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广播电视技术复习资料

广播电视技术复习资料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重点

第一章 彩色电视摄像机

1 经历的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初,称为电子管时期;

第二个时期是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称为晶体管和集成电路时期; 第三个时期是20世纪80年代初到80年代末,称为大规模集成电路时期; 第四个时期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称为数字和CCD摄像机时期。 2 电视摄像的分类:

1)按摄像器件的类型分类: 1、真空管摄像机 2、固体摄像机

2)按用途分类 : 1、广播用途 2、专业用途 3、家庭用途 4、特殊用途 3)按摄像器件的数目分类: 1、三片摄像机 2、二片摄像机 3、单片摄像机 4)按摄像器件的尺寸分类: 1 英寸、1英寸、2/3英寸、1/2英寸、1/3英寸、1/4英寸 5)按功能分类: 1、普通摄像机 2、摄录一体机 6)按使用场合分类: 1、台式摄像机 2、便携式摄像机

7)按清晰度等级分类: 1、标准清晰度摄像机 2、高清晰度摄像机 3 彩色电视摄像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利用三基色原理,通过光学系统,将景物的彩色光像分解为三幅单色光像,然后由摄像器件完成光电转换,并经过视频通道进行校正、处理、编码后形成所需的复合信号、分量信号等。 4三片CCD摄像机的基本组成:

光学系统、摄像管系统、视频处理系统、编码器及同步信号发生器等组成。

(1) 光学系统的作用是成像、分色、改变入射光的强度和校正摄像机的光谱特性等。 (2)摄像管系统是彩色摄像机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是由三片CCD摄像机和驱动电路组成其

作用是将红、绿、蓝三色图像转换成R、G、B三路图像信号。

(3)视频处理系统的作用是将各摄像管输出的微弱信号经取样保持、放大和各种加工处理,使输出的图像信号符

合编码要求。

(4)编码器的作用是将R、G、B三路基色信号按所采用的彩色电视制式的要求,通过处理得到合乎标准的亮度信

号、分量信号和彩色全电视信号,作为摄像机的输出。 5 摄像机的性能指标:分解力 灵敏度 信噪比

(1)分解力:摄像机分解图像细节的能力。水平分解力的单位是电视线(TV线),此数值越大的摄像机清晰度越高。 (2)灵敏度:摄像机的光电灵敏程度 光圈F值是它的单位

(3)信噪比: 有用信号与噪声的比值。dB 是它的单位。作为广播专业用摄像机,各生产厂商一般均以60dB的信噪比作为其标准。信噪比越高,画面越干净,图像质量越高。 6 摄像机的调整和使用: (1)黑平衡的调整:

作用:图像画面中黑色还原准确。

条件:1· 初次使用摄像机或很长时间未使用

2. 图像画面中黑色还原不准确,图像中黑色不纯的时候

步骤:1)将POWER置于ON,OUTPUT/DL/DCC+开关CAM/DL或CAM/DCC+

2)将WHT/BLK开关扳到BLK,然后松手。此时镜头光圈关闭,机器开始进行黑平衡调整,在调

整过程中寻像器显示AHTO BLACK-OP-字符,数秒后黑平衡调整完毕,寻像器显示AHTO BLACK-OK-字符。

(2)后聚焦的调整:

步骤:1) 将光圈开关置于M 2) 光圈环调到最小F/1.8

3) 将摄像机对准3米处的法兰焦距调节测试卡拍摄,然后调节明度,以获得在最小F/1.8时的合适

的输出电平。 4) 放松F.B 调节环的固定螺钉

5) 将变焦(ZOOM) 选择开关置于M

6)将手动变焦调节环转到长焦镜头处,调节聚焦调节环,使测试卡图像清晰。

7)再将手动变焦调节环转到广角镜头处,调F.B 调节环,使测试卡图像清晰。 8)反复调节焦调节环和F.B 调节环,直至长焦和广角镜头均完成聚焦,能够清晰成像。 9)拧紧F.B 调节环固定螺丝,完成F.B 调节。

条件:1)初次使用摄像机或很久没有使用摄像机

2)镜头处于广角时,画面模糊不清楚。(如还不清楚,调画面细节电平。)

(3)近摄功能的调整:

1)用近摄环(在镜头的最后位置)进行调整(MACRO),90MM以内的物体聚焦。 2)焦距小,景深大,广角镜头,画面1M以外~∞为清晰。 7 拍摄镜头的步骤:

1、色温滤色片和ND滤光镜的选择 2、白平衡的调整 3、取景构图 4、取景构图

第二章:磁带录像机

1 磁带录像机(简称VTR),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以剩磁的形式记录在磁带上,并可进行重

放的电视节目制作与播出设备。

2 (1) 1956年,美培公司率先推出了达到实用化的旋转四磁头广播用录像机(第一代录像机)。采取了两大技

术措施:一是放慢带速而用磁头高速旋转的方法取得磁头对磁带的相对高速度;二是设计了一种低载频、浅调制的调频信号记录方式。

(2)磁带录像机的发展经历了从模拟到数字、从复合到分量的发展历程,已经形成了模拟复合、模拟分量、数字

复合、数字分量四大记录格式。

3 录像机的记录格式:

一、Betacam、Betacam-SP、数字Betacam、Betacam-SX、MPEG IMX记录格式及其兼容性:

Betacam sp是Betacam 的发展,二者可相互兼容,Digital Betacam模拟重放磁头,可兼容Betacam sp,、Betacam sx 与以上三者不兼容,MPEG IMX可与以上四者兼容。 二、DV、DVCPRO、DVCAM记录格式及其兼容性:

DVCAM可兼容DV,DVCPRO兼容性最好,两者都可兼容。 三、U型低带、高带、超高带记录格式及兼容性:

四、VHS、S-VHS、Digital-S记录格式及其兼容性:

五、Beta与ED-Beta记录格式及其兼容性:

六、8mm与Hi8 记录格式及其兼容性:

七、D-3与D-5 记录格式及其兼容性:

4 录像机的分类:

一、按用途分类: 1.广播用途录像机 2.专业用途录像机 3.家用录像机 4.特殊用途录像机 二、按磁带宽度分类:有2in、1in、3/4in、1/2in、8毫米和1/4in录像机六大类 三、按扫描方式分类: 横向扫描和螺旋扫描录像机两大类。 四、按对信号的处理方式分类:模拟和数字录像机两大类。 五、按处理的信号内容分类:复合和分量录像机两大类。

六、按视频录放磁头的数目分类:有单磁头、1.5磁头、双磁头、三磁头、四磁头等几种形式。 七、按绕带方式分类:主要有Ω、α、β及M等几种。

八、按功能分类:主要有放像机、录放像机、编辑录像机等。根据使用环境不同,分成台式和便携式录像机等。 九、按电视制式分类: 主要有PAL、SECAM、NTSC3.58、NTSC4.43、1080/60P、1080/24P、1080/50i、1080/50P、

1080/30P等多种制式。

十、按磁带盘的形式分类: 主要有盒式和开盘(2in和1in)式两种。

十一、按每条磁迹记录的信息量分类:主要有场分段记录方式和场不分段记录方式录像机两大类。 十二、按清晰度等级分类: 主要有SD标准清晰度和HD高清晰度录像机两大类。 5 铁磁性材料根据剩磁的大小不同,又分为硬磁性材料和软磁性材料。

(1)硬磁性材料:剩磁和矫顽磁力非常大 。

(2)软磁性材料:导磁率μ高,矫顽磁力小。在磁记录中,硬磁性材料用来制作磁带,软磁性材料用来制作磁

头。

在磁记录中,硬磁性材料用来制作磁带,软磁性材料用来制作磁头。 6 (1) 磁头是由磁芯(铁芯)和线圈两部分组成。

(2)磁带是由粘合剂、带基、磁性层及背涂层构成。 7 记录与重放原理: (1)记录原理:

记录时,当记录信号电流通过磁头线圈时,线圈中将产生感应磁通,由于磁头线圈绕在高导磁率的铁氧体磁芯上,因此磁头线圈产生的感应磁通将要通过磁芯构成闭合回路,但由于磁芯留有间隙时,间隙处为空气或玻璃介质,其磁阻要比铁氧体磁芯大得多,结果使磁力线在磁头工作间隙处外溢而产生漏磁场。当涂有磁性材料(磁粉)的磁带与磁头工作间隙相接触时,由于磁粉的磁阻小,它便把磁头间隙两端连接起来构成闭合回路,从而的漏磁场形成旁路,结果使磁带上的磁粉被通过它的磁通所磁化并保留下来。当磁带以一定的速度移动并经过磁头间隙时,便可在磁带上留下连续的与记录信号电流大小成正比的剩磁轨迹(简称磁迹)。 (2) 重放原理:

重放时,让记录有信号磁迹的磁带与重放磁头工作间隙接触并以与记录时相同的速度运行,由于磁带表面留有与记录信号大小成正比的剩磁感应强度,它会向外辐射漏磁场。当磁带表面与重放磁头工作间隙接触时,该漏磁场被磁头的铁芯所桥接,磁力线由铁芯的一端进入,从另一端回到磁带,于是磁头铁芯中就有大小等于实际接触磁头工作间隙的那部分磁带的磁化量平均值的磁通量。当磁带运行时,磁带的磁化量发生变化,从而使磁头铁芯中的磁通量也发生变化。于是,磁头线圈中便产生了相应的感应电动势。

8 录像机主要由视频信号处理系统、音频信号处理系统、机械与控制系统以及伺服系统等部分组成。 9 录像机的使用 书84 笔记

以DSR-1800P为例介绍磁带录像机的使用。 一、DSR-1800P后面板接口

二、DSR-1800P前面板

三、DSR-1800P在模拟录像系统中的应用

四、

DSR-1800P在非线性编辑系统中的应用

五、 DSR-1800P在一对一线性编辑系统中的应用

第三章:视频切换与特技设备

1 切换:是指在电视节目制作中,从多路节目视频中不断的选择并输出其中一路的过程。完成这一任务的设备被

称为视频切换设备,简称切换台。

2 特技:是指在电视节目制作中,为了增强节目的艺术效果,采用特殊的电子处理而获得的特殊画面效果。完成

这一任务的设备被称为特技设备,简称特技台。

3 特技切换设备的功用:

1)选择节目视频,进行实时切换 2)创造特技效果,增强节目艺术效果 4 特技切换台的分类:

一、按照用途分类: 现场制作切换台和后期制作切换台

1)现场制作切换台要求提供足够多的视频输入输出通道和简单实用的特技效果,性能稳定可靠,方便现场直

播和实况录像制作。

2)后期制作切换台主要应用在后期节目编辑中,实现各种丰富特技效果的制作。要求

具备大量丰富的特技效果,但是对于输入输出通道数量没有过多的要求。

二、按照处理信号的方式分类: 模拟特技切换台和数字特技切换台

1)模拟特技切换台输入、处理、输出的视频信号都是模拟信号,并且这种

特技切换台能够提供的模拟特效少,只包括简单的切换、混合、扫换 键 控等特效。

2)数字特技切换台输入、处理、输出的视频信号都是数字信号。它不但能

直接接受来自数字摄像机或数字录像机提供的数字信号,还能够对模拟 设备提供的模拟信号进行能够提供大量丰富的数字特技效果。

三、按照其他的方式分类: 1、复合切换台 2、分量切换台 3、视频伴音频切换台 5 特技切换台主要由:视频开关矩阵、混合效果放大器和特技效果放大器等组成。 6 特技切换台的应用 (后面板的接口视频部分的详细交代 见笔记)

我们以DFS-700P为例,给大家介绍特技切换台的应用: 一、DFS-700P的处理器后面板输入输出接口

A/D转换,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后切出,同时

二、DFS-700P的控制面板

三、控制面板的操作 1、硬切换的操作

操作方法为直接按下(BACKGROUND)背景母线上的任何一个按键(1-8),此时被按下的按键变成红色,此时与该按键相对应的视频输入接口上的视频信号进入背景母线被直接输出,在节目监视器上可以直接看到这一视频输入线路上的图像。 2、画面之间特技转换的操作 (1)实现混合特技的步骤:

首先分别选择好背景母线和前景母线上的画面(要求:这两条母线上的画面不同路),选择好以后,背景母线上的信号按键成红色,而前景母线上的信号按键成琥珀色;接着在特技效果转换部分按下MIX(混合)按键,此按键点亮,此时特技转换效果已经设置为混合效果;如果要用AUTO TRANS(自动转换)按键执行特技,则

需要对转换的时间进行设定,转换的时间默认为30帧。般情况下用转换执行推杆来完成,可以人为控制转换的速度,操作方法为将推杆自上往下拉就可以实现混合的效果了 ⑵、快切特技

快切特技的实现只要首先选择好背景画面和前景画面,然后直接按下CUT(快切)即可实现在两个画面之间做非常快速的切换。

第四章:音响系统

1 传声器是一种把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换能器件。

它由三大部分组成:声学系统、机械系统和电学系统 2 传声器分为几种类型:

根据声电换能方式的不同把传声器分为:静电式、电动式、压电式、半导体式、碳粒式等。 根据指向性的不同把传声器可分为:全向、心形、超心形、8字形、超指向传声器等。 根据传声器的使用方式和功能可以把传声器分为:鹅颈式、手持式、领夹式、头戴式等。 根据换能原理来划分: .电容传声器 动圈传声器 驻极体传声器 .带式传声器 碳粒式传声器 根据指向性来划分: 全指向型传声器 双指向型传声器 单指向型传声器

根据传声器的使用方式和功能分类: 领夹式传声器 无线传声器 近讲传声器 接触式传声器 电子管传声器 3 传声器的指向性是指与传声器主轴成一定角度的入射声波的频率响应和电平变化特性。 这几种指向性话筒的指向特点:

1)全指向性传声器对来自所有方向上的声压变化都具有相同的灵敏度。

2)双指向型传声器对入射角为0度即正前方,或入射角为180度即正后方的声音有相同的灵敏度,对两侧的声

音最不敏感。

3)单指向型传声器对入射角为0度即正前方的声音灵敏度最高,随着声波入射角的改变,灵敏度逐渐降低。单

指向传声器的特点是:只拾取目标方向上的声音,对其他方向上的声音衰减很大。因此,在多轨录音、现场直播中可以有效地抑制串音,屏蔽环境噪声提高直接声的清晰度,抑制回受啸叫,提高节目质量的信噪比。 4 近讲传声器:

为克服传声器近距离拾音而产生的低频提升的现象而发展起来的动圈式传声器 特点:特定的频率响应 心型或超心型指向性 动态范围大 5 电容话筒:

工作原理:电容传声器是由声源的压力使两个级板之间电容量发生变化而达到换能作用的传声器。

优缺点:电容传声器的优点是灵敏度高、频率响应宽、动态范围大、音质优美、是音乐录音中最常用的传声器类

型。

缺点是:价格偏高,使用时比较娇气,工作时需要外加电源,在野外工作时不方便。 6 动圈话筒:

工作原理:动圈传声器是由导体和磁路系统来完成声电转换的传声器。

优缺点:动圈传声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稳定可靠,无需电源供电,使用方便,输出阻抗低,固有噪声小。

缺点是:灵敏度低,由于其结构原理,当有外磁场干扰时,容易产生磁感应噪声,其频响和 音质一般也比电容传声器差。

7 双声道立体声录音: A/B制式 X/Y制式 M/S制式

1.A/B制式:把两只型号完全相同的单声道传声器A、B,按照一定的距离(一般为人头两耳朵之间的距离)固定在

支架上,这样就构成了A/B制立体声录音。

A/B制式的立体声传声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立体声效果明显,但与单声道的兼容性较差。 2.X/Y制式:把两只性能完全相同的单声道传声器一上一下同轴安装在一起,就构成了X/Y制立体声录音。 由于两只传声器非常紧凑的安装在一起,声源的声音到两只传声器的振膜基本不存在距离差,因此不存

在时间差和相位差,只存在声音的强度差。拾音后的重放效果要比A/B制的更自然一些,由于两只传声器重合在一起,所以也不会发生相位干涉现象,因此与单声道的兼容性比A/B制好。

8 分期分轨方式的多轨录音一般是近距离拾音,只拾取声源的直接声,然后在加入适当的人工混响,缩混为两轨立

体声信号。

同期分轨操作复杂,对声场要求高(为防止多路话筒之间的相位干涉,需采取各种隔音措施),故较少采用。 多轨录音首先把声源分割为不同的声部,然后把这些不同的声部分别拾取、记录在多轨录音机的不同轨上最后再

缩混为两轨的立体声信号。

9 调音台是录音、扩声等音响系统的核心。

调音台是连接各种音源设备、信号处理设备和音频输出设备的中心。 10 调音台的功能:

1)信号的混合 2)信号的分配 3)信号的处理

4)信号的监听与监视 5)其他功能(对讲联络功能,测试信号,) 11 调音台的分类:

按用途的不同分:录音调音台、扩声调音台、直播调音台、外采便携调音台、DJ调音台 12 调音台的使用:

提供三个端口--话筒(MIC)输入、线路(LINE)输入、插入(INSERT)输入(见笔记)编组、辅助的使用

(见笔记) 1.接线端口:

辅助输出部

主控输出部分

输入通道部分 编组输出部

A.话筒(MIC)输入和线路(LINE)输入

调音台上各输入通道上都设有一个话筒输入端口和一个线路输入端口,它们都是平衡式输入接口。话筒输入端口采用XLR(卡侬)插件,可接受各种平衡或不平衡话筒信号,线路输入端口采用1/4英寸直插件,可接受各种平衡和不平衡的声源信号,例如CD、卡座和各种电声乐器的声音信号从这里接入。

注意由于话筒输入和线路输入共用一个通道,因此调音台输入通道的话筒输入端和线路输入端不能同时使用。有些调音还设置有话筒/线路输入切换开关,以便用户选择使用,但要注意通道增益的调整。 B.插入(INSERT)输入

调音台各输入通道都设有一个插入端口,使用1/4英寸直插件,主要用来外接其他音频信号处理设备,以便对所在通道的话筒输入信号或线路输入信号进行加工处理,此接口不接入设备时,不影响信号输入。

插入接口是一个特殊的接口,通常称之为断点插入,平衡插件的两个信号端子对调音台而言是“一进一出”,插件的尖部是调音台的输出端,与外接设备的输入端相连;而插件的环部是调音台的输入端,与外接设备的输出端相连。这样,从话筒或线路端口输入的声音信号,经插入端口的尖部输出至外接设备,加工处理后再经插入端口的环部送

到本通道的后部电路与其他通道的信号混合,在调音台各输出端得到的该通道信号是一个加工处理后的

信号。

⑵编组输出通道部分

编组输出的主要任务是输出各自相互的编组信号。

编组输入、输出端口(图10):其中1~8路单声道编组输出端口,采用平衡或不平衡1/4英寸直插件,可用来连接扩声系统中的辅助扩声扬声器系统和多轨录音机。1~4个编组插入端口,可以分别把4路编组输出母线的信号送出调音台,进行处理后再送回调音台,它也是一个断点插入,与输入通道上的断点插入功能相同,一般用于连接信号处理设备。

在编组输出面板中(图11),共有4组编组输出通道,每组通道由上至下又设有高频(16KHz)提升(AIR)旋钮、单独监听(SOLO)开关、声像定位(PAN)电位器、立体声指派(L/R ASSIGN)选择开关和编组输出衰减推子。它们的功能与

输入通道上的相应旋钮、开关相似。

图10 编组输出通道

的输入、输出端口

图11 编组输出面板

立体声主输出通道部分

主输出通道是调音台的主要输出部分,由左、右两个声道组成,输出音量由调音台的主输

出通道衰减器(主推子)进行控制。

①两组立体声主输出(MAIN OUT)端口(图12):一组(BAL ORUNGAL)采用平衡或不平衡1/4英寸直插件的端口,一组采用XLR卡侬插件的端口。它们最终将调音台混合的主输出信号送出调音台,供扩声或录音使用。另外,它还有一组立体声主输出插入端口(MAIN INSERT),用来接外接信号处理设备,对整个立体声信号进行整体的处理。

图12 立体声主输出端口

图13 主输出通道面板

主输出通道面板如图13所示。

它由立体声主输出电平表(显示立体声主输出左、右声道电平)和一个主输出衰减器推子来控制主通道的输出电平。此外,还设有单独监听控制部分(SOLO):是由单独监听信号电平控制旋钮,单独监听模式选择按钮和单独监听信号显示灯组成。单独监听电平控制旋钮用来控制送往监听耳机或控制室监听音箱的音频信号电平;单独监听模式(MODE)按钮用来选择推子前监听和推子后监听;单独监听信号显示灯主要用来监视辅助(AUX)母线信号和编组(SUB)母线信号。对讲联络 (TALK BACK) 控制部分:主要由对讲信号电平控制旋钮和对讲信号输入通道的选择按键组成,通过对讲信号电平控制旋钮控制进入各输出通道的对讲信号的电平,通过对讲信号输入通道的选择按键指定对讲信号进入立体声主输出(MAIN MCX)母线或辅助输出(AUX 1-2)母线。耳机电平控制旋钮(PHONES)用来控制进入监听母线的信号电平,不影响其他输出通道的信号电平。

⑷辅助输出通道部分

辅助输出的主要任务是控制辅助输入母线上的声音信号,它由一系列接线端口和面板操作钮组成。

①后面板辅助输出接线端口如图14所示。它们分别是:6个辅助输出 (AUX SEND) 端口,4组立体声辅助返回 (AUX RETURNS) 端口,1组控制室信号输出 (CONTRON ROOM OUT) 端口。2个监听耳机(PHONES)输出端口和1个对讲话筒(TALK BACK MIC)端口如图15所示。

图15 监听耳机和话筒端口

图14 辅助输出端口

②面板辅助输出键钮。它有两组,一组是6路(AUX SEND MASTERS)控制旋钮和对应的6只单独监听(SOLO)按钮(图16):分别控制6路辅助输出母线电平和单独监听6路辅助输出母线音频信号。另一组是立体声辅助返回电平(STERO AUX RETURNS)控制旋钮和相应的监听按钮(图17):经过辅助输出接口输出的音频信号被外围的处理设备处理后从立体声辅助返回端口返回再进入调音台后的信号电平由这些控制旋钮控制,其中1、2、3路的信号被直接送往立体声被指定送往编组母线,由图17中的ASSIGN TO SUB按钮和SUB按钮决定。也可以对所有的立体声辅助返回信号进行监听,由GLOBAL AUX RETURN SOLO按钮决定。

根据现场实际需要,还可配备多频段均衡器、效果器、混响器、压限器等音频处理设备。

第五章:灯光系统

1 常用的电视照明电光源有两大类:

高色温光源和低色温光源。 2

卤钨灯的工作原理:

1)卤钨灯是一种热辐射型电光源,它是利用卤钨再生循环原理设计的,即在灯泡内充入卤化物气体(碘、溴等),电流通过钨丝并使其发光,随着温度的升高,钨丝因高温而蒸发,与泡体中的卤化物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卤钨化合物,当卤钨化合物扩散到较热的灯丝的周围时,又分解为卤化物气体和钨,钨回到灯丝上,而卤化物气体继续参与循环过程。这种光源不仅减少了发光体钨丝的耗散,提高了灯泡的寿命,同时提高了色温,缩小了灯泡体积,使用方便。 2)使用卤钨灯的注意事项:

1.防震动。2.防污染。3.注意散热。4.避免过度调光。 3 金属卤化物灯的工作原理:

金属卤化物灯是在电弧管中充入惰性气体(氩、氖、氙等),精确定量的汞和适量的金属卤化物,接通电源以后,低气压汞蒸汽和氩气放电,带蓝色的光充满电弧管,放电时产生的热量使壁管温度逐渐上升,汞逐渐汽化,汞蒸汽气压和灯管电压逐渐升高,电弧开始收缩,放电逐渐向高气压过度,随着气压的增加,长波长光的辐射增多,而且产生一些连续辐射,这样不仅光输出增强,且光色向白光方向变化,当汞全部蒸发以后,管压开始稳定,成为稳定的高压汞蒸汽放电。因此,金属卤化物灯从启动到正常工作需要一段时间,大概4-10分钟。 4 荧光灯的工作原理:

灯的两端各有一个电极,灯内包含有低气压的汞蒸汽和少量的惰性气体,灯光内表面涂有荧光粉层,灯内的低气压汞蒸汽放电将60%左右的电能转换为波长253.7纳米的紫外辐射,荧光粉能有效地将这一紫外辐射转换为可见光。 3 电视照明灯具:

按照光学结构所决定的发射光线的控制方式不同,可分为聚光型和散光型两大类。

(1)聚光型灯具是对光源所发出的光线形成会聚而产生直射光束的灯具。这种灯具所产生的光线方向性强,轮廓清

晰。主要有菲涅耳聚光灯、回光灯、追光灯等。 1)菲涅耳聚光灯的特点是:

A.对光线的调整方便,可聚光、可散光。 B.光通量输出效率高,照度高。

C.灯具结构合理,通风散热良好,便于机械调整。

D.配有转圈式遮扉,转动灵活,便于切出硬边光束造型,可装入换色器。 2)回光灯的特点是:

A.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没有透镜,更轻便。

B.回光镜面的镀层采用了高纯铝,对于光线的反射率提高了10%-15%。 C.回光灯具有光线硬,射程远等特点。 3)使用回光灯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A.光源灯丝的位置一定要在球面镜光轴的水平线上,偏高或偏低,都会影响光的输出。 B.对于球面反射镜的灰尘只能用鸡毛掸轻轻扫拭,不能用棉布或绒布等直接擦拭。

(2)散光型灯具又称泛光灯,是指带有对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漫反射形成散射光束的光学系统的灯具。

和聚光型灯具在结构上的不同 :

散光型灯具没有透镜,主要由光源和反光器组成,光源一般为卤钨灯管或荧光灯管,反光器则采用铝质镀层,并且表面做成凹凸不平的形状,便于形成散射光。

(3)三基色荧光灯为什么普遍用在中小型演播室中?

1) 它属于面光光源,光线柔和、均匀,照射在人物面部非常细腻。其灯管表面温度低,被照物体几乎无温升。 2) 其发光面积较大,照度均匀,光比容易控制,光线照射在人物脸上没有明显的阴影,只要布光合理就能实现理

想的灯光效果。

3) 其显色指数为85~95,色温3000~6000K,具有非常好的颜色再现性,图像色调基本稳定,画面细节清晰。 4) 它只发出可见光,几乎不辐射红外线和紫外线,对人身体无害,播音员可以在较为舒适的环境中工作。 5) 可以瞬时点亮,无频闪、无噪音;自身功率损耗小,可用模拟或数字信号调光,调光时灯管的色温保持不变。 6) 安全性较高,不会因为灯具过热引发火灾, 增强了工作人员的安全感。 7) 其灯管寿命长,可长达10000h,是卤钨灯的50倍,大大减少了维护费用。 8) 它可以大大节省电力,是一种绿色照明灯具。

9) 其灯体较大,比较笨重,投射的有效距离短,只有2~4m远 4 电脑灯内部可分为三大部分:

电脑电路、机械部分、光源部分,电脑灯的光源大部分都是高亮度的金属卤化物灯泡。 电脑灯按结构形式来分,大致有两种:镜片扫描式电脑灯、摇头式电脑灯。

5 电气调光器已经经历了变阻器式调光器、自耦变阻器式调光器、磁放大器式调光器、可控硅整流器式调光器四

个发展阶段,前三种调光器都有体积大,笨重等缺点。目前电视照明中广泛采用可控硅调光器调光。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

1、 调频广播的特点:

(1) 抗干扰能力强、信噪比高。 (2) 频带宽、音质好。 (3) 效率高,成本低。

(4) 解决了电台拥挤,频率不够分配的困难。 2、 纸盆式扬声器的组成: (1)纸盆 (2)音圈 (3)磁铁 3、我国广播电视扫描参数:

(1)每帧图像的总扫描行数:625行(显示575行) (2)每场图像的扫描行数:312.5行(显示287.5行) (3)每场正程数:287.5行;每场逆程行数:25行 (4)行周数:μs;行频率:15625Hz;场周期:20ms (5)场频率:50Hz;行正程时间:52μs;行逆程时间:12μs (6)场正程时间:18.4ms;场逆程时间:1.6ms 4、三基色的原理:

自然界景物的绝大多数色彩均可以由红、绿、蓝三种基色光,以不同比例混合而成,因此自然界中绝大多数彩色光都可以分解成红、绿、蓝三种单色光,这就是三基色原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