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澳门特别行政区《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讲(1月14日) 每日一讲:
(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 A.劳动人民的世界观 B.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C.为全社会服务的世界观 D.新兴阶级的世界观 正确答案:B 2、党的自主、自力更生为主和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的哲学依据是(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C.同一性和斗争性 D.内因和外因 正确答案:D
3、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是( )。 A.又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表现形式
C.从属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并同这种斗争交织在一起的 D.高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 正确答案:C
4、量变和质变的辩证转化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 )。 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前进性和重复性的统一
C.连续性和阶段性(飞跃性)的统一 D.直线性和循环性的统一 正确答案:C
5、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 )。 A.一般方法 B.经验材料 C.理论结论 D.具体方法 正确答案:A
6、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是( )。 A.又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表现形式
C.从属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并同这种斗争交织在一起的
辩证关系的原理。 )
D.高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 正确答案:C
7、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特点表现在( )。 A.实践性 B.科学性 C.性 D.开放性 正确答案:A 8、“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这是( )。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正确答案:C 9、“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正确答案:D
10、认为正确或错误的意识都是对物质的反映是( )的观点。 A.诡辩论 B.唯心主义 C.不可知论 D.唯物主义 正确答案:D
11、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界定的。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正确答案:A 12、“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逐渐扩展,达到的目标。”这体现了( )。
A.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原理 B.质变形式非爆发式的原理 C.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的原理
D.质、量、度三者关系的原理 正确答案:A
13、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的是( )。 A.时间、空间可以离开物质自己运动 B.时间、空间不随物质运动的速度而变化 C.时间、空间是主观精神的表现形式 D.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 正确答案:D
14、事物的质是指( )。 A.构成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 B.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C.一事物区别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D.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等规定性 正确答案:C
15、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 )。A.是否整体地看问题 B.是否承认事物在运动
C.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是否承认事物的质变 正确答案:C
16、哲学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在于( )。 A.适应时代的需要 B.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 C.反映劳苦大众的需要 D.适应思想创新的需要 正确答案:A 17、“人的意志高于一切,决定一切”的观点是(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正确答案:D
18、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正确答案:A
。 ) )界定的。
19、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 )。 A.辩证统一的关系 B.因果关系
C.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D.等同关系 正确答案:A
20、我党一贯倡导并长期保持的优良学风是( )。 A.艰苦奋斗 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 D.勤俭节约 正确答案:C 21、“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体现的哲理是( )。 A.要重视外因的作用 B.要重视内因的作用
C.要重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D.要重视外因通过内因作用 正确答案:C
22、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 )。 A.一般方法 B.经验材料 C.理论结论 D.具体方法 正确答案:A
2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 A.主要内容 B.理论基础 C.核心部分 D.实质和灵魂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