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文章编号:1 005—6033(2007)09-0297—02 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ECONOMY 2007年第1 7卷第9期 收稿日期:2006—12-14 由晋中某矿透水事故浅谈矿井水的舫治 相德英 (山西省煤炭地质公司,山西太原,030045) 摘要:根据晋中某矿透水事故及这几年实际工作经验,指出目前山西矿井水的防治 重点在于加强井下探放水工作。 关键词:透水事故;探放水;安全生产 中图分类号:TD74 文献标识码:A 田内2号、9号、1O号、ll号煤层,设计生产能力9万 ,核定能力9万 。 同时开采2、9号煤层,共有2个坑口分别开采,一坑开采F1断层以南的 9号和F1断层以北的2号煤层,二坑(该矿附属井)开采F1断层以南的 近年来煤矿生产透水事故时有发生,小则造成停产,大则造成重大 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从抢险救灾、治理、恢复的难度来说,矿井突水比 瓦斯爆炸难度大得多,必须排水、清淤,而且由于浸泡、排干,造成巷道的 不稳定,必须支护后才能复产。因此,研究矿井水的防治具有重要的现实 意义。笔者曾应邀参加晋中某矿透水事故的现场分析讨论会,结合这几 年来为煤矿服务的实际经验,浅谈自己对矿井水防治的一些看法。 2号煤层。采用斜井开拓,采煤方法为短壁式采煤方法。矿井涌水量:一坑 为280mGd,最大涌水量为460mS/d;二坑为60m /d。 1 晋中某矿当时的生产状况 该矿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建井并投产,为乡办煤矿。批准开采井 0—2该矿水文地质条件 从区域看,该矿位于太原断陷盆地东南部,沁水盆地西侧。地表水属 黄河流域,汾河水系。其岩溶地下水属洪山泉域。该矿主要含水层为中奥 0…0…0…c…0‘u…桩。在敷设电缆时,在保护板上500 am处设置有文字说明的警示带。这 样可大大降低事故的发生几率。 (4)针对巡视周期长的问题,修改巡查制度,变更巡查频度,由运行 人员合理、科学地制定巡视计划,发挥各人的主观能动性,做到满负荷无 周期巡视。10kV电缆线路为每月巡视一次,重大节日增加特查、夜查的 海报及画册,明白损坏电力设施所受到的伤害和所负的责任。 (8)举办电力设施保护的知识讲座。电缆管理部门组织宣教小组,上 门为市政建设施工单位举办电力设施保护讲座,讲授电力设施保护的有 关知识,使参加讲座的人员都能受到深刻的教育,加强电力设施保护意 识。 频度。聘请退休工人作路面巡查,做到外力破坏频发的地区每天都进行 巡查。制定危险点控制的“四定”(即定人、定量、定时间、定内容)巡查方 案,同时加强运行监护工作,做到24 h不间断巡查,并在我们所辖电力 电缆线路密集的市政施工现场设置临时护线值班室。实行专责人负责的 层级管理,并明确规定各自的责任,使外力破坏控制在最低程度。 (5)监督施工人员按要求施工。配备有关验收规程,加强人员培训, (9)严格追究违章者的责任。对违章在电缆走廊上修建的建筑物,应 拟函给有关单位,并争取城市监察部门的配合,及时清拆。发现违章施工 威胁或破坏了电缆设施的单位或个人,及时发出隐患通知书。对屡次造 成外力破坏事故的单位,一方面通过新闻媒介进行现场曝光:另一方面 致函其上级主管部门通报事故,责成其负起责问义务;同时,召集事故责 任单位开会,分析事故原因及责任,重申电缆设施保护的重要性。 制定相应责任制度,做到谁验收谁负责,发生问题追究责任。 (6)加强安全措施交底及线路监护工作。电缆运行人员应增强自我 保护意识,以书面形式向管线施工单位进行电缆走廊的安全技术交底。 强调“凡在涉及电缆保护区范围内的施工,必须有施工保护方案,并且须 4结语 随着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电缆数量将不断增加,特别是低压电缆, 经电缆管理技术部门审核确认后方能实施,施工前须与电缆管理部门联 系派员前往施工点,确认电缆位置及在该员的监护下方能施工”。只要预 防措施做在前,就能及时制止危及电缆设施安全的事件。 (7)积极进行《电力法》和《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的宣传活动。电缆管 理部门协同广告公司专门设计海报及宣传小画册,每年在市中心繁华地 段进行一次护线宣传活动,并派发至每个涉及电缆线路的施工工地,使 那些日夜奋战在施工工地无暇听广播、看电视的工人们能直接看到宣传 但相应的台账资料不够完善,数据不够准确。为此,下一步我们将探索如 何利用微机进行运行管理,建立起数据准确,便于查询的电子台账,从而 实现运行管理的自动化,以适应电力事业发展的需要。 (责任编辑:邱娅男) 第一作者简介:崔晋军,男,1977年8月生,1998年毕业于太原市电 力学校,助理工程师,太原供电分公司,山西省太原市,030001. Analysis on the Accidents of Power Cable Breakage by External Factors and the Preventive Measures CUI Jin-jun,ZHOU Yi ABSTRACT:Through analyzing statistically on the high-voltage cable accidents during 2004—2005 in a section of Taiyuan City,this paper draws a conclusion that the external factors are the main reasons of the power cable faultsand .based on this,puts forwards some concrete preventive measures. KEY WORDS:power cable;breakage by external factors;preventi‘ve measures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陶统灰岩,其水位标高为928.00 m左右。太原组碎屑岩夹碳酸岩岩溶裂 隙含水层、二叠系碎屑岩类含水层均属含水性弱的含水层;第四系孔隙 水含水层属富水性中等的含水层。 井田呈倾向北东的单斜构造,倾角8。 。。井田内断层Fl为正断层, 起,死亡90人。仅就山西省来说,2006年发生矿井透水事故至目前已有 5起,其中临县胜利煤焦有限公司樊家山井“3・l8”事故死亡28人,大同 左云县新井煤矿“5・l8”事故死亡56人在全国影响极大。在矿井水文地 质不清的情况下盲目开采,越层越界开采,破坏防隔水煤柱,已有水灾预 走向为NE向,据井下采掘发现遇到Fl正断层时,有淋水和渗水现象, 故推断该断层为导水断层,但不影响生产。 可采煤层为2号、9号、lO号、l1号煤层,2号煤层属顶板进水为主 的孔隙裂隙充水矿床,矿井涌水量不大,井田东北部煤层底板低于奥灰 岩溶水位标高,通过计算,奥灰突水系数小于有构造破坏临界突水系数 O.06MPa/m,奥灰岩溶水对井田2号煤层开采无影响,井田内2号煤层水 文地质条件为简单类型。 9号、lO号、l1号煤层属顶板进水为主的岩溶裂隙充水矿床。井田内 东北部l1号煤层最低底板标高640.00 m,低于奥灰岩溶水标高928.O0 兆而未采取措施,雨季“三防”工作不落实等血的教训值得反思。 2005年以来发生的l6起特大透水事故,属老空水的有l2起,死亡 382人;属断层突水2起,死亡26人;属溶洞透水2起,死亡48人。从以 上统计.-3- ̄看出,老空积水是主要水害之一。就山西省情况来说,除部分 矿属奥灰水带压开采以外,大部分矿井不存在奥灰水带压开采问题。由 于山西地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加上特殊的地理环境,导水断层除对部 分矿影响较大外,大部分矿井不影响正常生产。因此,老空积水是主要水 害。防止老空突水事故的最有效的办法仍然是“加强探放水”工作,这一 工作必须引起各部门的充分重视。 随着各产煤市县进行煤矿资源整合,本着“整合后是一家,既往不咎, 确实指导煤矿安全生产,有利于设计部门按实际进行设计”的原则,我们 进行了资料收集,而收集的图纸说明某些煤矿以前确实存在“越界开采” 问题。整合的矿和被整合的矿的现有生产资料已基本清楚了,但哪些古 空区有没有积水,哪些私采滥挖已被炸毁小煤窑的无法了解其采空区有 没有积水,这一问题不解决,矿井透水、淹井事故必不可避免地要在煤炭 行业重复出现。 m,井田内可采煤层大部分高于奥灰水位标高。 通过计算,井田内9号煤层最低点突水系数小于有构造破坏的临界 突水系数O.06MPa/m,属带压安全区;10号,l1号煤层最低点突水系数 分别为0.063 MPa/m,0.073 MPa/m,有奥灰突水安全隐患存在。 3矿井突水过程 该矿突水当日掘进白班在井田中南部掘进9号煤层巷道时,发现掘 进面煤层较周围有潮湿的痕迹,当即报告了值班矿长,值班矿长下坑调 6矿井突水的防治措施 煤矿主要防治水技术包括:一是井下防水煤(岩)柱留设,二是井下 探放水,三是疏干降压开采,四是含水层改造与隔水层加固,五是建防水 闸门与水闸墙,六是雨季来临前要及时清理地面防洪沟渠,做好地面塌 查后,命令暂停掘进,井派专人在现场观察。下午5点3O分,掘进工作面 开始渗水,并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l8点lO分涌水面迅速扩大,大量水 涌人矿坑,至 上井下全部淹没。由于撤离及时,撤退过程中只有3人受 轻伤。 4矿井突水原因分析 该矿于突水的第二日即联系水文地质技术人员到现场研讨。经现场 分析,大家认为目前9号煤层开采地段无大的断层,据掘进工作面值班 人员介绍煤层先潮湿,而后出现滴水、淋水现象,且淋水由小变大,最后 导致涌水淹井。随后现场观察,斜井简可闻淡淡的H 气体味。经查阅资 料井分析研讨后,大家认为相邻矿井(因证照不全,安全设施不到位等原 因于一年半以前关闭)越界开采至本井田中南部、停产后积水是造成本 次煤矿透水事故的主要原因。试想本矿一坑开采时井下涌水量280 mVd, 最大涌水量46Om3/d; ̄.坑开采2号煤层,涌水量60m 。相邻已关闭矿 陷坑、裂隙等填埋工作,防止洪水危害矿井等。 针对山西省的具体情况,在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时要特别强调 “井下探放水”工作。我们以前编制的每个报告里都提到过“有疑必探、先 探后掘”的八字方针。就以前而论,除了国有大矿及县营煤矿以外,村办、 乡(镇)办煤矿是否有自己的“探放水”设备及配套人员值得怀疑。 各矿在有突水危险处留设防水煤柱,建立强有力的排水设施,建防 水闸门、水闸墙及留好边界煤柱,不越界开采的同时,针对以前大小矿一 起上、乱采乱挖、古空区、采空区不明、积水不明的实际情况,应尽力调查 了解各关闭小矿可能的范围,建立自己的探放水队伍,购置设施设备,配 备经培训合格的人员,真正做到“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 采”。当然,各地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以片为单位、以乡为单位、煤矿少 且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县可以以县为单位建立“探放水”专业队伍。只有 井开采9号煤。若以280m 的涌水量计算,10d为2 800m3,100d为 28 000 m3,一年半是多少呢?加上雨季增大的涌水量及各种复杂因素,本 矿9号煤层又处于相对邻矿的较低处,其结果可想而知。处理的结果证 实了我们的判断。 加强了“探放水”工作,才能采取确实有效的措施,才能真正达到“预测预 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十六字方针的要求,才能从根本上解 决矿井透水问题。从而避免矿井透水事故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 5对事故的反思 近年来各地发生了多起淹井事故:2005年全国发生矿井透水事故 109起,死亡605人;一次死亡1O人以上l3起,死亡360人。2006年1 (责任编辑:胡建平) 第一作者简介:相德英,女,1964年生,1988年毕业于焦作矿业学院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工程师.I【J西省煤炭地质公司,山西省太原市朝 阳街75号,030045. 月—4月份全国发生透水事故24起,死亡108人;一次死亡3人以上l2 Talking about the Prevention of the Mine Water from the Water-transmission Accident in a Coal Mine of Jinzhong City,Shanxi Province XIANG De-ying ABSTRACI’:According to the water—transmission accident in a coal mine of Jinzhong CityShanxi Province。and the ,working experi ences in the recent years,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key point of he current prtevention of the mine water in Shanxi t)revince is strengthening he twater detection and water release in he tmine. KEY WORDS:water—transmission accident;water detection and water release;safety in prod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