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201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务必按照规定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给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情景中,描述不合理的是 ( )
5 号学 名题姓答 勿 请 内 线级订班装 校学A.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3×10千米/秒 B.正常人1分钟脉搏跳动约75次 C.学生从底楼走上5楼的时间约15秒 D.学校旗杆的高度约7米
2.使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
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的实验台上 B.调节横梁平衡时,可以将游码移至标尺的任何位置处 C.称量时,左盘应放置被称量的物体,右盘放置砝码
D.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观察指针是否指在分度盘或左右等幅摆动 3.下列事实或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
A.路灯下行走的人,出现人影相随
B.饭店墙壁上装一面大镜子,使人有增大空间的感觉 C.清澈的池底,看起来变浅了
D.早晨,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到了它。
4.下列关于人眼看见水中的鱼,图示光学现象正确的是: ( ) 第8题图
5.某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屏上成一个缩小的清晰的像,现将物距减半,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在屏上成一个缩小的像 B.一定在屏上成一个放大的像 C.在屏上可能不成像 D.在屏上一定有像,可能是缩小的像
6.如图所示,一束激光AO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折射后从另一侧面射出,其射出点可能是图中的 A ( )
A.M点 O B.N点 C.P点 D.Q点
M N P Q 第6题图
源-于-网-络-收-集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7.蜡烛放在离凸透镜30厘米的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成放大的像,若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5厘米的主光轴上,这时光屏上 ( )
A.可能成倒立缩小的像 B.可能成倒立放大的像 C.可能成正立放大的像 D.一定没有像
8.一条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如果入射光线的方向保持不变,转动平面镜的镜面10°,则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恰成直角,则镜面转动前的入射角可能是 ( )
A.35° B.10° C.45° D.90°
9.一束光线跟水平面成400角,从空气中斜射到水面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则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一定是
( )
A.等于600 B.小于800 C.大于800 D.大于1300
10.某学生需要用一块焦距为8~16厘米的凸透镜,他利用光具座保持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为16厘米,分别更换凸透镜a、b、c,并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结果a、b凸透镜分别能成倒立缩小和
倒立放大的像, c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则符合学生要求的凸透镜的是 ( )
A.a凸透镜 B.b凸透镜 C.c凸透镜 D.三者都可以
二、填空题(每空1分,21题每空2分,共34分)
11.为了进行可靠的定量比较,因此必需要进行测量,测量的二个必要因素是:
和 ;质量的主要单位是 ,测量长度的主要工具是 ,打点计时器是测量 的工具。
12.在下面的空格中填上适当的数值或单位: (1)一般情况下五层居民楼的高度大约是_________米。
(2)地铁1号线从人民广场到徐家汇站的运行时间约为0.3________。 (3)一本初中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100 ________。
13.物体所含 的多少叫质量。现有一包质量为100克的饼干,若宇航员将其带到月球质量将 ,50克的干冰汽化成二氧化碳气体后其质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一束光斜射到平面镜上,若与法线的夹角为35°,则反射角为 度,光的传播方向被镜面改变了 度;如果入射光线逐渐远离法线,则反射光线逐渐________(选填“靠拢”或“远离”)法线;当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度。
15.王亮同学的身高为1.7米,在离他1米远的竖直墙壁上悬挂一面穿衣镜,如果像离他本人的距离为3.2米,则他向后移动了 米;此时像的高度将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7米。当他竖直站立在穿衣镜前时,如果他想看到自己全身的像,则墙壁上悬挂的穿衣镜高度至少需要 米。
16.当光在空气和透明物质的界面上发生折射时, 若入射光线跟界面的夹角是50°,折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是40°,则折射角是 ,折射光线是在 (选填“空气”或“透明介质”)中。
17.如图所示,空杯底部放一枚分币,移动杯子使眼睛刚刚看不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慢慢向杯子里倒水,将会看到硬币的 “虚”),这是由于光在水面发生了 现象所形成的,随着杯中水
源-于-网-络-收-集
第17题图 到硬币,保持眼像(选填“实”或面的不断上升,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硬币的像将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
18.十七世纪,物理学家 发现了日光的色散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棱镜对各种单色光的 程度不同。
19.春游时,同学们看到:①水中的鱼、②中午树荫下的亮斑、③岸边树在水中的倒影、④自己在阳光下的影子、⑤冰透镜取火、⑥潭清疑水浅、⑦池水映明月。在他们看到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_______;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_______;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____________。(以上均填序号)
20.当物体从离凸透镜很远处向凸透镜2倍焦点靠近时,所成的像将 ,此时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将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物体放在焦距为15厘米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放大的像,则该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是在 的范围内。
2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学生用焦距为fl、f2(f2>fl)两个凸透镜进行成像实验,实验共做了4次,每次发光物1、2、3、4与像1’、2’、3’、4'的位置和成像情况如下图所示。
(1)比较发光物l和2(或3和4)的实验条件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 ;
(2)比较发光物l和3(或2和4)的实验条件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凸透镜成实像时, 。
第21题图
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12分)
2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 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23.根据图中已给出的光线,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
么介质。
25.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已给出的光线,完成光路图。
B
M
第22题图
B
A N
第23题图
24.如图所示,是光线在空气和水面发生折射时的光路图,请在图中( )标出I和Ⅱ分别是什
I ( ) o Ⅱ( ) 第24 题图 A 界面
源-于-网-络-收-集
第25题图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四、实验题 (每空1分,共24分)
26.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 度为
毫米,所测物体的长
厘米,读数时眼睛的视线必须与刻度尺 。
27.王华同学在使用托盘天平过程中,出现了如图(a)所示的情况,接着他正确的操作应该是: ; 。在判断天平横梁是否水平时,眼睛应注意观察 。当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示数如图(b)所示,则他所测量的物体质量是 克。
第26题图
( a )
第27题图
( b )
28.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纸带从静止开始通过打点计时器记录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观察纸带上点的分布状况,可以判断纸带在向 (选填“左”或“右”)做 (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运动; a、c两点的时间间隔 e、g两点的时间间隔(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a b c d e f g h 第28题图
A
B
第29题图
29.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把一块 作为平面镜,并使其竖直放置,其目的是 。如图所示,若要研究蜡烛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可采用的方法是 。
30.如图所示,蜡烛的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
(选填“倒立”或“正立”)、 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这三种光学仪器正常使用时,与上述成像情况一致的光学仪器是 。如果在实验中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只移动中间的透次出现一个明亮清晰的像,则应向 “左”或“右”),则此时的像一定是 大”或“缩小”)。
31.学生在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后,机时,同一物体所成像的高度会随调节情
第30题图
镜,要使光屏上再
移动凸透镜(选填的实像(选填“放发现在使用幻灯况的不同而发生
变化。小陆由此猜想:不同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不同位置处,所成像的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为了解决此问题,他在实验室按正确的方法安装并调节好实验装置,在光具座上固定焦距为f1的凸透镜,取
源-于-网-络-收-集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不同高度的物体分别进行实验,每次都使光屏上的像最清晰,并将相应的像距与像在光屏上的高度记录在表一中。然后他换用焦距为f2的凸透镜,重复上述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已知f1<f2) 表一
实验 序号 1 2 3 4 表二 物距 像距 物高 像高 像高/物高 (厘米) (厘米) (厘米) (厘米) 14 14 12 12 18.7 18.7 24 24 5 8 5 8 6.7 10.7 10 16 1.34 1.34 2 2 实验 序号 5 6 7 8 物距 像距 物高 像高 像高/物高 (厘米) (厘米) (厘米) (厘米) 18 14 12 12 22.5 35 60 60 5 5 5 8 6.25 12.5 25 39.2 1.25 2.5 5 40 4.9 5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或3与4或7与8等数据中的物距、物高及像高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不同凸透镜成放大实像、物距与物高均相同时,像高随焦距的增大而增大。
(3)为了进一步研究像的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小陆同学计算了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后记录在表一、表二的最后一列,并由此得出了结论:
(a)综合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 ; (b)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 。
(4)学生在分析实验序号8最后二列数据时,发现有错误,于是他修改了数据,如图所示,请问:他的做法是 (选填“错误”或“正确”),理由是: 。 2012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卷参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C 2、B 3、B 4、D 5、D 6、B 7、D 8、A 9、C 10、B 二、填空题(每空1分,21题每空2分,共34分) 、单位 测量工具 千克 刻度尺 时间 11 、12(1)15 (2)时 (3)克 13 、物质 不变 不变 14 、35 110 远离 80 15、0.6 等于 0.85 16、50 空气 17、虚 上 18、牛顿 折射 源-于-网-络-收-集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源-于-网-络-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