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讨 缸科技201 2年第5期 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现状及对策 李红卫① 付宏山① 王善威② ①河南大学体育部学生体质健康研究所475001河南开封;②河南大学体育学院 摘要通过对郑、汴、洛三市为例进行抽样调查、分析,指出:河南省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存在着种类不多、数量不足、分 布不均衡、维护不到位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河南省城市社区体育活动深入开展的主要因素。建议加大学校和企事业单 位的公共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力度,提高现有场地设施的利用率;完善管理部门的监管责任和制约机制等,以保障城市社区居民应 有的健身权利。 关键词河南省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体育人口 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河南省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现状为研究对象,从河南省 郑州、开封、洛阳三市随机抽取36个社区作为调查对象,并随机发放 问卷50(盼作为对调查的补充。 2研究方法 依据研究目的和内容在河南大学图书馆系统查阅了社区体育设施 方面的研究文献84篇,并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 依据。采用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共发放问卷50(形}, 回收问卷486份,有效问卷467份,有效率为93.4%。对所得数据用统 计软件进行整理。 3结果与分析 3.1河南省城市居住区公共体育设施现状 (1)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总量不足,不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健 身需求。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是发展社区体育运动的物质基础。2000 年,河南省有统计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为2500万,而在2005年 末,这个数字达到了300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比例从31%增加到 34%…,尤其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巨大带动作用下河南省当前的 体育人口远不止这个数。但是,目前河南省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 设却远远落在后面。从实地调查的社区来看,78.4%的城市社区基本 没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其余21.6%的城市社区虽然有一些,但仅有 一个篮球场或几个乒乓球台或者几件健身器械,远远满足不了居民的 健身需求。这一点从发放的问卷中也得到证实:有80%的城市社区居 民认为目前社区公共体育设施不能满足锻炼需求,认为满足和基本满 足的仅有20%(如下表1)。 表1河南省城市居民社区公共体育设施数量调查一览表(n=467) 调查表明河南省城市社区的体育设施严重不足,大多社区居民还 是在自家庭院、公路街道、住宅空地、场院等非正规体育场所锻炼身 体,现有的社区配套体育场地设施还远远满足不了居民锻炼身体的要 求, “小区好住健身难”已成为城市社区居民新的烦恼和感慨 ,不 少喜欢运动的青少年在社区住宅楼前后的空地上踢球,造成玻璃破 损、花草被毁、行人受阻,严重影响生活安宁的局面。一方面是体育 人口的快速增加,人民群众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锻炼身体的要求愈 加迫切;另一方面是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严重匮乏。城市社区居民日 常锻炼身体的迫切要求与体育场地设施匮乏的矛盾愈发突出。 (2)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布局不合理,加剧了居民锻炼需求与场 地设施供给的矛盾。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体育场地 设施较第四次普查有了明显增加,我国体育场地总面积为13.3亿平方 米,人均面积仅为1.03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增加了0.38平方 米,增长58.46%;我国现有各类体育场地850080个,每万人拥有体育 场地6.54个,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增加了1.58+,增长31 6% 。而 河南省的普查结果显示,全省共有各类体育场地37192个,每万人拥 有体育场地3.85个;体育场地总面积50479069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 面积0.52平方米,仅相当于全国人均平均值的50%左右 。但是,这 些体育场地设施主要集中在单位系统,而公园、广场、居住小区等承 载着绝大多数人锻炼需求的公共场所体育设施却严重不足:其中分布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082400450730) 在校园的有26157个,占全省体育场地总数的70.33%;分布在机关企 事业单位楼院内的有3262个,占全省体育场地总数的8.77%;厂矿企 业1800个,占4.84%;居住社区1086 ̄",占2.92%;其它4887个,占 13.14%(如表2)。在这些场地设施中学校和机关内的场地设施就占 了近80%,而承载着绝大多数城市居民进行体育锻炼需求的社区公共 体育场馆设施只占全国体育场馆设施总量的2.92%。 分布情况 校周 机关单位 厂矿企业 居住小区 其它 所占比例 70 33% 8 77% 4 84% 2 92% 1314% 表2河南省城市居民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分布情况一览表 注:数据来源于河南省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结果 (3)现有设施缺乏管理与维护,丧失了其原有功能。维护和保 养是社区体育设施发展和延续的重要保证。城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 全开放性的特点决定了无法对其进行全天候监管。据一些社区居委会 干部反映,投资在小区内建造健身设施,没有出台相关的维护管 理办法;其次,由于社区人手不够,不可能落实专人进行日常管理及 维护;再者,维修经费也没有完全落实,有时候因没有维护费用而出 现心有余而力不足。 调研结果显示河南省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受到不同程度损坏(如表 3),设施完好的仅占被调查社区的11.11%;轻微损坏但不影响算使 用的占25%;损坏较重、影响使用的占42.77%;严重损坏、已不能使 用的占16.67%。部分社区的公共体育设施受损情况十分严重,甚至不 少健身器材已名存实亡:篮球架没了篮圈,转体训练器上的转盘被人 偷走,蹬力器上的座椅已没了踪影,单杠没了横杆,伸展器变得残破 不堪,还有一些器材被人刻画得伤痕累累, “某某到此一游”一类字 句几乎随处可见。 表3河南省城市居民社区公共体育设施损坏情况一览表(n=36) 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遭到破坏,有的是居民在体育锻炼过程中 使用不当,有的是锻炼人不爱惜甚至故意损坏,有的是本身建造时间 已较长没有得到维护,造成相当一部分器材设施已不能正常使用而逐 渐废弃 。而一些在小区外面的全民健身路径更是有人用无人管,虽 然有的在旁边竖有管理部门制定的管理条例,但基本上形同虚设,无 人管理更无人维修。不少器材设施遭到人为损坏甚至盗窃,这种状况 极大影响城市社区居民的锻炼条件。 (4)社区公共体育设施配置单一化与社区群众需求的多样化相 矛盾。一些社区往往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才不得不配备部分公共体育 设施,这些场地设施器材的规划布局、设计配备等标准统一、不同社 区的健身器械的数量、种类一个标准,使本该生动的吸引大众参与、 刺激健身欲望的设施被模式化了,而不同性别与年龄、不同活动目的 的需求被忽略,成为“为建设而建设,为了数量的增加,为了相关部 门领导的政绩工程”的建设目标导向。使一些僵硬的健身器械罗列变 成表面的摆设 。 3.2河南省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有关问题的原因探析 (1)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 .(2)权责不明,导致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管理与维护的缺 失。 (3)房地产商过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致使公共体育设施只存 在于设计规划中。 (转12页) 科学管理 缸科技201 2年第5期 全、促上产”活动,树立“只有提前才能按时,只有超产才能完成, 只有精细才能管好”的三维生产管理理念,组织基础管理潜力分析, 以差距观落实发展观。推进“比生产管理六率、争当采油精英”活动 开展,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郁氛围。扎实开展“我要安全”主题 活动,强化安全生产“三项”制度,进一步做实隐患排查和治理工 作,通过青工安全技能竞赛、编制完善应急预案等形式,加强安全宣 教工作,活动氛围日渐浓郁。着力加强基础管理,建立岗位考评体 系,并在基层单位推行等级动态管理,进行ABC等级评价,并通过 “最优党员责任区”、 “精细管理样板队站”竞赛等活动载体,落实 “强三基、除四害”的基层管理要求。 (2)推进“五五党建”工作,夯实生产稳步发展新根基。我们 从丰富完善“五五党建”工作体系(即党支部争创“五星”、党员责 任区“五包”、干伍建设“五有”、作风建设“五廉”、发展党 员“五化”)入手,将党支部的凝聚力转化为生产力。我们改进“五 星”党支部检查方式,带着支部汇报的“工作单”深入井站班 组,向职工了解局厂会议精神宣贯、形势任务教育和队干部跟班劳动 等情况,从职工群众的言谈中直接呈现出支部工作做得怎么样,有没 有效果,并在季度检查中对基层干部和党员班组长进行形势任务知识 测试,把党支部工作“虚功实做”。不断深化党员自主管理工作,引 导党员自主制定更高层次的奋斗目标,通过拓宽党员成长通道等保障 机制,激励党员在生产经营中唱主角,在急难隐重面前站排头,在创 新创效中作表率,努力把党员打造成学习争先的模范人、职工群众的 贴心人、夺油上产的带头人。 (3)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激发生产稳步发展内动力。我厂 以党组织的“创先争优”带动本单位基层建设的“创先争优”。各级 党组织把创先争优当作一种价值理念来追求,当作一种思想境界来提 升,当作一种推动中心工作的有力抓手来运用,以“三紧扣三提升” 活动作为载体,即“紧扣发展之本强三基,提升党支部工作推动力; 紧扣民生之事促和谐,提升党支部工作凝聚力;紧扣自身建设塑品 牌,提升党支部工作影响力”,着力打造活力党建。原油生产单位党 组织围绕党组织“推动发展力强”和党员“岗位技能优、工作业绩 优”的目标要求,以促进标准化、系统化、精细化管理为着力点,以 “比贡献、比效益、比安全、比水平、比作风”为主要内容,开展争 创金银牌队及星级站库活动,引导广大党员把精力投放到优化管理、 激励创新、提高素质、凝聚队伍、促进各项生产任务顺利完成上来。 科研单位党组织围绕党组织“改革创新力强”和党员“岗位技能优、 工作业绩优”的目标要求,把解决生产难题、单项技术突破和保障油 田开发作为首要任务,大力开展党员立项攻关活动。紧紧围绕我厂生 产部署和攻关目标,优选课题,突出关键技术,细化攻关内容,逐步 部署实施。 (收稿El期:2012—03—06) (接14页)能也随之发生变化。 参考文献 【1】金鹏,刘越,李曙,等.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 应用 材料导报,2009,23(6):24-27 【2】Parka.B.G,Crosky.A G,Hellier.A K.Fracture tOUghness of microsphere Al!o 3一A1 particulate metal matrix composites[J】.Composites:Part B,2008,39:1270 图4 110N下1 、2 、3 的摩擦磨损形貌 3结论 [3】侯丽丽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材料热处理技术, 2008,37(10):84—88 【4】轻金属编写组.轻金属材料加工手册(上)【M】.北京: ☆金_r-,.1k出 版社。1979:17—26 (1)A1 0 颗粒增强铝锰基复合材料由锰在铝中的固溶体和在其 上分布的铝锰化合物MnA1 和A1..Mn4及6一AI O。颗粒组成。随着锰含 量由亚共晶到共晶再到过共晶的转变,试样中硬而脆的MnAI ̄ A1.。Mn/dfi合物的含量也不断增加,试样的硬度也不断增加。 (2)在相同条件下,铝锰基复合材料的磨损量都随着锰含量的 增加而减小。 (3)在有磨粒及磨蚀介质存在的情况下,铝锰基复合材料的表 面有磨粒磨损的痕迹,从而增加了磨损量。 【5】樊自立,王喜鹏平原湖泊(包括人工湖)水质盐化及其防治 途径[J1.自然资源学报,1990,5(4):311—314 【6】郑喜玉,刘建华.盐湖卤水成分及其成因 地理科学, 1996,16(2):115-123 作者简介计与数值建模。 张乐(1985一),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材料优化设 (收稿日期:2012—03-26) (} ̄-18)T)(4)监管不到位,使城市社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 有关法律法规成为空谈。 4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1】王明浩河南省体育人口大幅增加【N】.人民日报,2006年1月7日第 三版 (1)结论。河南省体育人口稳步增加,而相应的城市社区配套 设施相对落后,与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存在显著矛盾,近80%城市居 民反映公共体育设施不能满足健身需求;河南省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设 施规划布局不合理,新老城区体育场地设施数量和质量较新城区存在 定差距;权责不明,使现有公共体育设施管理与维护缺失,导致河 南省公共体育设施受掼晴况十分严重,甚至成为摆设;开发商在建设 过程中缺乏严格的监督与验收机制,使部分公共体育设施只存在于设 一【2】杜建辉,等社区体育设施建设与社会体育发展 武汉化工学院 学报,2005,11:91—93 【3】姜同仁碱国两次体育场地普查情况比较分析硼.首都体育学院学 报.2007.2:116~119 [4】刘永奇,刘世德河南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5,7 计规划中,侵害了广大居民的健身权利。 (2)建议。加大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公共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 的力度,提高现有场地设施的利用率;逐步增加公共体育设施的数量 和布点,方便居民就近参加体育健身的需要;完善城市社区公共体育 [5】黄静珊陕西省城市小区体育场地设施现状调查田.哈尔滨体育学 院学报,2003,2:14—16 [6】宋杰,等.对当前社区体育设施配置若干问题的思考 体育与科 学,2007,5:49~52 作者简介社会体育。 李红卫(1966--),女,教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与 (收稿日期:2012—03—20) 设施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管理部门的监管责任和制约机制等, 以保障城市社区居民应有的继身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