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非洲旅游的空间布局研究

非洲旅游的空间布局研究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第31卷第11期2011年11月经济地理ECONOMICGEOGRAPHYVol.31,No.11Nov.,2011

文章编号:1000-8462(2011)11-1912-06

非洲旅游的空间布局研究

骆高远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中国浙江杭州310053)

摘要:区域旅游的空间布局是旅游规划、开发与管理的前提,对区域旅游的开发、建设和管理起着指导性的作用。根据区域旅游空间布局的理论和原则,针对非洲旅游资源的现状、特性和分布,提出非洲旅游开发空间结构和总体布局,对非洲旅游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非洲旅游;空间布局;旅游开发;布局结构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国外旅游空间布局的研究起步较早,但有关旅游空间布局的研究多以地理学家史密斯的《游憩地理学》和《旅游分析手册》,皮尔斯的《旅游开发》和《当代旅游———一种地理学分析》为代表;而我国旅游空间布局的研究则主要出现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以陈传康、吴必虎、保继刚、杨新军和王铮等为代表的旅游地理学家,从地理学的角度对我国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充分的阐释,并提出了一系列旅游空间布局的相关理论或观点。

非洲作为人类进化的摇篮,文明的源地,其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文化独特,人口众多,但至今仍是全世界最贫穷的,迫切需要发展经济。而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发展非洲经济的最佳途径之一。因为非洲有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几近空白的开发利用,更没有完整而系统的整体研究。科学、合理地规划好非洲旅游的空间布局,必将有利于非洲旅游业的健康、快速与可持续发展。

区域平衡发展等问题的合理解决提供决策依据[2]。

1.2地域分工理论

劳动分工理论的源泉主要是要素禀赋、获得性优势、嗜好、规模经济等。将地域分工理论运用于旅游领域,就使得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借比较优势重点开发旅游资源;而在旅游资源贫乏的区域,则可以适当设立人造景观。在区域旅游空间布局中,可以选择具有发展前景的小城镇、小区域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使其逐步发展成为旅游中心。如果旅游业是区域的主导产业,则应优先重点发展,积极发展旅游配套产业,尽可能延长产业链[3]。1.3发展理论

1.3.1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加拿大学者巴特勒(1980)在《旅游地生命周期概述》一文中,借用产品生命周期模式来描述旅游地的演进过程。他提出的旅游地的演化要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也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旅游地在停滞阶段之后直接进入复苏阶段[4]。

1.3.2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旅游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旅游需求能力的发展。1990年加拿大全球旅游大会提出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五大目标:一是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效应与经济效应的理解,强化生态意识;二是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三是改善旅游接待地区的生活质量;四是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五是保护未来旅游开发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5]。

1区域旅游空间布局理论基础

1.1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旅游区位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体现在中心地理论[1]。区位理论可以应用于指导选择有利的开发建设中心,以构建优化的区域空间布局结构;揭示旅游业空间布局结构变迁的动因机制,为区域旅游布局的集中与分散、旅游增长与

收稿时间:2011-07-27;修回时间:2011-10-05

基金项目: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当代非洲旅游”研究项目(编号:ZC326008007)资助。作者简介:骆高远(19—),男,浙江义乌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旅游规划等。E-mail:lgy@zjnu.cn。

第11期骆高远:非洲旅游的空间布局研究1913

1.4增长极理论

1.4.1梯度理论。梯度理论是指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大范围的经济开发中,按照各地区的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由高到低、依次分期、逐步开发的理论。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也同样存在着这种梯度,即表现为由中心城市或重点旅游城镇向周围降低的现象。随着旅游经济的不断发展,处于高梯度区域的旅游地应通过旅游产品创新等活动,向更高级迈进[6]。1.4.2点———轴开发理论。将点———轴开发理论运用于旅游学领域,“点”就是区域旅游的中心城镇或重点旅游区,“线”就是串联各个景点、景区的交通干线。因此,要积极培养能带动区域旅游发展的增长极,通过交通建设,推进旅游增长极周边地区的开发,达到区域旅游合理、平衡发展的目标。

“地球十字架”。在南非,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人们

朝夕相处、其乐融融。如果说撒哈拉沙漠是北部非洲的标志,那么,热带雨林则是西部非洲的特色。如有“微型非洲”之称的喀麦隆,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旅游潜力极大,是一个极佳的生态旅游目的地。2.2.2品种多样性和综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03年颁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的国家标准(GB/T127-2003),旅游资源根据现存的状况、形态、特性和属性,可分为8个主类、31个亚类和155个基本类型。其中8个主类分别是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动[8]。在非洲,可以找到所有的8个主类、31个亚类和155个基本类型的旅游资源。非洲辽阔的大地、特殊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和众多的人口等,充分造就了非洲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2.2.3资源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多数高品位的自然旅游资源要经过亿万年才能形成,而多数高品位的人文旅游资源也需要几百、上千年的积淀[9]。在非洲这片广袤的大地上,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都很丰富。雄伟的维多利亚瀑布、众多的野生动物王国、灿烂的黑人文化等在非洲乃至全球都是独一无二的。2.3非洲旅游两大区块特色

由于撒哈拉沙漠将整个非洲分割成天然的两部分———北非和南部黑非洲。两个区域的气候和文化截然不同,以撒哈拉沙漠为界,根据地域及旅游资源的差异、开发状况,可将非洲划分为北部非洲旅游区和南部非洲旅游区两大区块。2.3.1北部非洲旅游区。北部非洲旅游区主要旅游国家大多集中在北非的埃及、摩洛哥和突尼斯等。该区旅游资源的最大特色是非洲特有的阿拉伯———文化和古老而厚重的历史。如埃及是非洲乃至全球旅游业发展较好的国家,也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埃及地跨亚非两洲,但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埃及素有“金字塔之国”、“棉花之国”“文明古国”、的美称。闻名世界的尼罗河流经埃及全境,孕育了埃及灿烂的文明,从而也使尼罗河成为埃及真正意义上的“母亲河”。地处北非的埃及,号称具有世界1/3的古迹,其7000年的文明发展史闻名于世,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如巍峨宏大的金字塔、雄伟壮丽的神庙、高耸入云的方尖碑、栩栩如生的法老雕塑……亚历山大城———古希腊人、罗马人、拜占庭人文明的集中体现;教堂和修道院———古埃及人、科普特人传统习俗的体验;别具

2非洲旅游资源的现状及特性

2.1非洲旅游资源现状

在广袤的非洲土地上,不但有阳光、沙漠、雄风等粗犷的自然景观,而且还有森林、大海、清泉、草地等别具特色的景致。不少国家都有着奇特的动物和植被,充满异国情调的人文环境等。非洲的动植物很少遭到人类的侵扰和破坏,保持着自然和原始的本色,很好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非洲既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又有着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独特习俗和传统。非洲人很好地继承了祖先留传下来的传统文化,许多人迄今仍保持着固有的生活习惯[7]。这些民风民俗,都让人感到好奇,成为吸引国外游客的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吸引人们前来寻宗探源。2.2非洲旅游资源特性

2.2.1区域独特性。非洲的旅游资源不但具有区域性,更具有其独特性。在非洲3020万km2的广袤大地上,自然特色和人文景观迥然不同,区域性表现得更加突出。在非洲的东、西、南、北、中五大区块中,旅游资源可谓是各具特色。如在北部非洲,由于地缘上靠近欧亚两洲,自古就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非洲特色文化。这里拥有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埃及,拥有见证非洲悠久历史、古代灿烂文明的众多名胜古迹,拥有文化大融合的古老的阿拉伯———文化等。在东南部非洲,这里是动物的王国,世界上众多的野生动物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它们活动的身影。如有动物王国之称的肯尼亚,每年一次的动物大迁徙的狂野;有“人间天堂”美称的毛里求斯,海岛旅游资源别具风韵;有“非洲伤疤”之称的“东非大裂谷”,与赤道的完美交叉,构成了著名的

1914经济地理第31卷

一格的建筑、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三大音乐体系之阿拉伯音乐、世界最古老的高等学府———爱资哈尔大学等。这些都是科普特人和阿拉伯人融合后,形成独具特色的阿拉伯———文化的见证。不同文明在埃及这个古老王国里交相呼应,使其成为世界上少有的历史文化旅游胜地[11]。2.3.2南部非洲旅游区。与北部非洲旅游区相比,南部非洲旅游区属后起的旅游区,主要包括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莫桑比克、津巴布韦、博次瓦纳和南非等。其旅游资源以自然景观和野生动物为主,以人文旅游资源为辅。如肯尼亚优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旅游资源的多样性、丰富性和独特性。其风光秀丽的沿海美景、美轮美奂的珊瑚礁、风格迥异的水上公园、非洲第二高的肯尼亚山、辽阔浩渺的世界第二大淡水湖———维多利亚湖和“东非大裂谷”等,足已使肯尼亚的旅游资源享誉全球。肯尼亚境内河湖众多,为从事扬帆、游泳、垂钓、冲浪等水上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更重要的是肯尼亚拥有60个国家天然野生动物园和自然保护区,占其国土面积的11%,有“鸟兽乐园”和“狂野伊甸园”的美誉。在全球各地热播的各类《动物世界》节目,多数

[12]

取景于此,真可谓是“动物天堂”。此外,南非位于非洲的最南端,以黄金和钻石而闻名,是非洲最发达的国家,素有“彩虹之国”之美称。它拥有各种肤色的人种、众多的民族、不同的宗教信仰、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地处南半球的南非,风光秀丽,气候温和,雄伟的德拉肯斯堡山脉,把全境分为内陆高原和沿海平原。中部翠绿的草原,西部金黄的沙漠,沿海洁白的海滩,三面蓝色无垠的大海,将南非122万km2的国土装扮得分外绚丽多姿,使南非以其极为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成为令人神往的胜地,是世界最负盛名的度假旅游胜地之一。此外,西方社会和非洲的万种风情在这里得到集中的体现,城市的古建筑集隆重、华丽、古典于一身,简直就是个万花筒。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将现代文明与原始自然美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南非国家的历史算不上悠久,但是五彩缤纷的人文文化,就象这片古老的一样悠远宽广。从原始部落歌舞到充满欧陆风情的小镇,从古老的黄金城到现代化的大都会,这里都应有尽有,绚丽多姿。有“旅游一国等于旅游全世界”和“非洲中的欧洲”之称。其丰富而原始的野生动物保护区、绮丽优良的港口、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纯美憩静的葡萄酒乡、遍及全国并拥有3000km

海岸线的自然保护区等,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海外

游客[13]。

3非洲旅游空间分布原则与特征

3.1非洲旅游空间布局的原则3.1.1突出特色。在旅游空间布局和规划过程中,应重点突出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尽量保持资源的原始风貌。实践证明,成功的景区就是靠突出的特色吸引着全球游客的脚步[14]。

调查研究表明,非洲特色的旅游区主要可分为三大片区,即以埃及为中心的北非历史遗迹文化旅游片区;以肯尼亚为中心的东部黑非洲文化与野生动物世界观赏片区;以南非和津巴布韦为中心的南部非洲阳光地带旅游片区等。当然,这只是非洲各大片区旅游资源的大体概括。各大区域旅游资源布局在突出特色的基础上,还应具有多样化特点,以丰富旅游活动内容,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3.1.2产品互补。在北部非洲,著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埃及,国内历史遗迹堪称世界罕见,再加上突尼斯等国众多的历史遗迹,不同的遗迹折射出不同的历史文化,给北部非洲这片大地增加了无数的神秘感。此外,尼罗河沿岸优美的风光、地中海沿岸浪漫的欧陆风情、摩洛哥恬静的田园风光,尽展北非之柔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在此交相呼应、完美融合,自然中饱含着人文特色,人文景观又进一步彰显自然景观的雄浑美等。如茫茫沙漠中著名的金字塔就是典型的象征。

同样道理,非洲东部是野生动物的家园,众多的国家级野生动物保护区成为该区的一大亮点,阳光、温暖的沙滩海岸、风光迤逦的大洋岛国,共同造就了世界级的旅游胜地。

3.1.3结构完整。旅游产品结构主要是指旅游产品的组合结构,即旅游产品的内部结构和产品布局。旅游产品的布局是指旅游产品在其形体结构上是否形成了拳头产品、重要产品、配套产品这一格局。旅游产品结构要形成体系,不仅整体旅游资源要形成梯级开发模式,各个阶梯之间也要自成体系。也就是说,在最高等级的拳头产品开发中,应实施多品牌开发策略和品牌延伸策略,即在旅游地开发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旅游产品[15]。如在非洲北部,可以将历史文化游、欧陆风情游、考古游作为开发的拳头产品,形成多种互相竞争的品牌,目的是为了形成品牌产品的合力,最终形成强大的市场攻势,从而增强北部非洲的旅游吸引力和

第11期骆高远:非洲旅游的空间布局研究1915

威慑力,当然也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

旅游需求。

3.1.4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针对广袤的非洲大地,由于旅游资源众多,加上科技和文化水平相对落后,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意识也相对薄弱,在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与开发并重,要做到先保护,后开发。对于一些尚未找到有效保护方法或措施的旅游资源,宁可暂不开发,也要先保护起来[16]。

3.2非洲旅游空间总体布局特征

根据非洲的陆地版图和自然地理特征,非洲旅游空间布局可用一个“飞”字来体现、来展示、来布局(图1)。

韦、博茨瓦纳到南非的这一区域,包括了非洲的东

部地区和南部地区的大多数旅游发展较好或发展潜力较大的国家。该区域以自然景观和野生动物为主,有众多著名的国家级野生动物园,是非洲未来旅游开发的重中之重。世界著名的维多利亚湖、东非大裂谷等顶级自然旅游资源(景观)位列其中,给这一区域的旅游开发增加了筹码。但由于这两处自然景观都跨越国境,建议相关国家在开发利用这两项资源时,务必从大局出发,在开发模式、开发力度、开发方向等一系列问题上进行充分磋商,切实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性的开发规划,切忌各自为政、揭泽而渔、重复建设、产品雷同。在该区域的最南部,有世界著名的旅游强国———南非。在此,人们可以欣赏不同文化的融合,感受民族间的和谐。3.2.2.3“飞”字右边的两个点。这是其张开的“翅膀”,也是非洲旅游起飞的引擎或重要保障。主要指东非和南部非洲地区的沿海及岛屿国家。目前,非洲旅游业正处于展翅欲“飞”的阶段。非洲旅游业能“飞”多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翅膀”的力度。值得庆幸的是,该区域范围的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塞舌尔、科摩罗、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留尼汪等国家和地区,拥有非洲乃至世界上最漂亮的滨海或海洋风光,蓝天、白云、阳光、海水、沙滩及民俗风情等为这一区域赢得了“旅游者天堂”的美誉。当今,世界旅游业正朝着休闲、度假、养生、疗养、探险及个性化、多样化、参与性的方向迈进。作

图1非洲政区图

Fig.1AdministrativeRegionofAfricamap

为新兴的旅游大区,非洲各国应抓住机遇,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及未来世界旅游发展趋势,积极发展旅游业,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来非洲度假、观光、考察、投资等,使非洲这片神奇的土地快速发展、健康发展,极早融入世界,共享人类文明。

3.2.1“飞”字的象征意义

非洲的版图颇象中文的“飞”字。“飞”字的

汉语发音与非洲的“非”同音,从字面意义上讲,有展翅高飞的寓意,象征着非洲旅游的腾飞与美好的未来;同时也意味着非洲可打造成其他各大洲的“旅游飞地”。3.2.2“飞”字的结构解读3.2.2.1“飞”字上边的“一”。代表着非洲的整个北部,从西北部的摩洛哥沿地中海到苏丹沿海岸。这一区域是非洲沉重历史的象征区,古老而厚重的历史文化在这一区域得以沿袭,这一区域是非洲旅游业的传统区域,旅游业相对较发达;众多的历史古迹对研究非洲历史、世界历史乃至人类起源都有极大的意义。

3.2.2.2“飞”字中间的“|”。代表从苏丹南部经肯尼亚、卢旺达、布隆迪、坦桑尼亚、莫桑比克、津巴布

4非洲旅游的空间布局结构

根据旅游地空间布局理论,针对非洲旅游资源

的分布特征和各国、各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非洲旅游的空间布局可选择“211”结构,即“2核+1轴+1延伸带(区)”(图2)。4.1两个核心

4.1.1以埃及、摩洛哥和突尼斯为主的北部非洲旅游区。北非是孕育世界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也是整个非洲旅游业最发达的区域。埃及、摩洛哥、突尼斯等都是非洲著名的文明古国,也是知名度很高的旅游目的地国家,且国际化程度很高。北非的这些高品位旅游资源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观赏价值,而

1916经济地理第31卷

在非洲版图的东部,有一条连接南北两个旅游核心区的旅游发展轴线,这就是以肯尼亚、坦桑尼亚、津巴布韦等及沿海的岛国为代表的东部非洲旅游带。该旅游轴线及周围旅游资源种类多、内涵丰富、立体感强,无论从资源的美学与艺术价值、科学考察与历史文化价值、娱乐价值等各个方面来考量,均有较大的竞争力。特别是众多的天然野生动物园与古朴的民俗文化相映生辉,构成了该区域的最主要的风景线,并赢得了“动物世界”之美誉。

根据点———轴理论,随着该区域上重要交通干线如铁路、公路、河流航线的建立,连接各地区的人流和物流将迅速增加,生产和运输成本降低,就会很快形成有利于该区域旅游发展的区位条件和投资环境,使旅游产业和人口向交通干线聚集,使交通干线连接地区成为旅游经济的增长点,沿线必将成为旅游经济增长轴。同时,通过该轴线的集聚、辐射和示范作用,指导并支持周边的东非及东南非洲各旅游欠发达国家或地区资源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进而逐步推进,最终达到整个区域旅游合理发展的目标。4.3一个延伸带(区)

北非、南部非洲及东非的旅游资源开发较早,开发的力度比较大,效果也比较好,因此旅游发展相对比较成熟。但在广大的非洲腹地,特别是西非和中部非洲地区,虽然也拥有比较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但由于文化相对落后,信息相对闭塞,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旅游开发的时间相对较晚,力度也相对较小,开发及发展的速度自然就相对缓慢,从而成为非洲旅游业今后发展的重点地区。另外,从打造和谐社会,共享人类发展成果的角度而言,以西非和中部非洲为代表的广大的非洲内陆地区,就自然成为非洲未来旅游亟待发展的延伸带(区)。

西非和中部非洲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西非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且颇具非洲特别是西非特色;中部非洲则以自然旅游资源见长,且以原生态的动植物自然保护区为主。深厚的文脉景观和优美的自然美景是西非和中部非洲发展旅游业的基石。非洲要在今后世界旅游业中占有应得的地位和份额,就必须充分挖掘这一辽阔腹地的旅游资源,大力开发这一旅游延伸带(区),使其成为非洲旅游业发展中的又一亮点。

当然,广大的西非和中部非洲地区由于经济文化较落后,资金匮乏,商品经济观念淡薄;加上薄弱

Fig.2

图2非洲旅游的空间布局结构

Thespatiallayoutofthestructureoftourismin

Africa

且还有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从而为北非地区开展高层次、高品位的旅游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北非旅游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备,旅游业相当发达,每年由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很高。非洲各国,特别是北非各国应该根据增长极理论,一方面要充分发展北非地区中埃及、摩洛哥和突尼斯各国在旅游业中的核心与引领作用,并通过旅游产品创新等活动,向更高级迈进;同时也有责任、有义务辐射周边地区,指导并带领周边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由低级向高级迈进。

4.1.2以南非和赞比亚为主的南部非洲旅游区。以南非和赞比亚为代表的南部非洲旅游区旅游业发展历史在非洲也比较悠久。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居民生活条件相对较好,从而促进了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业发展速度很快,成为仅次于北非地区的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当然,在南部非洲地区,由于各国各地区及各旅游景区(点)旅游发展还很不平衡,应该根据点———轴开发理论,以旅游业相对较发达的国家或城市为节点,大力发展周边国家或地区的旅游业,全面开发旅游资源。同时一旦周边国家或地区的旅游业发展相对成熟,就应该结合网络化开发模式,注重各个国家或地区及各景区间的协调、整合,并提供周到便捷的旅游服务,以加快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步伐。4.2一条轴线

第11期骆高远:非洲旅游的空间布局研究

2006(10):140-142.

1917

的基础设施和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等,严重地制约

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

洪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梯度理论研究[J].经济研究导[6]严黎昀,

刊,2008(16):3-7.

[7]李保平.非洲传统文化与现代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8-12.

吴攀升,马骏.旅游资源学[J].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8]骆高远,

2006:13-15.

[9]孙文昌.现代旅游开发学(第一版)[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

31.

[10]陈菁.海峡西岸经济区快速城市化动力机制分析[J].湖南师范

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0(3):113-118.[11]

杨灏城,许林根.列国志·埃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01-303.

列国志·肯尼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2]高晋元,

151-157.

[13]李存修,刘思敏.南非之旅[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4:

48-51.

[14]高峻.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80-183.[15]

杨振之.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71-73.

[16]黄焕春,李明玉.长吉图开发先导区城市空间扩展模拟预测

———以延吉市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0(2):124-128.

5结语

当今,世界旅游业正朝着休闲、度假、养生、疗

养、探险及个性化、多样化、参与性的方向迈进。作为新兴的旅游大区,非洲各国应抓住机遇,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及未来世界旅游发展趋势,积极发展旅游业,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来非洲度假、观光、考察、投资等,使非洲这片神奇的土地快速发展、健康发展,极早融入世界,共享人类文明。参考文献:

[1]张文奎.人文地理学概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107.

廖志豪.区域旅游规划空间布局的理论基础[J].云南师[2]廖建华,

范大学学报,2004(5):130-134.

[3]楚义芳,钱小芙.关于旅游地理的几个问题[J].经济地理,1986

(8):137-139.

2001(6):31-[4]阎友兵.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辨析[J].旅游学刊,

33.

[5]林龙飞.环境哲学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综述[J].求索,

STUDYONSPATIALLAYOUTOFREGIONALTOURISMINAFRICA

LUOGao-yuan

(ZhejiangVocationalCollegeofCommerce,Hangzhou310053,Zhejiang,China)

Abstract:Thespatiallayoutoftouristresourcesisthepremiseoftourismplanning,exploitationandadministration,whichalsoservesasadirectorfortheregionaltour’sexploitation,constructionandadministration.Duetothescientificandrationalspatiallayout,thetouristindustrycouldextenditsinfluenceandincreasebenefitsbyprotectingandreasonableutilizingtouristresources;thetourismauthoritiescoulddemonstratetheirdevisedstrategiesbytheopportunityformanagement;meanwhile;thetouristscouldenjoytheirjourneyandthoroughlyrelaxbytheclearandlusciousview.Accordingtothetheoryandprinciplesofspatiallayoutofregionaltourism,theauthorputforwardthespatialstructureandgenerallayoutofAfricatourismexploitationbasedonthestatus,characteristicsanddistributionofAfricatouristresources,whichhasacertainreferencefortourismdevelopmentinAfrica.

Keywords:Africatourism;spatiallayout;tourismdevelopment;layoutstructure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