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研究・ 2013年9月第20卷第27期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围术期的康复护理 刘桂玲 张水兰z 1.河南省开封县中医院,河南开封475121;2.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开封475001 【摘要】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围术期的康复护理。方法对2011年3月~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58例 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术前功能锻炼指导、术中评估指导、术后全面细致的康复护理及m院指导,在『叶J院时 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状态进行评估,观察护理效果。结果58例患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2年,根据美国膝关节 学会评分(KSS),全膝关节置换术评分为76~94分,平均85分;功能评分为74~92分,平均84分。结论全膝关 节置换术患者经过围术期的全面康复护理,膝关节的功能恢复非常显著。 『关键词1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3)09(c)一0096—03 Th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f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in perioperation LIU Gui—linf ZHA NG Shui—lan 1.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Kaifeng County in Henan Province.Kaifeng 475121.China;2.The First Hospital Affili— ated to Henan University,Kaifeng 47500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dicuss th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in perioperation. Methods 58 patients undergone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admitted into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 l to May 2012 were selected.They were provided with functional exercise guidance before surgery,assessment guidance during surgery,con— siderat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and discharge instruction after surgery.The functional status of these patients knees was assessed when they left hospital,and nursing effect was observed.Results All participants were followed up from 6 months to 2 years after discharge,with referenee to American knee society score(KSS)of total knee arthroplasty,the scores of 58 patients was from 76 to 94 points,with an average of 85 points.In the aspect of functional status,the scores varied from 74 to 92 points,with an average of 84 points.Conclusion The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 pa— tients afte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in perioperation is of significance in functional recovery of the knees. 【Key words】Total knee arthr0p1asty;Perioperation;Rehabilitati0n nursing 膝关节由股骨内、外侧髁,胫骨内、外侧髁以及髌骨构 成,为人体最大且构造最复杂、损伤机会亦较多的关节。长 的不同特点施以不同方式的心理护理,使患者放下包袱,以 轻松的心情接受手术,顺利度过围术期,尽早康复回归社会。 1.2.1.2特殊准备①患者身体方面的准备:拍摄标准的膝 关节正、侧及髌骨60。轴位片,下肢全长负重位和非负重位 膝关节正、侧位片,了解膝关节病变情况及下肢力线;术前 模板测量估计应选的假体的大小:下肢血管应进行超声检 查,以便了解手术肢体血管病变情况;治疗慢性感染、皮肤 病,如龋齿、鼻窦炎、手足癣等;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 经系统的内科治疗以控制病情。②患者心理状况的准备: 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剧烈弹跳运动的人很容易损伤膝关 节,全膝关节置换术是使用人工生物材料置换膝关节中已 被破坏的骨和软骨的一种方法,是治疗骨关节疾病的主要 措施之一。通过全膝关节置换手术能缓解患者的疼痛,矫 正畸形,改善膝部功能。手术的效果不仅除取决于精确的 假体选择、精细的手术设计、精准的手术操作,还与围术期 的康复护理密不可分。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58例全膝关 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探讨全膝关 节置换术后围术期的康复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了解患者的精神状态以及以往手术后的精神反应情况,向 患者提供有关手术及康复训练的资料,使患者了解手术的 意义,自愿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最大限度地消除患者 选择2011年3月~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全膝关节 的紧张情绪。③制订功能锻炼计划,讲解并示范术后功能 锻炼的方法。④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痰、深呼吸 训I练。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置换术患者58例,其中,双侧膝关节同时置换者20例,单 侧膝关节置换者38例。年龄46~80岁,平均67岁:膝关节 1.2.1.3一般情况准备①根据患者的年龄等情况,对患者对 手术的耐受情况进行评估,术前做好各项常规检查,以及根 骨关节炎4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5例;平均病程9.5年 1.2护理方法 据内科病史所需要的特殊检查;②常规术前准备:备皮、备 血、做好青霉素和普鲁卡因皮试;③围术期用药:根据医嘱 术前半小时使用抗生素1次,术前1 d或术后使用抗凝药物。 1.2.1术前护理 1.2.1.1心理指导由于患者害怕手术的成功与否以及手术后 的愈合情况等,会产生焦虑、抑郁情绪,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 【作者简介】刘桂玲(1967一),性别:女;籍贯:河南开封;学历:本科;职 称: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外科护理 96中国当代医药CHINA MODERN MEDICINE 1.2.1.4术前康复训练仔细检查膝关节活动情况,有无疼 痛、关节僵硬、肌肉萎缩、膝部肿胀等,关节有水肿时先给 予消肿治疗。根据肢体情况,重点指导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2013年9月第20卷第27期 ・护理研究・ 以保持良好的股四头肌肌力。指导患者进行足趾、踝关节、 采用弹力袜、下肢静脉泵或口服阿司匹林、肝素等药物预 膝关节伸屈及直腿抬高运动以及使用拐杖行走的方法,指 导患者深呼吸、咳嗽及扩胸运动以锻炼肺功能。合理调配 饮食,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训练床上小便,正确抬 臀以防压疮。 1.2.2术后护理 防。⑤感染的观察和护理:感染是膝关节置换术后具有灾 难性的并发症,发生率为l%~2%。根据累及范围分为浅层 感染(未累及关节囊内)和深部感染(累及关节囊内);根据 起病时间及病程,分为早期感染、慢性或迟发性感染。密切 观察切口有无红、肿、热、痛等局部感染症状,护理人员要 注意保持患者伤口敷料的清洁干燥及引流管的通畅,一旦 污染及时更换。3 d后如果切口疼痛加剧,血实验室检查提 1.2.2.1手术后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患者安全返回病房后 给予床旁心电监护,监测患者的血压、呼吸、脉搏、血氧饱 和度,并且严密观察患者的面色、意识状态等。 1.2.2.2切口引流管的观察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切口敷料 的渗血情况以及引流液的色、质、量等。在引流过程中要保 持引流管的通畅,防止扭曲、折叠和堵塞,要每30分钟挤 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胸部x线示正常时,要 考虑切口感染。预防术后感染要严格手术操作和手术室环 境,围术期正规使用抗生素,尽量避免或缩短插导尿管时 问;出院时要告知患者防止膝关节的远期感染,及时治疗 牙周炎,扁桃体炎、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系统和皮肤感 压记录1次。要始终保持敷料的干燥,如果有渗湿.应当及 时更换,当引流量<50 ml/d时可以给予拔管。 1.2.2.3术后体位术后患者要去枕平卧6 h,术后为了避免 染。术后感染的治疗措施包括单纯抗生素治疗、切开清创 引流、关节切除成形术、一期或二期行假体再置换术。膝关 节置换术后并发症还包括血管损伤、皮肤坏死、假体周围 骨折、关节不稳、关节僵硬等。 1.2.3康复功能锻炼 小腿腓肠肌和腓总神经过度受压,患肢膝后垫软枕抬高, 术后3~5 d开始下床活动。 1.2.2.4并发症的护理①全身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包括 肺不张、坠积性肺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不齐、应激性 胃出血、电解质紊乱(最常见的是低钠血症)、尿潴留和尿 道感染等。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且根据患者的 个体差异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个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 进食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高粗纤维食物,以保持大 全膝关节术后功能锻炼主要以肌力、关节活动度和 步态训练为主。手术当天:麻醉未完全清醒时,被动屈伸 踝关节.操作者~手握住小腿下I/3处,另一只手抓住患 者足跟.稍用力使踝关节被动伸屈运动、内外转动,每次 10 min,每天5次阁。足底及小腿三头肌按摩,每次10 min, 每天5次。麻醉清醒及术后第1天:患者主动背伸、跖屈、环 转踝关节以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l0组/d,lO次/组, 10 s/次。使用小腿静脉泵,2次/d,20 min/次,使用14 d。术 便的通畅。②疼痛的护理:良好的疼痛处理不仅使患者感 到舒适,而且有助于术后患肢功能的康复。肌肉或皮下注 射止痛药的优点是花费低、使用方便,但不良反应较多,如 杜冷丁有可能引起呕吐、呼吸抑制、眩晕、血压下降等,而 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一般年龄偏大,应小心使用:由于注 射疼痛剂的局限性.近年来出现了患者白行控制镇痛的趋 势.最常见的是PCA.即经静脉给予镇痛药物,泵由患者控 制.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疼痛情况即时自行控制药物的剂 量.PCA的优点是患者自控,减少了患者的焦虑感,增加了 后第2~3天:膝关节主动屈伸练习,开始使用CPM机的 角度为30。~60。,2次,d,每次30 rain,根据患者病情每天 增加10。~30。。术后第4~5天:加强膝关节主动屈伸功能 及活动幅度,进行直腿抬高练习,坐床边屈膝训练,患者 坐于床边,双腿自然下垂,或尽早使用支具床边站立。术 后第6天:使用助行器或拐杖下床行走。行走时两腋拐与 患肢同步,先迈患肢再将健肢移至患肢水平,避免内八字p1。 要求术后1周屈膝≥90。,出院时达到屈膝100o~110。,过 伸5。~1O。。 出院后,功能锻炼的目的是增加患肢的膝关节活动度 和负重能力,进一步加强下肢平衡功能、本体感觉、肌力 安全感,不良反应相对少见,偶有恶心、呕吐、尿潴留等,出 现症状后可以暂时关闭PCA,缓解后可重新使用。对手术处 持续冷敷,每次30 min,每2小时1次ll1。③神经损伤的观 察和护理:全膝关节置换术神经并发症主要为腓总神经损 伤,发生率为1%~5%,多见于严重的膝外翻或屈膝挛缩畸 形的矫形过程中。损伤的原因有直接损伤、牵拉损伤和压 迫损伤.症状多出现在术后l~3 d.表现为胫前肌和拇长伸 肌功能障碍.37%的患者出现腓骨长肌乏力,87%的患者有 第一趾蹼区感觉障碍。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肢肢端感觉和活 动情况.一旦m现腓总神经损伤症状,应通知医生及时处 的训练,改善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①继续做好股四头肌、 胭绳肌的肌力训练,如坐位、仰卧位时的伸腿、直腿抬高, 俯卧位时的屈膝训练;同时加强膝关节屈伸活动的主动或 抗阻力训练,如手拉扶手下蹲、踏车、上下楼梯等训练。②进 一步加强患肢的负重训练,负重力量逐渐递增,直到可以 理.拆除加压外敷料或外同定石膏托,保持膝关节屈曲20。 ~完全负重为止。③加强行走训练,训练时抬头挺胸,双目平 视前方.臀部不要翘起。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康复训练 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训练量应由小到大。以不 引起患膝明 疼痛为宜;每日训练前要询问患者自我感 觉,有无不适反应,以判断运动量的大小;运动后要注意 膝关节有无肿胀情况;在训练行走时要做好安全保护,尤 30 ̄.以减少对神经的压迫和牵拉:使用踝足支架,保持踝 关节中立位,防止足下垂;经常进行踝关节被动功能锻炼, 防止继发性马蹄内翻足;按医嘱正确使用营养神经药物; 持续3个月以上无神经功能恢复者,可行腓总神经探查 术。④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及护理:为最常见的并发症, 如无预防措施发生率为40%~88%,术后应密切注意观察 其对于有膝关节不稳的患者;有较严重的屈膝障碍患者 夜间休息时可用石膏托固定于伸膝位,持续4~6周。 2结果 肢体有无肿胀及肢端皮肤的颜色、温度、有无异常感觉,有 无胸闷、呼吸闲难等情况,如果有以上情况发生要注意是 不是出现了上述并发症。对发生此类并发症的高危患者可 58例患者出院后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年, CHINA MODERN MEDICINE中国当代医药97 ・护理研究・ 2013年9月第2O卷第27期 平均1.2年:参照美国膝关节学会评分(Knee Socitety Score, KSS),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评分得分为76~94分,平均85 分;功能评分为74~92分,平均84分。 3讨论 满足日常生活工作及部分社会活动参与的需要【lo]。系统的 临床护理能明显提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正确率,帮助患 者较好地掌握相关的康复知识.显著提高功能锻炼的达优 率,有利于患者更好地康复,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所处的 不同时期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 工作的满意度,保证护理质量。 据国内相关报道,指导患者尽早进行功能锻炼可以预 防关节的粘连、挛缩 。患者使用拐杖或助行器3-6个月, 患肢应避免负重,但是要继续锻炼膝关节伸屈功能,练习 上下台阶,上用健足,下用患足,膝关节异常及时就诊。患者 要避免做剧烈运动,为了减少对膝关节的磨损,防止跌倒, 【参考文献】 f11孙勇军,杜渐.循证护理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叫.西部中医药,2012,25(1):81. 建议患者最好终身使用手杖,特别在外出时。指导患者加 强营养,多进食含蛋白质、维生素、钙、铁丰富的食物,增加 自身抵抗力,适当控制体重,以减少对关节的负重[6t。6个月 内,每月复诊1次,按时来院复查.有下列情况应及时就 诊:患肢出现胀痛,局部切口出现红、肿、热、痛。要及时治 疗全身性隐匿病灶,如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扁桃体 [2]陈丽玲,郑丽霞.双膝关节置换术病人围术期康复护理 全科护 理,2011,9(21):15. [3】滕翠芹,周广琳.临床护理路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中的 应用ljI.临床护理杂志,2011,9(5):17. [4】马冬婴.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2008, 46(7):120. [5]段建英.康复训练量化法在人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J】.护 理研究.2010,24(3):249—250. 炎、牙痛等,防止髋关节远期感染。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 解除患者关节疾患痛苦、纠正畸形、恢复功能的一种行之 有效的方法,正确的术前、术后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以及 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保证 。除了医生精湛的技术,术后 良好的功能恢复也是相当重要的[8-91,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 术后应尽早进行功能锻炼是目前普遍接受的康复理念,但 [6]张晓茂.人丁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J].医学信息,201 l,8(12):17. 【7】顾风云,秦芳,李雪.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60例围术期护理[J1_齐鲁 护理杂志,2010,l6(10):26. 『81黄云英,尹东,唐四桂.,J、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围术期 护理l J1.护理研究,2010,24(1):52—53. 康复锻炼应遵循个别对待原则、全面训练原则及循序渐进 原则。 护理人员的正确护理以及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 [9】曾小莉,肖翠梅,蒋洁婷.健康教育对老年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 换术后康复效果的影MJ[J].全科护理,2010,24(18):l685—1686. [1O】殷慧娟,崔玉洁,段玉莲.人_T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和功能康复 训练f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22):43. (收稿日期:2013—05—16本文编辑:袁成) 炼,可以预防患者发生各种并发症,能促进患肢功能恢复、 (上接第95页) 手脚冰凉,特别是符合此症状的儿童患者,容易并发高热 惊厥,需要引起重视;在降温过程中.应随时观察患者体 温,降温速度不易过快,注意观察激惹及惊厥现象:对于出 现体温骤降、面色苍白、大汗淋漓以及四肢厥冷的患者,应 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对于婴幼儿,体温尽量维持在 38℃以下,以避免惊厥的发生嘲。 1.3.4并发症护理注意观察患者皮疹、口腔黏膜、神经系 统症状表现,辨别咳嗽的性质,及早发现猩红热及麻疹等 季均可发病,主要集中在鼻、鼻咽及咽部,大多为细菌或病 毒感染所致,具有一定的传染性[71。上呼吸道是整个呼吸系 统的门户,加强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及护理,对于降低整 个呼吸系统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8】。本次研究 中,观察组患者在采取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从 用药、饮食、发热、并发症及健康教育等方面加强护理,取 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表明整体、针对性护理对于提高急 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愈率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加强应用。 [参考文献】 [1]马淑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内科护理 中外健康文摘,2011, 8(23):354—355. 急性传染性疾病:出汗较多的患者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皮肤 瘙痒症状,因此需要及时更换床单及衣物,保证干燥整洁, 避免皮肤感染;对婴幼儿做好安全防护,指导患儿家属对 其进行合理喂养并及时预防接种,修剪患儿指甲以防止因 抓破皮肤而导致感染。 [2]贾拉弟.老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内科护理探讨『J1.北方药学, 2012,9(9):124,39. 1.3.5加强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发 病机制、影响因素、临床表现和主要的治疗方法,使患者了 解其病因、预防措施及自我护理方法:解答患者疑问。消除 【3]王丽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内科护理l J1.中外健康文摘,201 1, 8(13):294—295. 【4]范兵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防治与护理Ⅲ.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 1,9(8):142—143. 其焦虑、紧张心理,树立治愈疾病的自信心,从而使患者主 动配合治疗,促进康复[61。 2结果 [5]丁续荣,孙学平,牟淑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心得l J1.中外健康 文摘,2011,8(33):244—245. I6]张丽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护理研究【J1.中国保健营养(下旬 刊),2012,22(9):333l一3332. 观察组患者治愈50例,治愈率为100.0%。未出现并发 症;对照组治愈40例,治愈率为80.0%,出现并发症4例, 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7】赵延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I临床护理与分析 .中国保健营养(下 旬刊),2012,22(5):1025—1026. 【8]程继. ̄I,JL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9(8): 359.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呼吸系统的常见、多发疾病.四 (收稿日期:2013—07—05本文编辑:袁成) 98中国当代医药CHINA MODERN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