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远志体育教与学方式特色工作室
自2013年1月周远志体育教与学方式特色工作室启动以来,在教育局和华富小学领导以及华富小学以及华富小学各位老师的大力支持下,按照《福田区工作室实施方案》的要求,我们做大量的教学工作,为了下一步更好开展打下很好的基础,现特对这一年多工作做一小结。
一、主动宣传,扩大影响发挥优势,搭建平台。
1月17日,工作室启动仪式结束后,我们就立即行动,多方搜集材料,撰写论文,根据实施方案,工作室必须在网络上开通自己的工作室博客,所以我们第一时间在新浪网申请周远志工作室博客,并制定了工作室三年工作计划和新学期工作计划以及工作室研究课题和教学研究方向,同时通过QQ工具以及微信,微博等等扩大宣传,增加工作室影响。工作室的部分成员电脑操作不熟,建立博客有些困难,如果这个问题不得到及时解决,将直接影响工作室的各项工作。感谢华富小学芮行国校长以及杨敏老师对我们工作室的帮助。
通过杨敏老师的培训,我们的电脑操作能力得到了提高,自身的价值也得到了体现。
二、勤于学习,拓展提,交流沟通,实现共赢。
周远志老师作为一名主持人,怎样才能有效引领研修员前行,从而实现专业成长呢?没有深厚的专业素养是万万不能的!于是,他不敢懈怠,带领工作室成员学习,学习,再学习!一年来,系统学习了《2011版数学新课程标准》、《小学体育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名师备课经验(数学卷)》《名师作业设计经验(体育卷)》等理论书籍,对学校体育教育又有了新的认识,更加坚定了从事学校体育教育工作一辈子的决心。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每个工作室成员都是相互学习的榜样,每一个优秀的工作室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我们倍加珍惜这份难得的因缘,紧紧抓住这个学习的大好时机,取众人之长,为我们所用,补己之短,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心存美好,忍耐骨感,坚持下来,我们就有所收获!为着美好的理想,我们时刻勉励自己:坚持前行,决不懈怠!
我们工作室都是体育教师,他们本身工作压力任务就很重,每周基本都是十六节体育课,每人还带一支训练队早晚训练,工作室安排很多学习,讲座都是晚上进行的,很多次他们在路上吃着面包就赶来了,没有对事业的追求,没有对体育的热爱,他们是不会这么做的,丁继德 刘昱杉老师还担负高三体育高考的重任。
一年多来我们一起做出了很多突出的成绩,我们会继续努力。
周远志体育教与学特色工作室
2014/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