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概述
作者:王中本
来源:《现代企业教育·下半月》2013年第03期
摘要:介绍了我国SO2排放状况和控制现状,国内外先进的烟气脱硫技术及烟气脱硫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情况,并针对当前国内外火电厂运用最广泛的石灰石/石膏法工艺技术,详细阐述了这一工艺原理、典型的工艺流程、系统设备及其作用和特点。并就我国脱硫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推进火电厂脱硫技术的国产化的建议。 关键词:烟气脱硫湿法石灰石石膏反应机理
随着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以及环境保护标准的日益提高,燃煤电站中的大气排放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中国目前的一次能源的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煤炭约占70%,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改变。由于煤炭消耗量较大,燃烧效率不高,煤燃烧所产生的主要污染物SO2、NOX和烟尘排放量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也日益增多。大量的燃煤和煤中较高的含硫量必然导致SO2的大量排放。
大气污染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危害人体的呼吸系统、加大了癌症的发病率,甚至影响人类基因造成遗传疾病。如何有效地消减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控制二氧化硫对大气污染,保护大气环境质量是目前及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世界上烟气脱硫工艺大数百种之多,在这些脱硫工艺中。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技术成熟,具有吸收剂资源丰富、价格低廉、脱硫效率高等优点,是目前控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最有效地手段[1]。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工艺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技术上日趋成熟、完善,传统湿法工艺中的堵塞、结垢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一、FGD系统的吸收原理及工艺流程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采用低廉易得的石灰石或石灰做脱硫吸收剂,石灰石经破碎磨细成粉状与水混合搅拌成吸收浆液,采用石灰为吸收剂时,石灰粉经消化处理后加水制成吸收剂浆液。在吸收塔内,吸收浆液于烟气接触混合,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浆液中的碳酸钙以及鼓入的氧化空气进行化学反应从而被脱除,最终反应产物为石膏。具体反应过程由以下五步实现:(1)溶质二氧化硫由气相主体扩散到气液两相界面气相的一侧;(2)二氧化硫在相界面上的溶解,并转入液相;(3)二氧化硫电离,同时剩余的二氧化硫由液相界面扩散到液相主体;(4)石灰石的溶解、电离于扩散;(5)反应产物向液相主体的扩散剂反应产物沉淀的生成。5个阶段是同时进行的,脱硫后的烟气经除雾器出去携带的细小液滴,经烟囱排入大气,脱硫石膏浆液经脱水装置脱水后回收利用。剩余浆液于新加入的石灰石浆液一起循环,这样可以使加入的吸收剂充分利用,并确保石膏晶体的增长。石膏晶体的正常增长时最终产品处理比较简单的先决条件。新鲜的吸收剂石灰石浆液根据PH值和分离二氧化硫量按一定比例直接加
入吸收塔[2]。基本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制粉、浆液制备、预吸收、吸收塔、氧化、烟气换热、石膏脱水等子系统以及其他辅助系统。由除尘器出来的烟气经脱硫风机增压后,进入换热器,与来自吸收塔的净烟气进行热交换,一方面将含有较高的二氧化硫浓度的高温烟气降温,以利于石灰石浆液吸收二氧化硫,另一方面,将来自吸收塔的净烟气加热,以利于烟气抬升和污染物的运输扩散。降温后的烟气进入吸收塔,由制浆系统制成满足工艺需要的石灰石浆液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硫酸钙。净化后的烟气再经换热器排除脱硫装置。由于亚硫酸钙不稳定,需要进一步经氧化系统氧化成稳定度恶硫酸钙,硫酸钙结晶生成石膏。石膏浆液经石膏脱水制成石膏产品。 二、FED脱硫效率的影响因素 1.吸收液的pH值
吸收液的pH值是影响FED系统脱硫效率的重要因素,它对系统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当时吸收液的PH增高时,溶液中的氧化钙浓度相应的增大,吸收也中的氢氧化钙离解成氢氧根离子会不断的于二氧化硫水合后离解出的氢离子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分子,促使反应不断向右进行,所以只要吸收液的ph值足够高,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氧根离子,就能得到高的二氧化硫吸收率,吸收液的PH与此吸收反应式的进行程度关系密切,所以吸收液的PH值直接影响系统的最终脱硫效率。 2.液气比
液气比(L/G)是指与流经吸收塔单位体积烟气量相对应的浆液喷淋量。他决定酸性气体吸收所需要的吸收表面。在其他参数恒定的情况下提高液气比相当于增大了吸收塔内的喷淋密度使液气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传质单元数将随之增大,脱硫效率也将增大。要提高吸收塔的脱硫效率,提高液气比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手段。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允许最小的液气比由吸收剂浆液特性,控制结垢和堵塞决定。理论分析的液气比不适用于所有的吸收塔的工程设计,但可根据以下原则考虑:对于喷淋塔,气液接触面积与液气比成正比,因此液气比与脱硫效率有直接的正比关系,而与二氧化硫浓度无关。 3.烟气流速和温度
在其他参数恒定的情况下,提高塔内烟气流速可提高气液两相的湍动,降低烟气和液滴间的膜厚度,提高传质效果。从节能的观点来说,空塔流速尽量偏大。另外,喷淋液滴大的下降速度将相对降低,使单位体积内持液量增大,增打了传质面积,增加了脱硫效率。但气速增加,由会使气液接触时间缩短,脱硫效率可能下降,这样要求增加塔高。实际中烟气流速提高还影响除雾效果。目前,将吸收塔内烟气流速控制在2.6—3.5m/s较合理,典型值为3m/s[3]。 4.钙硫比的影响
在保持液气比不变的情况下,钙硫比增大,注入吸收塔的吸收剂的量相应增大,引起浆液PH值上升,可增大中和反应的速率,增加反应的表面积,使二氧化硫吸收量增加,提高脱硫效率。但是,由于石灰石的溶解度较低,其供给量的增加将导致浆液浓度的提高,会引起石灰石的过度饱和凝聚,最终使反应的表面积减小,脱硫效率降低。钙硫比一般控制在1.02—1.05之间[4]。 三、结束语
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技术成熟,石灰石来源丰富,脱硫效率高,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是目前电厂烟气治理的一种较完善的治理技术。在今后我们要努力做好系统的优化设计和及运行经验总结,对脱硫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曾华庭,杨华,马斌等.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的安全性及优化[M].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8—9,274—277.
[2]钟毅,林永明,高翔,等.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石灰石活性因素研究[J].广西电力工程,2000.4:92—98.
[3]丁承刚.湿法烟气脱硫关键参数简分析[J].国际电力,2002,6(1):53—55. [4]王武清,贺元启.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与关键参数分析[J].华北电力技术,2004(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