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例谈
一、溯源题名,学以致用
1、某校实验楼落成后向全校师生征集楼名,几经筛选,最后确定为“躬行楼”,试问取名的文化内涵?
陆游有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诉人们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取名“躬行楼”,旨在强调要高度重视实验操作训练,大胆实践才能有更多的真知灼见。
2、有酒店“悦来酒家”,其名颇具文学色彩,那么有何来历?有何深意?
“悦来”是成语“近悦远来”的缩写,究其源出自《论语》。寓意慕名而至的客人来自各地,且所有顾客都能享有称心如意的服务。
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命题人可谓煞费苦心。我们亦可反其道而行之,让学生尝试为学校文学社、阅览室,为社区广播室、健身房,为集镇的道路、市场取名,通过一定次数的练习,学生的创新激情会得到有效地激发。
二、词句锤炼,妙笔生花
1、“鸟宿池边树,僧(推、敲)月下门”贾岛琢磨再三为何觉得“敲”字精妙?“春风又(吹、过、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几经推敲,王安石为何最后还是用“绿”呢?
“敲”显示居处幽静,来客有礼。“绿”涵盖“吹、到”之意,
更重要的是用了拟人化的笔法,使读者感触到春风到处,江南一派生机葱郁,这种景象同诗人的心境构成巨大的反差,让人无不生发悲悯之情。
2、根据表达需要,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句子:
沙尘暴像魔鬼,它无情的摧毁前进路上所有的东西,但它又是一个匠心独具的“雕塑家”,b,令人惊叹不已。
a、一些岩石和地面常被沙暴雕琢成各种各样的“艺术”形态 b、常把一些岩石和地面雕琢成各种各样的”艺术”形态 自古道“为着一个字,捻断数根须”,斟词酌句虽费尽心思,但个中快感亦非常人所能体会。创造就是这么神奇,过程艰辛,结果让人心花怒放。作为人文性、工具性极强的语文学科必须把对词句的润泽作为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切入口。 三、转换角色,生成灵感
1、班级召开“十四岁,迈开青春第一步”主题班会,请你以主持人身份设计一段开场白和一段结束语。
2、在校园卫生环境治理活动中,假如你是策划者或者是责任人,请拟一份“校园卫生环境治理金点子征集启事”,或写一份“关于治理校园卫生环境的倡议书”。
通过角色的假想换位,学生的思维角度,思维方式都发生了转变,主人翁意识增强,学习兴趣倍增。思维的积极性一旦得到调动,语言的灵感就能像涓涓溪流汩汩流经希望的田野。 四、想象推断,凸显灵性
1、展开联想,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将“船帆、阳光、春风”三词扩写成一则短信,在教师节那天发给老师,以表示节日的问候。 2、假定风有颜色,世界会是怎样?写几句话表示你对风的独特的理解。
例一看似写上简单的两句话,但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生活感悟;例二虽提供贺信的关键词,但要写出肺腑之言,感恩之意,且文通句顺,又有文采,亦并非易事;例三想象写,构图着色要有较好的文化底蕴。通过仿句、扩句、假想的训练,学生的联想能力,想象能力,会得到有效地培养和挖掘。当然贵在坚持。 五、挑战权威,推陈出新
1、愚公移山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寓言旨在歌颂只要有恒心毅力,人定能胜天的思想,可是用现代人的遵循自然法则,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角度重新审视这则故事,我们应该怎样评价愚公? 愚公移山的精神固然可嘉,不管在蛮荒年代,还是在现代文明社会,可是不能为了一己之目的,仅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而置自然规律于不顾,子子孙孙挖山不止。大自然给予人类社会的种种教训足以提醒人们:愚公做事还是幼稚的,认识上的肤浅最终会尝到苦果的。
2、教科书为《岳阳楼记》 “浮光跃金” 注为:“浮动的光闪着金色。”有何不妥?
因“跃”只有“跳”的义项,无“闪着”的意思。“金”释为“金色”,完全是望文生义。再说“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这两句是工
整的对仗,如注文那样则有损行文设喻的匀称美。故全句可译为:“浮荡的月光闪跃如金子,映在水中的月影似玉璧。”
时过境迁了,作为现代社会的一个分子,我们崇拜权威但不能迷信权威,墨守成规或抱残守缺会成为历史的罪人。对已知的事物要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辨别,只有学会去伪存真,勇于求新求异,创新思维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