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7年第23卷第22期IMHGN,November 20t7,Vo1.23 No.22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 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 临床效果对比 罗晖 528000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DOI:10.3760/cma.i_.issn.1007-1245.2017.22.022 【摘要】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采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的临床效果 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82例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 经过对比分析后,研究组患者的心肌缺血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24% 相对常规心电图检查,实施动态 照组,研究组患者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查,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电图检查,分析两种心电图监测心肌缺血和 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比68.29%,P<O.05);同时其房性心律失常、短暂性室上速、室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等疾病的 检出率也较对照组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监测可以尽早发现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情况,对于隐匿型和心律失常型冠心病能够 及时诊断,有利于临床尽早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ect of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and conventional electrocardiogram in the diagnosis of myocardial ischemia and arrhythmia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Luo Hui Foshan First People's Hospital,Foshan 528000,China 冠心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脏类疾病, 个月,其中陈旧性心肌梗死l1例,心绞痛17例, 引起冠心病的原因较多,且其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心 糖尿病6例,高血脂症7例,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查。 慌、胸闷、气短等,若不能及时治疗则会引起更多 对照组41例中男22例,女19例,年龄53—8l岁, 的并发症。心律失常是冠心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 平均(63.5±3.5)岁;病程3~l6个月,平均(8_3±13) 冠心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而冠心病由于心脏血 个月,其中陈旧性心肌梗死l0例,心绞痛18例, 流的传导受阻,因此也容易发生心肌缺血,从而引 糖尿病8例,高血脂症5例,给予常规心电图检查。 起更多的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存在较大的威胁。有 对两组的基础资料进行分析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5),资料数据可以进行比较研究。 调查显示,全球每年都有较多的人死于冠心病,因 (P>0.此对于冠心病应积极预防,而对于发生冠心病的患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电图:用型号为 者则应选择较好的方式进行治疗。良好的诊断是治 ECG一9801的深圳邦健生物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生 疗基础,常规心电图的诊断不能够很好的判断患者 产的心电图仪进行检测,患者人院后,停药3 d,然 的疾病进展,因此本文就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 后进行心电图检测,环境设置:需要保持室内温湿 律失常采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进行对比研究, 度适宜,防止因寒冷而引起的肌电干扰,注意连接 分析其效果,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可靠的专用地线,接地的电阻应<0.5Q【2】。心电图 机应尽量远离诊察床和导联电缆,避免使用电器, 床宽不能超过0.8 m。 1.1一般资料选取82例本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 研究组实施动态心电监测:使用型号为iH一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段为2015年11月至2017 12PLUS的深圳邦健生物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年2月,以平均分组的方式对其进行对比研究。研 的动态心电图仪进行监测,对患者进行连续24 h的 究组患者4l例中男23例,女18例,年龄52 82岁, 监测。受检者应适当做一些运动,以便于观察运动 平均(64.5 4-2.5)岁,病程4~15个月,平均(9.0 -1.42) 量与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关系,应保持患者皮肤 3544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7年第23卷第22期IMHGN,November 2017,Vo1.23 No.22 表2两组诊断后心律失常的诊断结果分析 (%)] 干燥,检查日不能洗澡、避免出汗,将24 h身体不 冠心病发病时患者会出现心前区出现压榨样疼痛, 适合运动时间进行详细记录,以便于医生更加准确 可以向颈、手臂、颔、后背等放射,同时出现头晕、 的诊断口】。在检查前可以提前告知患者,同时向患者 恶心、晕厥等现象,严重时会发生心力衰竭而导致 说明注意事项,患者在去检查时可以用轮椅或者平 死亡f4】。冠心病患者心率若不能很好的控制,则容 车推送,不方便外出或者下床的患者可在床旁进行 检查,需提前预约。记录I份常规l2导联心电图, 用来参考分析动态心电图,患者取平卧位或者坐位, 对电极粘贴进行消毒,清洁皮肤以降低电阻,将动 态心电图专用电极导线与电极接好,然后贴好电极 贴,告知患者禁止运动,以减少运动影响和肌电干扰, 用胶布将电极片固定,将准备好的记录盒装在受检 者的身上,对患者活动后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3]。24 h后将记录盒拆除,将患者的身上清除干净。连接 计算机后对数据盒中的情况进行解压和分析,最后 打印诊断条图及结论。 1.3观察指标对采用两种不同的心电图诊断后的 心肌缺血隋况和心律失常的发生进行分析。 1.4统计学方法以SPSS19.0版本统计学软件进行 计算,正态分布的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 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心肌缺血的诊断隋况分析对两组患 者心肌缺血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心肌缺血的 诊断阳性率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诊断后的心肌缺血情况分析 (%)1 对照组 41 28(68.29) 13(31.71) 注:与对照组比较, =13.422,P<0.05 2.2诊断后的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分析对心律失常 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心律失 常的诊断结果较对照组好,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冠心病是心内科常见的一种多发性心脏病,当 易引起较多的并发症,因此对于冠心病应尽早诊断 和治疗,积极预防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降低致死 率『5】。心电图对于检测心律失常的患者具有较好的 临床诊断作用,该方法的原理是,依靠心电扫描器 械以图形的方式呈现患者心脏每一个心动周期的起 搏点、心室、心房等,利用兴奋引起的生物电进行 转化 。 经本文研究显示,对于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 失常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的阳性率为90.42%,明显 好于对照组的68.29%;同时对于各种心律失常的诊 断结果也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说明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具有较好 的诊断价值,其主要特点为:动态心电图仪对冠心 病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图进行监测,较好的弥补常 规心电图监测存在的缺陷,采用Holter技术,通过 对患者的日常活动状态采用携带记录仪进行监测, 观察患者24 h内的心电变化,对患者无任何创伤, 观察长时间连续记录可提供大量信息动态心电图 一 。常规心电图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较多 的缺陷,其反映时间较短,只有1 min;在部分患者 的心脏筛查作用较小,只能够单纯的检测出症状典 型的患者,不能够进行连续性诊断,不利于临床判 断 。 综上所述,对于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 常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的效果明显好于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更高。 参考文献 [1】王琰.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 的临床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25(1 1):42—43. DOI:10.3969 ̄.issn.2096—0417.2017.1 1.032. [2]李靖.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 床效果比较[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9):1694—1695. [3】杨雪梅.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 常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7):85—87. 【41时莉,郭玫.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 3545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7年第23卷第22期IMHGN,November 2017,Vo1.23 No.22 【8 谢玉华,代西艳.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 8]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4): 117-118. 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比较fJ].中外医疗,2017,36(6):187—189. DOI:10.166626 enki.1674-0742.2017.06.187. 【5 杨应兰.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 5]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6,15(1 2):39-41. DOI:10.3969/j.issn.1672-3015.2016.12.016. [61季欣.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 DOI:10.159126.cnki.gocm.2014.14.139. [9】李伟.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 的l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9):191—192. DOI:10.3969 ̄.issn.1674—4721.2013.19.095. 的效果对比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8):107—109. DOI:10.3969 ̄.issn.1674—9308.2016.28.068. 【7】张昆.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 的II盎床效果比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4):134—135. D0I:10.3969 ̄.issn.1674—9308.2015.24.094. (收稿日期:2017-07—13) (责任校对:刘玲玲) 小切口囊外摘除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 对白内障患者的疗效及BUT、SIT水平的 影响 王洪亮 473058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DOI:10.3760/cma.j.issn.1007-1245.2017.22.023 【摘要】 目的研究对比小切口囊外摘除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对白内障患者的疗效及泪膜 破裂时间检查(BUT)、泪液分泌检查(SI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本 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84例。根据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白内障超 声乳化摘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予以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为期12周的随访。分 别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术后平均散光度,治疗前后BUT、SIT水平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 情况。结果治疗l周、4周、12周后两组患者的视力恢复率对比均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 o治疗1周、4周、l2周后两组患者的平均散光度对比均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UT、SIT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而两组间对比均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虹膜损伤、角膜水肿、后囊膜破裂以及一过性高眼压发生率对比均不明显,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小切口囊外摘除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白内障临 床疗效相当,且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泪液分泌功能,有效控制 目膜破裂时间,安全性较好。 【关键词】 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术;超声乳化摘除术;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功能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the levels of BUT and SIT in cataract patients influenced by extra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 with small incision and phacoemulsiifcation Wang Hongliang Department ofOphthalmology,The First Afilfiated Hospital ofNanyang Medical College,Nanyang 473058,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icafcy of small incision extracapsulra catraact extraction(ECCE) and phacoemulsiifcation for cataract patients and the impact on tear iflm break-up time(BUT)and tear secretion test(SIT)levels。Methods 84 cases of catracta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5 to December 2016 were selected,and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time of treatment,42 cases in each group.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reated witth phacoemulsification,while he pattients in he obsert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small incision extra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All patients Wel。e followed up for 1 2 weeks.The postoperative visual acuity,average astigmatism,changes of BUT and SIT levels and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After 1 week,4 weeks,and 12 weeks,the visual acuity recovery rat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without statistically sinifgicant differences 3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