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哭娃娃,笑娃娃》
活动目标: 1.感知“1”和“许多”。
2.发现并表述哭娃娃和笑娃娃的区别。 活动重难点:
重点:感知“1”和“许多”在数量上的差异。
难点:理解“许多”是形容日常生活中物体数量多的东西,懂得运用。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3~5个笑脸爱心贴纸。 2.幼儿用书第1册第6~9页。 3.挂图(《哭娃娃,笑娃娃》)。 活动过程:
一、不一样的娃娃。
1.观察挂图《镜子里的娃娃》第1幅和第2幅,找找哪里不一样。 (1)这两个娃娃是小朋友认识的,他们是谁?说说他们哪里不一样。(幼儿自主观察和表述。)
(2)大家更喜欢哪个娃娃?我们和笑娃娃打个招呼吧!看一看,现在我们班里,笑娃娃多还是哭娃娃多?
2.观察挂图,找找哪里不一样。
(1)看一看,这张图上哪种娃娃多?哪种娃娃少?笑娃娃有几个?哭娃娃呢?(出示挂图《哭娃娃,笑娃娃》第1幅。)
(2)笑娃娃只有1个,但是哭娃娃有许多个,呜呜呜哭不停!
(3)看看这张图有什么不一样。现在哪种娃娃多?笑娃娃有几个?哭娃娃呢?(出示挂图《哭娃娃,笑娃娃》第2幅。)
(4)现在,哭娃娃只有1个,笑娃娃有许多个,哈哈哈真开心! 二、数不清的娃娃。 1.观察幼儿用书第6~7页。
(1)你看到了谁?哭娃娃有几个?(1个。)笑娃娃呢?我们一起来数数,1、2……数得清吗?
(2)笑娃娃数不清, 我们就可以说笑娃娃有“许多”个。小朋友,请你说说笑娃娃有几个。
2.观察幼儿用书第8~9页。
(1)这里也有谁?这里的笑娃娃有几个? (1个。) (2)哭娃娃呢?数得清吗?刚才我们怎么说的?(许多个。) 三、我喜欢的娃娃。 1.爱心贴纸送娃娃。
(1)告诉大家,你更喜欢哪个娃娃?
(2)你喜欢谁就可以把笑脸爱心贴纸送给谁。 活动延伸:
1.活动后,教师可在餐后散步等环节,引导幼儿结合周围实物,说说“1”和“许多”,在对比强化中,帮助幼儿巩固概念。
2.及时告知家长教学内容,请家长配合在家里和幼儿共同寻找“1”和“许多”,亲子共同体验发现和验证的快乐。
活动提示:
数娃娃的环节中,教师可请多名幼儿尝试数娃娃并表达结果“许多个,数不清”,在不断反复的过程中,及时肯定幼儿的表述,帮助幼儿体验被肯定的愉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