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医学2009年1月第15卷第3期总第158期Contemporary Medicine,Dee.2009.Vo1.15 No.3 Issue No.158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观察 何俊标 [摘要]目的观察葛根素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在本院住院的急性脑梗塞患者9O例;治疗组50例给予葛根素静脉滴注,20d为一 疗程;对照组40例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d静脉滴注,20d为一疗程 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 理有显著差异(Pl(O.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可降低血液黏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是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理想药物之一。 [关键词]葛根素;脑梗塞;血液流变学 葛根素注射液是从豆根植物野葛干燥根的总黄酮提取物中 后的生活能力状况(病残程度)分出:f1)基本治愈:功能缺损评分 经分离纯化而得到的单一成分注射液_l1。葛根素具有降低血小板 减少91%一100%,病残程度0级;(2)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 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功能、增加纤溶活性、抗血栓、改善微循环 少46%~90%,病残程度1~3级;f3)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 及调整急性心肌梗塞、脑梗塞患者神经内分泌紊乱等作用[21。葛根 %~45%;(4)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在17%以内;(5)恶 素是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中药成分,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报道 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在l8%以内。(6)死亡。 较多,而用于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报道较少。我们于2006年3月至 1.6统计学处理统计软件使用SPSS1 1.0,采用配对检验分 2007年8月对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有效性和安 析,Ridit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 全性进行了临床观察。 2结果 1资料与方法 2.1临床疗效评价 1.1病例选择选择发病72h以内的急性脑梗塞患者90例, 2.1.1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两组之间治疗 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急性脑梗塞的诊 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无明显差别fP>0.05);治疗后神经功能缺 断标准I3J,并经头颅CT扫描或MR I扫描证实;年龄40~75岁的 损程度评分有显著差异(火O.01)。见表1。 住院病例;治疗前未用溶栓、抗凝及降纤治疗;同时符合首次发 表1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改善比较( s) 病或既往发病未留下后遗症的再次发病者。除外:①脑出血、颅内 占位病变、外伤引起者;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对本药过敏者; ④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 者;⑤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和安 全性评判者;⑥白细胞<4.0xl09/L,血小板<9.0x109/L者。其中合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与治疗组比较, P<0.01。 并高血压病24例,冠心病23例,糖尿病l3例,高脂血症30例; 2.1.2两组疗效评价采用1rrr统计方法,根据1995年全国 CT示基底节梗塞37例,脑叶梗塞31例,丘脑梗塞19例,脑干 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疗效评定标准,经Ridit等级资料分析,表明 梗塞3例;男53例,女37例。 葛根素在治疗ACI的疗效上明显优于复方丹参(火0.01)。结果见 1.2分组情况根据上述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自2006年3 表2。 月至2007年8月实际入选病例总数为90例。其中葛根素治疗组 表2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50例,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范围40—75岁,平均年龄(62_+18) 岁;对照组40例,男性24例,女性l6例,年龄范m(38~78)岁,平均 f61+_21)岁。对照组和治疗组年龄、性别、病程、既往史与伴发病及 发病后开始治疗时间、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实验室检查 注:两组治疗后经Ridit分析,P<0.01。 及肝、肾功能经统计学计算无显著差别f 0.05)。 2.1.3血流变学指标结果比较用药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1-3治疗方法两组都用甘露醇和胞二磷胆碱作脱水及活化 情况见表3,提示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可显著降低全血 脑细胞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每日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 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 500m 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上海通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 2.1.4安全性评价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1d进行血、尿常 产1。治疗组:每日静滴5%葡萄糖注射液500m l加葛根素400mg 规,肝、肾功能的检查,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后两组 f商品名布瑞宁,北京四环科宝制药有限公司)。疗程均为20d(注: 患者的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无显著性变化。 糖尿病患者改用0.9%生理盐水250m1)。 3讨论 1I4观察指标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1d评价临床神经功能、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其发生与血液黏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度升高、血小板聚集、脑动脉硬化、血管内膜损伤等密切相关,因 1.5疗效评判标准应用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 而采用多种途径、多重保护机制的综合药物治疗有助于神经功能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草案进行评分见参考文献[31。所有入选患 的恢复141。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对脑梗死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血液 者治疗前后均测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计算治疗前后的积分差 黏度增高时,脑血流量减少,引起脑缺血。脑缺血引起细胞内Ca2 值。依据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的减少(功能改善程度)及治疗 +浓度上升,激活磷脂酶,释放游离脂肪酸,其中包括花生四烯酸。 518133深圳市宝安区慢性病防治院(何俊标) 花生四烯酸经过一系列代谢后,使前列腺素(PGI2)合成受抑制,并 药物与临床。善美 。Cl萤 当代医学2009年1月第l5卷第3期总第158期Contemporary Medicine,Dec.2009,Vo1.15 No.3 Issue No.158 自制复方软膏治疗妇女外阴白色病的疗效观察 毕宝林 [摘要]目的依据祖国传统医学理论,以中草药白藓皮、丹参、防风、狼毒、冰片的清热解毒、杀虫止痒、抗菌消炎、祛风除湿、活血化淤、消肿散结 的作用,配合西药氢化可的松、尿素、甲硝唑、丙酸睾丸酮及维生素AD、维生素E、维生素B6治疗临床上顽固性疾病外阴白色病。方法所有患者均应用 外敷自制的中西药复方软骨(每日2次,30天一疗程)方法治疗。结果12例患者经过三到五个疗程(3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痊愈7例,占58.3%,显效 4例,占33.3%,无效1例,占8-4%,总有效率为91.6% 结论中西药结合外敷治疗妇女外阴白色病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为中西药结合治疗疑难疾 病做了有价值的探索和研究,由于病例少故而只能对本病做初步的探讨,有待进一步积累病例进行研究。 ’ [关键词]复方软骨;白色病 外阴白色病即慢性外阴营养不良症,是一种妇科疑难病。外 狼毒20克,冰片8克,维生素B63克,维生素E8克,维生素 阴搔痒为本病主要症状。由于本病发作机制复杂,易复发,传统中 AD160毫升,氢化可的松O.1克,尿素10克,甲硝唑2克,丙酸睾 医治疗疗效不佳。我们吸收了中西医各自的特点,精选了五种常 丸酮2克。将白藓皮、防风、丹参、生狼毒用水醇法提取,过滤浓缩 用中草药,配以维生素等多种西药,配制成复方软膏治疗本病,经 后制成60毫升流浸液。将冰片、甲硝唑、尿素置乳钵中研磨,将维 临床使用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生素B6氢化可的松及上述流浸液加入其中,然后将维生素AD、 1资料与方法 维生素E、丙酸睾丸酮与吐温一80液缓慢加入其中,不断研磨,最 1.1一般资料12例患者均为已婚已育妇女,年龄29~58岁; 后加入适量基质制成活性软膏。 病程最短者8个月,最长达9年。增生型8例。萎缩性4例。 1.2.2用法患处用温水热敷1O分钟,上述软膏均匀涂于患 1.2治疗方法 处,每日2次,30天为1疗程。 1.2.1软膏的配制白藓皮30克,丹参20克,防风20克,生 1.3疗效判定痊愈;瘙痒控制,皮肤色泽和弹性逐渐恢复, 作者单位012000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疾病预防控制中,L,f-3诊部(毕宝林) 病理转正常;显效:瘙痒控制,皮肤部分色泽加深;无效:无明显改 表3两组血液流变学改变比较f;±s1 产生血栓素A2(TXA2)。TXA2一PGI2失衡导致脑缺血后低灌 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看,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 流,血小板微血栓形成及脑循环损伤 。此外,血液黏度升高时,血小 脑梗塞,显著降低血液黏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与复方丹参对照 板易于黏附,促进梗死灶的形成。临床及基础研究证明葛根素可抑 组比较临床疗效有差异。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和 制血小板聚集,使PGI2合成增多,使TXA2/PGI2比值降低。解除 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治疗药物之一。 患者病理状态下的血管痉挛,扩张血管,改善脑缺血,挽救缺血半暗 参考文献 带区’缩小梗死范围。本组资料表明: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后脑梗死 [1]赵虹,魏嘉平,等.葛根素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功能及离散度和 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善,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意义。 心率变异性的影响中华心血管杂志,2002,30(9):5481. 近年来,随着分子免疫学的发展,细胞黏附分子在缺血性脑损 [2】李淑梅,刘斌,等.葛根素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浆内皮素 伤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CD18、CD1la为白细胞表面黏附蛋白, 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339—3411. 可介导白细胞聚集与侵入组织。有观察表明:葛根素治疗后,白细 [3]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 胞组织CD1la、CD18阳性百分率明显降低 ,说明葛根素具有封 度评分标准『J].中华实用内科杂志,1997,17(3):313. 闭CD18、CDI la抗原作用,故葛根素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可能 【4]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M】_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l994.634~638. 部分通过抑制白细胞表面黏附蛋白表达的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 【5]李泓.花生四烯酸代谢、血小板激活因子、血小板膜蛋白与脑缺血 证明葛根素具有13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作用,并有对抗垂体后叶 Ⅲ.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1996,23(2):80. 素引起动脉血管痉挛,故葛根素具有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 [6】邓娟,周华东,陈曼娥.葛根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微循环保 改善脑微循环作用,从而促进脑梗死病灶的修复。 护机制的临床研究叨.微循环学杂志,2001,11(1):14—15. 葛根素治疗冠心病、肾病、内耳及眼底病变的疗效已得到充 [7]付志堂.葛根素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分肯定。在治疗冠心病方面,葛根素能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 2001,10(7):1634-1635. 使心肌耗氧降低,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 。另有研究表明:葛根素能 [8】严晓华,张雪梅,蓝健姿,等.葛根素注射液对慢性肾炎尿蛋白及肾 显著减少24 h尿蛋白,并改善。肾功能 。从上述葛根素及对照组两 功能的影响IJ1.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5,8(6):475—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