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就业形势与

就业形势与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就业形势与

作者:环化系生物2班张亚南z10075241

关键词:就业形势、就业、就业对策

摘要:随着近几年高校的连续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剧增,由此产生了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并且成为了社会问题中的一大难题。面对日益严重的就业形势如何让就业生顺利毕业是摆在高等学校和社会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解决好该问题,既有利于保持社会的稳定,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也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既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现实意义。 正文:一:就业形势 请看下表

年份(年)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大学生毕业110.4 141.8 212.2 280 338 413 495 550 611 630 数量(万) 从上表可以看出,自01年至10年毕业生数量连年增加。若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加,等我们毕业时,约有950万名大学毕业生尚待就业!

有那么多的毕业生,而就业情况如何?请看智联招聘发布的

《2009年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

认为自己能找到合适工作的仅为8.4℅,感到就业形势严峻很难找到工作的占15.4℅ 另外,有66.1℅的大学生将月收入定位在1000~2000元。愿意零工资就业的占1.58℅,而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在就业地区的选择方面,大学生重东部、轻西部;重大城市,轻中小城市和农村的想法仍没有得到明显的改观。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现状不容乐观,甚至有些令人哭笑不得,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

1

 国际性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的影响日益

显现,企业招聘岗位明显不足  毕业生数量增长,大学生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剧  考研率与绝对就业的矛盾  积极就业的大环境

中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三重重大转变  计划→市场  卖方→买方  有形→无形

2当前3+4+4冲击大学生就数量矛盾质量

矛盾

三峰叠加

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就业高峰  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高峰

 大学生就业高峰

四大矛盾

 数量矛盾  质量矛盾  结构矛盾  路径矛盾

四种新迹象

 事业单位实施用人招考制度

 经济发达地区相继出台措施,人事编制使用显现本土化倾向

 研究生就业高峰到来,挤占本专科生就业空间

 毕业生整体倒流现象更加显著

3缺乏工作经验成为就业的最大门槛

大学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存在匹配上的困难调查发现,我国的应届大学生预期高估幅度在40℅右,远远高于美国和欧洲等国的10℅左右。

据北京和上海等有关机构的调查发现,大学生月薪市场平均值在1600~1700元月,而毕业生中有66.4℅的学生希望自己的月薪在2000元以上。

大学生就业观念尚未根本改变

下表为教育部对大学生择业行为的调查

80706050403020100沿海开发城市内地省会城市

66.67柱形图 124.376.372.59中小城市其它•

4女性就业率比男性低6.4℅

来自农村毕业生比城市低10.09℅

• 2010年中国大学毕业生“红黄绿牌”高职专业

红牌专业 临床医学 法律文秘 黄牌专业 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信息管理 绿牌专业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 应用化工技术 计算机科学物流管理 与技术 国际金融 工商管理 经济管理 法律事务 汉语言文学 教育 计算机应用 技术 红牌专业: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的专业中综合考虑的前10个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 黄牌专业:除红牌专业外,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的综合考虑的专业。

绿牌专业:薪资、就业率持续走高,且失业量较低的综合考虑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

二:就业

教育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一、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

焊接技术及商务英语 自动化 楼宇智能化会计电算化 工程技术 • 二、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报效祖国

• 三、积极聘用高校毕业生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 • 四、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服务外包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 • 五、就业指导服务与就业援助 三:就业对策

• 首先,我们因该思考一下大学毕业后干什么。

升学?就业? 出国?创业 ? 升学应作哪些准备? 出国应作哪些准备? 就业应作哪些准备? 创业应作哪些准备?

如果我们选择就业则应: 一 :正视现实,理性对待 1经济形势严峻

2产业地区发展不平衡 3专业需求不平衡

4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为完全形成,部门分割依然存在

二:调整心态,勇敢以对 • 1正确评价自己 2适当确定择业目标 • 3面向基层

三:加强职业规划,提升职业素养

知己 性格 兴趣 特长 智商 情商 气质 知彼 组织环境 组织发展战略 人力资源需求 晋升发展机会 政治环境 社会环境 经济环境 择 职业抉择 路线抉择 目标抉择 行动抉择 一:培养锻炼自身综合能力

二:参加实习、实践,积累工作经验 三:考取相关的资格证书 四:突出自身优势

附:影响择业成败因素调查

• 面试表现21.9℅

• 计算机及英语水平12.2℅ • 个人素质和修养21.4℅ • 专业方向10.2℅ • 政治面貌0.9℅

• 个人形象4.7℅三:加强职业规划,提升职业素养 •

• 社会实践18.5℅ • 求职和简历6.0℅ • 学习成绩2.2℅

• 性别3.1℅1正确评价自己 参考文献:较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