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后二次插管常见原因与对策分析

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后二次插管常见原因与对策分析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护理杂志2010年4月第27卷第4B期Nurs J Chin PI A,April 2010.Vo1.27,No.4B 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后二次插管常见原因与对策分析 陈 萃,叶志霞,李 丽,付 立 【关键词1气管插管;拔管;二次插管;原因;对策 【Key words】trachea intubation;tube extraction;second intubation;cause;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 R472.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 9993(2010)4B一0596 03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是生命支持的重要手段,也 是急诊和危重患者呼吸道开放的基本方法之一,但 随着气管插管的留置时间延长,给患者带来的呼吸 道压伤、感染、不舒适及管道的阻塞、扭曲、脱落机会 等也随之增加[1]。因此,及早撤机、拔管是减轻患者 痛苦、减少并发症的重要途径;顺利脱机拔管更是机 械通气治疗成功的标志。大多数患者在拔管后能顺 利康复,而部分患者因各种原因需再次行气管插管。 有研究 表明,气管插管拔管后二次插管(以下简称 “二次插管”)患者的病死率可高达43 ,而一次成功 拔管患者的病死率仅为12 。因此,深入分析二次插 管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降 低其发生率及因此导致的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本 文对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后二次插管的常见原因与对 策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护工作提供科学参考。 1二次插管的常见原因 1.1疾病因素 1.1.1病情恶化气管拔管后0~3 h是二次插管 的高危期。临床资料 显示,即使是在严格掌握拔 管指征的情况下拔管,但随着病情的变化,有下列情 况者仍需紧急二次插管:(1)意识障碍加深,呼吸变 浅或减慢,需机械支持呼吸;(2)出现舌后坠、喉头水 肿或喉痉挛,经一般处理SaO 上升不明显;(3)出 现明显低氧血症和(或)二氧化碳潴留症状;(4)痰 多,咳嗽无力或无咳嗽反射,经吸痰管或纤支镜吸痰 效果差;(5)声带麻痹,双侧喉返神经麻痹引起呼吸 道梗阻;(6)手术后急性大出血。 1.1.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 VAP是指经气管插管、使用机 械通气48 h后发生的院内获得性肺炎,是ICU最常 发生的院内感染性疾病,其发病率为1O ~65 , 病死率大于20%l3]。国外研究l4 发现,肺炎是导致 基金项目: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项目(2009131) 作者单位:200438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护理部 作者简介:陈萃,硕士在读,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研究 通讯作者:叶志霞,E—mail:ehbhhlb@163.com 危重患者二次插管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在拔管失败 的原因中,呼吸功能衰竭占28 ,咳痰无力占16 , 上呼吸道梗阻占15 。王丽娟等 研究指出,老年 患者、营养状况差、气管插管或切开、带机时间超过 2周、频繁吸痰、受污染的雾化吸人装置、长期仰卧 位、长期留置胃管、长期应用抗生素等因素使VAP 的发生率升高。动物实验研究表明,预防性应用抗 生素仅延迟了院内感染发生的时间,但多药耐菌株 导致的二重感染率上升l6]。 1.1.3营养失衡 Kyle 等对住院患者的营养状 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机械通气患者能量和蛋白 质的补充严重不足。机械通气患者营养不足时,机 体分解蛋白质来提供能量,导致呼吸肌消耗,维持正 常通气的动力减弱,无法完成呼吸负荷,导致脱机困 难及拔管失败。Dasgupta等 分析了2l2例机械 通气的患者,发现能够顺利脱机患者的血清蛋白水 平均较高,低蛋白血症是机械通气患者病死的重要 因素之一[9 。但过多的营养支持较正常情况下消耗 更多的氧气,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易引发或加重呼 吸功能不全,最终导致呼吸衰竭;此外,也会加重循 环系统的负担,导致心功能不全【 】。 1.2医源性因素 1.2.1 拔管指征掌握不准 目前,国内外ICU医 生在气管插管脱机和拔管方面已形成了操作规范和 标准。但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单纯依靠临床判断而进 行拔管,再插管率可高达4O l】 。拔管指征掌握不 准主要是对患者麻醉清醒程度的评估、咳痰能力的 评估以及病情变化的预见性不够 ]。较多学者 1 2 I S] 进行的研究发现,拔管失败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最 大吸气压(MIP)、浅快呼吸指数(RSBI)、机械通气持 续时间、心功能衰竭、咳嗽力度、拔管前PaCO 值、 APACHEⅡ评分、格拉斯哥分值(GCS)等。近几年 国外一些研究口胡认为,患者的意识状态、自发咳嗽 力量和呼吸道分泌物多少是再次插管的影响因素, 其中咳嗽峰流速(CPEF)是评估患者咳嗽力量的有 效指标之一。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患者,当 其意识清醒、能合作,并能通过自主呼吸试验时, 护理杂志2010年4月第27卷第4B期Nurs J Chin PLA,April 2010,Vo1.27,No.4B CPEF>58.5 L/min的患者拔管成功率较高u 。 1.2.2撤机及拔管时机选择不当 过早脱机会加 重呼吸肌负担,导致呼吸肌疲劳而再次引发呼吸衰 注人血白蛋白或新鲜血浆,使患者均顺利脱机拔管。 邓巧荣和孔岚_2 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TPN能提 供能量及多种营养物质,维持和改善机体器官、细胞 的代谢功能,避免呼吸肌萎缩,使机械通气患者一次 脱机成功率明显提高。 2.1.4呼吸肌训练 缩唇呼吸可以防止呼气时小 竭_】引。而延迟脱机又会因长时问使用机械通气导 致呼吸肌废用性萎缩,对呼吸机产生依赖,最终导致 脱机困难;另一方面延迟脱机会对气管、肺造成损 伤,损伤越严重发生VAP的概率越大,拔管失败率 就越高口 。此外,夜间拔管易致迷走神经兴奋诱发 呼吸道陷闭狭窄,以利于肺泡内的气体排出,从而改 善肺呼吸功能。腹式呼吸锻炼可增加膈肌和腹肌肌 拔管时呼吸道反应性增高,易导致拔管失败l】 。 1.2.3 医疗护理操作不当 医疗护理操作不当的因 素主要包括:气管插管固定不牢,烦躁患者的镇静和 约束措施不到位所致的意外脱管;呼吸道湿化不足导 致的痰液黏稠,吸痰不尽导致呼吸道阻塞;进行口腔 护理、吸痰或翻身、更换体位等操作时动作不当或用 力过猛致使导管被牵拉过度而脱出。另外,医护人员 的观察巡视不及时往往也是导管滑脱的重要原因[ ]。 1.3心理因素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因环境改变、病 情危重以及机械通气带来的不适常感到紧张、焦 虑l2 。一些患者由于病情重、治疗时间长、承受力 下降,对治疗失去信心,不配合治疗;部分患者甚至 表现焦躁不安、不断摇头、咬牙垫、用舌将牙垫顶出, 严重者导致意外拔管l1]。研究_2门表明,近一半患者 脱管发生在插管的最初24 h内。这与插管导致暂 时失语,无法表达其内心感受和生理需求;加之护患 沟通存在不足,患者对插管的意义不清,感到失望和 无助而产生强烈的拔管倾向有关。 2护理对策 2.1改善患者自身状态 2.1.1 积极治疗原发病 尽早治疗原发病,对肺功 能改善十分有利;同时治疗合并症,如脑血管疾病,能 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增强膈肌运动功能,改善患者咳 嗽反射,待患者咳嗽反射逐渐建立后,再考虑拔管。 陈秀凯等_2 ]研究提示,在ICU救治早期甚至入ICU 前的治疗十分重要,早而彻底地解决原发病可减少并 发症及机械通气的概率,从而降低二次插管率。 2.1.2预防并控制感染 加强对高危人群的支持 性护理,加强呼吸机管道系统、人工呼吸道及胃肠道 置管的管理对预防和控制VAP十分重要 。气管 插管、气管切开及吸痰用的器械应严格消毒灭菌,疑 有VAP者,除每天进行痰培养外,还应对呼吸机管 道进行细菌培养,根据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正确 选用抗生素 。 2.1.3 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 沈志坤和林梅 对 17例患者在机械通气期间施行全胃肠外营养 (TPN)或行部分肠道内和部分肠道外营养(PEN/ PPN),并根据氮丢失量和血清白蛋白浓度适当地输 力,改善呼吸功能心 。还可给患者做全身适当的按 摩,鼓励患者举起双臂做前、后、上、下的运动,患者 无力时可以帮助他们做被动运动。呼吸肌训练时间 最好选择在9:00—10:00点和15:00—16:00,因为 这是患者一天中精力最好的时间段。随着患者耐力 的增加可逐渐增加活动次数,延长活动时间 。 2.2控制医源性因素 2.2.1 掌握脱机的时机和模式 目前,临床上多以 呼吸机的参数和J 床症状来确定脱机时机。动脉血 气分析结果是指导合理撤机的客观指标『2 。但脱 机时不能只依据血气分析的结果,应将患者的身体 状况、心理承受能力、肺部感染控制程度等因素综合 考虑。一般患者可采取过渡脱机或间断脱机方式。 脱机最好选择在患者一天中精力最好的时间段,以 9:00—10:00和15:00—16:00为宜。患者取坐位 或半卧位,并做好各种监测和应急准备 引。对一般 状况较好的患者,可采用序贯双水平呼吸道正压 (BiPAP)辅助通气治疗,即在有创机械通气2 d后, 根据患者感觉及临床表现改为无创机械通气[1 。 Costa等 认为,应用BiPAP可改善COPD患者的 呼吸肌力量。 2.2.2严格掌握拔管指征 拔管前必须严格掌握 拔管指征,须待患者肌张力充分恢复、自主呼吸正 常、有效通气量足够、咳嗽和呛咳反射恢复、血流动 力学稳定后方可拔管。拔管前应仔细清除呼吸道和 口咽部分泌物,以防止发生误吸。同时,在拔管的前 3 h内,应特别注意对患者的呼吸状态、意识、呼吸道 的通畅度、排痰能力等进行评估,并准确监测血氧饱 和度或血氧分压_1]。 2.2.3避免意外拔管医护人员应加强巡视,随时 检查套管固定是否牢靠;患者翻身时应使头、颈、躯 干处于同一轴线上,防止套管旋转角度太大,造成窒 息;随时调节呼吸机支架,妥善固定呼吸机管道,防 止牵拉过度致导管脱出 。对不合作者应适当约 束双上肢,并给予适量镇静剂。有资料¨2 证明,适 当镇静能明显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2.3 心理护理对于机械通气患者,主管护士应及 时主动告诉患者呼吸机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 ・ 598 ・ 护理杂志2010年4月第27卷第4B期Nurs J Chin PI A,April 2010.Vo1.27,No.4B 及治疗过程中的不适、不便等,同时教会患者进行非 语言交流以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 一。向患者介绍 ICU环境,以减少周围消极因素的影响。医护人员 come following a 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 with automatic tube compensation versus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J].Critical Care Med,2006,34:682 686. [12]Frutos Vivar F,Ferguson N D,Esteban A,et a1.Risk factors for extubation failure in patients following a 不可在患者床边议论病情 “]。协助患者开展主动 或被动康复锻炼可增强其自信心,减轻和淡化紧张、 恐惧心理 。 3 小结 successful 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J].Chest,2006, 130:1 664 1671. [131Mokhlesi B,Tulaimat A,Gluckman T J,et a1.Predicting ex— tubation failure after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a spontaneous 气管插管拔管后二次插管的原因是多方面并相 互作用的,因人而异采取预防措施是降低二次插管发 breathing trial[J].Respir Care,2007,52:1710—1717. 生率的关键。当患者具有撤机的指征时应及时脱离 呼吸机、及早拔管;对有拔管失败、二次插管危险因 素的患者则要密切观察、积极治疗,从而经济、有效 地利用医疗资源,使患者安全且尽早脱离呼吸机。 【参考文献】 [1]王芳,向明芳,杨 婧.29例拔出气管插管后24小时 内再次插管原因分析与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医学理 论与实践,2008,21(2):101—1O3. [2] Epstein S K,Ciubotaru R I ,Wong J B.Effect of failed extubation on the outcome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J]. Chest,1997,112:186 192. [3]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 in adults:diagnosis,assessment off severity,initial antimicrobial therapy,and preventive strategies[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1996,153:1711—1725. [41 Scott K E,Ronald I C.Independent effects of etiology of failure and time to reintubation on outcome for patients failing extubation[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1998, 158:489 493. E5] 王丽娟,常红梅,陆永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相关因 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药,2009,4(4):105—107. [6] 封凯旋,俞国忠,顾斌芳,等.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危 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09 (11):31—33. [7] Kyle U G,Genton I ,Heidegger C P,et a1.Hospitalized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patients are at higher risk of en— term underfeeding than non—ventilated patients[J]. Clinical Nutrition,2006,25:727—735. [8] Dasgupta A,Rice R,Mascha E,et a1.Four year experience with a unit for long—term ventilation(respiratory special care unit)at the cleve—land clinic foundation[J].Chest, 1999,1l6:447 455. [9] Khamiees M。Raju P,Degimlamo A,et a1.Predictors of extubation outcome in patients who have successfully completed 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J].Chest,2001, l20(4):l262—1270. [10]任建安.危重患者营养与代谢支持策略的演变[I1].肠外 与肠内营养,2001,8(3):173—175. [11]Cohen J D,Shapiro M,Grozovski E,eta1.Extubation out [14]Smina M,Salam A,Khamiees M,et a1.Cough peak flows and extubation outcomes[J].Chest,2003,124(1): 262 268. [15]高心晶,秦英智.咳嗽峰流速对拔管结果预测的临床研 究E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9,21:390—393. [16]任华蓉,范红芬.COPD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机依赖的原 因及护理干预[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2): 89—90. [1 7]唐迎元,张丽华,彭华保.新生儿机械通气拔管失败相关 因素分析[J].现代l临床医学,2008,34(2):106—108. [18]苏月南,莫北溪.重症患者全麻术后拔管失败原因分析 [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2834 2835. [19]王秀霞.预防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的护理体会[J].中国 民康医学,2008,20:2158 [2o]于美娥,王 霞.呼吸机依赖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 河北医学,2005,11(3):283 284. [21]宋瑰琦,秦玉荣,方 进,等.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非计划 拔管相关性因素分析[J].上海护理,2008,8(5):40 41. E22]陈秀凯,王小文,秦建民.外科危重患者气管切开后拔管 时机选择与失败的临床处理[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7,19(2):1l3—114. E23]缪静波,王蓓玲.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影响因 素的分析E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1):9-11. [242沈志坤,林 梅.多发伤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支持[J]. 护土进修杂志,2006,21(5):475—476. [25]邓巧荣,孔岚.TPN用于外科手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疗 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5,45(29):72—73. [26]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_.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0. [27]张华,王 慧.呼吸机依赖患者撤机的护理[J].临床 肺科杂志,2004,9(6):705 706. [28]曾定芬,张丽平,谭小辉,等.机械通气患者呼吸系统并发 症及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8,23(10):77—80. r29]Costa D,Toledo A,Silva A B,eta£.Influence of noninva— sive ventilation by BiPAP on exercise tolerance and respiratory muscle strength in chronicobstructive pulmo— nary disease patients(COPD)[J¨.Rev I at Am Enfer— magem,2006,14(3):378—382. (收稿日期:2010—01-19) (本文编辑:陈晓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