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医学教育2012年8月第2o卷第4期 电话:029--82657860 E-mail:xbyj@mail.xjtu.edu.cn 这些都向我们表明着一个事实:急需了解这些新发传 染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护理等相关知识和国外已出 二职业型师资(双师型教师),使传染病学教师的综合 素质和授课能力得到提高。 作为教师自身,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传染病医学教 现国内未见报道的新发传染病预防知识,作好相关知 识储备。本科制定的双语教学的初步目标:在不影响 师,首先必须要有强烈的奉献精神,高度的责任心,没 有一定的责任心,是很难成为优秀教师的。其次,教师 必须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因为医学发展迅速,知识更 新快,人们获取医学知识途径既多又直接(包括医学知 专业知识学习的前提下,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积 极性,通过双语教学的训练能达到阅读原版英语教材 及相关英文文献。远期目标是:全面提高医学生专业 识讲座、书籍、杂志、通信、互联网等形式),这要求传染 病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和钻研,只有自己不断进取,才能 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 我国加入WTO以后,各领域国际交流日益增多, 英语的读、写、听、说能力,使英语成为他们一种有效的 工具,更好地吸取新知识和国际经验,了解本领域和整 个医学发展趋势,开阔其眼界,从而使他们终生受 益 4l。 参考文献: 医学更是如此。因此,对医学工作者而言,除精通医学 专业知识外,熟练掌握外语(主要指英语),能用英语进 行学术交流,让国外同行了解国内医学现状,对于及时 [1]孙树丰.新发传染病的出现及应对措施[J].中华临床与卫 生,2004,3(2):126—127. 吸收国际学科进展显得极为重要,学习有传人我国的 可能且在国际上罕见的新发传染病,如:wNV脑炎、 [2]魏屏,贺永文,揭盛华,等.顺应现代教育理念创建新的 裂谷热、人猴痘。与此同时一些新发传染病,如埃博拉 出血热、拉沙热、疯牛病、尼派病毒脑炎、汉坦病毒肺综 合征、侵袭性链球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毒性休克 综合征、猫抓病,在国外已发生,也有出入我国的可能。 传染病学教学模式[J].医学与社会,2008,21(2):5o一53. E3]韦献飞,韦文洁,唐荣兰,等.新形势下预防医学教学工作 的探索[J].广西医学,2007,29(7):1124—1125. [4]彭仕芳,傅 蕾,鲁猛厚.传染病学双语教学的现状与实 践[J].医学临床研究,2007,24(10):1805—1807. 微生物学检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王俊平,王 昕,孙 鑫,路园园 (乌鲁木齐民族干部学院军医训练大队,呼图壁831200) 摘要:微生物学检验是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通过总结作者近年来在微生物学检验教学中 的经验,以突出教学改革的特色和规律,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尝试在微生物学检验中开展讲习 合一教学,突出综合性实验、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构建综合评价的考评方式,旨在夯实学生基础理论知 识,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基本操作能力及知识自我再造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素质以适应新形 势下对检验医学专业人才的要求。 关键词:微生物学检验;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769(2012)04—0759—03 微生物学检验是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很强的学 科,是检验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其学习效果的检验 据[1]。为了更有效的完成检验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 作者从2009年开始对微生物学检验实训内容及考核 除通过理论和实验考试考察其“三基”的掌握程度外, 更重要的是看学员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能否正确处理 方式进行了教学改革,优化教学内容,实行讲习合一授 课,突出综合性实验的有效性、增强第二课堂的针对 性、实行综合评价的考评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 报告如下。 各种感染性标本并通过系统的检验方法,及时、准确地 对临床标本做出病原学诊断和抗菌药物敏感性的报 告,为临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诊疗和预防提供科学依 收稿日期:2012—03—31 1优化教学内容。实行讲习合一授课 在微生物学检验实验项目中验证性实验占了很大 的比重,而以往针对这些实验一般是理论课上讲授,然 后单独安排实验课进行操作、练习,这样一方面会导致 ・ 作者简介:王俊平(1978),男,本科,讲师。 759・ 西北医学教育2012年8月第20卷第4期 电话:029--82657860 E-mail:xbyj@mail.xjtu.edu.cn 理论课和实验课对部分知识内容进行重复讲解,另一 方面也会使理论课和实验课出现一定脱节,削弱了学 生对这部分知识的连贯性掌握。 将微生物学检验课程中一些适合讲习合一的内容 抽提出来,如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理化因素对细菌的影 响、细菌的分布、细菌染色等,进行讲习合一授课,将理 论知识引入实验操作课堂,教师可以边讲解、边示范, 学生可以边听讲、边练习,使操作更具完整性、系统性, 克服了理论课与实验课脱节的缺陷,使当堂的实验能 够立即联系到相关理论,有效地促进了理论知识向实 践能力的转化。 2强化技能,突出综合实验的有效性 综合实验安排在微生物学检验课程的后半段教 学,在学生已具备一定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 础上,对学员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进行综合训练的一 种复合性实验。目的在于锻炼学员综合应用微生物学 知识的能力,培养学员正确分析和解决临床各种感染 性标本的能力。 为了体现综合实验的综合性和培养学员的创新能 力、实践能力、合作精神,我们检验教研室通过多次集 体备课讨论研究,同时结合目前临床检验科细菌室实 际情况,安排培养基的制备、脓汁标本和粪便标本的细 菌学检验、抗生素敏感实验三个实验项目组合为一个 综合实验,计划学时15学时。这三个实验项目前后彼 此联系,综合性强,体现出临床细菌室日常的主要工作 项目。实验时给定临床模拟标本,提出目的和要求,由 学员自行设计合理实验方案。第一次和第二次课安排 培养基的制备,制备的培养基包括基础培养基、营养培 养基、肠道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肉 汤培养基等;第三次课、第四次课和第五次课安排对所 给的脓汁标本、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学检验,其中所用到 的培养基全部是学员第一、第二次课所做的培养基。 抗生素敏感实验安排在第五次课穿插进行,主要针对 学员培养鉴定出的病原性细菌。实验过程中各小组在 实验报告上做好每一步记录,以便分析、总结。由于整 个综合实验操作比较复杂,前后衔接非常精密,教员需 在旁边全程进行监督指导。并最终得出结果,为学员 下一步临床实习尽快进入角色打下坚实基础。 3拓宽视野。增强第二课堂的针对性 微生物学检验第二课堂在总体设计上与传统的第 二课堂相比,内容注重体现专题性、综合性、实践性和 开放性;形式注重体现学员的主体性、探索性、合作性。 教员也由原来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变为学习的设计 者、组织者、指导者。 3.1举办知识竞赛,服务课堂教学 第二课堂引入知识竞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互 ・76f1・ 动性、兴趣性、连贯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 质_2],因而专业知识竞赛是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微生物学检验竞赛活动的开展,要精心设计、充分 准备、周密组织、灵活控制,并充分调动班干部和大多 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竞赛可设必答题、抢答题和观 众答题等,内容涵盖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和药理学等 相关学科内容,既服务本学科,又适当向其他学科延 伸;既要重视巩固基础,又要紧扣学科前沿;题目灵活, 重点突出,面广意深。由于知识竞赛以其喜闻乐见的 竞赛方式,广泛的参与面,设计多样的题目类型,因此 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运用能力,而且 能够增进专业教师、教辅部门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 通。 3.2进行典型病例讨论,巩固理论知识 典型病例讨论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教学方法,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为此我们专门编写了 《微生物学检验病例集》,典型病例的选择可利用各种 文献资源,教学参考书和典型病例集,搜集、整理。筛 选与微生物学检验教学内容相关的临床各种微生物感 染性疾病,最后依据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要求选出适合 的最佳病例,力求选出实用性较强的典型病例并有效 防止偏、难、疑病例,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所必 须的知识内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对病例的 分析讨论,让学生掌握所学的微生物基础知识和临床 知识。病例中问题的确定应紧密结合病人的临床症状 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形成一个有序递进的学习引导。 由于病例讨论需要学生具备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 力,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查阅、图书馆阅读有关资料弥补 “知识链”的不足。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信息并综 合、归纳、分析的能力。 3.3指导学员查阅文献,练习综述写作 抗生素在临床用药中使用频率较高,在预防各种 感染性疾病应用中越来越广泛。但临床少数医生滥用 和过度使用抗生素现象比较突出,以致在严重感染应 用抗生素时效果差,甚至导致耐药菌株播散,致病菌发 生改变和医院内感染率增大等问题的出现l3]。为了增 强学员对目前细菌耐药性的认识,在讲授完细菌对抗 菌药物敏感试验一章后,教员首先利用很短的时间,先 给学员简单介绍科技文献的查阅方法,如何写科技综 述文章以及综述文章的用途等,然后给出一些有关细 菌耐药现状分析、对策、临床常见耐药菌检验等题目, 要求每个学员选择一个题目或自定题目,在一定时间 内完成资料查阅并写出综述。综述完成后组织学员针 对综述内容相互间进行讨论交流,教员最后再进行讲 评。通过这个阶段的训练,使学员开阔视野,了解到国 西北医学教育2012年8月第20卷第4期 内外细菌耐药领域研究工作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 对课本内容进行有益补充;同时使学员初步掌握文献 资料的查阅、整理和分析方法,为以后开展研究工作打 下一定的基础。 电话:029--82657860 E-mail:xbyj@mail.xjtu.edu.cn 从物品准备、实验操作、沟通技巧的运用等都可以让学 员有一个技能培养的空间,这种实验教学法将教员由 传授型转为指导型,将学员由被动接受验证型转为主 动参与探索型,有助于充分调动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和 创造性,有助于提高学员处理微生物标本的临床实践 4构建综合考评的评价方式 微生物学检验课程试行理论课与实验课分别考 能力。另一方面,综合实验是以小组为单位,成员互相 提出设计方案,共同收集资料、实验物品准备、实施操 作方案。实验过程既又协作,将单独学习变为合 作学习、个体竞争转变为小组竞争、被动学习转变为主 动学习,因此又有助于培养学员的团队合作精神,高效 核,采取综合评定的方法来确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其 中理论课占6O ,实验课占4O ,改变以往依据一 次理论考核及一次实验总考核进行评定成绩的方法。 通过这种方法来综合评定成绩,学生对实验部分重视 度提高,学习态度有较大的转变。实验课的考核成绩 分为3大部分,第1部分为单元测验,占40 部分为作业和实验报告,占25 ;第2 ;第3部分为课终实 快速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增进了学员间、 师生问感情。 第二课堂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和教师的综合能 力。通过在微生物学检验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 动,一方面弥补了课堂教学学时数偏少的难题,增加了 学生的自主实践的机会,使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 而改变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从属地位,激发内在的 验考核,占35 。其中单元测验又分为细菌革兰氏染 色、抗酸染色、细菌接种与分离技术、球菌的常规检验、 肠道杆菌的常规检验、肥达氏实验、抗生素敏感试验, 共进行7次小测验,所有小测试及课终实验考核均依 据实验量化考评细则采取量化考核的方法。由于测验 和作业成绩占实验成绩的65 ,这就要求学生不能 只靠一次性实验考核取得高分,也可避免偶然事件影 响考核成绩。同时要求学生处理好理论部分与实验部 分的关系,每名学生需持之以恒,刻苦学习,才能取得 较好的实验成绩。 5结语 科研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开设第二课堂,对于任课教师 来说,既是动力也是压力。学生的求知欲可以激发教 师的授课热情,但也迫使他们不仅要熟悉本专业的理 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还要熟悉了解非本专业的理 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真正体现教和学两方面的影 响和促进,可谓是“教学相长”。 虽然我们对微生物学检验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 效果,但检验医学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仅 靠一门课程是远远不够的,检验专业相关主干课程的 改革还需要更加深入。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培养学生的 创新意识、创新品格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模式,为培 养高素质的创新型检验医学人才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从两届检验班次微生物学检验课堂教学的情况来 看,无论是教学督导办还是教师和学生等各方面反馈 回来信息都是给予充分肯定的。该课程还被学校评为 2011年度校级优秀课程。学生专业课理论成绩和实 验成绩都较往届学生有了一定的提高。 讲习合一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实验效果。实行讲 习合一教学,由于理论部分和实验部分的连贯性教学, 可避免传统实验教学对某一实验项目所涉及专业基本 E1]刘运德.微生物学检验(Fff二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3:5. 理论和原理的重复讲解,优化了授课内容,提高了教学 的效率,一定程度上也增加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练习的 时间,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果。 E27白玉江,金E33常松.第二课堂是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 径r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22):2769—2770. 综合实验教学提高了学员临床实践能力和合作精 神。在传统单纯的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各种操 作单独进行,综合性实验要求学员亲自动手设计方案, (上接第716页) 松.抗生素滥用与细菌耐药的对策EJ3.中国医药导报, 2009,6(2):138—139. 参考文献: 因此,我们认为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 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勇于探索和实践,才能总结 出该方法的适用性,从而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这既 [1]陈驰.强化对大学生改革创新精神的培养EJ].继续教育 研究,2010(6):172—173. E2]夏玉成.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与实践F-J].学位与研 究生教育,2008:366--371. 符合教育规律,也符合成才规律,在实践中也可以取得 很好的教学效果。 [3]王勤.讲授《生物化学》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 76] ・ 育,2000(5):48—5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