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消毒灭菌与隔离

消毒灭菌与隔离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消毒灭菌与隔离

一. 常用医疗 护理器材和物品的管理制度

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2. 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症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经消毒或灭菌处理。

3. 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灭菌。耐热、耐湿物品灭菌首选物理灭菌法;手术器具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人工移植物等可选用化学灭菌法,如环氧乙烷灭菌等,内窥镜可选用环氧乙烷灭菌或2%戊二醛浸泡灭菌。消毒首选物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的方选化学方法。

化学灭菌或消毒,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择灭菌、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时注意有效浓度,并按规定定期监测。 更换灭菌剂时,必须对用于浸泡灭菌物品的容器进行灭菌处理。

4. 甲醛气体灭菌参照《医院消毒技术规范》。自然挥发薰蒸法的甲醛薰箱不能用于消毒和灭菌,也不可用于无菌物品的保存。甲醛不宜用于空气的消毒。

5. 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的管道、早产儿暖箱的湿化器等器材,必须每日

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湿化液应用灭菌水。

6. 体温计:75%酒精浸泡消毒或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浸泡30分钟,消毒液每周更换二次。

7.使用后的一次性用品按医疗垃圾处理.

8.浸泡消毒器械时应打开轴节,器械不能漏出液面,盒盖上标明有效使用时间,,并标明盒1,盒2.

9.无菌持物钳罐应每周更换1-2次,浸泡液面应达到镊子的1/2-2/3,每个容器只能放置一把镊子,使用干缸4小时要更换.

二、传染病的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1、 对传染病病人及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和处理措施。

2、 凡疑似传染病须隔离的病人,做到床头有标志,执行床边隔离制度(乙肝产妇应隔离待产室和分娩室)。

3、 隔离病人用过的衣物,被服要与普通病人分开放置消毒处理。

4、 隔离病房门口应备隔离衣、广谱消毒液、专用擦手巾。

5、 隔离病人的操作应最后执行,隔离病人用过的所有诊室器械、护理物品未经消毒处理,不得带出病房、也不得给他人使用。

6、 感染性敷料,如厌氧菌、绿脓杆菌、破伤风杆菌等的敷料,应放置专用容器内焚烧处理。

7、 各种传染病、感染症的病人备护理用具,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须装入黄色垃圾袋焚烧处理,可重复使用的物品须遵循消毒一清洗一灭菌的程序处理后备用。

三、常用各种导管的使用、更换时间

1、气管切开

⑴吸痰管:每次使用后更换导管并消毒灭菌处理,最好使用一次性吸痰管。

(2)床旁吸引用具每日消毒更换;

(3)有内套管装置的应做到2次/日煮沸消毒;或按使用说明进行消毒。

(4)敷料每24小时更换一次,若有污染应及时更换。

2、呼吸治疗装置

(1) 氧气湿化瓶:专人专用,每日更换湿化液,,湿化液用灭菌水/双蒸蒸馏水, 湿化瓶每周清

洗消毒2次;备用湿化瓶需干燥保存

(2) 湿化器、管道:专人专用,连续使用每周清洗消毒2次;

(3)鼻导管:每天更换1-2次,必要时随时给与更换;

⑷鼻塞:专人专用,保持清洁;

(5)呼吸机管道:每人使用后需更换消毒灭菌处理,长期使用的需24-48小时更换消毒灭菌处理;

(6)超声雾化器、口含器专人专用,雾化管道须每人用后消毒处理。

(7)所有物品彻底清洗干净后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3、吸引器

(1) 全套吸引器用具每人使用后须更换消毒处理;

(2) 吸引瓶每日清洗,必要时消毒,每周消毒或灭菌处理2次;

(3) 备用吸引器瓶需干燥保存;

(4) 吸引器上吸痰管末端应有保护装置,有定期更换消毒处理的方法;

(5) 吸痰管采用一次性;

(6) 吸引贮液瓶上管道保持清洁, 每周消毒2次.

4、各种引流袋

(1) 术后24小时更换一次,以后酌情每天或3天更换一次;

(2) 尿袋每周定时更换2-3次,如果尿中有血、絮状物、沉淀物或有泌 尿道感染的尿袋应每

日'更换;尿计量瓶3天更换一次,更换时间标在瓶子上。

留置导尿:保持病人尿道口、会阴部清洁干燥、酌情使用消毒液擦拭1次/日。

四、各种药液、物品有效使用时间

1、灭菌后的物品有效使用日期7天。

2、灭菌包打开后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3、无抗菌能力的灭菌物品(如棉球、纱布、缝合线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超过24小时。

4、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液体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

5、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

6、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7、配制好的肝素液超过4小时不得使用。

8、配制使用的气管内滴注液、雾化液须注明时间,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9、无菌盘使用有效时间不超过4小时。

10、换药室常规备用的不锈钢小罐应每日灭菌更换

11、体温计:75%酒精浸泡消毒或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浸泡30分钟,消毒液每周更换二次。

12、各种静脉留置针:在透明敷料上标明或记录穿刺时间,发现炎症及时更 换;PIcc:标明敷料更换时间,敷料每周更换两次。若敷料潮湿或有污染应随时更换。

13、周围静脉输液管道、静脉营养的输液导管24小时更换1次;输血、血制品或脂肪乳输液管道用后应立即更换。

14.紫外线灯 :①室内安装灯管的辐照强度为平均每立方米不少于1.5W;

②新灯管的强度不得低于90μw/cm2;

③使用中灯管的强度不得低于70μw/cm2;

④每次照射时间不少于30分钟;

⑤累计使用时间超过1000小时应及时更换灯管。

15、无菌物品3M化学指示胶带、3M化学指示卡使用规定:(环氧乙烷指示胶带、指示卡要求亦相同)

(1)在3M化学指示胶带上标明灭菌起止日期,有效日期如21/3一27/3。跨年度时需写年历如2004、12、27——2005、1、2。有效期7天. 送灭菌时3M化学指示胶带应封口贴.

⑵每日常规更换的不锈钢罐外贴3M 指示胶带,在3M指示胶带上标明开启时间.

(3)持物钳罐外贴3条斜杠(约7cm)长度的3M指示胶带,在3M指示胶带上标明灭菌起止日期。

(4)灭菌处理的有盖方盒,有盖搪瓷罐外贴3条斜杠(约7 cm)长度的3M 指示胶带,在3M指示胶带上标明灭菌日期,过期日期。

(5)所有灭菌包的包外均贴3M指示胶带上标明灭菌日期、过期日期,封口贴.

⑹各科室小灭菌包(标准:1块包布须2层),包布一用一清洗,包布不能有污渍、破损。

(7)手术器械包需每包放置1条10cm长的3指示卡。

⑻敷料包(布类包)需每包放置1条10cm长的3M指示卡1条。

⑼需要若干小包合为一个包进行灭菌处理的,包的体积和重量符合《规范》的标准(包的体积〈 30cm×30cm×50cm〉,金属包的重量﹤7㎏,敷料包﹤5㎏。除每小包外需帖3条斜杠长度3M胶带1条外,大包内需放置10cm长的3M指示卡1条,做灭茵效果对照检查用。最好是每个灭菌包一个的包装,以确保灭菌效果.

(10)用环氧乙烷灭茵的物品(视包装纸塑袋的长短),纸塑袋外要保留1~2个“EO”灭菌合格标志,短于10cm长度的纸塑袋内1/2根3M放置环氧乙烷指示卡;其他长度的纸塑袋内需放置10Cm长度的3M指示卡1条,有效使用时间暂定半年。用布包装的经环氧乙烷灭菌的物品、包内需放置3M放置环氧乙烷指示卡;包外贴3M放置环氧乙烷指示胶带,有效使用时间7天.

院感办

2006-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