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陕西省防雷装置检测技术人员能力评价考试大纲-陕西省气象学会

陕西省防雷装置检测技术人员能力评价考试大纲-陕西省气象学会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陕西省防雷装置检测技术人员能力评价

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考试目的

考核防雷技术人员掌握雷电灾害防御及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防雷技术基础知识、防雷技术标准规范以及检测理论知识的熟练程度,使从业人员具备从事防雷装置检测的能力和技术水平。 第二部分 考试内容

一、法律法规

熟悉雷电灾害防御及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并掌握以下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中雷电灾害防御的相关条款: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七条; 2.《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令第570号)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

3.《陕西省气象条例》;

4.《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令第24号);

5.《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令第31号)。 6.《陕西省防雷装置检测单位监督管理办法》

1

二、防雷标准规范

(一)熟悉和掌握《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1.总则

1.1 掌握防雷设计的基本原则(1.0.1条); 1.2 掌握本规范的适用范围(1.0.2条);

1.3 掌握防雷设计应在哪些基础上确定防雷装置的形式和布置(1.0.3条)。

2. 掌握各术语的基本概念

3.建筑物的防雷分类(3.0.1-3.0.4条)

3.1 掌握根据那几项原则进行防雷分类(3.0.1条); 3.2 掌握哪些建(构)筑物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3.3 掌握哪些建(构)筑物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3.4 掌握哪些建(构)筑物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3.5 熟悉爆炸、火灾等危险建筑的环境分类(3.0.2条的条文说明和GB50058—92内容)。 4.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4.1 基本规定(4.1.1-4.1.2条)

4.1.1 掌握各类防雷建筑物应分别采取哪些防护措施(4.1.1条);

4.1.2 掌握在何种情况下应采取等电位连接。 4.2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4.2.1-4.2.5条) 4.2.1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哪些防直击雷的措施;

2

4.2.2 掌握接闪杆、架空接闪线(网)的支柱及其接地装置至被保护建筑物及其管道、电缆等金属物的间隔距离要求,能够计算;

4.2.3 掌握架空接闪线(网)至屋面和各种突出屋面的风帽、放散管等物体之间的距离要求,能够计算;

4.2.4 掌握接闪杆、架空接闪线或架空接闪网的接地电阻值要求;

4.2.5 掌握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闪电感应的措施(4.2.2条); 4.2.6 掌握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闪电电涌侵入的措施(4.2.3条);

4.2.7 掌握当难于装设的外部防雷装置时,如何将混合组成的接闪器安装在建筑物上(4.2.4条);

4.2.8 掌握计算防直击雷的环行接地体所需补加人工水平接地体和人工垂直接地体的条件及方法(4.2.4条); 4.2.9 掌握防侧击的措施。

4.3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4.3.1-4.3.10条) 4.3.1 掌握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的防直击雷的措施; 4.3.2 掌握突出屋面的放散管、风管、烟囱等应采用的防雷措施;

4.3.3 掌握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引下线布设方式和间距、接地电阻值要求;

4.3.4 掌握防直击雷接地装置与防闪电感应、内部防雷装置、

3

电气设备、信息系统等接地间关系和具体要求(4.3.4条);

4.3.5 掌握利用建筑物的钢筋作防雷装置时的规定。(4.3.5条);

4.3.6 掌握当土壤电阻率≤3000Ωm时,在采用公共接地情况下,应符合哪些规定,此时方可不计及接地电阻值(4.3.6条); 4.3.7 掌握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防闪电感应的措施(4.3.7条); 4.3.8 掌握防高电位反击的措施; 4.3.9 掌握防侧击的措施(4.3.9条);

4.3.10 掌握对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的防雷要求(4.3.10条)。

4.4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应的防雷措施(4.4.1-4.4.9条) 4.4.1 掌握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的防直击雷的措施; 4.4.2 掌握防雷装置的接地应与电气和电子系统等接地共用的接地装置等的要求(4.4.4条);

4.4.3 掌握利用基础内钢筋网做接地体时,在地面以下0.5m处,每根引下线所连接的钢筋表面积总和的要求;

4.4.4 掌握当土壤电阻率≤3000Ωm时,在何种条件下,防雷的接地装置方可不计及接地电阻值(4.4.6条);

4.4.5 掌握砖烟囱、钢筋混凝土烟囱防直击雷的措施(4.4.9条);

4.4.6 掌握防雷电流高电位反击的措施(4.4.7条); 4.4.7 掌握防侧击的措施(4.4.)。

4

4.5 其它防雷措施

4.5.1 掌握一座建筑物中兼有第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时,确定其防雷分类的规定;

4.5.2 掌握一座建筑物中仅有部分为第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时,确定其防雷类别和防护措施的规定;

4.5.3 掌握固定在建筑物上的节日彩灯、航空障碍信号灯及其它用电设备和线路,应采取的防雷措施,其SPD的选择有何特殊要求(4.5.4条);

4.5.4 掌握粮、棉及易燃物大量存放的露天场地的防直击雷要求;

4.5.5 掌握防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措施(4.5.6条)。 5.防雷装置

5.1 掌握防雷等电位连接各部件的最小截面的要求(5.1.2条);

5.2 掌握接闪杆和接闪带的材料和尺寸要求。(5.2.1条); 5.3 掌握架空接闪线(网)的材料和尺寸要求(5.2.5条); 5.4 掌握第二、三类防雷建筑物利用金属屋面做接闪器的要求;

5.5 掌握第二、三类防雷建筑物利用屋顶上永久性金属物质做接闪器时的要求;

5.6 掌握明装和暗装引下线的材料和尺寸要求;

5.7 掌握人工垂直接地体和人工水平接地体的材料和尺寸要

5

求;

5.8 掌握人工接地体埋设的技术要求(5.4.4条); 5.9 熟悉降低接地装置接地电阻的方法;

5.10 掌握防直击雷的专设引下线距出入口或人行道边沿不宜小于3m的要求;

5.11 掌握各类防雷建筑物接闪器的滚球半径要求值; 5.12 掌握接闪网格尺寸的规定值。 6.防雷击电磁脉冲 6.1 基本规定

6.1.1 掌握防雷击电磁脉冲要求组成一个接地系统的规定和掌握在何种情况下应在建筑物预埋等电位连接板; 6.1.2 掌握必须采用TN-S系统的规定。 6.2 防雷区和防雷击电磁脉冲

6.2.1 掌握划分防雷区的原则,熟记防雷区的定义; 6.2.2 能熟练的填出GB50057图6.2.2的相关内容。 6.3 屏蔽、接地和等电位连接的要求 6.3.1 熟悉屏蔽的目的和基本屏蔽措施;

6.3.2掌握在格栅形大空间屏蔽物附近发生雷击时,屏蔽体外表面和内部的磁场强度计算方法;

6.3.3 掌握闪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格栅形大空间屏蔽物磁场强度的计算方法;

6.3.4 掌握信息系统的接地除应符合一般建筑物的防雷要求

6

外,还应符合哪些规定(6.3.3条及图6.3.3);

6.3.5 掌握LPZ0A或LPZ0B与LPZ1区防雷区界面上的等电位连接措施和各种连接导体的最小截面积要求;

6.3.6 掌握LPZ0A与LPZ1区界面处作等电位连接的接线夹和电涌保护器所通过的雷电流分流值的计算方法;

6.3.7 掌握LPZ0B与LPZ1区界面处等电位连接的接线夹和电涌保护器所通过的雷电流分流值的计算方法;

6.3.8 掌握各后续防雷区界面处进行等电位连接的要求。 6.3.9 掌握一个电子系统的各种箱体、壳体、机架等与建筑物共用接地系统的等电位连接方式。

6.4 安装和选择电涌保护器(SPD)的要求

6.4.1 掌握SPD的定义、分类(Ⅰ、Ⅱ、Ⅲ级试验;电压开关型、限压型和组合型)定义;

6.4.2 掌握SPD的重要技术参数定义(Uc、Up、Up/f、 In、Iimp、

Imax、Ipeak等)(参见QX10.1-2002);

6.4.3 掌握当电源采用TN系统时,从建筑物内总配电盘引出的配电线路和分支线路必须采用TN-S系统的要求和其意义; 6.4.4 掌握选用SPD的三个主要条件(6.4.5条);

6.4.5 掌握选用SPD的 Up、Up/f与被保护设备耐冲击过电压额定值的关系;对LPZ0区与LPZ1区选用SPD的具体要求; 6.4.6 熟悉Uc值的选择要求;

6.4.7 掌握SPD前端过电流保护器(F2)与总配电柜上F1的选

7

值比例;;

6.4.8 掌握 “根据配电系统特征安装电涌保护器”的要求(表J.1.2);

6.4.9 掌握计算安装了第一级SPD,如何计算是否需安装下一级SPD,要求如何。 7.其他应掌握的内容

7.1 能熟练进行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计算;。

7.2 在给出换算系数的情况下,能进行接地装置冲击接地电阻与工频接地电阻的换算;

7.3 熟练掌握用绘图法和计算法计算单支(双支等高、四支等高)接闪杆的保护范围;

7.4 掌握闪击时可能出现的三种雷击形式以及对应的雷电流参数;

7.5 掌握雷电流的电荷量(Qs),单位能量(W/R)与雷电流幅值(I)和半值时间(T2)的计算关系式。能计算出在电流值相同时,采用8/20μs波形试验与采用10/350μs波形试验的电荷量之比值。 (二)熟悉并掌握《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3—2012 1.总则

1.1 掌握制定本规范的基本目的(1.0.1条); 1.2 掌握本规范的适用范围(1.0.2条) ;

1.3 掌握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原则和要求

8

(1.0.3-1.0.6条)。

2. 掌握术语(2.0.1-2.0.36条) 3.雷电防护分区

3.1熟练掌握地区雷暴日等级划分

3.1.1地区雷暴日等级划分原则(3.1.1-3.1.2条); 3.1.2雷暴区的划分(3.1.3条) 。

3.2熟练掌握雷电防护区划分

3.2.1掌握雷电电磁脉冲环境建筑物雷电防护区划分原(3.2.1条);

3.2.2掌握雷电防护区划分规定。 4.雷电防护区划分和雷击风险评估 4.1一般规定

4.2掌握按防雷装置的拦截效率确定雷电防护等级计算 (4.2.1-4.2.5条)。

4.3掌握按电子信息系统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和价值确定雷电防护等级(4.3.1条)。 5.防雷设计

5.1一般规定(5.1.2-5.1.5条);

5.2掌握等电位连接与共用接地系统设计(5.2.1-5.2.10条); 5.3掌握屏蔽与布线(5.3.1-5.3.4条); 5.4掌握浪涌保护器的选择(5.4.1-5.4.5条);

5.5掌握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与接地(5.5.1-5.5.) 。

9

6.防雷施工

6.1一般规定(6.1.1-6.1.4条); 6.2接地装置(6.2.1-6.2.7条); 6.3接地线(6.3.1-6.3.5条);

6.4等电位接地端子板(等电位联接带)(6.4.1-6.4.7条); 6.5浪涌保护器(6.5.1-6.5.2条); 6.6线缆敷设(6.6.1-6.6.4条)。 7.检测与验收

7.1检测(7.1.1-7.1.2条); 7.2验收项目(7.2.1-7.2.6条); 7.3竣工验收(7.3.1-7.3.5条)。 8.维护与管理

8.1维护(8.1.1-8.1.); 8.2管理(8.2.1-8.2.3条)。

9.附录A掌握建筑物及入户服务设施年预计雷电击次数N的计算。 (三 )熟练掌握《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T21431-2015)的内容 掌握本标准适用范围 1. 熟练掌握术语和定义。 2. 熟练掌握检测项目 3. 熟练掌握检测要求和方法

10

4.1掌握建筑物防雷分类;

4.2掌握接闪器的布置、检查的所有内容; 4.3掌握引下线的要求、检查的所有内容; 4.4掌握接地装置的要求、检测的所有内容; 4.5掌握防雷区的检查; 4.6掌握雷电电磁脉冲屏蔽;

4.7掌握等电位连接的基本要求、检查和测试;

4.8掌握电涌保护器的基本要求、检查、电源SPD的测试; 4.9掌握检测作用要求; 4.10掌握检测仪器要求; 5.掌握检测周期; 6.掌握检测程序; 7.掌握检测数据整理;

8.掌握接地装置冲击接地电阻与工频接地电阻的换算; 9.熟练掌握土壤电阻率的测量技术;

11

4. 9.掌握部分检测仪器的主要性能和参数指标。

(四)熟练掌握《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 32937-2016的内容

掌握本标准适用范围及规范性引用文件 1. 熟练掌握术语和定义。

2. 熟练掌握防雷分类和防雷区划分 5. 熟练掌握检测方法和周期 5.1检测方法 5.2检测周期

6、熟练掌握检测方法及技术要求 6.1接闪器 6.2引下线 6.3等电位连接 6.4电磁屏蔽 6.5电涌保护器 6.6接地装置

12

6.6.1基本要求 6.6.2生产场所 6.6.3储运场所 6.6.3.1油气储罐 6.6.3.2气液管道

6.6.3.3油气运输铁路装卸区及汽车装卸区 6.6.3.4油气运输码头 6.6.3.5气液充装站 6.6.3.6油气泵房(棚) 6.6.3.7仓储库房 6.6.3.8其它储运场所 6.7测试阻止的要求

(五)熟悉《防雷安全管理规范》QX/T 309-2017,掌握防雷安全管理的原则、基本要求、具体措施以及雷电灾害应急处置措施等。 1.了解规范的前言,掌握规范的引言内容

13

2.熟练掌握本标准的适用场所。 3.熟练掌握本标准的术语和定义。 4.掌握防雷安全管理原则。 5.掌握防雷安全管理要求。

5.4重点掌握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具体要求 6.掌握防雷安全管理措施。 6.4防雷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6.4.1非工程性防雷措施

雷电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应采取的措施 6.4.2工程性防雷措施 6.4.2.1雷电防护装置设计 6.4.2.2雷电防护装置设计审核 6.4.2.3雷电防护装置施工 6.4.2.4雷电防护装置竣工验收 6.4.2.5雷电防护装置检测

14

6.4.2.6防雷产品的使用要求

(六)了解《防雷安全检查规程》QX/T 400-2017

了解防雷安全检查的基本规定、检查内容、检查程序、防雷安全隐患整改及处理等内容。

(七)熟悉《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规范》 QX/T 401-2017

1.了解本规范的适用范围 2.熟悉术语和定义

3.熟悉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文件控制要求,标书和合同要求,检测的分包,采购,服务客户,投诉等组织管理要求。

4.熟练掌握人员,设施和环境条件,检测方法及方法的确认,设备,测量溯源性,检测对象,检测结果质量的保证,检测报告等技术要求。

5.了解附录A检测相关人员工作描述。

(八)熟悉《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监督检查规范》QX/T402-2017

了解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监督检测的内容、形式、组织实施、结果处置和档案管理内容。

15

(九)熟练掌握《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年度报告规范》QX/T 403-2017

掌握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年度报告的内容、格式和报送等要求。 (十)熟悉《电涌保护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规范》QX/T 404-2017 1.了解电涌保护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产品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抽查检验依据

5.抽样的总则,抽样型号或规则,抽样方法、基数及数量,抽样人员,样品处置。抽样单,文书的送达及反馈。

6.检验要求检验项目及重要程度分类,检验后的样品处置,检验记录。

7.判定原则及检验机构资质要求和能力范围。

(十一) 熟悉《雷电防护装置检测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要求》 QX/T 406-2017

掌握雷电防护装置检测专业技术人员从业的基本要求;熟练掌握知识要求和业务技能要求。

16

(十二) 熟悉《雷电防护装置检测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能力评价》QX/T 407-2017

了解雷电防护装置检测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能力评价的基本规定、评价实施、信息公开和档案管理等要求。 第三部分 参考书目 技术规范

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0 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3—2012 3.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T21431—2015

4.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32937—2016 5.石油化工装置防雷设计规范 GB 50650—2011 6.通信局(站)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 33676—2017 7.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GB50156—2012 防雷安全检查规程 QX/T 400-2017

8.新建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报告编制规范 QX/T 149-2011 9.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规范QX/T 401-2017 10.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监督检查规范 QX/T 402-2017 11.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年度报告规范 QX/T 403-2017 12.雷电防护装置检测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要求 QX/T 406-2017 13.雷电防护装置检测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能力评价

QX/T 407-2017

17

14.防雷安全管理规范 QX/T 309-2017 15.防雷装置检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QX/T 319-2016 16. 防雷装置检测质量考核通则 QX/T 317-2016 相关书目

1、《雷电与防护技术基础》气象出版社 肖稳安 张小青 2、《现代防护技术基础》 气象出版社 虞昊 藏庚媛等 3、《建筑防雷工程与设计》 气象出版社 梅卫群 江燕如 4、《防雷技术与科学》 气象出版社 银燕 杨仲江等 5、《雷电学原理》 气象出版社 陈渭民 6、《现代防雷技术》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李景禄等

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