特点。和民众合作监督日本企业公开环境信息。除了非常重视环境信息的披露外,日本企业在实施环境会计的方面有许多值得他国借鉴的举措:
加强企业环境会计控制职能,也已成为日本企业实施环境会计的重要举措。多数日本企业加强了成本与收益的计量。按照环境省《2002年环境会计指南》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步将环保成本分为7大类:业务领域成本、供应和消费中产生的环境影响成本、管理活动成本、研发成本、社会活动成本、环境损伤成本、其他成本。各企业在采取环境对策的基础上,用金额计算出环保投资费用及其经济社会效益。这一举措使企业更加注重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平衡关系。日本企业还非常重视取得ISO14001认证和健全企业管理。为全面实施ISO国际环境标准,日本企业也逐步健全了内部环境管理。
日本企业还通过健全环境会计信息系统,为环境会计的开展创造条件。在日本环境省2002年公布的《环境会计指南》中,对对环境会计信息的质量做出了规定。企业在明确环境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后,能在实践中有更清楚的指导。而环境报告书也已成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载体,企业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书》更是成为新时尚。
日本随着《新环境基本计划》的实施,在推进企业环境会计过程中逐渐形成共识:单靠企业自愿和主动性还不足以推进环境会计的顺利开展,还必须逐步完善实施环境会计的保障体系,为实施环境会计提供政治保障。
三、我国环境会计发展的启示
从加拿大和日本的环境会计发展成果来看,我国的环境会计还有很多需要努力和改善的地方。我认为,要建立中国特色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环境会计,需要从三方面入手:、企业和民众。
和注册会计师协会首选要出台环境会计的相关法律、法规,完事环境会计的准侧和执行标准,并制定详细的环境保护计划,为环境会计的推广和环境保护的行动提供依据。其次,要依靠传媒的力量普及环保知识,使环境保护深入人心,让广大民众建立起环保意识,并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来。再次,为环境会计的实施提供社会保障。(1)强化监管。为加强企业环境会计的宏观管理,除制定实施相关法律法规外,还颁布实施一系列与企业环境会计有关的
准则、指南、制度、标准等。(2)开展第三者机构审计。使环境会计的审计作为反映企业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此外,还应该积极推进环境会计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更多其他发达国家环境会计的发展成果。
企业作为实施环境会计的主体,应该勇于承担起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责任。企业不应只局限于眼前利益,而忽视经济快速发展给环境造成损害,企业应该从长远的利益考虑,积极引进环境会计,在企业内部加强环境会计控制职能,根据环境会计的准则制定相应的成本核算体系,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的相关立法和准则,并接受社会的监督。
民众应该自觉地关注环境保护,并从自身做起,使环境保护成为一种生活习惯,除此之外还应该行使作为一名公民应尽的义务——监督企业是否做到对环境保护做出的承诺,并在企业做出对环境有所破坏的行动时,通过合理途径举报或制止该行动。
我国的环境会计刚刚起步,面临巨大挑战。除了在计划、实施上有许多空白和漏洞外,国家、民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不强是推动环境会计发展的最大障碍。由于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经济还任重道远,不过,环境问题已经有所抬头,和社会也已经意识到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环境会计的相关立法和法规会相继出台并日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