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国房地产业税负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我国房地产业税负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时代经贸 2O10年11月中旬刊 总第187期 我国房地产业税负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李凡1岳彩新 (1.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山东济南250100;2.山东财政学院,山东济南250200) 【摘要】本文依次研究了房地产税收体系,对房地产业的税负水平进行计量,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对房地产业税负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着重分析,指出了 经济发展水平对房地产业税负的影响显著,但是地区差别不显著,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影响相对于东部地区来说更为重要。 【关键词】房地产业;税负水平衡量;税负影响因素 引言 举,重复课征;税种设置不科学;计税依据不合理等方面,对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 此学者都相应的提出了自己的改革建议。此外,房地产税计税 强,在扩大内需和促进消费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近年来, 依据改革课题组(2006)和海南省地方税务局课题组(2006)从分 房地产业持续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房价居高不下、普通老 析我国现行房地产税制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我国进行房地 百姓买不起房的问题。相应的,房地产业税收问题也成为了社 产税计税依据改革应该具备的基础条件和实施方案,对改革过 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房地产业税收收入 程中机构、、数据、技术手段、人才、立法等一些具体问 取得了连续多年的大幅增长。由于税收一直是房价的重要组成 题提出了建议。 部分,所以有关房地产业税收负担是否合理的问题引起了许多 2.我国房地产业税收负担的实证研究方面,关于房地产业 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 税收负担如何衡量,主要提出三种评价方法:税负评价指标体 作为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房地产税收进入了房地 系、实际税率法和波士顿咨询集团矩阵法(BCG矩阵法) 产的各个环节,其课税客体既包括存在的土地,也包括 建立税负评价指标体系:房地产业建立中观(行业)和微 计税的房屋,还包括房屋与上地的共生体,通常被称为房地产。 观(企业)两层指标体系。其中行业税负评价指标体系分为静 税收负担作为国家经济杠杆的着力点,它的合理与否对房地 态指标和动态指标。即通过财务指标的简单计算来反映行业税 产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房地产业的税收负担由什么因素影 负水平。 响,影响因素是否合理,如何能确定房地产业的合理税负水平, 实际税率法:要衡量企业的税负水平,应了解企业的应税 保持国家宏观经济稳定,都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所得额,但是应税所得额的取得却并非易事。Fullerton(1984)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对我国房地产业税负状况以各  提出实际税率法(Effective Tax Rate, ETR)。该方法主要用 省、直辖市、自治区为单位,运用统计方法进行衡量;二是基 于评价税制的公平性及效率高低。一般来说,可以分为平均实 于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房地产业税负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 际税率法(AETR)和边际实际税率法(METR)两大类。 析,找到对房地产业税负有显著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三是结 AETR定义为税费和所得之间的比率,主要被用于税制公平 论和建议。 性的验证,即衡量相关税收负担的轻重。 一、我国房地产业税负现状分析 (一)我国房地产税收体系 AETR= 圳。% 我国房地产税收体系有11个相关税种,这些税种可分 为两类:一类是直接针对房地产而设置的税种,具体包括房产 刘德英(2008)以2002—2006年28家房地产开发销售类上市 税、土地、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另一 公司财务报表数据为基础,采用AETR指标,计算结果显示房地 类是与房地产有关的税种,具体包括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印 产开发公司税负基本呈上升趋势,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主营业 花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因而房地产行业需要缴纳契税、耕地 务收入从2002年的4.24%上Yt  ̄U2006年的7.17%。 占用税、印花税、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土地增值 BCG矩阵法:波士顿咨询集团是世界著名的一流管理咨询公 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相关税费。 司,他们在1970年创立并推广了“市场成长率一相对市场份额 (二)我国房地产业税收负担及影响因素研究文献回顾 矩阵”的投资组合分析方法。试图从企业税负与企业增长的关 我国现行房地产税收负担的研究,根据其研究方法的不 系的角度定量地揭示出企业税负的合理性。 同,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类。 本文选择AETR ̄标作为衡量房地产业税负的统计方法。 1.我国房地产业税收负担的理论研究方面,指出我国房地 3.我国房地产业税收负担的实证研究关于房地产业税负的 产税制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税负不平,竞争不平等;税费并 影响因素没有专门的文章进行研究,目前在税负水平的影响因 业具有竞争力。 需求收入弹性=(需求量的变动量/需求量)/(收入的变动 产业劳动生产率=某产业的增加值/该行业的从业人数 量/收入) 表1优势产业选择指标体系 (9)技术要素相对密度 目标层 准侧层 指标层 公式 技术要素相对密度可以反应该行业的创新能的技术指标。 位商 婪 域巢产 产佰/其 域的产信 技术要素相对密度=某产业科技活动经费/产业销售收入 比 全国菜产业产值/全国产值 4.结论 优势产业选择评价指标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 较 GDP增长率弹性系数 奠 域奠 @GDP增长率 区域GDP增长率 对各方面因素进行全面权衡才能准确把握。本文提出的选择的 优 区域产业发展质量 区拭 业重蛀墅 评价指标体系从现实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角度出发,基本上 区域产业比重 兼顾了优势产业选择的几大方面,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 势 市场占有率 本士lh 纂 l 的销售 入 综合性;指标体系的构建也尽可能地简明,数据的获取尽可能 全国该产业的销售收入 地方便;另外就是指标的目的性很强。 优势产 产业利润率 采芒业曲盈I该产业的总产值 连【总熬 并且该指标体系的构建建立在西部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之 上,适应于西部各个产业的评价评估,下文将在获得重庆市相 业选择 竞 业衄越业厶数 指标体 就业吸纳苹 该产业的总产值 关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本指标体系对重庆市优势产业经行实证 系 争 分析。总之,本文的研究可以作为抛砖引玉,希望其他学者能 产业劳动生产率 基芒业的增加鱼 优 该行业的从 k人数 够对此问题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需求收入弹性 需求量的蛮动量/需求量 参考文献: 势 收入的变动量/收入 【1]A克尔・波特竞争优势IM].华夏出版社,2003:4 5. 技术要素相对密度 某 l 科牯活动鲜菏 , 业销售收入 [2]赵惠芳,赵静,徐晟.优势产业的测度及其实证UJ.统计与决策,2009,6. [3]赵君,蔡翔.基于比较优势的区域优势产业选择研究一以广西制造业为例Ⅱ】.安徽 (8)需求收入弹性 农业科学,2007(18):5626—5628. 消费需求是决定产业发展的根本因素。只有符合需求结构 发展方向的产业才具有竞争力。需求收入弹性是衡量国民收入 基金项目:西部开发新阶段促进优势产业发展研究(09XJLO19)。 的变化反映某一产业产品的需求变化。 ・43・ Economic&Trade UpdateMid-journals Sum.NO.187November.2010 素问题上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税负的影响因素方面。 区市回归结果不显著。 潘贤掌和黄耀军(1998)选择的影响因素包括所有制结构、 从结果看,中部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税负水平与经济发展水 预算外收入、国民收入分配、物价水平和税收优惠上的差 平的关系更密切,其中安徽系数0.031,为各省之最。东部经济 异,通过简单的数据列举得出西部地区宏观税负水平反而高于 发达地区中除上海排名靠前之外,其他地区如北京、广东、浙 东部地区的结论。付广军(2005)使用九个省区1996—2003年的 江排在20左右,山东排在25位,系数在0.02左右。 面板数据,检验了宏观税负与第一产、『 比重之间的关系,发现 三、结论与建议 第一产业比重越低,宏观税负越高。李猷民(2007)选取人均 (一)结论 GDP、一产比重、FDI/固定资本形成、资本形成总额/GDP、进出 1.经济是税收的源泉,是税收的决定因素。人均GDP代表 H/GDP等影响因素,运用30个省区1994—2004年的面板数据,使 的经济因素对各地房地产业的税负水平有显著影响,提高人均 用随机影响模型和固定影响模型,发现宏观税负与人均GDP正相 GDP,对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有积极作用。但从各地区的回归系数 关, 与FDI/固定资本形成负相关,与进出口flGDP正相关,一产 看,差异不大,即各地区经济因素对房地产业税负水平的影响 比重和资本形成总额/GDP的影响都很不显著。 都较显著。 通过对文献的回顾,可以看出在房地产业税负的研究方 2.总体上看,相对中西部地区而言,东部地区的人均GDP对 面,已经出现了南理论研究向实证研究转变的趋势,但是还存 房地产业的税负水平作用较弱,分析原因,因素可能成为 在这样一些不足:一是缺乏地区层面房地产业税负状况的研 影响东部地区房地产税负水平的重要因素,从而减弱了经济因 究,无论是用上述三种方法当中的哪种方法对房地产业的税负 素的影响,在下一步的分析中,应当选取代表因素的指标 水平进行衡量,都集中在国家层而,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没有 进行计量分析,从而确定导致东中西部经济因素影响强度存在 建立在省级面板数据基础之上的地区税负分析。二足在进行税 差异的原因。 负因素分析的过程中,以宏观税负的影响因素分析为主,没有 3.税收征管和税收优惠对房地产业的税负水平地区差异也 涉及房地产业税负的影响因素研究。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 存在影响,如果财政宽裕,税收任务轻,对征管工作的要求不 的基础上,采用AETR ̄标作为衡量各省、市、自治区房地产业 是很高,税负就会较低;反之,地方财政紧张,税收任务重, 税负的依据,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对房地产业税负的影响因素 税收征管工作抓得紧,税负就会提高。各个省市针对房地产业 模型进行了一定的改进。 的税收优惠很多,规定各不相同,导致地区间实际税率差 二、我国房地产业税负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别较大,享受税收优惠的区域,其税负水平相对较低。 (一)构建模型 (二)建议 选择实际税率err、人均国内生产总值pergdp、第二产业比 1.房地产业的发展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在税收上应以 重sr、第三产业比重tr、房地产开发建设本年完成投资额rei变 适当的税负水平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完善房地产税收政 量构建变系数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构建的回归模型为: 策,打击房地产投机,运用适当的税收对开发商的增值收 etT; =碰+p1 x perg ̄i七 1x s}I 七£,3 x盼H÷8{xrei, ÷s 益进行有效宏观。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该因时因地制宜,在税法规定 i=1,2,…,N:t=1,2,…, l’ 的框架内合理制定本地区的相关税收事项,例如契税等幅度比 变量下标i代表不同地区,下标t代表不同的年份。CI代表 例税率的高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幅度定额税率 了不同地区的个体效应项,这一效应不随时间的改变而变化。 的大小,平衡各地区的税负水平,不应将高房产税甚至是高收 B 2,B 3,13 4为固定系数;B li为变系数。 费作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从而促进地区房地产经济乃 (二)数据说明 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均衡快速发展。 时间范围是从1995年一2007年,由于2004年房地产开发行 3.严格税收管理。完善房地产产权管理制度,防止房地产 业税金及经营收入数据缺失,考虑到选用其他替代数据可能导 私下交易,造成税收流失;健全房地产估价制度,建立房地产 致缺乏可比性,因而实际时间序列是1995—2003年及2005—2007 专门的评税机构,增强征管工作的可操作性;加大征管力度, 年。选择房地产开发行业税金及经营收入数据计算实际税率, 抑制房地产投机行为,防止炒卖地皮,炒高地价,保证国有土 实际税率是个小于i的数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做对数处 地收益。 理。选择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 重两个指标,考虑到多重共线性的问题,在产业结构因素中只 参考文献: 将上述两个指标纳入进来,而没有加入第_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 【1】刘立秋,李凯,邹毅.我国房地产业税负评价与分柝Ⅱ】.中国软科学,2001,7. 比重。房地产开发建设本年完成投资额做对数处理;选取省、 _2IWallaceE Oates.财产税与地方财政【M】.丁成日,译.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5. 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均来自各年《中国统计年鉴》。 |3I付广军.基于面板数据的宏观税负影响因素分析铘.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5,i2. 其中实际税率err的计算公式如下: 【4I吴利群,王春元.我国房地产税税率设计及税负测算分析Ⅱ】.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4. 【5J李猷民地区宏观税负差异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硼.求 房地产开发经营税金及附加 … , 索,2007,8. ■ 垂 一刈u 『6]刘德英.我国房地产企业税负状况及税金成本管理分析Ⅱ].税务研究,2008,9. 李文,董静静.中国宏观税负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町.山东经济,2009,1. 按照会计核算制度规定,公司利润表中主营业务税金及附 嘲李志学,李红敏.房地产企业税负水平的衡量与评价Ⅱ].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2. 加项目反映公司经营主要业务应负担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 税、土地和教育费附加等。因而这里的err只是一个窄口 作者简介: 径的税负指标,没有包括企业所得税在内。而企业所得税是房 李凡(1977一),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济南大学经济学院教师, 地产企业乃至整个房地产业的重要税种,缺失会使税负水平结 研究方向:公共经济与公共。 果偏低。 岳彩新(1979一),男,山东财政学院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社会工作,社 最后,我们一共得到了除重庆外3O个省区从1995—2007年 会调查。 的面板数据集。其中Etr的各年平均数在4.53%(2000年)和 6.88%(2007年)之间变化,基本上逐年呈上升趋势。 对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除了rei,是I(2)外,其他变量都 是I(1),故将模型设定为: f = 十∥l ×Inpergdpj 十∥2× , f÷ 3×,, ,+ }f i=1,2,…,N:t=1,2,…,T SF、tr作为控制变量,关注pergdp这一变量,回归结果略。 从回归系数看,第二产业比重的相关系数是一0.05,对于税负 的影响是负相关的,在1%的水平上显著,第三产业比重的相关系 数是一0.09对税负的影响也是负相关的,在5%的水平上显著。 各省的回归系数均为正,表明各地房地产业税负水平与当 地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其中,、海南、青海、天津四省 ・4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