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学生对老师的教学内容是否感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

学生对老师的教学内容是否感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学生对老师的教学内容是否感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

一、根据老师走进课堂时的气氛。一般而言,如果学生喜欢的的课,那么他们往往会对你的到来充满期待,并及时做好一切上课准备,你一走进教室,班级就能马上自觉地安静下来。这些微小的细节体现的是你已经构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正是能够成功呈现课堂内容的前提和前奏。

二、根据老师讲课时学生的表现。如果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神情专注,精神振奋,面现悦色,紧跟授课思路,积极思考并举手回答教师提问,并且根据教师口述和板书及时做好有条理的笔记,师生互动热烈,师生配合紧密,课堂气氛融洽。这些正是教师懂得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和长期训练有素的体现。

三、根据课后练习和检测反馈。如果学生喜欢你的教学内容,对知识则会学得轻松,记得牢固,用得顺手。那么作业会做的干净利落,而且正确率高,学生就能获得一种成就感并因此树立学科自信,一次次这样就能形成良性循环,更加倍热爱学习。

四、根据学生对教师的态度。我们常说“亲其师信其道”,其实二者互为因果。信其道,敬其道,也会反过来更加亲其师。如果学生喜欢你的课,平时就会主动亲近你,找你询问学问,或者和你主动沟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想法,视你为良师益友忘年交。

当然,只要善于观察和思考,我们就能从不同的地方发现自己课的优缺点,并作出正确的判断,采取有效的措施改进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所以教师首先要做个“有心人”!

研修日志一

作文教学亟待改进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一位执教多年的骨干教师感叹,作文最难教,谁要是能把作文教好,教轻松,我就一定佩服他!入行以来,我也深有所感。并且摸索了这么久,迄今我也没有什么大的进步,很多时候感到迷茫,作文到底怎么教?怎样才是有效教学作文?湖南省其实很早,大概两千年初就试行过作文教改,当时出版了专门的初中作文教材,大体一篇作文循着这样几个环节展开:创设情境,激趣引情,片段写作,佳文引路,病文修改升格,当时试用了一年,可是收效也不大。现在想来,大概原因是只注重了文本形式教学,模仿性太强,对其它方面特别是思维思辨启迪太少。这几天学习了魏小娜老师的《作文教学的四种类型》还是颇有感悟,用它来反观自己以往的作文教学,发现了自己作文教学中的诸多问题,比如自己的训练目的有时并不明确,课的设计和组织显得松散,对学生的思维启发太少等。为了加强作文训练,引导学生常练笔,初一新生我往往要求写日记,这样写队训练语言表达能力有一定效果,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写作指导,作文质量,作文内容进步不大。看了魏老师作文教学中“认知本位写作的作文教学设计”觉得大受启发,如果自己当时能给与这样具体的写作指导,应该是对学生提高写作大有帮助的……总之,问题多多,我的作文教学亟待改进,努力学习,多吸取别人的成功经验来完善自己。

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特色,教师怎样确定班级的学情?

接受新的班级,我常常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了解和确定班级学情:

一、建立学生档案,了解学生的年龄,家庭背景及来源。人的思维随年龄发展而具有一般性的变化,了解学生年龄可以了解学生的整体思维特征。家庭背景呈现的是一个学生的成长环境,这对学生的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有时甚至超过了学校的影响。长郡中学的名师王金定曾经说,决定一个学生成绩的主要是家长而不是学校。一个在书香里成长起来

的孩子和一个从来不懂得什么是课外书的孩子相比,本身的储备及理解能力区别之大是可想而知的。比如我现任这届学生,一个班【以下称A班】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留守儿童,其中有十几个还是离异家庭的孩子,而另一个班【以下称B班】的学生留守儿童甚少,父母有固定公职的占多数,我据此判断B班的孩子整体基础强于A班,上课时A班确实表现出较强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通过活动或问卷调查来了解学情。对新生在上课之初,我常常会开展一些小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去观察、发现和了解学生。比如,我让学生进行口头自我简介,其中包括这些内容:个人姓名及名字内涵或自己对名字的理解;小学阶段的任职经历;个人特长;个人兴趣爱好和追求;课余娱乐方式等。通过活动展示出来的不只是上述内容,还有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胆量,个性、素养及班级整体活跃度等等。通过这类活动,我可以选出最初的一批课代表和班干部,并确定自己大致的教学策略。又比如,我常常会要求学生写一份阅读史,要求学生写出自己所读作品及收获体验,以及对自己思想成长的影响,这样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视野,积累状况,语文素养,也可以大致推测学生的语文成绩。这对于确定语文教学内容及策略是最有帮助的方法之一。比如,同样教学蒲松龄的《山市》,对于已有一定积累的B班,就可以用提问法让学生自己来介绍《聊斋志异》的作品知识,甚至可以要求举例说出自己喜欢的聊斋故事,以活跃课堂气氛,而对于积累太少的A班,则只要求说出《聊斋志异》书名,具体内容需要作为课后练习积累来布置。

三、通过考试和检测来确定学情。入学时,可以制定一定类型的题目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成绩。 注意是类题,如字词句,解读一篇文章的表达方式类,修辞类等等,以类题检测学生知识体系是否完整,哪些地方需要加深,需要从哪些方面来入手弥补和加深。

四、通过作业来确定学情。一是布置预习题,预习题的完成度和完成质量是确定课堂教学重点难点的依据;二是布置课后巩固作业,课后作业是确定教学内容及调整教学进度

或策略的一个重要依据。

以上是我常用的确定学情的一些方法,当然,观察学生,关注学生,长期留心,反思,总结,才能更为准确地确定学情,这需要老师付出爱,付出辛劳,对每一个学生都了然于胸时,教学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从而更加完善,更加游刃有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