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东江流域水资源调度效果分析

东江流域水资源调度效果分析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水利学报2005年12月SHUILIXUEBAo增刊文章编号:0559—9350(2005)增刊一127—05东江流域水资源调度效果分析林旭钿,陈芷菁(广东省水文局,广东广州510150)摘要:2004年是东江流域连续第三个枯水年,到2004年11月,东江流域下游出现了咸潮上溯、供水量不足、水质下降等问题,严重威胁了流域下游和对、深圳的供水安全。为解决东江流域的供水问题,广东省防总实施了东江水资源统一调度,本文对东江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的过程和效果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进一步做好东江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建议。关键词:水资源;东江;调度;分析中图分类号:TV697.1文献标识码:A1流域概况及问题的提出东江为珠江流域的一大水系,流域面积为35340km2,全长为370km,平均坡降为0.35%o。东江流域中上游已建成的大型水库有三座,分别为位于新丰江支流的新丰江水库、位于贝岭水和寻邬水汇合口下游枫树坝水库和位于西枝江支流的白盆珠水库,三大水库总的兴利库容为82.3万立方米,控制面积占石龙以上流域面积的42.8%。东江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明显的干湿季节,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2400mm之间,一般西南多,东北少;年内分配不均,汛期(4~9月)占全年80%以上。2004年是东江流域连续第三个枯水年,年平均降雨量只有12lOmm,比常年偏少3成多,至11月下旬,大部分地区已连续二个多月无透雨,致使东江各水文站水位持续下降,惠阳、博罗两控制站水位屡创历史新低,水位流量的减少导致了东江流域下游出现了咸潮上溯、供水量不足、水质下降等问题,严重威胁了、深圳、东莞、广州等地4000多万人的用水安全。为解决东江流域的供水问题,广东省防总从12月10日起对东江水资源实施了统一调度。2调度方案的制定2.1需水分析东江是我省水资源承载负荷最重的一个流域,目前东江沿岸已建的5万吨以上的取水口共达20多个,主要取水户有:东深供水、深圳东部水源、东莞水厂、惠州水厂和广州东部水厂。尽管冬春季节农业用水很少,经分析东江每天的平均取水流量仍达到140ITl3/s,而河道基本生态需水量为150ITl3/s(主要是压咸流量),也就是说,要保证河道每天的生活、生态用水,河道流量必须维持在260m3/s以上。2.2枯水径流分析东江枯水期的河道径流量主要由新丰江水库、枫树坝水库的出库流量和河源至博罗的河道区间径流三部分组成,而东江流域的多年平均雨量为1766rrl3/s,非汛期的11月至来年2月份的降雨量只占全年总降雨量的10%,所以11月至2月的降雨对水库的蓄水量有一定的补充,但对河道区间径流补充作用不明显,这段时间的河道径流是一个退水的过程,从2000年至2004年非汛收稿日期:2005-07一01作者简介:林旭钿,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管理。一127—期河源站和博罗站的径流过程分析可得,11月份的区间平均径流量为110m3/s、最小径流量为90m3/s,12月份的区间平均径流量为90m3/s、最小径流量为80m3/s,1月份的区间平均径流量为70m3/s,2月份的区间平均径流量为50m3/s,3月份的区间平均径流量为70m3/s。根据用水需求分析的结果,博罗站的流量需维持在2602.3控制站流量需求与电站调度关系分析m3/s以上、而且日内过程比较平稳才能满足用水的需求,但非汛期的河道径流量只有50~110m3/s,所以为满足下游的用水需求,需从水库进行调水。东江流域目前对河道径流起调节作用的水库主要有2座,分别为新丰江水库和枫树坝水库,都是省电力部门的调峰电站,出库流量在一天内的变化幅度很大,若从出库流量过程来看是不能满足用水需要的。但从2003年河源站(两大水库的出流控制站)、岭下站和博罗站非汛期的径流过程来看,当河源站的流量在500m3/s以下时,河道的调蓄作用较大,河源站的来水到了岭下站后,过程已基本展平,日内流量的变幅比河源站减少了76%,而上游来水到了博罗站以后,日内流量的变化已基本上不受上游来水变动的影响,过程比较平稳。从东江取水口的分布位置来看,除东部取水口是位于岭下站与博罗站之间外,其余取水口都位于博罗站以下,所以水库出库流量的日变化对下游用水没有影响。这个分析结论为调度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电力部门可以按三防部门给定的控制日平均流量进行电力调度,避免了用水和电力调峰之间的矛盾,使调水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图2为2004年12月至2005年4月博罗、岭下、博罗站的流量过程比较图。12000》g\o一河源一博罗一岭下∞O∞O咖螺蚰0加OO2004—{10:00292009一{2—190:002005一卜80:002005一l一280:002005—2--172005—3—920050:003292005—4—180:000:000:00时间图12004年非汛期河源、岭F、博罗站流量过程线2.4调度方案的确定调度方程:Q需+Q压成一Q基十Q枫+Q新+Q白(1)式中:Q枫、Q新、Q自为新丰江、枫树坝和白盆珠水库的出库流量;Q基为区间流量;Q需为东江沿线各取水厂的取水量;Q压威为压咸流量。需水量大部分为流域外调水或以污水回归,因此水量平衡不考虑回归水。根据枯水径流分析和控制站流量需求与电站调度关系分析的结果,拟订不同阶段的调度方案,第一阶段为2004年12月10日至2005年2月6日,这段时间由于已持续了一个多月滴雨未下,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分析区间径流量在60m3/s至70m3/s之间、比常年偏少10%左右,为了使博罗站的流量达到260m3/s,经分析计算,新丰江、枫树坝两大水库的出库流量必须保持在160m3/s、白盆珠水库的出库流量维持在20至30m3/s之间。第二阶段为2005年2月7日至2005年2月17日,由于春节用水增加,区间径流量不断减少,分析区间径流量在30m3/s至40m3/s之间、比常年偏少10%,为了使博罗站的流量达到260m3/s以一128一上,经分析计算,新丰江水库的每日出库流量由1lOm3/s增加到140m3/s、枫树坝水库每日出库流量由50m3/s增加到70m3/s、白盆珠水库的出库流量维持在20至30m3/s之间。第三阶段是从2005年2月18日至4月10日,这段时间是广东春雨绵绵的季节,土壤的含水量得到了一定的补充,区间径流量不断加大,分析达到60m3/s至70m3/s之间、比常年略为增大,为了节约东江有限的水资源,经分析计算,新丰江水库、枫树坝水库和白盆珠水库的出库流量恢复到1lOm3/s、50m3/s和20m3/s。第四阶段是4月11日之后,由于我省已进入汛期,降雨量逐渐增加,因此对调度方案进行了调整,实行弹性调度方案,即在保证防洪安全和满足电网基本负荷需求的情况下,起控制作用的新丰江、枫树坝两大水库的出库流量在50至150m3/s之间变动,使水库尽量多蓄水,实现洪水资源转化。3调度方案的实施及效果分析3.1实施情况从2004年12月10日至2005年1月29日,新丰江水库的平均出库流量为86m3/s、比调水前增加了50m3/s,但与调度令的要求还差24m3/s;枫树坝水库的日平均出库流量为47m3/s、比调水前增加了20m3/s,基本上按调度令的要求进行调度;白盆珠水库的日平均出库流量为16m3/S。从2004年12月10日至2005年1月29日,东江的主要控制站博罗站的平均流量为193m3/s,偏离调水目标的原因主要是新丰江水库的出库流量严重偏少和木京水电站拦蓄的影响。2月7日至2月17日,通过防总的协调和新调度通知的执行,新丰江水库的平均出库流量为142m3/s,枫树坝水库的日平均出库流量为74m3/s,西枝江白盆珠水库的日平均出库流量为16m3/s,三大水库均按第二阶段的调度方案进行调度;博罗站的流量迅速回升,2月20日至4月10日,博罗站的日平均流量达到350m3/s。4月10日至6月10日,新丰江水库的平均出库流量63m3/s,而枫树坝水库由于接近汛限水位,其平均出库流量为140m3/s,比调度方案增大了50m3/s左右。3.2效果分析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调度方案使得东江的水资源调度初见成效,主要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3.2.1增加河道径流量2004年12月10日实施东江调水后,从2004年12月15日至2005年1月29日,东江的主要控制站博罗站的平均流量比调水前增加了近50m3/s,惠州市的水位也由调水前3.12m涨至3.48m,达到了深圳、惠州等取水口的最低取水保证水位,解决了这些地市的取水难问题,特别深圳取水口由调水前的每天只能抽水26万m3增加至调水后的95万1T13;2005年2月7至4月10日,由于新调度方案的执行和降雨的不断补充,博罗站的流量迅速增加,平均流量比第一次调度方案增加100m3/s,从而彻底改变了东江河道径流不足,满足了东江沿线所有地市的用水要求。3.2.2降低了含氯度实施调水后,大部分时问各取水口的氯化物含量比调水前均有所下降,以位于东莞市石龙镇下游约13km处的东莞第二水厂为例,从图2可以看出,调水后的12月26日至29日、2月23日至26日的潮期与调水前的11月13日至16日的潮期相近,但原水的最大含氯度从550mg/1分别下降到279mg/1和110mg/1;特别是2月25日之后,其原水氯化物最大含量基本保持在30mg/1,彻底解除了咸潮对饮用水的影响。3.2.3改善水环境实施调水后,从2004年12月19日开始,东江的水质开始好转,其中东江干流西枝江汇合口处水质由调水前的劣V类转为Ⅳ类,剑潭(以下)水质由V类转为Ⅲ类;到2005年2月9日,河道水质进一步改善,大部份水厂的水质保持在Ⅱ~Ⅲ类之间,惠州的虾村水厂的水质更达到了I类标准,河道整体水环境质量获得了改善。3.2.4节约了水资源表l为2004年非汛期与2003年非汛期新丰江、枫树坝两大水库的入库、出库和区间流量的比较表,从表中可以看出:12月份,按第一阶段调度方案的要求,2004年与2003年相比平均每天节约20m3/s;1月份,按第一阶段调度方案的要求,2005年与2004年相比平均每天节约20m3/s;2月份,按第一阶段调度方案和第二阶段调度方案要求的平均出库流量来算,2005年与一129—80O7OO6O050O一博罗流量4OO一最大含氧量^s/毫u一哪媛3O0}20Ol0O^1/∞gv\髓1毒姐OOO90O∞∞∞80Oo70Oo6O0o5O0o400o300o20Ool0OoO2004.12.42004.12.242005.1.132005.2.22005.2.222005.3.142005.4.32004.12.142005.1.32005.1.232005.2.122005.3.42005.3.242005.4.13时间图2博罗站流量与东莞第二水厂的含氯度比较2004年相比平均每天节约30m3/s;而2005年3月份,两大水库的入库流量增大,枫树坝水库的平均入库流量为81.7m3/s,新丰江水库的平均入库流量为117.8m3/s,按照第三阶段的调度方案,两大水库共回蓄了1.2亿立方米的水量。也就是说,在调水的四个月时间里,共节约水资源量3亿立方米,超过全年向供水的供水量的三分之一。表l2003年非汛期与2004年非汛期东江两大水库的特征值比较3.2.5增加了水库蓄水量东江三大水库经过四个月的调水后,三大水库的可用库容已下降到只有总兴利库容的四分之一,4月10日采取新的调度方案后,到6月10日,新丰江、枫树坝两大水库的蓄水量增加了18.86亿m3。表2为4月10日至6月10日不同年份两大水库各要素的比较表。表24月10日至6月10日水库各要素的比较4进一步做好东江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建议通过6个月东江流域水资源的综合调度,我们得到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对今后进一步做好东江流域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管理提出如下几点建议:(1)加强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东江流域是广东省内一个比较完整的流域,流域面积为3万多平方一130一公里,其承担着流域内农业灌溉、发电、工业、生活、跨流域调水等多种任务,而近年来,由于降雨偏少、流域用水量急增,再加上东江长期超采、滥采河沙,造成了东江沿线各取水口水位持续下降,枯水期咸潮、污水倒灌等现象日趋严重,给沿线各地市群众的用水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东江流域各水库、取水口和梯级枢纽的管理权归属不同的部门,给流域水资源的调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应尽快建立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机制,以提高流域水资源的综合调配能力,实现水资源综合调度由应急调度向全年调度转变。(2)加强水资源的保护。由于东江的水资源承载任务很重,在3万多平方公里的流域上需要满足4000万人口的用水需求,2003年工业、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已达到25.93亿吨;目前随着调水流量的增加,对改善水环境、减少污染程度、降低污染物浓度、保护饮用水安全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以目前博罗的流量,虽然基本能够满足东莞市用水、压咸的需要,局部河段污染仍然很严重,还达不到水功能区目标水质的要求。因此,解决东江的水污染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次或短时间调水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污染问题。要彻底解决东江流域水污染问题,根本出路还是治理污染源、规范人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保护有限的淡水资源。(3)建立水资源监测调度综合分析系统。近年来,东江水资源短缺问题尤为突出,而目前缺乏有效的、科学的水量水质预警预测方法和监控手段,缺乏河流水量有计划地分配和旱情紧急情况下水量合理调度预案编制的有效方法,缺乏对沿岸取水的有效监督,用水计划难于落实。为了实现对东江水资源统一管理,提高东江水资源管理的技术水平,利用科学手段精确调度东江水资源,应建立东江水资源监测调度综合分析系统。5结语由于东江流域连续三年遭受干旱,特别是2004年,年平均降雨量比常年减少了3成多,大部分地区超过四个月无透雨,使东江各水文站水位持续下降,惠阳、博罗两控制站水位屡创历史新低,最小日平均流量只有119m3/s;至2004年10月1日,三大水库的蓄水量只有总兴利库容的三分之一。从2004年12月开始,通过对东江水资源实行了跨部门的统一调度和管理,充分发挥流域水利工程联合调度的作用,实现流域水资源统一优化配置,有效地缓解了东江水资源的紧缺状况,保证了东江沿岸和、深圳的用水安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AnanalysisontheeffectofwaterinresourcesdispatchDongjiangRiverLINXu—dian,CHENZhi-jing510150,China)(HydrologicalBureauofGuangdongprovince,GuangzhouAbstract:2004wasthethirdyearofsuccessivedroughtinencounteredinthedownstreamDongjiangRiver.InNovemberof2004,ItDongjiangRiverproblemsofsaltytidetracinguptOtheriver,short—agequantityofwatersupply,waterqualitydeclining,etc.TheseproblemsseriouslyendangeredthetOsafetyofwatersupplyforHongKong,Shenzhenanddistrictsinthedownstreamriver.InorderresolvetheproblemofwatersupplyinDon翻iangRiverBasin,theCommandingHeadquartersofoutaGuangdongProvinceforPreventionofflood、stormanddroughtcarrieddispatchingunifiedwaterresourcesprojectonDongjiangRiver.ThistextistOsystematicallyanalyzethewholeprocessandtoputeffectsoftheunifiedDon萄iangRiverWaterResourcesDispatching,andresourcesforwardsuggestionsforfurtherintegrativeutilizationforwaterinDon翻iangRiverBasin.Keywords:waterresources;Dongjiangriver;dispatch;analysis一131—东江流域水资源调度效果分析

作者:作者单位:

林旭钿, 陈芷菁

广东省水文局,广东,广州,510150

引用本文格式:林旭钿.陈芷菁 东江流域水资源调度效果分析[会议论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