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策略探索,掀起选材思维风暴——《根据人物特点选材》教学反思

策略探索,掀起选材思维风暴——《根据人物特点选材》教学反思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根据人物特点,请选择合理的事例”,稍作改动后 变为“下面哪些事例能表现关爱学生?”这 样感觉难度就降低了。 听了张化万老师的点评后,我觉得这次的专 行得不够深入。张化万老师的建议让我很受启发: 如果要让前后两部分一脉相通,都归位到篇章把握 上,不妨把事例写具体的训练换成让学生写关于奶 奶许多省吃俭用事情中的一件事,再练练如何对两 三件事情进行组合,可能学生的篇章意识会进一步 强化,或者是再安排一次写景文章的选材,从不同 习作内容入手进行强化。 (浙江省奉化市锦屏中心小学315500) 项训练还不够专一,有“脚踏两条船”之嫌。这两条 “船”分别是选材和描写。前者是思维,后者则转到 了表达,似乎是目标移位了。况且,如何把事例写 具体与篇章建构联系不够紧密,而前面的选材也进 呈现就是三大板块的推进,一步步掀起学生选材 思维的风暴。 一、抛锚思辨,贯彻始终 所谓抛锚思辨,指的是设置矛盾冲突,引导学 生深入思辨主题与表达的关系。而选择材料就是学 生大脑思维激烈碰撞的外化表现,所以在这节课的 每一环节中,我始终安排学生进行思维的碰撞,在 思辨中逐渐明晰“如何精心选材”。 在第一板块“忍痛割爱”中,我出示了三段学生 在张晨瑛老师“基于目标的小学习作核心能力 习作,让学生看后说说这三个事例反映了“周老师 是个怎样的老师”。在学生回答后,我抛出了“假如 只能用两个事例来反映老师的幽默风趣,你会删去 哪个材料7为什么?…I1限如只能用一个事例反映 老师的幽默,你会留下哪一个?为什么?”这样两 个问题,学生的思维瞬间开始转动,在一次次“忍痛 培养研究”总课题的引领下,我们六年级子课题组 进行了“六年级习作‘主题化表达能力’培养研究” 的实践。所谓“主题化表达能力”,指的是基于六年 级学生的知识储备、心理需求,合理组织习作材料, 适当选用表达方式,并运用适切的语言文字,有目 的、有主题地展开有意图表达的能力。而要学生“有 目的、有主题地展开有意图表达”,关键就在于“合 理选择典型材料”。基于此内容,我有幸在“1314”的 跨年之日,执教了一节市级习作研讨课。 经过了几次试教,最终我把执教内容定为“根 据人物特点选材”是基于以下几点思考:首先,在 第三学段习作中,学生接触的习作内容很多,在一 节课中无法一一呈现,考虑到“一课一得”,想到 割爱”中,明白习作选材是很关键的,必须慎重、精 心。在接下来的第二板块“牛刀小试”中,我又让学 生想一想班上某位同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再用简 短的语句概括出最能反映这个特点的三个事例,最 后小组讨论留下自己印象最深、最想表达给读者看 的那个事例。这时学生的思维火花再次被点燃,首 先得在众多事例中快速筛选出三个事例,接着又得 在三个事例中再次思辨,最终成功选出“印象最深” 的那个事例。而在第三板块“猜猜她(他)是谁”中, 学生要把自己刚才选择的那个事例写出来,然后让 大家猜自己写的是班上的哪位同学。这时,学生在 习作过程中就要思考如何把事情写具体生动,别人 六年级习作最多的是写人或写事(写事中也离不 开人物言行举止),所以选了根据人物特点选材 的教学内容;其次,“什么是典型”对于六年级学 生来说过于深奥,无法理解,在课题中就不应该提 出来,所以就删除了“典型”这个词;再者,写人的 能否在自己的习作中准确猜出是谁,从而最终明白 “选材时还要有读者意识”。 二、素材支援。来源学生 习作无非就是凸显人物特点,那么选材时就要紧 紧围绕人物特点,去选择印象最深、感触最大的事 件。内容确定了,教学环节也就逐渐清晰,最终的 “来自于学生的素材,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触 JIAO XU EYU EKA NXIA OX教学月刊小学版2(】14两3语文_ UEBAN一 一23、l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