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幼儿园大班《过年的故事》教案

幼儿园大班《过年的故事》教案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幼儿园大班《过年的故事》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春节文化。 2.培养幼儿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

3.培养幼儿的观察、描述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讲述春节的起源及传统习俗,熟悉和体验中国传统春节文化。

教学难点: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准备:

黑板、彩色粉笔、乐器(如小鼓、镲、钟)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老师拿着一支小鼓,走到孩子们中间,说:“大家听听这声音,这是什么乐器?”孩子们大声喊出“小鼓!”老师问他们知不知道在春节期间,小鼓有什么特殊的用处?接下来,老师将开始讲述农历新年的来历和习俗。

二、讲述(10分钟) 1.农历新年的起源

老师简要介绍春节的历史起源:在中国古代时代,人们认为冬至是一年中最短的白天,从而代表着日子有所转折。接着,人们便开始计算农历的时间,新的一年便在大年初一开始,于是就成了农历新年。

2.农历新年的习俗

老师带领孩子们了解农历新年的习俗:“年夜饭”、“贴春联”、“穿新衣”、“放鞭炮”、“拜年”、“赏花灯”等。针对学生可以看到和体验到的习俗,老师进行详细的讲解。

三、体验(20分钟) 1.贴春联

老师拿出红色纸张和金色字迹的春联,一边向孩子们讲解春联的意义,一边配合着画出简单易懂、意义明确的对联。随后,老师分发给学生春联纸,让他们自己动手制作春联,帮忙贴到教室的门上,并引导孩子们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

2.吃年夜饭

老师会事先准备一些中国传统年夜饭食品(如饺子、年糕、鱼

等),让孩子们回忆自家的过年习俗和食品,并与同桌分享和交流。

四、表现(25分钟)

老师将幼儿园大班平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自编一个春节故事并表演出来。在表演前,老师会对幼儿进行简单的角色分配,让孩子们自由发挥想象力和表演天赋。表演过程中,老师可以给予合适的引导和指导。

五、点评(10分钟)

老师在点评过程中充分肯定孩子们的表现和付出,并针对孩子们的表现优缺点进行具体的评价和指导,引导孩子们积极反思、提高表现水平。

六、延伸(5分钟)

老师可以带领孩子们唱一首年画歌,以此来温习和延伸所学内容,激发孩子们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学生身心发展成熟,认知能力和表现能力高,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体验,可以通过教育活动来丰富、拓宽和深化,营造良好的家国情怀和行为习惯。在教育活动中应注意互动性和趣味性,为学生提供多样性的表达和发现方式,引导他们积极创造和发现。同时,对于幼儿进行细致耐心的引导和关注,尤其体现在教学表现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思维活跃度,根据学生的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课堂教学流程和教学内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