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11969793 A(43)申请公布日 2020.11.20
(21)申请号 202010944539.8(22)申请日 2020.09.10
(71)申请人 张家港市恒强冷却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 215631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金港
镇中华路东侧、长山路北侧(环保新材料产业园)张家港市恒强冷却设备有限公司(72)发明人 石世信 林建忠 姚建峰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531
代理人 李宏伟(51)Int.Cl.
H02K 9/19(2006.01)H02K 5/20(2006.01)F28D 7/16(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F28F 17/00(2006.01)
CN 111969793 A(54)发明名称
一种船用双管冷却器(57)摘要
包括冷却本发明涉及一种船用双管冷却器,
器本体,所述冷却器本体的左侧下方安装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冷却器本体的左侧上方安装有出水口,所述冷却器本体的右侧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冷却器本体的左侧设置有出风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外侧均安装有法兰,所述冷却器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内侧设置有外管,所述外管的内壁设置有螺纹,所述外管的内部套设有内。该船用双管冷却器,通过水冷管采用的是内管和外管的结构,外管的内壁有内螺旋纹,这样就和内管的外壁之间形成水道,内管的管壁上形成的冷凝水就可以引流到两块管端板形成的间隙,实现引流排出,这样的方式使管壁形成的冷凝水不会被风带入电机内部。
CN 111969793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船用双管冷却器,包括冷却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本体的左侧下方安装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冷却器本体的左侧上方安装有出水口,所述冷却器本体的右侧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冷却器本体的左侧设置有出风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外侧均安装有法兰,所述冷却器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内侧设置有外管,所述外管的内壁设置有螺纹,所述外管的内部套设有内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双管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开口处均安装设置有法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双管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内部内壁面与内管的外壁外表面紧密贴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双管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与外管之间的间隙为积水室。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双管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分布于外管的外侧上下两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双管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与螺纹为一体成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双管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外管通过螺旋滃压形成截面矩形槽口,且螺旋升角为20°。
2
CN 111969793 A
说 明 书一种船用双管冷却器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船用冷却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用双管冷却器。
【背景技术】
[0002]船用冷却器主要用于船舶用柴油机机油滑或船用循环淡水的冷却设备,船用冷却器是将排气系统中的(高温)废气,进行降温后供给废气涡轮或排气管的一个降温系统,具体是通过循环水来实现对电机中所产生的热空气进行的冷却。[0003]现有的船用双管冷气器通常是单管,在运行过程中管壁形成的冷凝水会被风带入电机的内部,从而影响电机的运行。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在原有的船用冷却器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发明内容】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用双管冷却器,解决了现有的船用冷却器在运行过程中管壁形成的冷凝水被风带入电机的内部,从而影响电机的运行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船用双管冷却器,包括冷却器本体,所述冷却器本体的左侧下方安装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冷却器本体的左侧上方安装有出水口,所述冷却器本体的右侧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冷却器本体的左侧设置有出风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外侧均安装有法兰,所述冷却器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内侧设置有外管,所述外管的内壁设置有螺纹,所述外管的内部套设有内管。[0006]本发明中的一种船用双管冷却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开口处均安装设置有法兰。
[0007]本发明中的一种船用双管冷却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管的内部内壁面与内管的外壁外表面紧密贴合。
[0008]本发明中的一种船用双管冷却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管与外管之间的间隙为积水室。
[0009]本发明中的一种船用双管冷却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片分布于外管的外侧上下两端。
[0010]本发明中的一种船用双管冷却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管与螺纹为一体成型。[0011]本发明中的一种船用双管冷却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管通过螺旋滃压形成截面矩形槽口,且螺旋升角为20°。[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0013](1)、该船用双管冷却器,通过水冷管采用的是内管和外管的结构,外管的内壁有内螺旋纹,这样就和内管的外壁之间形成水道,内管的管壁上形成的冷凝水就可以引流到两块管端板形成的间隙,实现引流排出,这样的方式使管壁形成的冷凝水不会被风带入电机内部,影响电机的运行。
3
CN 111969793 A[0014]
说 明 书
2/3页
(2)、该船用双管冷却器,通过所述内螺纹形成引流槽,使冷凝水流到外部,外管与
螺纹形成的矩形缺口,形成通道,当内管破裂后,冷流体通过矩形槽引流到外部,从而保证电机还能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0016]图2是本发明的出风口结构示意图;[0017]图3是本发明的图2中B-B结构示意图;[0018]图4是本发明的外管内部结构示意图。[0019]图中:1、冷却器本体,2、进水口,3、出水口,4、进风口,5、出风口,6、散热片,7、法兰,8、内管,9、外管,10、螺纹,11、积水室。【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船用双管冷却器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0021]如图1-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船用双管冷却器,包括冷却器本体1、进水口2、出水口3、进风口4、出风口5、散热片6、法兰7、内管8、外管9、螺纹10、积水室11,冷却器本体1的左侧下方安装设置有进水口2,冷却器本体1的左侧上方安装有出水口3,冷却器本体1的右侧设置有进风口4,冷却器本体1的左侧设置有出风口5,进水口2和出水口3的外侧均安装有法兰7,冷却器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片6,散热片6的内侧设置有外管9,外管9的内壁设置有螺纹10,外管9的内部套设有内管8;[0022]进水口2和出水口3的开口处均安装设置有法兰7,进水口2和出水口3安装的法兰7将进水口2和出水口3的开口处紧密封合;
[0023]外管9的内部内壁面与内管8的外壁外表面紧密贴合,内管8的管壁上形成的冷凝水可以引流到两块管端板形成的间隙,实现引流排出;[0024]内管8与外管9之间的间隙为积水室11,内管8的管壁上形成的冷凝水可以引流到两块管端板形成的间隙,实现引流排出;
[0025]散热片6分布于外管9的外侧上下两端,冷却水通过散热片6将热量传出;[0026]外管9与螺纹10为一体成型,外管9与螺纹10形成的矩形缺口,形成通道,当内管8破裂后,冷流体通过矩形槽引流到外部,从而保证电机还能正常使用;[0027]外管9通过螺旋滃压形成截面矩形槽口,且螺旋升角为20°,将外管9与内管8通过钨锰钢模头胀接后,通过涡差,传递热量。[0028]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首先将外管9与内管8通过钨锰钢模头胀接后,外管9方向的接能热阻小于5%,通过涡差,传递热量,从而将电机电磁线以及硅钢片产生的热量通过低渔流体带出,内管8的管壁上形成的冷凝水可以引流到两块管端板形成的间隙,实现引流排出,外管9与螺纹10形成的矩形缺口,形成通道,当内管8破裂后,冷流体通过矩形槽引流到外部,从而保证电机还能正常使用,通过进水口2和出水口3之间的循环水来实现对电机中所产生的热空气进行的冷却,冷却水通过散热片6将热量传出,这就是该船用双管冷却器的工作原理,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4
CN 111969793 A[0029]
说 明 书
3/3页
上述的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创造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
例,而非用于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5
CN 111969793 A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图2
6
CN 111969793 A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3
图4
7