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大众化背景下美声的发展

论大众化背景下美声的发展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大众化背景下美声的发展

作者:吴骁桦

来源:《北方音乐》2017年第09期

【摘要】美声从开始流入我国到普遍流行已经经历了几十个年头,并且这些年美声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丰富和发展,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美声在我国享有较好的口碑。但是纵观美声发展的过程,也能发现其缺陷。其中美声发展最大的阻碍就是受众有限,再加上美声的发源地是国外,可能因为语言或者是文化的差异,导致美声在中国的发展道路相对崎岖,并且这种文化的隔阂在很大程度上了美声的推广。本文就针对当前大众化背景下,对我国的美声唱法发展进行研究,并根据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为相关工作者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众化;美声;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美声在中国之所以传播受阻,不仅是因为其文化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大差异,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美声的唱法不同所致。美声相比于传统的唱法有很大的差别,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与工作的步伐明显加快,在对音乐的需求方面也更加趋于娱乐化,对于这种较为古典的美声唱法却不怎么感兴趣。再加上美声需要人们具有一定的欣赏能力,否则将无法体会到其中的涵义,现在很少有人会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这些古典的唱法,因此其受众群体也在逐渐变少。尽管如此,美声作为一种经久不衰的经典唱法,却没有因此停止其大众化的脚步。

一、美声唱法的发展

美声诞生于十七世纪的意大利,它主要就是伴随着歌剧的发展而逐渐生成的必然产物。美声就是歌剧长时间在舞台的表演过程中演化而来,这种唱法与技巧在数百年的发展中也不断得到完善,早在十八世纪,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开始重视美声唱法,并且这种唱法对于音乐的创作具有很大的价值。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得益于音乐剧的产生,美声和流行音乐进行了融合,这种产物既具有美声的端庄典雅,又将流行音乐中的通俗格调充分表达,而且再加上流行音乐的体裁多种多样,风格不拘一格,因此使得当时的美声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很多美声都将一些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蕴含于其中,并且在当时是人们审美的主流方式,因此美声也衍生出来了一系列产物,如音乐电影就不仅更加贴近生活,通俗易懂,而且还具有一定的鉴赏性,让人欣赏之余不失娱乐,也正是因此美声被更多的人所熟知。

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世界上三大轻音乐团通过了通俗音乐交响化以及古典音乐流行化的发展,不断将音乐的内涵进行创新,其中的美声和爵士、乡村等类型的音乐进行融合创新,从而开创了美声与传统、古典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演唱方式,这种大胆的创新赋予了美声在不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发展过程中新的生命力,使其不仅具有一定的娱乐性、观赏性,还具备一定的商业性。在之后的九十年代,著名的“古典音乐剧唱法”就风靡了整个欧洲的音乐市场,不仅在各种奖项上得到了证明,还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也正是因此,美声唱法的传播更为广泛。

美声在我国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四运动,并且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国内出现了很多音乐学府,为美声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物质基础,加上前些年相关产业的发展势头正猛,使得美声的发展进入了繁荣时期。期间很多较为著名的美声演唱家的出现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其发展和大众化。近些年,相关工作者也在努力研究美声唱法,并且希望其能够与传统的唱法进行结合,从而更容易被大众接受。比如我国的美声歌唱家廖昌永就针对这个问题做出了努力,更为大众所熟知的就是阿宝在星光大道上的《山丹丹花开》,这也是阿宝的成名曲,不仅唱遍了大江南北,更是将美声与通俗唱法进行了完美的融合,从而将其不断大众化。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大众化的背景下,美声在国外与在国内的发展历程是有一定区别的。但是在其大众化的历程中,还是有很多过程是相同的。首先美声出现于形式高雅并且内涵深刻的音乐剧,但是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都需要经过一些较为通俗的唱法来将之更好地表现出来,因此就可以看到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优点和缺点都是依托而生的。美声的存在还能更好地为人们的音乐创作提供灵感,尤其是在歌颂赞美的歌曲中,美声几乎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但是由于其本身的一些原因,它并没有成为时代的主流。但是在美声处于大众化的发展背景下,想要更好地将其传播,就需要把握好度的原则,从而在保证其基本前提的基础上实现美声的发展。

二、大众化背景下美声发展的启示

熟悉美声的人都很了解,当前很多爱国的歌曲都是通过美声进行演唱,这种唱法也在很大程度上宣传了美声,促进了美声的发展。但是在大众化背景下,美声的发展既迎来了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因此美声就应该在新的时代谋求发展,从而获得更多的标签。对于新时代下美声的传播与发展,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建议。 (一)美声与流行音乐相结合

这种方法也是更好地借鉴欧美美声在早期进行传播的一种主要方法,当时就是通过较为古典的音乐与流行的音乐进行结合,并且这种结合总是能为古典音乐注入新的能量,使其焕发活力,比如前些年在春晚上和周杰伦进行合唱,虽然唱的歌曲在其本身的涵义上并没有较大的改变,但是这两种唱法的结合还是让观众耳目一新,并且收到了很好的反馈。古典音乐的特点就是能够通过音乐让人得到放松,即使是在紧张的环境中,通过古典音乐中蕴含着的厚重感与严谨性,也能够让人身心愉快,也正是因为美声很多都是大师之作,因此多具有一定的艺术鉴赏价值与创作背景,一般人难以体会蕴含其中的情感,更有甚者会对其产生排斥感。更适合美声发展的就是歌剧高速发展的时代,并且当时处于十七世纪,人们也都很喜欢美声演唱,其发展中凭借着一定的群众基础也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当前社会,人们对美声的欣赏有了很大的变化,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人们对于音乐的欣赏方式产生的改变。现代的生活节奏较快,人们生活与工作的壓力也较大,因此在欣赏音乐时也主要是以放松、娱乐的方式为主,对于那些需要仔细琢磨、鉴赏的美声当然就没有太多精力去研究了。在加上科技与相关电子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美声的发展之路也遇到了很大的阻碍。因此想要处于大众化背景下的美声更好地发展,就需要将其与流行音乐进行结合,为其注入新鲜的血液,只有紧紧抓住大众的需求,才不至于被时代的洪流淹没。 (二)美声与我国民族音乐相结合

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并且由于美声这种唱法是一种舶来品,因为文化的不同与民族音乐显得格格不入,因此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也较为艰辛,不是很容易被大众所接受。美声唱法的主要优点就是能够发挥出人声音内在的魅力,更好地将人声的潜力激发出来。美声发展至今早已经成为较为完整的流派,并且也正是因为美声与我国不同民族音乐的发声特点相融合,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流派。根据美声的发展特点,可以将美声与我国的民族音乐进行结合,发挥出二者的特点,从而更好地实现美声在中国的传播。将美声的音乐风格民族化,也可以将民族音乐美声化,因为音乐的流派只有在不断地创造中才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也只有经过不断地创作与融合,美声才能更好地迎合时代的需求。 此外还可以借助以上特点将美声与我国戏曲进行融合,因为戏曲在我国更被人熟知与喜爱,能够将二者融合,既是艺术上的创新,也是对美声于戏曲的促进,通过扩大演唱者的声域,美化唱腔,从而更好地优化其声音的感染力、穿透力,让自己的嗓音更加清晰、嘹亮,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熟知美声,喜爱美声。 三、结语

虽然的确像很多人说的那样,艺术无大事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国家经济的发展上更为重要,但是数百年来,仍旧有很多音乐家为了美声的发展,贡献出了毕生精力,也正是有了这些音乐家的努力,美声才能发展至今并仍然焕发出耀眼的光彩,而不至于被历史的洪流堙没掉。美声在我国发展只有一百年左右,其发展的道路还有很长,并且在前方或许有着更难的路要走,因此就需要相关工作者付出更多的精力。 参考文献

[1]于艳.高校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众文艺, 2015(09). [2]王超.浅谈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J].音乐生活,2007(07).

[3]刘佳.论示范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8). [4]孙艺铭.情感培养在音乐教学中的意义与开发路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3).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